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治疗.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2351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素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核素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核素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核素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核素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素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素治疗.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徐微娜,概述,概念:指放射性核素直接进入病灶并对其进行内照射的一种治疗方法。机理:放射性核素发出射线,电离辐射效应作用于组织、细胞,辐射能直接或间接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使细胞丧失增殖能力,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变性以及死亡。,治疗种类,131I:甲亢、甲状腺癌肝癌的介入治疗:125I粒子骨转移癌的治疗:153Sm-EDTMP,89SrCl232P:真红细胞增多症32P胶体:皮肤血管瘤,癌性胸腹水,第一节 131I治疗Gravess病,甲亢分类,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指多种病因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分类 甲状腺

2、性甲亢(Graves病,自主性高功能结节,甲状腺炎等)垂体性甲亢 伴肿瘤甲亢,甲亢临床表现,高代谢症群 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 肌肉与骨骼系统;内分泌、生殖系统 造血系统 甲状腺肿 眼征,实验室检查,甲状腺激素测定TSH测定甲状腺摄碘率甲状腺ECT显像超声检查,ECT显像,治疗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硫脲类和咪唑类放射性131碘治疗手术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131I治疗甲亢原理,甲状腺具有高度选择性摄取131I的功能,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摄131I量将更多。131I衰变时主要发射出粒子,且射程短,仅约23mm,对周围正常组织一般无影响。在粒子集中而较长时间的作用下局部组织将遭受

3、部分抑制或破坏,取得类似部分切除甲状腺的效果,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形成,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适应症,Graves病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治疗后复发者。手术禁忌、手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Graves病伴房颤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禁忌症,甲状腺极度肿大并且有压迫症状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妊娠而不愿终止妊娠的妇女或哺乳期妇女。,治疗方法,患者准备:停服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和含 碘食物。查血中甲状腺激素,血常规,必要时肝功检查。测定甲状腺吸131I率及甲状腺重量。,治疗方法,确定131I剂量给药方法:空腹口腹,2小时后进食。治疗后注意事项:注意休息,1个月内不用含碘食物及

4、药物,2周开始症状减轻,23个月检查疗效。,治疗效果,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肯定,与药物和手术同为治疗甲亢的有效方法。服药23周后,甲亢症状逐渐减轻,甲状腺逐渐缩小,体重增加。131I治疗作用一般可持续36个月,因此至少要间隔6个月才能进行第二次治疗。一次治疗的治愈率为5080%,总有效率在90%以上;复发率为14%。甲亢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肝脏损害、甲亢性肌病(重症肌无力、肌萎缩、周期性麻痹等)者大多数能随甲亢的治疗而好转。甲亢合并的突眼在131I治疗后多数有好转,部分可完全恢复正常,但少数患者突眼反可加重。,疗效评价,痊愈 好转 无效 复发 甲低,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肿瘤骨转移

5、瘤治疗,概 述,任何癌症都可以转移到骨骼系统;骨转移瘤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骨痛是骨转移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控制骨转移瘤骨痛的传统方法有化疗、外照射治疗、阵痛药物及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多发骨转移瘤简便、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原 理,用于治疗骨转移瘤的放射性药物具有趋骨性,骨组织代谢活跃的部位浓聚更多的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物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射线,对病灶进行内照射而产生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止痛、抑制或破坏骨转移灶的作用,缓解骨痛机制,病灶缩小,减轻骨膜和骨髓腔的压力电离辐射影响神经末梢的去极化速度,干扰疼痛信号的传导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疼痛介质的分泌,放射性药物

6、,89SrCl2(氯化锶)T1/2:50.5天,组织中最大射程6.67mm,发射纯射线,化学性质类似于钙,聚集在成骨活跃的部位153Sm-EDTMP(乙二胺四甲撑膦酸):T1/2:46.3小时,组织中射程3.4mm,发射及射线,生物学分布类似于99mTc-MDP,适 应 证,经临床、CT或MRI、全身骨显像和病理确诊多发骨转移肿瘤,尤其是前列腺癌、乳癌和肺癌骨转移患者;且全身骨ECT显像病灶处有放射性浓聚骨转移肿瘤患者伴骨痛原发性骨肿瘤未能手术切除或残留者,或伴骨转移者WBC3.5109/L,PLT80109/L,禁 忌 证,骨显像示转移灶仅为溶骨性冷区严重骨髓、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近期(6周

