中国移动辽宁公司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2010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辽宁公司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D-SCDMA网络优化经验交流,2009年3月,中国移动辽宁公司网络管理中心,内容,TD-SCDMA网络优化流程TD-SCDMA网络优化建议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指导原则和思想,指导原则和思想,最佳的系统覆盖,系统干扰最小,合理的切换带控制,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最佳经验参数,工程优化工程优化主要是通过路测,结合天线调整,邻区、频率、扰码和基本参数优化达到路测指标要求的过程工程优化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覆盖调整良好的覆盖+合理的参数高KPI的网络在默认参数基本合理的情况下,覆盖(含切换带)的优化成为关键覆盖调整的效果将长期影响网络性

2、能,是网络性能的基础良好的覆盖优化,无论是网络处于空载,还是有较大负荷时,都能有较好的指标,相反,如果覆盖优化做的不好,空载时网络指标上不去,而且随着负载增大,网络指标也会随着明显下降工程阶段的覆盖优化,是网优工程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网优工程师花费最多精力的地方,TD-SCDMA工程优化,TD-SCDMA工程优化流程,TD-SCDMA的单站优化,单站优化阶段优化目标:保证单站覆盖和业务的正常使用优化前提:站点开通并且没有告警优化内容:验证工程参数(经纬度、站高、天线的方位角、下倾角等)验证基本参数(频点、扰码、功率、邻区列表)验证基本业务(语音、视频、数据业务)验证小区间能否正常的切换检查天

3、馈线是否接反消除明显的过覆盖、覆盖过小及旁瓣后瓣覆盖异常的现象2/3G互操作的重选及切换测试,TD-SCDMA的簇优化,簇优化阶段优化目标:保证簇内基站具有连续的良好的覆盖、质量。各项业务 使用正常以及覆盖率、接通率、掉话率等各项指标良好优化前提:密集市区及一般市区内开通的站点连片,郊区及农村内 开通的站点连成线优化内容:遍历簇内所有的道路分析测试区内PCCPCH_RSCP和C/I的覆盖状况,通过调整工程参数、优化参数优化覆盖效果,直至覆盖指标达到要求在簇内测试各项业务结合前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定位,进行参数方面的优化提高业务KPI指标,直至该指标达到要求2/3G互操作的测试,对于TD网络优化后簇

4、内部存在的覆盖空洞,重点进行2/3G邻区关系的调整和切换参数调整等,利用GSM网络弥补覆盖空洞,使得簇内部达到良好的用户感受,TD-SCDMA的分区和边界优化,分区和边界优化阶段优化目标:保证分区内基站具有连续的良好的覆盖、质量。各项业务 使用正常以及覆盖率、接通率、掉话率等各项指标良好优化前提:片区优化是在簇优化完成的基础上,将几个簇联合起来一 起优化优化内容:优化内容同簇优化,重点进行簇边界的覆盖、切换等的优化。簇优化阶段的遗留问题的处理2/3G互操作的测试,当存在覆盖空洞的时候,通过2/3G互操作的相关参数调整、2/3G邻区关系设置,解决片区内的上述问题,使得在片区内部达到良好的用户感受

5、。,TD-SCDMA的全网优化,全网优化阶段优化目标:提升全网范围内的各项业务指标,解决网络中任何不满足 指标的问题优化前提:全网基站都基本连片开通优化内容:针对重点道路和重点区域进行覆盖和业务优化。覆盖和业务优化流程和分区优化流程完全相同不同厂家之间的边界优化分区优化阶段的遗留问题的处理重点区域的2/3G互操作的测试,TD-SCDMA与GSM工程优化对比,GSM重覆盖场强,轻越区消除,覆盖优化相对粗放TD重覆盖场强,重消除越区覆盖,重消除导频污染,强调覆盖的精细优化GSM的邻区优化轻邻区数量TD的邻区优化重邻区数量,重切换带优化TD需要做多业务优化,相对于GSM的优化任务要多一些,内容,TD

6、-SCDMA网络优化流程TD-SCDMA网络优化建议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TD-SCDMA网络优化建议,工程建设人员与网优人员协同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与网优同步进行确保网络优化过程中2/3G网络参数同步调整,联动操作与设备厂家建立联合优化小组单站验证应尽量一次做全,由于工程优化期时间紧任务重,因此需要在测试之前完善测试项与测试计划,避免返工。基站信息表是工程优化阶段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建立起完善的基站信息修改、更新流程,确保优化工作中使用最准确的基站信息表。TD产品采用的是光纤拉远的形式,网优会更加关注天馈部分的经纬度,因此建议有该信息的反馈对于补点和整改需求,

7、需要在工程优化期间不断完善,建议每双周或每月汇总上报一次,保证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在网络优化初期就进行信息积累,为日后补点工程提供依据,要求针对每一个要补的站点,都留存测试情况,形成补点报告,TD-SCDMA网络优化建议,与各部门有良好的沟通路测设备的及时升级,由于TD产业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测试终端、软件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终端、软件的及时升级是确保测试结果能否客观反映网络质量的前提。为保证未来容量上来后的网络性能,降低干扰,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尽可能的避免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天线的选型(4、8通道,电子下倾角)邻区数量的控制,在建网初期不断的有站点新建,邻区配置需要及时调整,

