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解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解剖.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颅脑解剖,头部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界。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的连线为界,分为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 H 形。此处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受暴力打击时,易致骨折及上述动脉破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乳突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其后部的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头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Frankfort 平面(FHP):这个平面在颅骨上是由左右外耳门上缘点和眶下缘点组成的平面。已成为各国人类学家颅骨测量时采用的统一标准平面。Reid
2、基线(RBL):为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本书颌面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以此线为准。,眦耳线(CML)或称眶耳线(OML):为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颅脑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冠状断面经眶(毗)耳线的外耳门中点处作垂线,常为冠状断面的基线,上眶耳线(SML):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结构及减少颅骨伪影。连合间线为前连合(AC)后缘中点至后连合(PC)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 线。脑立体定向手术和x-刀、-刀治疗多以此线为准。,CML 与RBL 向头侧成角16.74+2.52。SML 与RBL 的夹角为26.12+4.56。,脑沟约出
3、现在胚胎第24 周至第28 周。人脑的大小几乎全由遗传因素决定,而脑回的类型,尽管受到基因有意义的影响,但主要由非遗传因素决定。,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及分叶,大脑纵裂分开左、右大脑半球,大脑横裂隔开大脑与小脑。每侧半球以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沟三条恒定的沟分为五叶。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为额叶,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后的部分为顶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为颞叶。枕叶较小,位于半球的后部,其前界于内侧面为顶枕沟。枕叶、顶叶和额叶在半球上外侧面的分界是假设的。通常以顶枕沟至枕前切迹的连线(称顶枕线)为枕叶的前界,自顶枕线的中点到外侧沟后端的连线,是顶、颞二叶的分界。岛叶呈三角形,位于外侧沟的深面,被额、
4、顶、额叶所掩盖。,(一)外侧沟位于半球上外侧面中部,由一个短干和五个分支(前支、升支、后支、后升支、后降支)组成。干在下方始于前穿质,于额叶眶面和颞极之间向外侧延伸,适对应着蝶骨小翼后缘并含有蝶顶窦。干抵达半球上外侧面即分为前支、升支和长的后支,其分叉点与颅表面的翼点一致。前支和升支连成“U”形(58%)或“Y”形(11%)或“V”形(8.5%),向上伸入额下回,其长度分别为14 mm 和18 mm。后支最长,为外侧沟的主体,向后上外行走,移行为后升支和后降支。后升支翘向上方,终于缘上回;后降支摆向后下方,伸入颞上回,形成颞横回的后界。,(二)中央沟中央沟分隔皮质的第1 躯体运动区和第1躯体感
5、觉区,与半球内侧面约成70角,沿上外侧面前下行。其上端交于半球上缘中点后方约1.5 cm 处,下端在大多数人(89.3%)未到达外侧沟。中央沟的全程有两个膝状弯曲,上膝位于中、上1/3 交界处,凸向后方;下膝位于中、下1/3 交界处,凸向前方。中央沟深约2cm。,(三)顶枕沟顶枕沟位于半球内侧面,末端多越过上缘转至半球上外侧面,此处约在枕极与中央沟上端间的中点。国人顶枕沟的出现率为90%,其中呈直线走行的占49%,其余呈平缓走行的曲线或 S 形。多在距状沟前、中1/3交界处,与距状沟相会合。,二、大脑各叶的沟、回,(一)额叶额叶是半球最大和最前面的部分,约占半球表面的1/3,大致可区分为上外侧
