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统计培训材料(全科目统计、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涉农贷款等).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2749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统计培训材料(全科目统计、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涉农贷款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金融统计培训材料(全科目统计、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涉农贷款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金融统计培训材料(全科目统计、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涉农贷款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金融统计培训材料(全科目统计、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涉农贷款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金融统计培训材料(全科目统计、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涉农贷款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统计培训材料(全科目统计、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涉农贷款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统计培训材料(全科目统计、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涉农贷款等).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统计培训2014.6,当前人民银行统计系统主要报表,日报:中小金融机构存贷款日报月报一批/二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项目月报表(全科目报表)房地产贷款存量统计月报表贷款按行业统计月报表等10类季报零批/一批: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统计表涉农贷款季报表等8类年报:本外币利润年报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项目月报表(全科目报表),最新版的共有793个指标,分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两大类。资产类又分为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款项、贷款、证券资产、票据融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23小类429个指标。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分为存款、同业存放款项、证券负债、应付及暂收款、各项准备、所有者权益等

2、17个大类344个指标,以及调平项、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保证金等20个附属指标。,“全科目”统计中需注意的一些事项,1.代理财政存款与机关团体存款区别:金融机构吸收的、不缴纳存款准备金、须全额转交中央银行的财政存款在代理财政存款指标下统计,除代理财政存款、国库定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级政府机关的存款在机关团体存款指标下统计。如财政预算外资金账户、乡镇级财政存款统计在机关团体存款,处于分配阶段、可动用的财政存款统计在机关团体存款。社保基金存款全部通过存款项下指标反映,不要错误统计为机关团体存款。,2.利润损益表年初将“本年利润”、“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清为0,填在“未分配利润”指标。月报中未分配

3、利润应该与季报中留存利润一致,月报本年利润与季报利润总额一致。3.金融机构存放的保证金存款在同业存放定期款项指标下统计,不在单位保证金存款指标下统计。本票保证金通过银行本票保证金指标反映,计入存款。,4.非居民存款与贷款指标非居民单位:指境外(含港澳台)非金融机构。境外(含港澳台)非金融机构包括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府、在境外注册的非金融企业以及本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国外分支机构 非居民个人:持外国护照、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的个人。,5.“结构性存款”统计指标“结构性存款”指嵌入了衍生产品或收益挂钩股指、汇率等指数的存款产品,目前主要为各金融机构已经纳入存款口径的代

4、客理财资金。2013年起,要求金融机构所有表内理财产品纳入结构性存款统计。,6.2014年,明确金融机构购买同业表内理财的统计方式银行的理财产品分为表内核算理财产品和表外核算理财产品,表内理财产品的发行对象包括个人、非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若金融机构发行表内理财产品,由同业金融机构购买,则对于发行方,发售给他行的本行表内理财产品,在负债方“同业存放款项”中反映;对于购买方,购买他行发行的表内理财产品,在资产方“存放同业款项”中反映。,7.修订向中央银行借款统计分类2014年,为确保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交易在双方反映的一致性,修订向中央银行借款统计分类,将“流动性贷款”更名为“一般流动性贷款”,缩小

5、统计口径,并增设“支农再贷款”,反映金融机构从人民银行获得的支农再贷款。人民银行发放的支小再贷款暂时填报至“专项政策性贷款”科目。,8.“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县域法人机构专用)”统计指标,为适应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监会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银发2010262号)有关要求,2011年在“全科目”统计指标中增设县域法人机构专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计指标。主要反映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的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数据填报在县本级,数据单位为%。,9.调整农合机构系统内往来统计口径自2014年起,农村信用社(包括省联社管理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不再以省和机

6、构作为区分系统内外的标志,而是以法人机构作为区分标志。涉及调整的统计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内资金往来、系统内往来利息收入和系统内往来利息支出。,10.规范金融机构与民间融资类机构交易统计,2014年3月起,为准确反映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人民银行遵照国务院要求,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对民间融资类机构的客户性质认定,修订统计制度。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及私募投资基金(公司)等民间融资类机构的业务往来应视为普通单位客户业务往来,包括但不限于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小额贷款公司是指以自有资金发放贷款、风险自担的非金融机构。典当行是指依照典当管理办法(公安部商务部2005

7、年第8号令发布)设立的专门从事典当活动的企业法人。融资租赁公司是指根据商务部有关规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机构从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及私募投资基金(公司)吸收的存款在“单位存款”项下反映,对上述民间融资类机构发放的贷款在“单位贷款”项下反映,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往来不再以同业业务反映。在“单位普通贷款”中“经营贷款”项下增设“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指标,反映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支持,终止原同业业务项下的“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指标和校验关系。,参照月报口径填报的日报、旬报、月

