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类别兵器) .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2249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类别兵器)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类别兵器)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类别兵器)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类别兵器)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类别兵器)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类别兵器)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青铜器(青铜器类别兵器) .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青铜器类别第一节 青铜器的各种分类,青铜饪食器,青铜酒器,青铜盥水器,青铜乐器,青铜杂器,青铜兵器,(杂器包括生活用具、车马器、货币、度量衡器、符及印玺),鬲(li,音历)煮饭用。鼎 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甗(yan,音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角 饮酒器。斝(jia,音甲)温酒器。觚(gu,音姑)饮酒器。觯(zhi,音志)饮酒器。兕觥(sigong,音四公)盛酒或饮酒器。尊 盛酒器。卣(you,音有)盛酒器盉(he,音和)盛酒器,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方彝 盛酒器。,青铜器的常见名称,勺 取酒器。壶 盛酒或盛水器。盘 盛水或承接水。匜(yi,音仪)。盂 盛

2、水或盛饭的器皿。簋(gui,音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簠(fu,音甫)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盨(xu,音须)盛黍,稷,稻,粱用。敦(dui,音对)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爵(jiu,音决)饮酒器。,乳钉纹角(夏代晚期)最早的青铜角长20.6cm口长6.3cm上海博物馆藏,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公元前16-前14世纪)斝是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祼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有温酒的作用。器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

3、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龙纹觚(商代晚期),第二节 兵器,进攻型兵器长兵器、短兵器、远射程兵器,戈、戟、矛、铍、钺、戚、殳、刀、剑、匕首、弩机、矢镞防御型兵器甲、胄,1、戈,戈又称勾兵,用于钩杀。由戈头、柲、柲冒和柲末的鐏构成。考古中大量出现的是戈头。戈头每一部分都有专名:刃部称“援”,援末转折而下的部分称“胡”;嵌入木松的部分称“内”;援末和胡上穿绳缠松的小孔称“穿”。商代戈有三种形式;直内戈、曲内戈、有銎可以插柲的戈,一般没有胡。商末出现有胡的戈。西周的戈多短胡,有一穿至三穿。春秋战国的戈多有三至四穿,更便于固定在柲上,同时援变得狭长而扬起。有的著

4、作把无胡有銎的戈称作“瞿”,把援体呈三角形的戈称作“戣”。,名 称:青铜戈年 代:战国尺 寸:长12.3、宽22.4cm来 源:1984年双堆陈桥马圩出土备 注:援呈三角形,有中脊。胡有三个长方形穿。平内,中部有一长方形穿。有长阑。,2、戟,戟(j)是戈和矛的合体,兼有戈用于钩、矛用于刺两种作用。安装木制或竹束成的柲,柲端也有铜镦。商代有戈、矛分铸的戟,如河北藁城台西所发现的。西周的戟多将戈、矛合铸成一体。如河南浚县辛村卫墓出土的候戟。春秋战国戟数量增多,戈、矛(称为“刺”)多分铸。战国末至汉代有“卜”字形的戟。,3、矛、铍,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出现了积竹矜,即以木为芯,外圈以两层小竹片裹紧,涂漆。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直到汉代,钢铁制造的矛头才逐渐取代青铜矛头。,4、钺、鏚,5、刀,6、剑,7、匕首,8、殳,9、弩机,10、矢镞,11、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