6、面、内侧面和下面。在上外侧面,其后界是中央沟,下界为外侧沟。在内侧面,以扣带沟与扣带回相分,后界为从中央沟上端向下到扣带沟的连线。在额叶的上外侧面,有三沟四回。中央前沟位于中央沟前方,并大致与其平行。84.5%的国人中央前沟不连续,而呈上、下两段,即上中央前沟和下中央前沟,也有呈三段或四段的。中央前沟和中央沟之间的皮质称中央前回,为躯体运动皮质。自上、下中央前沟分别向前发出额上沟和额下沟,从而将中央前沟以前的额叶皮质分为额上、中、下回。,额下回位于额下沟下方,形成外侧沟的上壁,包括三个部分:外侧沟前支以下的部分称眶部,前支与升支之间的部分称三角部,升支与中央前沟之间的部分称岛盖部,三角部和岛盖
7、部又称Broca 区,为前说话区。据Ebeling 等研究,额叶下部的沟有4 种类型(如图)。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沟前方的部分为额叶,包括中央旁小叶前部和额内侧回,两者借中央旁沟为界。,在额面的下叶,有一与内侧缘平行的深沟,称嗅束沟,容纳嗅球和嗅束。嗅束呈细带状,前连嗅球,向后分成明显的内侧嗅纹和外侧嗅纹,在分叉处形成一个三角区,即嗅三角。在嗅三角和视束之间,有一菱形区,称前穿质,为血管出入处。在前穿质的后部、视束的前缘,有一平滑的斜带,称Broca 斜角带。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和海马旁回前部的皮质又称嗅脑。嗅束沟内侧的窄条皮质称直回;外侧的总称眶回。眶回内有数条眶沟,大致排列成“H”形
8、。,(二)顶叶顶叶可区分为外侧面和内侧面。于上外侧面,顶叶的前界为中央沟,下界是外侧沟后部及其与顶枕线中点的连线,后界为顶枕线。中央后沟为顶叶内最重要的沟,按其全长有无中断分为连续型(56.8%)和中断型(43.3%)两种,中断型中绝大多数为二段,即上、下中央后沟;其上端多未到半球上缘(68.6%);下端与外侧沟相交者仅为43.7%。中央后沟与中央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皮质。中央后沟下段常被一浅沟(称为后中央下沟)分成前、后两段,而呈外翻足 或幼犬掌 样外观。,顶内沟起自中央后沟,与半球上缘平行弯向后方,将顶叶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称顶上小叶,下部为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前部环绕外侧沟后升支的
9、部分称缘上回;后部栖息于颞上沟周围的部分,称角回。缘上回、角回和颞上、中回的后部称Wernicke 区,为后说话区,是最重要的语言中枢。在内侧面,顶叶被扣带沟缘支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中央旁小叶后部,后部称楔前叶。楔前叶为顶叶内侧面的主体,其前界为扣带沟缘支,后界是顶枕沟,下界由顶下沟构成。,(三)颞叶颞叶有上外侧面和下面。在上外侧面,颞叶居外侧沟下方,其后界为顶枕线,此面被颞上、下沟分为颞上、中、下回。颞上沟是一条相当恒定的沟,有连续型(67%)和中断型(33%)两种。颞下沟的存在率为92.5%,多不规则,往往由数个短沟组成,连续为一段的仅占36.2%。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为颞上回,此回构成外
10、侧沟的底,其后部有2-3 个斜向前外的小回,称颞横回,是听觉皮质。颞叶的下面,内侧界为海马沟,后以枕前切迹至胼胝体压部下方的连线与枕叶为界(图1-2)。海马沟在胼胝体压部下方续于胼胝体沟,然后向颞极前进,终于钩。侧副沟起自枕极,多呈连续型(占83.2%),向前于颞叶前部连于嗅脑沟。,枕颞沟位于侧副沟外侧,由2-4 段短沟组成,未延伸到颞极。枕颞沟外侧的部分属于颞下回,称枕颞外侧回;枕颞内侧回(又称梭状回)位于侧副沟和枕颞沟之间。侧副沟与海马沟之间为海马旁回,此回的前端绕海马沟,形成隆起的钩。海马旁回和扣带回围绕胼胝体几乎成一环,两者在胼胝体压部后方借一狭窄的扣带回峡相连。隔区(包括胼胝体下区和
11、终板旁回)、灰被、扣带回、扣带回峡、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因连接成一个马蹄形的脑回,围绕于大脑半球与间脑交界处,构成边缘叶。,(四)枕叶枕叶较小,为半球后端的部分,有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于上外侧面,枕叶位于顶枕线的后方,被枕外侧沟分为枕上回和枕外侧回。枕叶的内侧面居顶枕沟后方,以距状沟分为楔叶和舌回。距状沟深1.4-2 cm。从胼胝体压部下方向后走向枕极,有半数以上的转至半球上外侧面,其余的至枕极或行于内侧面。以顶枕沟与其的会合点为界,分距状沟为两部,即前距状沟和后距状沟。前距状沟的位置和形态均很恒定,其在侧脑室后角内侧壁上形成一隆起,称禽距。枕叶的下面与颞叶下面相移行,两者的界线为枕前切迹
12、至胼胝体压部下方的连线。,(五)岛叶岛叶居外侧沟深方,为一个三角形的皮质区。其尖端朝向前穿质,尖的内侧稍隆起,称岛阈,岛叶在此移行到半球底面,连接嗅区。岛叶周围由岛环状沟围绕,此沟实为三角形,分为上、下、前三边。岛叶由斜向前下的岛中央沟分成前后两部:前部较大,被短促的小沟分成3-4 个岛短回;后部较小,有一弯曲的岛长回。岛叶皮质的深面为基底核。遮盖岛叶的部分,总称岛盖。由于邻近各叶都参与岛盖的形成,故有额盖、顶盖和颞盖之分。,大脑内部结构,(1)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尾状核:呈弓形棒状的灰质团块,分为尾状核头、体、尾三部分。尾状核头膨大并突人侧