8、报快报中存款、贷款、同业业务口径做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发放的贷款视为对“J.金融业”贷款,对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发放的贷款视为对“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企业规模根据国标进行相应划分。,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一、统计制度内容为加强对境内大中小型企业贷款统计监测,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建立境内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专项统计制度,2010年对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2012年依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对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2014年新增个体工商户与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指标。,该制度内容包括境内金融机构贷款

9、企业的规模,行业分布、出资人经济成分分布以及企业贷款按资产质量、担保方式等主要统计指标,还包括贷款逾期、表外授信额、关停企业贷款、票据贴现等辅助指标。其中贷款按行业分类及按企业出资人经济成分分类两类指标需要同时报送余额和发生额数据。(6月开始不用报),统计主体方面,仅包括境内企业贷款,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其他经营单位,但不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最新企业规模划型特点,2012年,人民银行依据国家统计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新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原大中小企业贷款统计进行

10、了调整。与原制度比较,制度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的划型标准上的调整(1)从企业划分类型看,新标准将境内企业由原制度的大中小型进一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类进行统计。(2)从行业范围来看,新标准行业覆盖面更广泛。新标准囊括的行业除了金融业、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外,均有涉及,基本涵盖了主要行业。,(3)从划型指标来看,新标准更灵活,便于操作。新标准简化了指标,指标数从旧标准的3个或2个简化为新标准的2个或1个,如工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业、物业管理业等采用从业人员数和营业收入两个指标;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等采用了营业收入和资产总

11、额两个指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用从业人员数和资产总额;农林牧渔业采用营业收入单个指标,居民服务等其他未列明行业采用从业人员数单个指标。,二、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从金融统计检查结果及金融机构日常数据报送情况来看,金融机构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出错的常见类型及成因有:(一)贷款主体范围统计错误。一是多报境外企业贷款,将发放给港澳台等境外企业的贷款纳入统计。二是多报非企业主体的贷款,将发放给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等非企业主体的贷款纳入境内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专项统计。出错原因主要是统计人员对制度理解有偏差或疏忽造成。,(二)借款企业规模归类不准确。主要表现为借款企业的行业归属判别错误、借

12、款企业规模划分错误两类。1.借款企业的行业归属判别错误。常见错误主要是不能准确划分业务性质相似的行业,或对跨行业经营的企业不能按主营业务准确划分所属行业。这类型差错的成因较复杂,既有制度理解偏差、人为疏忽或受限于银行业务系统先天设计,也有为规避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人为调整。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判断。,2.借款企业规模划分错误。从这几年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统计检查的结果看,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有:(1)前台业务人员或统计人员用主观判断代替客观标准进行归类;(2)确定企业规模时,忽略“从业人员数”指标,仅考察其他指标;(3)确定某行业借款企业规模时,对于未同时达到划型各项指标下限标准的,没有按要求下划到相应

13、档次;(4)更新系统数据不及时或录入数据有误,根据“过时”数据或错误数据进行行业规模划分;(5)依据自身制订、适用于内部信贷管理的标准划分企业规模,而不是按照制度规定的企业划型标准进行统计。,(三)企业贷款担保方式填报错误。对多种担保方式的企业未遵循抵(质)押担保方式优先的原则准确划分,统计存在随意性。(四)企业出资人经济成份判断错误。常见错误是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判断错误,即当国有经济投资方或集体经济投资方占股50%,且与另一方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未准确划分为国有控股或集体控股企业。,(五)企业票据贴现统计错误。主要是未按制度规定,误将转贴现数据统计在内。(六)“单户授信小于500万的境

14、内企业贷款”统计错误。指标数据按贷款余额统计,未按要求根据表内外本外币综合授信额度统计。(七)授信户数统计错误。合并户数时对在不同分支机构均获得授信企业,只简单汇总,导致授信户数虚增。,2014年为客观评估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大中小微企业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附报中增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是指个体工商户从金融机构申请获得的经营性贷款。个体工商户是指有经营能力并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是小微企业主以个人名义申请用于小微企业生产的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指小微企业的法人代表。小微企业

15、的认定标准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执行。,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在统计分类中属于个人贷款,不包括在大中小微企业贷款口径中。但在评估金融机构对企业直接和间接支持时,在列明贷款对象的情况下,可列入对企业信贷支持总额。(在定向降准测算基础数据中就考虑了进去),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一、制度内容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于2007年9月实施,按照地域、主体、用途等分别统计,以从不同侧面反映金融业对农村、农户、农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其中,“农村贷款”属于地域统计,统计位于农村区域的不同主体的贷款,包括农户贷款、农村企业贷款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农户贷款”属于主体统计,统

