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PPT50).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2794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PPT5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PPT5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PPT5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PPT5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PPT5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PPT5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PPT50).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四川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侯勇,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快报表指标解释,一、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 概念及名词解释,科技活动 指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简称科学技术领域)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有组织的活动。为核算科技投入的需要,科技活动可分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及相关的科技服务三类活动。工业企业只统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及其成果应用两类活动,就企业而言对应通常讲的技术开发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

2、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在工业企业开展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中,较为普遍的和大量的活动属于试验发展活动。,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其成果以科学论文和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应用研究,也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

3、专利为主。,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技术、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等。,工业领域的试验发展包括以下四类活动,1为研制新产品或对已有产品进行实质性改进,所从事的技术调研、技术咨询和资料准备,设计及改进设计,工装模具准备,研制和检测用仪器设备的购置、制造及安装,购置原材料、元器件、零配件、辅助材料,样机试验和检测、建立和运行试验车间(中间试验),论证鉴定等活动。,2为研制新工艺或对已有工艺进行实质性改进,所从事的技术调研、

4、技术咨询和资料准备,设计及改进设计,工装模具准备,购置检测用仪器设备、原材料、辅助材料、元器件、零配件,试验检测,论证鉴定等活动。,3在工程设计、小批量试制、工业性试验及试生产过程中对新产品原型和新工艺本身作进一步改进所从事的相关活动。4对引进国外的技术或从国内购买的技术做实质性改进及再创新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但不包括对这些技术的直接应用或仿制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指为使试验发展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的新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作实质性改进后的上述各项能够投入生产或实际应用,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的工作。这类活动的成果形式大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操作的带有技术和工艺参数

5、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工业领域的工程与工装模具设计、小批量试制和工业性试验一般属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工程与工装模具设计指新产品原型能够投入批量生产而从事的工艺流程、设备及工艺装备、操作及质量检测规程等的设计活动。小批量试制和工业性试验内容包括: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试验,新技术方法从设计的控制参数发展到不同条件下的验证试验,批量生产的质量稳定性与优化参数再现性试验,新技术的可靠性试验,生产检测、维护、安全等技术操作规范化试验,新旧生产系统结合部技术协调试验(含原材料、能源介质、辅助工具等系统的适应性试验)。,二、省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快报表指标解释,1、从业人

6、员人数:从业人员是指在工业企业从事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平均每天拥有的从业人员数。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数=全年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其中月平均人数=报告月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月的日历日数。,2、产品销售收入:指工业企业销售成品、自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总额。3、产品销售利润: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其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4、科技活动人员:指工业企业在报告年度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不含)以下的人员不统计。,5、

7、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及这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可通过加总本单位全部项目中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6、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计划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资金、事业单位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等。7、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指企业从各级政府部门获得的计划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包括科技专利费、科研基建费和贷款等。,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

8、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购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9、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指报告期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

9、用的支出。不论何种经费来源,只要实际用于上述三类项目的经费支出都应计算在内。,具体计算办法:可将企业全部科技项目中确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的经费支出加总,再加上按上述三类项目支出占全部科技项目经费支出比重计算分摊的科技管理和服务费用所得。上述三类项目经费支出包括的内容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组所列的支出项一致。,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本报表中统计的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利润等指标均指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新产品统计时间,生

10、产资料类新产品自投产后统计3年;消费类新产品自投产后统计年。,10、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期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产品销售收入的组成部分,计算口径与产品销售收入一致。11、新产品销售利润:指报告期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利润。,12、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期当年立项并开展研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制的科技项目数,包括报告期完成和报告期内研制工作已告失败的科技项目,但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制的科技项目。,13、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期进行的全部科技项目中,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的项目数。14、专利申请数: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

11、受理的件数。,15、发明专利申请数: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16、发明专利授权数: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获得专利行政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件数。,17、技术中心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在技术中心工作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18、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在站博士后)人数:指在技术中心工作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以及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的在站博士后。,19、与大学研究所合办的开发机构数: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办的技术开发机构(如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设计中心等)的数量。20、设在海外的开发机构数:指企业在国外以及香港、台湾和澳门等地区设立的技术开发机构的数量。,三、省认定

12、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补充数据表指标解释,1、研究与试验发展设备原值:指报告期年度末整个企业用于科研、技术开发的仪器、科研设备、中间试验设备的原值(帐面原值)。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包括技术开发仪器、技术开发设备、技术开发检测设备、中间试验设备等。,2、产学研合作的研发项目数: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联合开展(共同研究开发)的技术开发项目(科技项目)数。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项目数:指在报告期内企业完成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项目数,4、聘请国外技术专家一个月以上的数量:指报告期年度来技术中心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具有较高科研开发能力的海外(港澳台、国外)专家一个月以上的数量。5、技术中

13、心人员国内外培训费:指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内、海外地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的费用总支出。,6、技术中心人员参加一个月以上培训的人数:指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内、海外地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达一个月以上的人数。7、技术中心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指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人数。,8、技术中心人员年龄在40岁及以下的人数:指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年龄在40岁及以下的人数。9、技术中心高中级技术职称人数:指技术中心工作人员中拥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数,10、技术中心年人均收入为企业年人均收入的倍数:指报告年度技术中心全体从业人员一年内从本企业获得的平均货币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收入)是企业在册全部职工一年的平均货币收入的倍数。,11、技术中心年最高收入为技术中心人均收入的倍数:指报告年度技术中心全体从业人员中,一年内从本企业获得的最高货币总收入是技术中心全体从业人员一年从本企业获得的平均货币收入的倍数。,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