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操作流程.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2780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贷操作流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信贷操作流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信贷操作流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信贷操作流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信贷操作流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贷操作流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贷操作流程.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贷操作流程,一、简要介绍“贷款新规”的相关内容 二、基本信贷流程 三、信贷操作流程,一、简要介绍“贷款新规”的相关内容,(一)发布情况针对我国银行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且自身难以解决或没有主动和积极去解决,以及有关信贷管理的监管法规不能适应实际业务及有效风险管理的需要,银监会自2007年开始起草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并称“贷款新规”或“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根据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历经起草、内部论证、法律审查、征求意见与修改等阶段,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

2、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于2009年7月颁布,并要求于3个月之后实施,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于2010年2月颁布,并发布之日起实施。,一、简要介绍“贷款新规”的相关内容,(二)主要内容及核心要义 1.主要内容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共分八章四十三条,包括总则、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部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共分八章四十二条,包括总则、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和支付、贷后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部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共分八章四十七条,包括总则、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协议与发放、支付管理、贷后管

3、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部分。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共分二十二条。,一、简要介绍“贷款新规”的相关内容,2.核心要义 贷款新规尽管体现为四个独立的规章文件,但其核心要义是完全一致的,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全流程管理原则诚信申贷原则协议承诺原则贷放分控原则实贷实付原则贷后管理原则罚则约束原则,一、简要介绍“贷款新规”的相关内容,2.核心要义(1)全流程管理原则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及个人贷款,均经过从借款人申请贷款到贷款业务结束的过程。全流程贷款管理强调要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上述贷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2)诚信申贷原则一方面,借款人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按照贷款人要求的具体方式和内

4、容提供贷款申请材料,并且承诺所提供材料是真实、完整、有效的。另一方面,借款人应证明其设立合法、经营管理合规合法、信用记录良好、贷款用途明确合法以及还款来源明确合法等。,一、简要介绍“贷款新规”的相关内容,2.核心要义(3)协议承诺原则要求贷款人应与借款人乃至其他相关各方通过签订完备的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规范各方有关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调整各方法律关系,追究各方法律责任。(4)贷放分控原则是指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业务环节,分别管理和控制,从而改变传统信贷业务操作中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不分的弊端,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贷放分控的要义是贷款审批通过不等于放款。,一、简要介绍

5、“贷款新规”的相关内容,2.核心要义(5)实贷实付原则是指贷款人根据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在借款人需要对外支付贷款资金时,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以及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方式,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其关键是让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用途,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6)贷后管理原则是指在贷款发放以后所开展的所有信贷风险管理工作。贷款新规在沿袭传统贷后管理方式的同时,突出强调以下方面的新要求:监督贷款资金按用途使用;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控;强调借款合同的相关约定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明确了贷款人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贷后管理的法律责任。,一、简要介绍“贷款新

6、规”的相关内容,2.核心要义(7)罚则约束原则是指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贷款新规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对于明显违反贷款新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将利用市场准入、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手段给予处罚,以保障办法的执行力。通过合理设定贷款业务的处罚类别,可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的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的水平。,二、基本信贷流程,(一)基本信贷流程尽管贷款新规中规定的信贷业务品种不同、对象各异,但都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共同的管理流程。科学合理的信贷业务管理实质上是规避风险、获取效益,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过程。每一笔信贷业务都会面临诸多风险,基

7、本操作流程就是要通过既定的操作程序,通过每个层层控制达到防范风险、实现效益的目的。一般来说,一笔贷款的操作流程分为九个环节:贷款申请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款支付贷后管理回收和处置。,二、基本信贷流程,(一)基本信贷流程1贷款申请借款人需用贷款资金时,应按照贷款人要求的方式和内容提出贷款申请,并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料的真实、完整、有效。申请基本内容通常包括:借款人名称、企业性质、经营范围,申请贷款的种类、期限、金额、方式、用途,用款计划,还本付息计划等,并根据贷款人要求提供其他相关资料。,二、基本信贷流程,(一)基本信贷流程2受理与调查银行在接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后