8、删除冗余邻区,添加新增邻区,确保切换的及时流畅。建议系统内部的邻区数量不超过10个,2/3G邻区数量不超过6个。,内容,TD-SCDMA网络优化流程TD-SCDMA网络优化建议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覆盖问题,覆盖问题分类:弱场覆盖:小于95dBm覆盖空洞:小于105dBm越区覆盖导频污染综合为两类:弱覆盖和交叉覆盖弱覆盖:色标交叉覆盖:PCCPCH的扰码和服务小区拉线优化手段:调整天线下倾角(电下倾角的使用)调整天线方位角降低PCCPCH的功率升高或降低天线挂高站点搬迁新增站点或RRU升高PCCPCH的功率调整PCCPCH的波瓣宽

9、度通过几种手段结合使用,使每个扇区的覆盖控制在预想的区域。,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切换问题,切换成功率低的原因:缺少相邻小区关系部分地段乒乓切换问题突出高速路上切换不及时导致切换失败覆盖弱导致切换成功率低 主要手段:使用扫频仪发现漏配邻区合理控制覆盖、简化切换带根本解决办法使用切换迟滞、小区独立偏置、滤波系数、以及切换时长等切换参数缓解问题控制切换带的位置,避免切换带在十字路口加强切换带的信号,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导频污染问题,定义PCCPCH_RSCP-85dBm的小区个数大于等于4个;PCCPCH_RSCP(1st)PCCPCH_RSCP(4th)=6dB。当上述两个条件都满

10、足时,即为导频污染解决措施 对导频污染的优化,其根本目的是在原来的导频污染地方产生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信号,以提高网络性能确定主覆盖小区,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增强主覆盖小区的信号,通过压下倾角、降功率、调整方位角的方式降低非主覆盖小区的信号。根本解决办法调整切换参数,如切换门限,惩罚时间等缓解导频污染的影响缓解增加RRU,增强主小区信号,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干扰问题,TD干扰的分类:外部干扰,主要指其他系统对TD的干扰,如电力微波内部干扰,主要指TD基站间的干扰,常见的有个别基站GPS失步对其他站点的干扰、Dwpch传播距离过远导致其信号落在UPPTS上形成干扰,交叉时隙形成的干扰

11、。TD干扰的特点:常见外部干扰的特点:宽带特性:一般表现为TD所有频点内的上行三个时隙的ISCP值都比较高非时分特性:除PHS外,目前对TD有干扰的信号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类似TD5ms无线子帧时分的特性,对非时分的外部干扰,表现为三个上行时隙的ISCP值同时升高和降低大片的基站的上行ISCP呈现宽带和非时分特性外部干扰的判断方法:上行在空载时查看三个上行时隙ISCP的变化规律,看是否符合宽带特性、非时分特性和大面积出现的特点下行用频谱仪或SCANNER进行扫频,看20102025Mhz间的除TD信号外是否存在其他的信号,一般常见的是扫频仪和频谱仪的显示的底噪普遍抬升外部干扰的查找方法:只能借助于

12、频谱仪或ZTE的scanner+定向天线,选择干扰最强的站点,在其天面进行定向测试,始终沿着信号最强的方向找到干扰源,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干扰问题,内部干扰的特点:时隙性明显:不是所有时隙的ISCP都高,只是个别固定时隙的ISCP稳定偏高;一般常见的是UPPTS和上行个别时隙的ISCP值偏高非宽带性:改变频点后,ISCP值一般会恢复正常内部干扰的判断方法:上行查看UPPTS和上行时隙的ISCP,结合频点调整,判断其是否满足上行内部干扰的特点下行使用频谱仪,使用其时域模式,查看各个时隙的ISCP值交叉时隙形成的干扰,一般体现为TS3上行时隙的ISCP值时高时低,高低取决于周围TS3下行时

13、隙上用户的下行发射功率Dwpts形成的干扰,一般体现为UPPTS时隙的ISCP值偏高,UE接入非常困难和硬切换失败GPS失步形成的干扰,一般可以通过频谱仪的时域显示模式,看到两个Dwpts的信号内部干扰的排查方法:交叉时隙干扰,核查数据配置,找到时隙配比不同的小区Dwpts形成的干扰,只能看其周围是否高站能够视距传播到该位置GPS失步形成的干扰,一般可以在频谱仪的时域模式下看到两个TS0+DWPTS的信号从ISCP最强的小区和附近最高的建筑物顶开始查找干扰源,内容,TD-SCDMA网络优化流程TD-SCDMA网络优化建议TD-SCDMA网络优化专题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TD-SCDMA