16、计发放给农户的各类用途贷款,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农户消费贷款等;“农业贷款”属于投向统计,统计银行业金融机构投向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贷款。,2009年起,涉农贷款统计剔除票据融资。2011年,增设“非农户个人农林牧渔业贷款”指标并纳入涉农贷款总量;同时,新增涉农贷款月报。2014年,根据涉农贷款统计实践,修订涉农贷款统计内容,在月报中增设支农贷款相关统计指标,同时终止季报中相应统计指标,提高统计指标的适用性。,二、常见错误,(一)区域界定存在偏差涉农贷款统计制度规定,在对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的统计中,“城市区域”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

17、制镇,其中不含市辖市和市辖县,除此之外的区域为农村区域。区域界定方面的常见错误有:一是将注册地位于县及县级市城区的企业或组织纳入城市进行统计;二是将注册地位于地级及以上区域、市辖建制镇的企业或组织纳入农村进行统计;三是根据地区的发达程度对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进行主观判断;四是将市辖建制镇与县及县级市的城关镇混淆,相应引起农村、城市区域错报;五是未将县改区的区域纳入城市区域统计。,(二)涉农贷款承贷主体分类错误,1.农户与非农户分类错误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中对“农户”的界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从区域看,指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以及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从时间看,居住年限为

18、一年以上;从主体看,包括住户、国有农场职工和个体工商户,但不包括位于乡镇行政管理区域内以及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常见错误有:一是未以常住地作为农户判断标准;二是未将农村个体工商户纳入农户统计;三是将居住在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全部纳入农户统计;四是未将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纳入农户统计。,2.企业与各类组织分类错误,一是将个体工商户纳入企业统计;二是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基金会、公立的学校、医院等各类组织贷款错误统计为企业贷款,个别机构甚至漏报上述单位的涉农贷款。,(三)涉农贷款用途分类错误,1.农户贷款用途分类错误农户贷

19、款按用途划分为生产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其中生产经营贷款又进一步划分为农林牧渔业生产贷款和其他生产经营贷款。常见错误有:(1)生产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混淆。一是将实际为经营所用的“购房”、“购车”贷款纳入消费贷款统计;二是将信贷台账中贷款投向为住房、汽车、助学以外的贷款全部纳入生产经营性贷款,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贷款统计范围。,(2)农林牧渔业生产贷款与其他生产经营贷款混淆,如将某些农副食品加工贷款纳入到农林牧渔业贷款统计,将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纳入其他生产经营贷款统计等。(3)漏报农户消费贷款中的助学贷款指标。助学贷款指标作为农户消费贷款的其中项指标,没有指标间总分校验关系,统计人员容易漏报。,2.企

20、业及各类组织贷款用途分类错误,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用途分为农林牧渔业贷款、支农贷款和其他。常见的错误为:(1)填报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时,仅填报农林牧渔业贷款和支农贷款,其他用途贷款数据漏报;未将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投向农林牧渔业贷款或支农贷款纳入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中统计;引起涉农贷款总量少报。,(2)根据贷款承贷主体所属行业而不是贷款实际投向对贷款进行分类。主要表现为信贷台账中缺乏贷款用途字段或贷款用途字段内容描述模糊,从而依据贷款承贷主体所属行业对贷款投向进行分类。(3)混淆“农林牧渔业贷款”与“支农贷款”,如将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及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归入

21、农林牧渔业贷款,或将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纳入农产品加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农贷款项下统计。,(4)将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深加工活动的贷款纳入到农产品加工贷款中统计,如将投向于挂面、酒以及罐头等食品制造的贷款纳入到“农产品加工贷款”而非“其他”统计。(5)其他错误。漏报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下的农产品出口贷款,特别是外币业务中支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融资数据;混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贷款、漏报或错报其他用途的支农贷款等。,3、非农户个人涉农贷款用途划分错误一是将城市个人非农林牧渔业贷款纳入涉农贷款的非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中统计;二是未将城市个人从事农林牧渔业贷款纳入非农户个人农林牧渔

22、业贷款中统计。,(四)其他问题1.贷款期限划分错误。常见错误有:一是将所有贷款全部归入短期或中长期贷款统计;二是将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期限混淆串项;三是对逾期贷款没有按期限进行分类。2.贷款按质量分类、按担保方式分类数据有误。常见错误有:一是没有对涉农贷款进行五级分类,全部归入正常类贷款;二是没有对农户贷款按照担保方式进行详细划分,漏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金融统计制度贯彻要求,1.加强制度学习,正确理解指标内涵(基层统计人员;本行信贷、会计等相关部门)2.系统升级,增加、细化参数设置;修订统计归并口径。3.跟踪反馈(执行中问题难点及建议)。4.金融统计事项报备(机构变动、会计制度变革、内控机制调整、信息系统改造等方面的动态情况,并评估其对金融统计数据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