8、,应由分管客户关系管理的信贷员采用有效方式收集借款人的信息,对其资质、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评定资信等级,评估项目效益和还本付息能力:同时也应对担保人的资信、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如果涉及抵质押物的还必须分析其权属状况、市场价值、变现能力等,并就具体信贷条件进行初步洽谈。信贷员根据调查内容撰写书面报告,提出调查结论和信贷意见。,二、基本信贷流程,(一)基本信贷流程3风险评价银行信贷人员将调查结论和初步贷款意见提交银行审批部门,由审批部门对贷前调查报告及贷款资料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设置定量或定性的指标和标准,对借款人情况、还款来源、担保情况等进行审查,全面评价风险因素。风险评价

9、隶属于贷款决策过程,是贷款全流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4贷款审批银行要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对信贷资金的投向、金额、期限、利率等贷款内容和条件进行最终决策,逐级签署审批意见。,二、基本信贷流程,(一)基本信贷流程5合同签订合同签订强调协议承诺原则。借款申请经审查批准后,银行与借款人应共同签订书面借款合同,作为明确借贷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其基本内容应包括金额、期限、利率、借款种类、用途、支付、还款保障及风险处置等要素和有关细节。对于保证担保贷款,银行还需与担保人签订书面担保合同;对于抵质押担保贷款,银行还须签订抵质押担保合同,并办理登记等相关法律手续。,二、基本信贷流程,(一)基

10、本信贷流程6贷款发放强调贷放分离、实贷实付。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或岗位,负责贷款发放审核。贷款人在发放贷款前应确认借款人满足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实施管理与控制,监督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二、基本信贷流程,(一)基本信贷流程7贷款支付突出强调贷款支付环节,以监控贷款按用途使用为主要目的,设计新的支付管理方式,即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借款人“自主支付”对贷款资金进行管理与控制。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或岗位,负责贷款支付审核和支付操作。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贷款人应审核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在审核通过后,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

11、交易对象。采用借款人支付方式的,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定期 汇总报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二、基本信贷流程,(一)基本信贷流程8贷后管理贷后管理是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对合同执行情况及借款人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或监控的信贷管理行为。其主要内容包括监督借款人的贷款使用情况、跟踪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及其清偿能力、检查贷款抵押品和担保权益的完整性等三个方面。其主要目的是督促借款人按合同约定用途合理使用贷款,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处理有问题贷款,并对贷款调查、审查与审批工作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与借款人合作的策略与内容。,二、基本信贷流程,(

12、一)基本信贷流程9贷款回收与处置贷款回收与处置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预期收益的实现和信贷资金的安全,贷款到期按合同约定足额归还本息,是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维护信用关系当事人各方权益的基本要求。银行应提前提示借款人到期还本付息;对贷款需要展期的,贷款人应审慎评估展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科学确定展期期限,加强展期后管理;对于确因借款人暂时经营困难不能按期还款的,贷款人可与借款人协商贷款重组;对于不良贷款,贷款人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方式,予以核销或保全处置。,二、基本信贷流程,(二)贷款新规对信贷流程的专项要求1.对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专项要求明确项目受理条件,包括借款人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投资主体资格;项目应符合

13、国家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按规定履行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合法管理程序;应符合国家有关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等。在贷款调查阶段,应对项目基本情况和项目发起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风险审批阶段,特别强调要对项目合规性、项目技术和财务可行性、产品市场、融资方案、保险等再次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价。,二、基本信贷流程,(二)贷款新规对信贷流程的专项要求2.对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的专项要求要求贷款人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在尽职调查环节,要求贷款人应调查借款人营运资金总需求和现有融资性负债情况,以及应收账款、应付账

14、款、存货等真实财务状况等要素。在贷款风险评价与审批环节,要求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经营规模、业务特征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资金循环周期等要素测算其营运资金需求,综合考虑借款人现金流、负债、还款能力、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结构,包括金额、期限、利率、担保和还款方式等。在贷后管理环节,要求贷款人应评估贷款品种、额度、期限与借款人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的匹配程度,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依据,必要时及时调整与借款人合作的策略和内容。,二、基本信贷流程,(二)贷款新规对信贷流程的专项要求3.对个人贷款业务的专项要求重点强调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确保贷款的真实性,把握借款人交易真实、借款用途真实