14、网络优化案例案例1,现象:在测试中发现,深南大道南麻雀岭站点处由于覆盖较弱,容易导致掉话。由于该 站点目前还未开通,因此覆盖较差。分析:目前该处主要是由高科站点1扇(扰码96)区和科技海关2扇区(扰码22)覆盖,但是由于两个站点距离此处较远,而且有较大的阻挡,因此导致了覆盖弱场。,解决该问题最直接的办法是调整高科1扇区的方位角。由于TD天线旁边还有GSM1800M的天线,而且目前两个天线方向角相同,天线间的间隔比较近。因此,调整TD天线方位角的余地不是很大,而且目前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已经达到33dB,如果调整该参数将会加大该区域的干扰。,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1,措施:从上面的分析可

15、以看出,通过调整高科1扇区的方式解决弱覆盖是不可行的,因此 尝试调整海关科技2扇区的参数,将海关2扇区的广播波束宽度由65调整为30效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调整后该区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后来进行业务测试,该处 掉话率明显降低。,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2,现象:新安路、西桥路、中山路十字路口处出现同安一建_2扇(CellParaID:49)、同安城西_2扇(CellParaID:125)、南门_1扇(CellParaID:91)、银福小区_3扇(CellParaID:105)信号强度十分接近造成十字路口主服务小区交替,出现乒乓切换造成此处掉话。,24,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

16、2,措施:将南门_1的方位角由260度调整到250度,下倾角由6度调整到7度,波瓣角由120度调整到65度;将同安城西_2的方位角由110度调整到80度,下倾角由4度调整到3度,波瓣角由90度调整到65度。效果:通过优化,十字路口由同安城西_2和南门_1两个扇区覆盖,且覆盖一致性好,避免了以前在该十字路口的乒乓切换问题。,25,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3,现象:高速公路上两个站点之间切换成功率不高,如下图所示:,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3,分析:我们从信令入手,发现是物理信道重配置失败导致切换掉话。(如下表)这说明终端 已经收到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但是一直在等待与目标小区建立上

17、行同步,在超过定时器规定的时间后仍然没有收到目标小区下发的同步完成消息,导致终端回滚到源小区,上报物理信道重配置失败。,措施: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行链路存在问题。因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Dw对Up的干扰。通过查看底噪正常,但是没有Up上来。修改T312从1s至3s,增加专用物理信道建 立后等待同步指示的时间,增加同步成功的概率。另外修改UP期望接收功率由-95dBm至-85dBm,提高手机发射UP时候的功率。最后验证切换全部成功,没有回切,无掉话。,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4,现象:测试车辆沿图所示方向行驶主叫UE1经过从云山1小区切换到南国1小区、云山3小区,UE1最终在云山3小区

18、产生了一次掉话。之后,UE1又占用云山3小区起呼,RSCP在-79dBm左右。在启呼过程中,随着测试车辆的西行,由于服务小区覆盖质量的下降(RSCP衰耗至-83dBm左右),而邻区表中南国1小区的RSCP增强至-65dBm左右,UE1选择向南国1小区触发切换,但是切换没有完成,UE回到了空闲状态,发生了呼叫未接通。,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4,分析:从信令上分析,发现是系统侧下发物理信道重配置后,UE没有同目标小区同步上,当回滚源小区失败后就产生了掉话。从覆盖和干扰方面分析失步的原因:单看强度是不存在弱覆盖的,如果从合理覆盖角度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区域距离new濮家桥基站较近,但是邻区列

19、表中却没有该基站,经核查云山基站没有定义new濮家桥基站为邻区,所以邻区列表中无该基站。由于new濮家桥1区同南国1区同频,UE误测new濮家桥1区的信号强度为南国1区的信号。,措施: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次测试所产生的掉话及未接通都是由于云山基站没有配置new濮家桥基站的邻区使得UE测得的new濮家桥1区的信号误认为是南国1区的信号而向南国1区切换失败导致的,所以补齐缺失的邻区关系可以解决该问题。,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5,现象:在优化过程中发现部分站点覆盖区域内UE的呼叫成功率和切换成功率都非常低。只有当UE在基站附近时才可以保证较高的呼叫成功率。分析:通过对UE 记录的空口

20、LOG文件和NodeB侧跟踪的信令 log 分析,是由于NodeB不能 解调出上行同步码(UL SYNC CODE),UE上行同步过程失败,从而导致以上现象的 产生。观察问题小区的UPPTS及上行时隙的ISCP值(10080,10088,10096)更改问题小区的频率再次观察各时隙的ISCP值(10120),优化案例,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案例5,结论:通过对各个时隙的ISCP值观察得知只是UPPTS时隙的底噪抬升,其它的上行时隙 正常,并且在更换到TD使用的频点外的其它频点时底噪又降低到正常水平,由 此可得出受到了系统内的干扰,DWPTS内的信号漂移到了UPPTS上,对UPPTS造成 了干扰。措施:采用UPPCH Shifting方案,通过RNC侧修改position参数,改变UpPTS时隙所在位 置,范围可从0到127,步长为16chip。如果position=22,指示UpPCH位于TS1突 发第一个数据部分的末端。效果:有干扰的区域内采用UPPCH Shifting方案前后路测的指标如下:,优化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