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艺术.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3034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太奇艺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蒙太奇艺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蒙太奇艺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蒙太奇艺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蒙太奇艺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太奇艺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太奇艺术.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蒙太奇艺术,主要内容:1、蒙太奇的概念;2、蒙太奇的句型;3、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和组接方法。,第一节 蒙太奇概念,一、含义 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语建筑学中的一个名词,指装配、组合、构成。后被借用到电影中,指按照生活的逻辑和美学原则,把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1、狭义蒙太奇:就是镜头组接的章法和技巧。研究镜头与镜头之间怎样进行组接,来完成电影的画面造型,从而正确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大英百科全书:蒙太奇指的是通过传达作品的意图的最佳方式对影片进行的剪辑、剪接,以及把曝光的影片组接起来的工作。,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蒙太奇意味着将一部电影的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的延续时

2、间的条件中组织起来。,我国电影艺术家夏衍:“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的发展的一种技巧。”,2、流派简介,(1)【苏】理论家和导演库里肖夫和维尔托夫剪刀论 基本观点:剪刀出蒙太奇。认为电影的创造性是从剪辑台上开始的,造成电影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影片结构的基础来自镜头的组合。(2)【苏】导演爱森斯坦冲突论 基本观点: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并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像二数之积;一切艺术的基础永远是冲突。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

3、升到电影美学高度,将蒙太奇理论上升到哲学高度。(3)【英】理论家林格论和【苏】导演普多夫金结构论 基本观点:镜头只有经过艺术处理即结构之后,蒙太奇才有意义。,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的主要分歧:,:已不单单是镜头组接的章法和技巧,而是将其 作为整个影片的思维方法、结构方法和全部艺术手段的总称。,广义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包含:(1)作为电影、电视反映现实生活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2)作为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3)做为电影镜头组接的具体技法和技巧。,电影艺术词典是这样表述蒙太奇的:“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包括三层意思:1作为电影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

4、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即蒙太奇思维,蒙太奇原理;2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3作为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方法。”,3、广义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蒙太奇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它产生在影片编剧的艺术构思之时,体现在导演的分镜头剧本里,最后完成在剪辑台上。广义理解的蒙太奇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从横向上看,包括画面与画面、声音与声音以及声画之间的全部组合关系。从纵向上看,包括对镜头的运用和处理,镜头的分切与组合,场面、段落的组接及转换技巧和方法等。从

5、总体上看,它包括编导对整个影片在叙述方式、叙述角度、时空结构、场景、段落的布局和把握。,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文字思维与图像思维的差异(纯粹意义上的):,人们的生活逻辑和思维逻辑,事物运动的本来面貌和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观众视觉平滑、流畅的规律,思路连贯的规律。,三、蒙太奇的作用 1、构成作用 蒙太奇镜头组接不但产生新的意义,而且使每个镜头意义更准确。镜头的作用是相互的。2+2 4,而是2+22*2。2、创作时空 3、声画结合 4、视听导向和心里意识发展的推动 5、满足观者美感和审美心里需要,二、蒙太奇的依据,一、分类 连续构成(叙述性蒙太奇)和对列构成(表现型蒙太奇),第二节 蒙太奇的构成形式

6、,二、连续构成:概念: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系列镜头,一般表现的是同一主体的动作(景别大小的连续变化)。特点:每一个镜头都分担着它所表现的主体动作的一部分,而且,镜头与镜头之间在形体、动作、语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承接性。一般情况下,顺序不能颠倒,也不能任意抽去一个镜头。时空关系上指时间上连续,空间上统一,事物之间在某种逻辑上的联系。作用:运用正常的时空法则和逻辑关系,用镜头对拍摄对象进行解析,并利用视角、视距的变化,对内容进行选择、突出和强调。方法:叙事法,概念: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一般表现的是不同主体的动作(景别相似)。特点:由于主体在不断变换,它不一定符合生活的逻辑,而只要

7、符合思维的逻辑。作用: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呼应,对比、隐喻、烘托和积累等对列冲突,利用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创造性地揭示某种含义,表达某种概念,激发人们的联想。方法:表现法。,通常是两种构成形式互相融合、渗透,各自发挥优长,共同完成整个影视作品的画面造型,从而更加鲜明、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三、对列构成,同一主体的连续动作,遵照正常的时空法则,对拍摄对象进行分解、选择和强调。在重新组合时,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如何使一组连续镜头中的行动和动作保持精确的连贯性,让观众感觉不到中间的转换,思路也是连续的。,第三节 连续构成中的镜头组接,动作剪接点 可以使动作不露痕迹,平滑流畅。