15、、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真实,严防虚假贷款业务的发生,从源头上保证个人贷款的质量。,二、基本信贷流程,(二)贷款新规对信贷流程的专项要求4.对项目融资业务的专项要求明确贷款人可以根据需要委托或者要求借款人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独立中介机构为项目提供法律、税务、保险、技术、环保和监理等方面的专业意见和服务。同时,在风险评估阶段,须充分识别项目融资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筹资风险、完工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超支风险等,并采取要求项目相关方通过签订总承包合同、投保商业保险、建立完工保证金、提供履约保函、签订长期供销合同等方式有效降低和分散贷款风险。,三、信贷操作流程,贷款申请尽职调查信贷风险评价贷款审

16、批贷款合同管理贷款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贷款申请,贷款申请基本涵义指借款人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向贷款人提出贷款请求,并提供贷款人要求的必要材料,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申请、相关资料及掌握的信息,对借款人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银行授信政策的资格要求与基本条件作出判断,并据以决定是否受理贷款申请的过程。法规要求,申请材料,诚信申贷,借款人的主体资格,借款人经营管理的合规合法性,借款人信用记录良好,贷款用途明确合法,还款来源明确合法,贷款申请,贷款申请操作流程,贷款申请,贷款申请案例分析,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基本涵义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人员通过现场调研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地获取、核实、分析研究有关借款人及有关信贷业务、

17、担保等方面的情况,揭示和评估信贷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现实意义,尽职调查,尽职调查法规要求勤勉尽责地履行调查义务,尽可能掌握借款人及业务的各方面情况,揭示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尽职调查必须遵循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客户及项目信息。工作成果是否合格也应以此标准进行衡量。,尽职调查,尽职调查重点环节,尽职调查,尽职调查操作规程,尽职调查,尽职调查调查报告写作要点,尽职调查,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含义、主要内容、法规要求、重点环节 一般程序,信贷风险评价,信用评级内涵是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分析、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

18、险的大小。方法最初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逐步发展建立了定量分析法;早期定量分析法是运用财务数据建立单变量或多变量模型,后期以资本市场和市场价值数据为基础构建违约概率模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内部评级法,两个独立的、性质截然不同的维度(借款人违约风险、特定的交易风险,即客户评级、债项评级),信贷风险评价,贷款新规对信用评级的法规要求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评级和授信方法,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建立客户资信记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九条规定: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信用评级的操作要点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分类构造评级模型

19、要建立信用风险IT系统要持续优化评级体系要保证信用评级工作的独立性要重视基础评级信息的审核和录入要重视定性评价的准确性要规范对集团客户关联企业的评级要不断提高对影响评级的各种因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好信用等级重评工作,信贷风险评价,统一授信定义统一对客户确定最高授信额度,并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现实意义有利于提升精细化风险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对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积极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评级与授信的关系都是对客户基本信用情况的判断两者的作用和职能不同评级是对客户信用风险情况的判断,而授信则是在具体风险量上的把握评级可为信贷审批、信用风险管理、内部资本配置提供更加精确的量化

20、决策支持,而授信则是量化决策的组成部分,两者不能完全替代,两者可以有机结合法规要求,信贷风险评价,统一授信单一客户的统一授信,应结合客户财务与经营特点,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的方法,侧重分析客户的资本实力、风险管理水平与持续盈利能力。,财务分析重点包括资产结构、资本状况、流动性、偿债能力、资产质量、成长性、监管指标执行情况等。,非财务分析重点包括产权性质、股东实力及支持程度、行业地位、规模实力、管理水平、外部环境、信誉状况、发展前景等。,信贷风险评价,统一授信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授信主体多,授信范围广,授信方案常常不利于银行风险控制,容易出现主体易位的情况;授信参与银行多,多头授信,过度授

