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2473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镇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进度跟踪表序号类别建设项目参照标准乡镇落实,县级防汛办汇总统计1健全工作责任体系1.1健全机构L乡镇(街道)完善防汛工作指挥机构(乡级防指),明确承担乡级防指具体事务的办公机构(乡级防办)。L乡镇(街道)出台关于调整乡级防指组成人员的文件,明确乡级防指指挥长、副指挥长和其他组成人员,明确乡镇(街道)承担防汛工作的具体办公室(或站所、中心),落实不少于2名的具体办事人员。如:乡级防指文号Oo承担防汛日常工作单位是(),具体办事人员共O名。2.村(社区)组建防汛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村级防汛小组).2.乡镇(街道)发文,明确辖区各村级防汛小组组长和成员(也可在调整乡级防指文件中体

2、现)发文文号O1.2落实责任L落实防汛工作“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的分级包保责任制。1.明确县级领导包乡的文件或会议纪要;明确乡级领导包村的文件或会议纪要;村干部包户到人以危险区域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数据为准。挂包县领导是(),()个乡级领导包()个村,()个村干部挂包()户()人。2.建立乡级防指、村级防汛小组职责清单。2.乡镇(街道)出台文件(如在调整乡级防指文件)或修订预案,明确乡级防指、防指各成员单位和村发文文号是O,发放O张明级防汛小组、小组各成员工作职责,并以明白卡形式告知相关责任人。白卡1.3完善制度L落实防汛办公场所、值班场所,并配备必需的办公、值班设施。1.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3、)设有视频会议室、防汛值班室,配备相应办公设备,可实时接收当地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预警,可查询雨、水情,S看台风路径。村委会(居委会)设有防汛值班室,配备值班电话等。防汛值班室面积O平方米,防汛电脑O台,打印机()台。O个人安装了“三明防汛”APP,O个人安装“知天气”APP,O个人了解福建汛情发布系统。2.完善值班值守制度,明晰值班职责。2.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汛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有相应文件,有汛期排班表,有值班记录。O人参与防汛值班3.完善干部下沉工作机制,制定应急响应期间包乡驻村干部和村级防汛小组工作明细。3.同L2第2条,以制度文件或预案形式规定具体工作职责,并以“明白卡”

4、形式告知相关责任人。制度名称或文号是(),发放()张明白卡2完善风险防控机制2.1应急预案组织修订乡、村两级防汛应急预案,规范预案管理,严格修订、审批和备案程序,县级防指对辖区各乡镇(街道)预案审核把关,乡镇(街道)对辖区各村(社区)预案审核把关,审批后的预案录入村级预案管理系统。L能按要求及时修订预案,按程序报批并录入村级预案管理系统,动态更新、规范管理。乡镇预案修订的时间是O2.乡级预案侧重职责分工、监测预警、组织动员、制定了()个预案,是否涵盖以各村(社区)及时将审定预案张贴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广泛告知群众。转移避险、安全管控、先期处置、信息报送等内容;有山洪、地质灾害、城镇内涝、山塘

5、水库防洪、渔排渔船防台风等防御任务的乡镇(街道)预案中要有相应具体措施或编制专项处置方案。上内容。3.村级预案突出转移避险工作,明确风险点、安置点和需转移对象,转移避险时机、条件,落实预警、转移相关责任人。全乡风险点有O处,涉及()户O人。2.2隐患排查1.建立安全度汛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落实闭环管理、整治到位。1.能按要求组织开展防汛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查出的问题隐患能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整治台账,落实整治措施和责任。行出隐患O条,整改完成O处。2.建立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和转移避险工作台账,适时更新、动态管理。2.能结合风险隐患排查,梳理辖区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的底

6、数,及时更新危险区域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数据。风险隐患区域涉及()户()人,2022年更新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数据()次,最近更新的时间是O。2.3风险管理1.建立安全隐患防控机制,常态化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1.能按照“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末核查”要求,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汛前有部署集中排查,汛期有定期组织巡查,汛末有开展“回头看”。汛前排查()个,汛期核查O个,汛后是否有总结。2.织牢风险监测网格,对辖区内各风险点、重点防御单位划分责任网格,整合驻村干部、村级防汛工作小组、2.能对辖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危旧房屋、排水设施、河道、水库山塘、有()个网格,网格员有(

7、)个。山塘水库巡查责任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等力量,设立网格员,明确日常监测、应急巡查要求。堤防、低洼易涝点、旅游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农家乐、学校、卫生院、避灾点、道路桥梁、渔港渔排、在建工地等有潜在风险的区域、重点防御单位建立责任网格,落实网格员,明确相关职责,网格员有按要求开展巡查排查。2.4信息报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乡镇(街道)、村(社区)均落实有信息员,能及时收集、统计和上报防汛工作动态、灾险情等信息。1.乡镇(街道)、村(社区)至少各确定有1名信息员(可根据需要建立AB角),落实信息员联络方式。信息员有O个。2.能按相关规定健全信息报送制度,信息报送台账清晰、完整,内业资料齐全,定

8、期组织信息员开展相关培训。是否建立台账3增强先期处置能力3.1监测预警1.有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方面监测站点或设施。1.县级防指组织气象、水利等部门,对辖区雨量站进行筛选,确保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人口稠密区关联有1个雨量站。沿河村镇、存在重大风险的地灾点应有水情观测、地质灾害监测等设施。乡镇雨量站有()个,辖区有()个村,()个村有雨量站。沿河村镇重大风险的地灾点水情观测和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有OO2.有完善的预警信息发送机制和渠道。2.有预警信息传递制度和渠道(短信、微信、电话等),能第一时间时将预警传递到乡级防指每名成接收预警信息的有()个人。员、防汛责任人、每个村级防汛工作小组、包乡