13、脑室,形成侧脑室前角的外侧壁;尾状核头向后逐渐变细移行为尾状核体、尾,尾状核尾沿背侧丘脑的外侧缘向后,再弯向下,沿侧脑室下角的顶壁向前终于杏仁体。,豆状核:位于背侧丘脑的外侧,近似呈双凸透镜状。横断面上呈尖伸向内侧的楔形,内、外侧髓板将其分为三层,最外侧呈赤褐色的部分称为壳;壳与尾状核头之间有条纹状灰质相连;内侧两层的颜色较浅称为苍白球,被内侧髓板分为内、外侧苍白球。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其中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屏状核:位于豆状核的外侧,其内侧面平坦,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称为外囊;屏状核外侧面有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髓质称为最外囊。杏仁体与尾状核尾相连,位
14、于颞叶的背内侧和侧脑室下角尖端的前方,其表面有海马旁回钩的皮质覆盖。,(2)大脑髓质: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可分为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三类。联络纤维(association fihers)是联系同侧大脑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弓状纤维为短纤维,联系相邻脑回;长纤维包括钩束、上纵束、下纵束和扣带等,联系同侧大脑半球的脑叶。,连合纤维:是连接左、右侧大脑半球皮质的长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窿连合。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胼胝体纤维呈辐射状向前、后及两侧,分别形成额(前)钳、枕(后)钳和半卵圆中心
15、的主要纤维,联系左、右侧大脑半球的额叶、枕叶、顶叶和颞叶。前连合:位于穹窿柱前方的终板内,呈X 形,构成第三脑室前壁的一部分。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卵圆形,其向两侧分为前、后束,前束较小,进入前穿质和嗅束;后束较大,进入颞叶前部。穹窿:是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穹窿脚、体和柱三部分;两侧穹窿经胼胝体的下方行向前并相互靠近,其中一部分纤维越边至对侧,连接两侧穹窿,呈三角形薄白质板称为穹窿连合。,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其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纤维称为辐射冠。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称为内囊,横断面上的两侧内
16、囊呈尖伸向内侧的 形。内囊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三部分,各部分均有重要的投射纤维通过。内囊后肢的血管栓塞或出血可导致对侧躯体感觉丧失(损伤丘脑中央辐射)、对侧偏瘫(损伤皮质脊髓束)和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损伤视辐射),即 三偏 综合征。,半卵圆中心:为横断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纤维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等组成,因横断面上呈半卵圆形而得名。因半卵圆中心的纤维主要是有髓纤维,故CT 图像上呈低密度区,MRI T1 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区。大脑半球的髓质除在其中央部形成集中区域外,还向外周延伸出一些条索状的突起结构称为髓突,髓突指向皮质,其根部相连,似菜花样。各特定脑回在
17、大脑表面可有数个突起,但髓突的根部常仅有1 个,可依据髓突根部来辨认脑回。,间脑,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侧邻内囊,内侧面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可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底丘脑、上丘脑和后丘脑。间脑的两侧及背面被高度发展的大脑半球掩盖。仅腹侧部的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外露于颅底。间脑的内腔为第3脑室。,1.背侧丘脑:呈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其外侧面被大脑半球所覆盖,且与内囊相邻;内侧面形成第三脑室侧壁,上(背侧)、后面各有一部分暴露于侧脑室底。其前端凸入侧脑室内形成前结节,下方借下丘脑沟与下丘脑相分界;后端膨大形成枕。丘脑枕的下外侧有隆起的内、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借下丘臂与