21、信;内部关联交易频繁,资金流向控制难度大,授信额度分配较为困难;关联担保现象普遍,要明确集团客户的标准和范围;要深入了解客户信息,摸清集团客户成员间的关联关系,通过IT系统等工具建立关联关系图谱并实施控制;通过合并报表的有效分析,对集团客户统一授信,推出合理的授信额度,关注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关注集团公司内部关联交易以及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向;关注融资情况;关注治理结构;关注合并报表,确定集团总体授信额度不宜采用分别核定成员单位的授信额度再简单加总的方法;可以将集团客户作为一个授信整体,在分析集团客户整体实力、评判集团客户整体风险的基础上,确定集团客户的整体授信额度,信贷风险评价,授信

22、业务风险评价固定资产贷款 一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合法合规性资金充足性技术可靠性项目效益稳定性,信贷风险评价,授信业务风险评价项目融资 一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借款人及项目的股东情况项目的合法合规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及技术可行性项目产品市场及能源、原材料等主要生产要素落实情况分析项目资金筹措项目财务效益分析项目担保及风险分担项目融资方案,信贷风险评价,授信业务风险评价流动资金贷款 一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借款人主体资格及基本情况评价借款用途的合理性、合法合规性评价借款人业务交易的风险评价借款需求量合理性评价借款人财务风险评价担保评价,信贷风险评价,授信业务风险评价个人贷款 一般应重

23、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借款人基本情况评价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及收入评价借款项下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信贷风险评价,授信业务风险评价参照新资本协议归纳,特 点,主 要 还 款 来 源,项目融资,类 别,1、通常针对大型、垄断基础设施项目。2、借款人通常为项目公司,除了建设、拥有和运行这些设施外,不履行其他职能。3、一般为全新项目。4、以项目未来收益为信用基础。5、可能为有限追索,也可能为完全担保,即除项目收益外,另有担保人公司信用保证。,1、银行将单个项目产生的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和贷款安全性的保障。2、贷款通过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归还,如电厂通过售电还款。3、项目资产的处置和变现也是还款来源之一,信贷风

24、险评价,授信业务风险评价参照新资本协议归纳,特 点,主 要 还 款 来 源,固定资产,类 别,1、用于固定资产项目建设、购置、安装、改造及其相应配套设施建设。2、以既有公司现有资产和经营业绩为信用基础。,1、贷款通过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归还。2、借款人的综合效益。3、项目资产的处置和变现也是还款来源之一。,经营周转类流动资金资产,1、满足借款人正常生产经营周转或临时性资金需要。2、借款人的资信水平相当重要。,1、还款来源为借款人多项持续经营业务现金流。2、在跟单业务中,具有明确的、特定的还款来源,一般不依赖企业的综合现金流,如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票据贴现、出口议付、发票融资、保理等。,信贷风险评

25、价,授信业务风险评价参照新资本协议归纳,特 点,主 要 还 款 来 源,商品融资,类 别,1、对储备、存货或在交易所交易应收的商品进行的结构性短期融资。2、借款人没有其他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其他实质资产。3、其结构化融资特征是为了弥补借款人资信不足。4、反映自我清偿的特征以及借款人组织此笔交易的能力,而不反映借款人的资信水平。,以商品销售收入偿还银行贷款,借款人没有独立的还款来源。,信贷风险评价,风险限额管理基本涵义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外部经营环境、整体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水平,为反映整个机构组合层面风险,针对具体区域、行业、贷款品种及客户等设定的风险总量控制上限,是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特定领

26、域所愿意承担的最大风险限额。通过风险限额管理,可以保证银行承担的风险控制在其愿意承担的合理范围内,使其风险资产组合与其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实力相匹配,可以帮助统筹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对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以及风险计量与监控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信贷实践,单一客户限额管理集团客户限额管理国家与区域限额管理行业限额管理品种、期限、担保方式组合 限额管理,内 容,使用余额控制,规定全行信贷总额、某个组合的信贷余额或增量不能超 过一定的上限使用资本乘数法,使用一个或一组 比率(资本乘数)与银行 资本相乘,得到各个组合所能占用的最大资本 数额,作为组合层面的限额,方 式,贷款审批,审批决

