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天线端口与模式.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2750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天线端口与模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LTE天线端口与模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LTE天线端口与模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LTE天线端口与模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LTE天线端口与模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TE天线端口与模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天线端口与模式.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LTE天线端口与模式,参考LTE RAN1规划850版本,目录,基本概念天线端口概念预编码的概念层的概念码字的概念预编码与波束赋形下行传输传输模式概念传输模式与DCI的关系传输模式与CQI/PMI/RI反馈的关系传输模式与SRS的关系传输模式与跳频的关系传输模式的选择上行传输上行传输类型上行传输类型与SRS的关系上行传输类型的选择,天线端口的概念,天线端口是从终端接收的角度来定义的,即需要终端检测信号需要多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系统才会配置多个天线端口。Cell-specific AP:终端需要从公共天线端口获得解调PBCH/PDCCH/PHICH以及部分类型的PDSCH用的信道估计,用于RSR

2、P的测量。由于PBCH/PDCCH/PHICH以及承载SIB、寻呼的信息的PDSCH需要所有的终端都进行解调,因此公共天线端口数目不能按照不同终端解调业务数据的PDSCH的需求来确定,而是从保证公共信道的解调性能来保证。一般公共天线端口配置之后是不能改变的,因为终端获得天线端口的数目配置是通过对SCH以及PBCH检查之后获得的,如果改变,则需要重新进行小区搜索。UE-specific AP:用于终端解调进行波束赋形的PDSCH,根据终端的下行传输模式来确定MBSFN-specific AP:用于终端解调进行MBSFN传输的PMCH,根据系统的MBSFN子帧配置来确定是否传输,天线端口的概念,天

3、线端口与真实天线之间存在软件定义的关系根据公共信道的覆盖范围来确定Cell-specific AP数目1+1双极化建议配置2个Cell-specific AP4+4双极化也建议配置2个Cell-specific AP,每个极化方向进行扇区赋形,预编码的概念,预编码的双重理解标准上所述的预编码功能是将层数据映射到天线端口上单端口/空间复用/传输分集都需要进行预编码操作单端口/波束赋形:透传空间复用:CDD/动态预编码传输分集:进行SFBC编码一般所述的预编码为空间复用中的动态预编码码本方式非码本方式,层的概念,层映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码字数据到层数据的串并变换,为进行后续的预编码操作做准备工作,层

4、映射与预编码结合起来才能完成某种具体的MIMO操作单端口/波束赋形:透传空间复用:串并变换。层的数目与空间信道支持的并行传输信道数目有关,有RI反馈提供参考,由基站决策具体值。传输分集:串并变换。层的数据与Cell-specific AP数目相同层不是流。实际上流的概念已经不需要了,标准上也没有流的概念。,码字的概念,一个码字与一个传输块对应。一个码字的数据统一进行信道编码LTE系统不是纯粹的多码字传输系统,而是单码字/多码字并存的单端口/波束赋形/传输分集:单码字空间复用:单码字/双码字并存层为1情况下,肯定是单码字层不为1的情况下,常规为双码字。但是,也允许高层给一个传输块,但是物理层按照

5、双码字处理,实现单码字传输,另外一个码字对应的传输块为空。多个码字会对应多个HARQ进程,多个AMC过程,以及多个CQI反馈。节省反馈开销,LTE系统支持的最大码字数目为2。,基本概念总结,不同MIMO方式的比较,传输模式是不同MIMO方式的组合,预编码与波束赋形,预编码与波束赋形所处的实现环节不同预编码在预编码器中实现;波束赋形在天线端口映射环节实现预编码方法按照标准规定的方式进行;而波束赋形方式是实现类方法,标准中未规定如何实现预编码只针对数据RE进行;波束赋形同时针对数据RE以及专用参考信号RE进行预编码和波束赋形技术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均是在发射端乘以加权矩阵来匹配信道的变化在信道相关性

6、强和相关性弱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上述两种技术,但是一般来说,在相关性强的信道下使用称为波束赋形,反之为预编码码本/非码本的差别在于获得加权矩阵的方式,但是一般来说,波束赋形是非码本方式,预编码为码本方式,传输模式概念,传输模式是不同MIMO方式的组合,是针对业务信道定义的,即UE-Specific的参数,由RRC配置。公共信道不存在传输模式的概念单端口(AP0)传输分集LTE R8下行共规定了7种传输模式Single-antenna port,AP0Transmit diversity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Close-loop spatial multip

7、lexingMulti-user MIMOClose-loop Rank=1 precodingSingle-antenna port,AP5,传输模式概念,Single-antenna port,AP0MIMO方式:单端口/非赋形Transmit diversityMIMO方式传输分集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MIMO方式:TRI=1,传输分集TRI1,空间复用(大时延CDD+固定权值的Pre-coding)Close-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MIMO方式:空间复用(动态Pre-coding)传输分集,传输模式概念,Multi-us

8、er MIMOMIMO方式:空间复用(动态Pre-coding)/每用户单层传输分集Close-loop Rank=1 precodingMIMO方式:空间复用(动态Pre-coding,Rank=1)传输分集Single-antenna port,AP5MIMO方式:单端口/赋形单端口/非赋形 or 传输分集,每种传输模式中都有传输分集/或单端口AP0,便于模式切换以及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可以快速的回退到传输分集/或单端口AP0 MIMO方式,传输模式与DCI的关系,公共信道广播(SI-RNTI),寻呼(P-RNTI),随机接入响应(RA-RNTI)DCI format 1AAP0 or 传输分

