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2457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传染病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传染病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传染病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传染病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二、服务内容,(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规

2、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1.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

3、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3.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

4、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3.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6.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

5、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6、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五、考核指标,(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綦江县卫生局、綦江县财政局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七)传染病防治。及时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流行病学调查、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和检测工作。对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登记并及时转诊。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下,对辖区内非住院结核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协助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其家属社区关怀,并提供家庭治疗以及心理和健康行为干预,开展大众宣传和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完成指标:传染病疫情自报质量评价中的未及时报告率、重卡率和零缺报率等指标综合评价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核病患者转诊率、管理率和治愈率,艾滋病感染者随诊率、高危人群干预覆盖面等指标达到相关专项工作要求。服务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处置(10分/次);非住院结核病人随访和治疗管理(10分/人次),每年10次(完成治疗疗程镇、村随访督导);艾滋病人随访和治疗管理(30分/次),每年10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