27、策正确的主要依据审批的贷款业务合法合规审批业务程序合规授信方案各基本要素合理还款来源稳定可靠风险管理措施可控核心内容,完善授权,规范流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独立审批,贷款审批,信贷授权基本涵义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所属业务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关键岗位开展授信业务权限的具体规定。授权分类直接授权、转授权、临时授权授权管理意义强化内控、集中管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贷款审批,信贷授权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批授权与转授权机制,实行分级审批确保审批人员按照授权独立审批贷款对越权、变相超越权限审批贷款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基本原则授权适度、差别授权、动态调整、权责一致授权确定

28、方法因素量化评定管理水平、资产质量、区域环境、信用评级定性综合调整业务门类及品种、行业及风险特点,贷款审批,信贷授权授权方式载体:授权书、相关文件 期限一年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按受权人分 按授信品种分 按行业分 按风险评级分 按担保方式分,贷款审批,审贷分离基本涵义平行制约调查与风险评价分离背景信贷实践的结晶意义专业、独立、科学法规要求建立审贷分离岗位制衡机制建立贷款调查岗和贷款审查岗的考核与问责机制,贷款审批,审贷分离操作流程一般形式,贷款审批,审贷分离岗位职责,拓展、营销、受理 调查评价 撰写调查报告 办理担保及发放手续 贷后跟踪及催收 授信资料保管,信贷业务岗,表面真实性审

29、查 资料完整性审查 业务合规性审查 借款合理性审查 贷款可行性审查,信贷审查岗,贷款审批,审贷分离实施要点,审查人员与借款人一般不直接接触,审查人员无最终决策权,审查人员应真正成为信贷专家,集体审议机制(贷审会),按程序审批,贷款审批,贷款审查事项基本涵义审查事项是指在贷款审查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事项,特别是根据贷款新规的新要求进行重点审查的内容。关注审查事项有助于保证贷款审查的有效性,保证审查结果的合理性。不同的授信品种的风险特点、应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审查事项的基本内容也有所不同。基本原则,贷款审批,贷款审查事项基本内容信贷资料完整性及调查工作与申报流程的合规性审查借款人、担保人(物)

30、及其具体贷款业务有关资料是否齐备,申报资料及其内容应合法、真实、有效。贷款业务内部运作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程序操作,调查程序和方法是否合规,调查内容是否全面、有效,调查结论及意见是否合理。目的:确保授信业务程序合规措施:报批程序合规、审批安排程序合规、决策程序合规、符合授权规定,贷款审批,贷款审查事项基本内容借款人主体资格及基本情况审查借款人主体资格及经营资格的合法性,贷款用途是否在其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内。借款人股东的实力及注册资金的到位情况,产权关系是否明晰,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健全。借款人申请贷款是否履行了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的授权程序。借款人的银行及商业信用记录以及法定代表人和核心

31、管理人员的背景、主要履历、品行和个人信用记录。,贷款审批,贷款审查事项基本内容信贷业务政策符合性审查借款用途及项目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土地、环保和节能政策、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等。借款项目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获得审批。客户准入及借款用途是否符合银行区域、客户、行业、产品等信贷政策。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核定、定价、期限、支付方式等是否符合银行信贷政策制度。,贷款审批,贷款审查事项基本内容财务因素审查主要审查借款人基本会计政策的合理性、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合理性及审计结论,要特别重视通过财务数据间的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及同业对比分析等手段判断客户的真实生

32、产经营状况,并尽量通过收集必要的信息,查证客户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非财务因素审查主要包括借款人的企业性质、发展沿革、品质、组织架构及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经营环境、所处的行业市场分析、行业地位分析、产品定价分析、生产技术分析、客户核心竞争能力分析等。,贷款审批,贷款审查事项基本内容担保审查对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的合法、足值、有效性进行审查。充分揭示信贷风险分析、揭示借款人的财务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及担保风险等。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出授信方案及结论在全面论证、平衡风险收益的基础上,提出审查结论。参考原则:,贷款审批,贷款审批要素基本涵义贷款审批要素广义上是指贷款审批