9、驻村干部、网格员和预警员、锣长。3.有“村村响”应急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或口哨等预警设施。3.各村(社区)配备有必要的预警设施,有专人管理,熟悉操作流程,知晓预警方式、时机。村村响广播有O个,手摇报警器O个、铜锣O个、口哨有O个。3.2转移避险1.转移避险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人。L将辖区转移对象台账,以“明白卡”形式告知各包保责任人、各村级防汛工作小组和各转移、预警责任人,确保每名干部熟知风险点、避灾点分布情况,掌握需转移对象清单。发放O张明白卡。2.向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户发放转移避险“明白卡”,定期组织转移避险演练。2.及时摸排更新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数据,并逐户发放明白卡,告知转移时机

10、、方式,并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演练。建档立卡有O户O人,今年发放明白卡。户。汛前或汛期开展演练的具体时间。3.对弱势群体,指定专人负责转移安置等工作。3.提前摸排辖区留守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落实专人,制定有“一对一”转移工作方案。行动不便人群涉及()户,落实专人有OAo3.3队伍建设L整合辖区中青年干部、基层警务人员、专职消防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组建应急队伍。L有下发通知组建本级应急队伍,有花名册、联系方式。其中乡镇(街道)按不少于15人、村(社区)按不少于5人的标准分别组建应急队伍,多灾易灾地区可视需要增加队伍人数。队员应尽可能固定,乡镇花名册中应急队伍有()人优先选择常住本地的

11、干部、村民,且原则上年龄不大于50周岁。2.定期组织应急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和专项训练。2.有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培训、训练的计划和相关记录。应急队伍开展培训和训练的时间是O3.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参与抢险救援的队员都购买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3.有购买防护装备,并发放配装到应急队伍个人,有购买相关保险的记录。防护装备有OO3.4宣传培i)lL持续加强防灾减灾常识社会面宣传,广泛开展自护自救技能培训,提高社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L有宣传工作计划和相关工作记录,每年结合国家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工作。己开展的宣传活动有O场。2.建立防汛救灾宣传工作机制,主动回应

12、关切,正确引导舆论。2.有专人负责舆论宣传工作,及时发现、宣传防汛抗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做好防汛抗灾期间有关影像资料收集。由()所站或办公室负责舆论宣传3.定期开展或组织乡级防指成员、各村(社区)主干、网格员、预警员、锣长等参加相关业务培训。3.有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或组织参加上级防指和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防汛岗位培训,防汛责任人培训率达到100%。乡镇开展了()场培训,涉及()人3.5应急演定期组织演练,检验相关防汛责任人、应急力量对预案1.有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和开展演练相关记录。是否制定计划练处置流程熟悉程度、协同配合能力。山丘区应加强突发山洪、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等情形的演练;沿海地区应加

13、强渔船、渔排上人员撤离避风、安全管控等情形的演练。2.乡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1次综合性或重点灾种专项演练,村(社区)每年至少组织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开展1次自主转移避险演练。本级开展了()场演练,()人参加。()个村组织危险区域转移避险演练,O人参加。4提升应急保障水平4.1应急通信落实有应急通信保障措施,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原则,分批给行政村配备卫星电话。L能按照“位置偏远、进出通道唯一或山洪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村庄”等标准,梳理重点行政村清单,并优先配备卫星电话。有O个此类重点村庄2.有卫星电话使用管理制度,有专人管理,定期接打测试,及时缴纳话费。有()部卫星电话,是否正常使用4.2应急物

14、资落实防汛救灾物资仓库,并根据本地常住人口、常遇灾种,储备有相应的安全防护、应急救援和临时生活保障等物资。有条件地区可视需要配备汽(柴)油发电机、排水泵等大件应急设备。1.乡镇(街道)能按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村(社区)能按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落实有防汛救灾物资仓库,并按有关规定标准,储备有一定量的物资。乡镇物资仓库面积O平方米,村级物资仓库共O平方米。2.有仓库、物资管理制度,有专人管理、有物资台账。物资管理制度是否上墙4.3避险设根据本地常住人口比例,落实或建有若干集中避灾安置点,并配备必要的生活必需品。沿海地区应落实有渔船1.乡镇(街道)有12个规划安置人数不小于100人的集中避灾安置

15、点;常住人口800人以上的村(社乡镇安置点有()个,面积共()平方米,常住人口800人以上的施避风渔港。可根据需求增设一批群众身边的紧急临时避灾点。区)至少要有1个规划安置人数不小于40人的村级避灾安置点。根据需要实物储备或社会代储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村社区有()个,安置点面积共()平方米。2.避灾点有制定管理制度,有规范标识,有专人管理,并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配备卫生消杀物资。避灾点是否有制定管理制度5提高防灾抗灾韧性5.1恢复重建制定有救灾应急工作方案,灾情发生后能有序组织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卫生防疫、报灾核灾工作,及时发放应急生活物资,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有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或在防汛预案中有专门条款,明确生活保障、应急抢修、卫生防疫、灾情核查等工作分工和责任。相关工作有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在防汛预案是否有体现5.2复盘总结重大灾情后,乡镇(街道)在组织做好防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同时,能及时组织复盘总结。能根据县级防指要求,组织或协助开展复盘工作,提供重大灾害防御过程总结评估报告。何时开展了复盘工作,是否形成总结评估报告省防汛办根据关于开展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表供参考。各地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具体建设项目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上表所列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