7、内)进行过细胞毒素治疗的患者,治疗方法,1治疗前准备与最后一次化疗或放疗时间间隔一个月为宜。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CT或MRI检查、全身骨显像或行局部活检组织学证实骨转移。,治疗方法,2.剂量确定:153Sm-EDTMP常用剂量为18.537 MBq(0.51.0 mCi)/kg体重,必要时每月1次,连续给药。89SrCl2常用剂量为1.48 MBq(40 Ci)/kg体重,或111148 MBq(34 mCi)/次,36个月后可重复应用3.给药方法:一次静脉注射,疗 效 评 价,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有明显疗效,主要是通过对肿瘤组织的破坏作用缓解骨疼痛,改善生活质量,镇痛效果起始时间不定,多在用药

8、后12周出现。也可使部分骨转移灶缩小或消失,使病情得到适当控制。骨髓抑制通常是暂时的。153Sm-EDTMP与89Sr治疗比较,骨痛缓解率相似,约70%90%,骨痛缓解时间、暂时性骨髓抑制153Sm-EDTMP逊于89Sr。部分病人在用药后的早期可能出现反跳痛或称闪耀现象(flare phenomenon),可自行缓解和消失。,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概 述,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Radionuclide Interventional Therapy)是借助穿刺、植入或插管等手段,经血管、体腔、囊腔、组织间,将载体微球或液体等形式的高比活度的放射性药物引入病灶内,直接对病变组织和细胞进行内照射,通过

9、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细胞,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一种方法,放射性核素动脉介入治疗,原 理:结合常规的介入栓塞治疗,将32P或90Y玻璃微球、131I明胶微球经动脉插管直接注入肿瘤病灶区域,一方面微球栓塞造成肿瘤血液供应阻断,另一方面利用radionuclide产生的-射线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达到双重治疗作用,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肿瘤血管丰富,血液供应单一的难治性肿瘤患者肿瘤内动静脉分流不显著者适宜栓塞治疗的其他肿瘤患者禁忌证严重动静脉分流者巨大肿瘤血液供应不良者肿瘤广泛坏死者或恶液质者,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将具有一定活度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在胶体、微球或金属丝上,封闭在钛合金外壳中制成

10、体积很小的颗粒状粒子。经手术或借助影像学的引导将粒子植入到肿瘤实体内或受肿瘤侵袭的组织中利用放射性核素的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生长,粒子植入治疗优点,放射性活度低,易于防护肿瘤吸收剂量远高于正常组织持续性照射,生物效应高高度适形,降低正常组织的损伤发生率,常用放射性核素,125I粒子:T1/2 60.2天,射线能量27KeV,粒子长4-5mm,直径0.8mm,植 入 方 法,直视手术植入经X线、超声介导经皮穿刺或通过内镜穿刺将粒子植入到肿瘤实,皮肤病核素治疗,原 理,将32P均匀吸附在滤纸或银箔上或90Sr均匀涂布在陶瓷等固体物质上,活性面上再敷以铝片或银箔制成一定形态、大小的敷贴器。使用时将敷贴器敷贴在病变局部表面,利用32P或90Sr的子体90Y发射-射线的辐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适应证,局限性皮肤疾患:毛细血管瘤、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瘢痕疙瘩等;粘膜疾患:口腔粘膜及女阴白斑等;眼部疾患:角膜和结膜非特异性炎症、溃疡、胬肉、角膜移植后的新生血管等。,禁 忌 证,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泛发性皮肤病照射野有厚痂时因射线难以达到病变组织,故不宜应用,32P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