33、方案中应包含的各项具体内容,具体包括:,贷款审批,贷款审批要素审定要点,1,2,贷款用途,授信对象,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对象是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项目融资的授信对象是为建设、经营该项目或为该项目融资而专门组建的企事业法人,包括主要从事该项目建设、经营或融资的既有企事业法人。个人贷款的授信对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自然人。,贷款用途应该明确、合理、真实如交易对手为借款人的关系人,更应认真甄别交易的真实性,防止借款人虚构商品或资产交易骗取银行贷款必要时可结合分析借款人财务结构,判断借款人是否存在短借长用等不合理的贷款占用。了解借款人是否存在建设资金未落实的在建或

34、拟建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或其他投资需求,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贷款审批,贷款审批要素审定要点,3,4,贷款金额,授信品种,应依据借款人合理资金需求量和承贷能力来确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可参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所提供的方法确定固定资产贷款需求量可根据项目经审核确定的总投资、拟定且符合法规要求的资本金比例及其他资金来源构成等加以确定贷款金额除考虑借款人的合理需求,还应控制在借款人的承贷能力范围内,应与授信用途相匹配,即授信品种的适用范围应涵盖该笔业务具体的贷款用途应与客户结算方式相匹配,即贷款项下业务交易所采用的结算方式应与授信品种适用范围一致应与客户风险状况相匹配,由于不同授信品种通常具有不同的

35、风险特征,风险相对较高的授信品种通常仅适用于资信水平相对较高的客户应与银行信贷政策相匹配,符合所在银行的信贷政策及管理要求,贷款审批,贷款审批要素审定要点,5,6,贷款币种,贷款期限,应符合相应授信品种有关期限的规定一般应控制在借款人相应经营的有效期限内;应与借款人资产转换周期及其他特定还款来源的到账时间相匹配应与借款人的风险状况及风险控制要求相匹配,应尽可能与贷款项下交易所使用的结算币种及借款人还款来源币种相匹配,并充分考虑贷款币种与还款来源币种错配情况下所面临的相关风险及风险控制使用外汇贷款的,还需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相关规定,贷款审批,贷款审批要素审定要点,7,8,担保方式,贷款利率,应符合

3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贷款利率的有关规定以及银行内部信贷业务利率的相关规定利率水平应与借款人及信贷业务的风险状况相匹配,体现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应考虑所在地同类信贷业务的市场价格水平,担保方式应满足合法合规性要求担保人必须符合法律、规章规定的主体资格要求担保品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真实存在的财产或权利,担保人对其拥有相应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且担保行为获得了担保人有权机构的合法审批,并按法规要求在有权机构办理必要的抵(质)押登记担保应具备足值性,保证人应具备充足的代偿能力,抵(质)押品足值且易变现。担保还应具备可控性,银行在担保项下应拥有对借款人、担保人相应的约束力,对保证人或抵(质)押品具有持续监控能力担

37、保须具备可执行性及易变现性,并考虑可能的执行与变现成本,贷款审批,贷款审批要素审定要点,9,发放条件,应明确授信发放的前提条件,以作为放款部门放款审查的依据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融资的发放条件应包括与贷款同比例的资本金已足额到位、项目实际进度与已投资额相匹配等要求固定资产贷款在发放和支付过程中,借款人出现以下情形的,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协商补充贷款发放和支付条件,或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付:信用状况下降;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贷款资金;项目进度落后于资金使用进度;违反合同约定,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贷款人受托支付。,贷款审批,贷款审批要素审定要点,10,11,贷后管理要求,支付要求,应按照按需放款