8、1、主体位置固定的两个镜头相连时,姿态的变化就是主要的动作变化,而其动作剪接点一般就选在这个变化之后(角度和景别的区别)。2、主体位置移动的两个镜头相连时,动作方向或速度的变化为主要的动作变化,加减速度、改变方向之时。3、主体移动与主体固定的镜头互相连接转换时,一般要使动作的变化过程发生在远视距的情况下。因为近视距的特写一般不适宜表现运动。如 动(远景拍摄由运动变为静止)+静(近景拍摄刚静下来的镜头)。,一、根据动作的变化确定剪接点,注意事项:要选择合适的转换时机。如一主体的连续动作有多个变化或转折,应选择最大、最明显、最急速的地方进行切换。因为变化或转折越大,越不易被察觉,转换也就越流杨。找

9、准剪接点。即在动作进行转换时,既不重复,也不脱节。,为保证画面的视觉连贯性,必须注意分解拍摄的主体动作在大小、姿态、速度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对主体连续动作的分解、组合,目的在选择、突出和强调主体的不同方面。镜头转换一个方面,给人以新的感受,唤起观众新的注意,另外,增强镜头组接流畅感。但景别太大、太小都不好,要有逐渐过渡的规律。,二镜头转换处要有显著的视距变化,视角的变化可以弥补视距变化的不足。一方面,角度的变化增强了画面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人们对主体动作也从心理上有多方位、多层面进行了解和认识的心理渴求,从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和了解事物的视觉规律和心理规律,这在客观上,也就保证了镜头

10、组接的连贯性。视角的变化要受到画面的方向性和空间关系的制约。,三 镜头转换处要有显著的视角变化,又要保证画面有明确的方向感,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空间关系。,视角的变化与画面的方向性的关系 从透视学原理看,画面上一条垂直线,区别主体是向左还是向右,一条水平线,区别主体是向前还是向后了。视角的水平变化必然带来相连镜头在画面方向上的三种关系,即相同方向,相异方向和相反方向。,表现同一主体动作连续,方向一致,并不意味着构图上的重复,角度的不变,而恰恰相反是要求角度多变,画面构图多样的统一。应依据动作轴线规律来处理画面方向和视角的变化。,轴线是虚幻的、看不见的人为设想的一条线(曲直)。它具有动态性。轴线规

11、律:影视制作中保证空间统一感,要求在轴线的同一侧拍摄。分类:A、动作轴线(运动轴线):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路线、轨迹。B、关系轴线:是指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连接线。若屏幕上出现三个以上主体,那么每两者之间都可以形成一根轴线,主体越多,轴线也越多(如三个主体有三根轴线,四个主体有六根轴线),拍摄总方向仅能确定在每两根轴线的夹角之内。,四、轴线规律,越轴的方法1、利用运动镜头来越轴。即展现越轴过程。2、借助主体本身动作路线的改变来越轴。3、中间间隔一个骑轴镜头(中性)来越轴。4、中间间隔一个特/主观/空镜头(没有明显方向性)来越轴。5、当被拍摄主体出现两种轴线时,镜头可以越过其中 一轴线后

12、再从另一轴线来获得新的角度。如二人边走边谈。,C、方位轴线:是由静止的单一主体到它对面支点间的垂直线。以人来讲,则是他(她)直视时的视线。各分切镜头的机位和拍摄方向也须保持在这根轴线的同一侧。,人物的视线、情绪一致;人物的服装和所出现的道具一致;主体活动的背景、自然环境一致;道具,背景物,自然景物的摆放位置,地理位置,方向等一致。运动镜头的运动速度;画面的明暗、色调,影调等方面的和谐统一。,五、镜头的转换还要遵从同一性规律,(1)连续式 即一条线索或一个连贯动作的连续出现。其特点是从头到尾,脉络清晰,交待清楚,容易理解和接受。它是影视中最基本的,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叙述方式。但连续式蒙太奇缺乏时

13、空及场面突然变换,有时易造成平铺直叙的感觉。(2)平行式 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交错叙述,他们彼此紧密联系、互相衬托补充,它可以是镜头与镜头的并列,也可以是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的并列,把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交错表现出来。经典例子:普多夫金导演的母亲中,一方面涅瓦河的冰块逐渐溶化汇聚成奔涌的河流,另一面游行示威的队伍逐渐壮大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六、连续构成的基本形式,(3)交叉式 即两个以上具有同时性的动作或场景交替出现又叫“动作同时发生的蒙太奇”,把两个同时进行的场面,分成许多片断,交替地出现在屏幕上。利用观众情绪,制造紧张气氛的艺术手法。它是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的,但更强调同