18、下丘相连,外侧膝状体借上丘臂与上丘相连,内、外侧膝状体共同组成后丘脑。两侧背侧丘脑通过其内侧面的丘脑间粘合相连。灰质内部自外上斜向内下的Y 形内髓板,将背侧丘脑分为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三部分,外侧核又分为腹、背层,腹层自前向后分为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底丘脑(腹侧丘脑)位于间脑和中脑被盖的过渡地区。内含底丘脑核(或称丘脑底核)及部分黑质、红核。与纹状体有密切联系,属于锥体外系重要结构。,3.上丘脑:包括位于背侧丘脑背面与内侧面交界处的丘脑髓纹、缰三角和松果体等。松果体:位于胼胝体压部的下方,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后部;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和窄条形三种类型,前者的长径与宽径近似相等,后两者的长径
19、均大于宽径,而窄条形的长径为宽径2.5 倍以上。缰三角内含缰核、接受经髓纹来自隔核等处的纤维。,2.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腹侧(下方)。下丘脑由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三部分组成,灰结节的中央部向下延续为漏斗,与垂体相连。上界为(自室间孔延至中脑水管的)下丘脑沟,下界为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前界为终板和视交叉,向后与中脑被盖延续。上界为第三脑室的底;内侧面为第三脑室侧壁的下份,外侧与底丘脑相邻。,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位于丘脑枕的下外方,内含特异性中继核。内侧膝状体接受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出纤维至额叶的听觉中枢。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至枕叶的视觉中枢。,脑干,1
20、.中脑:介于间脑与脑桥之间,由背侧的顶盖和腹侧的大脑脚组成。顶盖包括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又合称为四叠体。中脑的内腔为中脑水管。腹侧的大脑脚之间为脚间窝(此处有许多血管穿入,故又称后穿质。),内有动眼神经穿出;背侧的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穿出。上丘借上丘臂与外侧膝状体相连,下丘借下丘臂与内侧膝状体相连。,2.脑桥:由背侧的被盖部和腹侧的基底部组成。基底部内含有大量的纵、横行纤维,横行纤维向两侧伸展,汇聚形成小脑中脚。脑桥与延髓之间为脑桥延髓沟,沟内自内侧向外侧分别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出人。,3.延髓:上端连接脑桥,下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延续。延髓可分为上、下段。上段称为开放部,中央管向后敞
21、开形成第四脑室。下段与脊髓相似称为闭合部,其内腔为中央管。在延髓的锥体与橄榄之间有舌下神经根穿出,橄榄外侧自上而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相连。,小脑,小脑位于颅后窝内,由中间的蚓部和两侧的小脑半球组成,借小脑上、中、下脚与中脑背面、脑桥和延髓后外侧面相连。小脑中脚(最大位于外侧与脑桥相连,小脑下脚位于中脚下内侧二者边界不易区分与延髓相连,小脑上脚薄板状位于中脚上内侧与中脑相连。小脑的上面平坦,下面的两侧小脑半球之间形成深窝称为小脑谷,谷底为小脑蚓,两侧的隆起称为小脑扁桃体。小脑表面被许多平行的沟分隔成许多小脑叶片,若干叶片形成小叶,若干小叶再组成脑叶,小脑可分为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三部
22、分。,根据原裂和后外侧裂以及小脑的发生,可将小脑分成三个叶:前叶、后叶和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又合称小脑体。小脑体由内向外可分为三个纵区,即蚓部、半球中间部和半球外侧部,小脑的分区(解剖分区和机能分区与小脑的种系发生密切相关:绒球小结叶在进化上出现最早,构成原小脑,因其纤维联系及功能与前庭密切相关又称前庭小脑。小脑体蚓部和中间部在进化上出现较晚,共同组成旧小脑,因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又称脊髓小脑。小脑体的外侧部在进化中出现最晚,构成新小脑,因其与大脑皮质同步发展又称大脑小脑。,小脑核又称小脑中央核。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共4 对。其中球状核和栓状核合称为中间核,属于旧小脑。小脑核中最重要的是顶核和齿状核。顶核位于第四脑室顶的上方,小脑蚓的白质内,属于原小脑。齿状核位于小脑半球的白质内,最大,呈皱缩的口袋状,袋口朝向前内方,属于新小脑。,小脑表面有一层灰质称为小脑皮质,皮质的深面为小脑髓质,包括小脑固有纤维和外连纤维,外连纤维即小脑三对脚。髓质内埋藏有四对小脑核,包括最大的齿状核及其内侧的栓状核、球状核,顶核位于第四脑室顶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