38、的要求,视情况不同采取受托支付或是自主支付,采取受托支付的,还要明确规定起点金额和支付管理要求对流动资金贷款,应根据借款人的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因素和贷款业务品种,合理约定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及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可针对借款人及相关授信业务的风险特征,提出相应的贷后管理要求如就贷后走访客户的频率、需重点监控的情况及指标、获取信息的报告反馈等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可对贷款存续期间借款人的相关财务指标提出控制要求: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销售收入增减幅度 利润率 分红比率等,贷款合同管理,贷款合同概述贷款合同定义贷款合同一般是指可以作为贷款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

39、其他组织之间就贷款的发放与收回等相关事宜签订的规范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法律文件。贷款合同内容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贷款种类;币种;贷款用途;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或还款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担保方式;违约责任;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贷款合同分类贷款合同分为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两种。其中,格式合同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业务管理要求,针对某项业务制定的在机构内部普遍使用的统一的、标准的格式。贷款合同的制定原则不冲突原则、适宜相容原则、维权原则、完备性原则,贷款合同管理,贷款合同的管理贷款合同管理的定义贷款合同管理是指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

40、,对贷款合同的制定、修订、废止、选用、填写、审查、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归档、检查等一系列行为进行管理的活动。贷款合同管理模式贷款合同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其管理不同于银行一般内部管理,应专设法律工作部门或岗位归口管理 贷款合同管理应采取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律工作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分级划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贷款合同分类。,贷款合同管理,贷款新规对贷款合同管理的要求协议承诺原则协议承诺原则的涵义传统的信贷业务实践“协议承诺”原则要求借贷双方及担保人等相关方制定周密完备的贷款合同、担保合同等协议文件,以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规范各方有关行为,实现调整各方法律关系,落实法律责任的目的。

41、协议承诺原则的核心精义突出表现为:合同完备化承诺法律化管理系统化协议承诺原则在贷款合同中的体现要求借款人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申贷材料信息的真实有效要求借款人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贷款的真实用途 要求借款人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贷款资金的支付方式 要求借贷双方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各方的权利义务,贷款合同管理,贷款新规对贷款合同管理的要求总体性规定“三个办法”均在总则中明确了贷款人开展有关贷款业务所应当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其中至少三个原则与合同密切相关“依法合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三个办法”在总则第五条中明确要求贷款人“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这其实也涵盖

42、了贷款合同管理“三个办法”还在总则中强调贷款用途必须合法,并应予以明确约定,同时赋予贷款人依据约定履行监督、检查的权力。,贷款合同管理,贷款新规对贷款合同管理的要求形式性规定“三个办法”都在条款中明确规定书面形式是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的法定形式 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采用书面形式,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增强各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责任,同时便于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也可以为日后处理纠纷提供有力的证据 常规性规定“三个办法”要求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避免对重要条款未约定、约定不明或约定无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合同文本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把合同完备性上升为明确的监管

43、规定,从而对督促和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贷款合同提供了外部强制力,贷款合同管理,贷款新规对贷款合同管理的要求关于贷款发放和支付的规定“革命性”的变革贷款新规详细规定了贷款支付的条款,并表述了贷款提款条件、账户约定与监控等重要内容 关于承诺内容的规定贷款新规要求贷款合同中应当列明与贷款有关的重要内容,并由贷款人要求借款人予以事先承诺并签订生效 这些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借款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配合义务、告知义务等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贷款新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合同应明确约定借款人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以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贷款合同还应针对不同违约情形,通过协议赋予贷款人可采取的措施和享有的权利关于处罚

44、的规定,贷款发放与支付,贷放分控基本涵义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节,分别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贷放分控中的“贷”,是指信贷业务流程中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环节,尤其是贷款审批环节,以区别贷款发放与支付环节。“放”是指放款,特指的贷款审批通过后,由银行审核,将符合条件的贷款发放或支付出去的业务环节。贷放分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防范贷款风险,保障贷款人资金安全。有利于建设流程银行,提高专业化操作质量和效率。,贷款发放与支付,法规要求 设立独立的放款执行部门。将资本金到位审核、按项目进度放款把关和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作为贷款中发放和支付的重要前提条

