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治疗痹证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246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科治疗痹证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科治疗痹证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科治疗痹证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科治疗痹证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科治疗痹证诊疗常规.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科治疗痹证诊疗常规痹证是指风、寒、湿、热、等邪侵入人体,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表现以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的病证。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退行性变等疾病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本病以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易罹患,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以及天气变化、节气等有关。2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游走不定,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肤麻木不仁;或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红灼热,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木

2、尤甚伴心悸、乏力。3血沉、抗“0”试验、粘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和X线检查有助诊断。4应注意与痿病、膝眼风、痛风等病证相鉴别。辨证论治1行痹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曲伸不利,或恶风或恶寒,舌质淡红,苔白,脉浮紧或沉紧。治法:祛风通络。例方:宣痹达经汤。2痛痹症状: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皮色不红,关节不肿,触之不热,舌质红润,苔白腻,脉沉弦而紧,或沉迟而弦。治法:温经散寒。例方:乌头汤。3着痹症状:肢体关节沉重酸胀、疼痛,重则关节肿胀,重着不移,但不红,四肢活动不便,面色苍黄而润,舌质淡红,苔白厚而腻,脉濡缓。治法:渗湿通络。例方:蕙效仁汤。4热痹症状:肢

3、体关节疼痛,痛处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患者多兼有发热、口渴、喜冷恶热、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清热通络。例方:白虎加桂枝汤。5痰瘀痹阻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变形、晨僵,肌肉萎缩,筋脉拘紧,甚则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舌质暗红,脉细涩。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例方:双合汤。6肝肾阴虚症状:痹症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胃寒肢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例方:独活寄生汤。其他疗法1中成药可酌情选用大活络丸、小活络丹、雷公藤多贰片等药。2针灸疗法可取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昆仑、足三里、委中、阿是穴等穴治疗。3西医疗法可选用抗风湿药物或激素治疗。疗效标准1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2好转:关节肿胀、疼痛减轻、活动功能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