9、集DCI format 1C AP0 or 传输分集随机接入竞争解决(Temporary C-RNTI)DCI format 1A AP0 or 传输分集DCI format 1 AP0 or 传输分集,传输模式与DCI的关系,业务信道快速调度(C-RNTI)Mode 1: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 AP0Mode 2: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 传输分集Mode 3:DCI format 1A 传输分集DCI format 2A 开环空间复用Mode 4:DCI format 1A 传输分集DCI format 2 闭环空间复用Mode 5

10、:DCI format 1A 传输分集DCI format 1D 多用户MIMOMode 6:DCI format 1A 传输分集DCI format 1B 闭环Rank=1 Pre-codingMode 7:DCI format 1A AP0 or 传输分集DCI format 1 AP5,传输模式与DCI的关系,业务信道 半持续调度(SPS C-RNTI)Mode 1: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 AP0Mode 2: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 传输分集Mode 3:DCI format 1A/2A 传输分集Mode 4:DCI forma

11、t 1A/2 传输分集Mode 5:DCI format 1A 传输分集Mode 6:DCI format 1A 传输分集Mode 7:DCI format 1A AP0 or 传输分集?DCI format 1 AP5?,传输模式的层次,广播MIMO方式(AP0/传输分集)由天线端口配置决定业务初始传输传输模式(Mode1/Mode2)RRC指示,由天线端口配置决定正常传输传输模式(Mode 17)RRC指示,需要算法调度类型(动态调度/半持续调度)RNTI指示,由业务决定MIMO方式(传输分集/空间复用/波束赋形)DCI指示,需要算法 Rank自适应DCI指示,需要算法,传输模式与CQI/

12、PMI/RI反馈的关系,CQI/PMI/RI反馈分为周期性反馈和非周期性反馈对于频率选择性调度,支持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反馈对于频率非选择性调度,仅支持周期性的反馈原则上,非周期的在PUSCH上发送;周期的在PUCCH上发送。对于周期的反馈,如果当前子帧中存在PUSCH,则在PUSCH上发送如果同一个子帧中同时存在周期的和非周期的,仅仅发送非周期的反馈。,传输模式与CQI/PMI/RI反馈的关系,非周期性的CQI/PMI reporting mode不同传输模式与CQI/PMI reporting mode的关系传输模式1/2/3/7Modes 2-0,3-0传输模式4/6Modes 1-2,2-

13、2,3-1 传输模式5Mode 3-1CQI/PMI reporting mode由高层指示,RI的反馈与其绑定,但是仅仅传输模式3/4有RI反馈,传输模式与CQI/PMI/RI反馈的关系,周期性的CQI/PMI reporting mode不同传输模式与CQI/PMI reporting mode的关系传输模式1/2/3/7Modes 1-0,2-0传输模式4/5/6Modes 1-1,2-1CQI/PMI reporting mode由高层指示RI的反馈与其绑定,但是仅仅传输模式3/4有RI反馈,传输模式与CQI/PMI/RI反馈的关系,PUCCH Report Type同一个PUCCH

14、reporting mode下对应的多个PUCCH report type不能在同一个子帧上传递,传输模式的层次(更新),广播MIMO方式(AP0/传输分集)由天线端口配置决定业务初始传输传输模式(Mode1/Mode2)RRC指示,由天线端口配置决定CQI/PMI/RI反馈(周期,具体模式)RRC指示,需要算法正常传输传输模式(Mode 17)RRC指示,需要算法CQI/PMI/RI反馈(周期,具体模式)RRC指示,需要算法调度类型(动态调度/半持续调度)RNTI指示,由业务决定MIMO方式(传输分集/空间复用/波束赋形)DCI指示,需要算法 Rank自适应DCI指示,需要算法,传输模式与S

15、RS的关系,传输模式7,即波束赋形需要考虑如何配置SRS,传输模式与跳频的关系,对于下行DCI,如下DCI format支持跳频传输DCI format 1A随机接入,不跳频其他,可选DCI format 1B,可选DCI format 1C,必选DCI format 1D,可选根据传输模式与DCI的关系,可以得到传输模式与跳频的关系如下所有传输模式均支持DCI format 1A,即可选跳频除此之外,使用DCI format 1B/1C/1D的传输模式还有公共信道(1C)业务信道动态调度 TM5(1D),TM6(1B)空间复用情况下均不支持跳频除了公共信道使用format 1C之外,跳频完全

16、可以关闭,传输模式的选择,主要考虑因素需要动态调度的业务类型业务量时延要求反馈信道相关性移动速度反馈TDD/FDD其他限制因素资源分配资源的限制反馈资源的限制SRS资源的限制,传输模式的选择,建议的传输模式以及选择依据,遗留问题,上行传输类型,UE port上行仅仅支持单天线传输目前标准中上行定义了2个UE port,用于描述天线选择与下行接收天线的关系?上行传输类型缺省端口单天线传输UE port 0上行天线选择闭环,使用DCI format 0中的CRC mask来指示UE port 0或者UE port1,支持的RNTI减半FDD/TDD开环,UE自己的行为,未标准化TDD,存在互操作问题UE是否支持上行天线选择是UE能力,在UE能力支持上行天线选择时,由高层指示是否使能上行天线选择,以及具体的开环/闭环模式。,上行传输类型与SRS的关系,如果上行天线选择开启,SRS按照标准规定的方式在两个UE port上切换发送,上行传输类型的选择,主要考虑因素UE能力FDD/TDD用户数目限制SRS资源的限制建议,PRACH的天线选择,标准未规定:天线选择是否有意义Which port is port 0?,谢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