45、件。操作要点 明确放款执行部门的职责,包括:1审核银行内部授信流程的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2核准付款前提条件3其他职责 明确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完善对放款执行部门的考核和问责机制。,贷款发放与支付,“实贷实付”基本内涵含义所谓“实贷实付”,是指商业银行(贷款人)按照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以受托支付的方式,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手的支付过程。研究“实贷实付”原则,就离不开传统意义上的“实贷实存”。应该说,“实贷实付”之所以成为信贷新规则的重要创新和重大变革,是和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忽视贷款使用支付管理,纵容“实贷实存”、“派生存款

46、”的实际问题密不可分的。所谓“实贷实存”,是指借款人在申请贷款获得贷款银行批准后,由贷款银行根据借款人的指令,把贷款资金划拨到借款人在本银行的账户上并形成借款人的存款。贷款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后,由借款人自主决定资金的使用,只要资金使用不违反协议约定的贷款用途,贷款银行不实施干预和管理。,贷款发放与支付,“实贷实付”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将信贷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二是有利于加强贷款使用的精细化管理,三是有利于银行管控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贷款发放与支付,“实贷实付”的核心要义,(一)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是“实贷实付”的根本目的,(二)按进度发放贷款是“实贷实付”的基本要求,(三)受托支付是“实贷实付”的重

47、要手段,(四)贷放分控是“实贷实付”的内部治理机制,(五)协议承诺是“实贷实付”的外部执行依据,贷款发放与支付,“实贷实付”的法规要求(一)明确贷放分控的部门职责;(二)贷款支付以受托支付为原则、借款人自主支付为例外;(三)明确受托支付的刚性条件;(四)规范受托支付的审核要件;(五)重申项目资本金同比例到位的要求;(六)明确受托支付的资金到账时间;(七)严格自主支付的支付控制。,贷款发放与支付,“实贷实付”的关键环节组织架构方面信贷风险控制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部门与岗位的制衡机制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必备要素。商业银行应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建立独立的放款操作部门或岗位,认真落实贷款前

48、提条件,负责贷款发放审核。放款操作部门应独立于前台营销部门和中台授信审批部门,以确保贷款发与前中台没有利益冲突。放贷进度方面商业银行应彻底扭转目前一次性突击放贷、一次性全部收贷的粗放经营模式,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和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制订信贷发放与回收计划。这是有效实施信贷风险管理的最基本底线要求。对于流动资金贷款,应科学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杜绝超额放贷和突击放贷。,贷款发放与支付,“实贷实付”的关键环节支付管理方面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建立以受托支付为原则,自主支付为辅助的贷款使用支付管理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贷款,应严格按照受托支付的方法,向借款人的交易对手支付信贷资金,

49、杜绝贷款闲置和贷款挪用。协议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完善贷款协议文本,将贷款支付、协议承诺、诚信审贷、风险预警指标、交叉违约、法律责任等内容引入贷款协议条款。应针对不同客户、不同的风险特点,量体裁衣、量身定做差异化的财务控制条款,做到内部贷款管理与外部协议管理相统一、相协调。尤其是对项目融资的贷款,要体现项目融资的特殊风险和控制要求,彻底改变贷款协议简单粗放、形同虚设的现状。,贷款发放与支付,“实贷实付”的关键环节整合管理方面整合管理是制度变革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也是关系到制度变迁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商业银行要将信贷新规则的具体要求与现有信贷管理体系进行充分对接与整合,包括:观念整合、组织架构整合

50、、制度整合、IT整合等。要把“实贷实付”融合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去,真正提升信贷管理实力,避免信贷管理和贷款使用管理的“两张皮”现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实行“实贷实付”是我国银行业提升信贷管理水平的重大变革,谋在全局,功在长远。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这一契机,更新风险观念、完善组织架构、实施流程再造、借鉴先进经验,改变陈规陋习,将“实贷实付”落到实处。,贷款发放与支付,受托支付含义指贷款人在确认借款人满足贷款合同约定的提款条件后,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法规要求坚持贷款人受托支付为主、借款人自主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