14、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及迅速频繁的交替表现,因而能使动作和场景产生互相影响、互相加强的作用,形成激烈紧张的气氛或惊心动魄。(4)颠倒式 先介绍故事或事件的现在状态,再回过来介绍过去的故事的始末,表现为时间上的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七、电视剧导演对镜头组接认识,1)构思镜头组接时要考虑的三个方面:A、从涵义上考虑,注意内容的上的衔接;B、从镜头、段落、场面之间,注意人物情绪上衔接;C、从镜头、段落、场面之间,注意气氛上衔接。2)保持视觉语言的通顺、流畅和富于节奏,具体处理动作、时空、造型 三个方面因素:,推、拉、摇、移、跟、升降,A、动作,B、时空,C、造型,一、常见的原则 不同主体的镜头相组接

15、时,不一定要有视距的变化,也就是说同景别或不同景别的镜头都可以相接。不同主体镜头的组接一般要遵守“动接动”“静接静”原则,镜头转换才能流畅。“动接动”是指两个不同主体的镜头在视觉上有明显动感而相切换的组接方法。在组接中要注意人物、景物、镜头等各镜头动态的造型和运动的方向与速度的大小的因素。“静接静”是指两个不同主体的镜头在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而相切换的组接方法。包括运动镜头在落幅和起幅处的组接与场景段落转换处的组接。这种组接主要是依靠不同主体及镜头本身内在的或外在的静态造型因素来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第四节 对列构成中的镜头组接,利用多个不同主体的镜头组合,造成并列、对比的作用,表达某种概念或思

16、想。最简单的是连续构成中插入反应镜头。也就是有“动作”就会有动作的“反应”和动作的结果出现。它不只是为了叙事,更重要是为了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1、固定镜头+固定镜头 镜头本身不动,画面主体的动静相接。主体动作本身及其变换。2、运动镜头之间的相接 利用动接动要保持速度和方向的一致性,若有变化应利用镜头的起幅或落幅转换为静接静。3、运动镜头+固定镜头 包括镜头、主体的运动和静止,通过镜头的起幅或落幅和主体动作的变化转化为“动接动、静接静”。,16,二、具体方法,4、在段落转换、对比强烈又强调突变效果或符合现实生活经验的一些场合里,为了强调突变效果和进行段落转换,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相接也可在运动过

17、程中相接。例如,赛球中插入观众反应镜头;又如车厢内人往外看的固定特写镜头直接和车窗外景物的运动镜头相连。它们遵循的静接动、动接静是一种动态不明显的镜头与动态十分明显的镜头相切换的组接方法,是两个不同主体的镜头组接的特殊规律。这样的组接尽管在节奏上是跳跃的,但视觉上仍保持了镜头转换的流畅。,5、不同主体镜头相组接时方向的处理仍需加倍慎重 A、主体位置都固定时,表现彼此相关的不同主体在画面中通常是用相异方向如八字形来相互呼应。B、若两个不同主体实际方向相对,互相矛盾冲突时,则可采用相异方向或相反方向。,C、若不同主体属于同一范畴,实际方向相同时,可采用相异方向和相同方向,6、利用画面中的相似因素进

18、行不同主体镜头的组接 A、利用画面主体表现具体内容的相同或相似;B、用不同主体在结构、形态上的相似;C、利用不同主体动态上的相似作为连接的基础;D、利用不同主体(视觉中心)在画面中构图位置相同或相似;E、利用主体的动作镜头和反应镜头、主观镜头(为不同主体)之间的方向关系进行组接。,创造隐喻 通过镜头的对列,使镜头内容产生一种联系,形成文学比喻效果。长城、泰山、黄河、太阳、大海、长江、青松。创造节奏 利用镜头外部的运动关系,使镜头按一定的长度(速度的冲击)和幅度(景别的心理冲击)联接在一起,促使观众产生一种情绪。创造悬念 通过镜头组接,加强情节张力,造成紧张的戏剧效果,使观众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创

19、造情绪效果 通过镜头的积累,使观众情绪不断高涨。创造思想 利用镜头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比或对列,形成观念性的思想意义。,三、队列/表现性蒙太奇的功能大致有以下几种:,1、对比式 即把两种思想内容截然相反的镜头并开在一起,利用它们之间的冲突造成强烈的对比,尖锐的对立,以表达某种内容、情绪或思想。著名记录片导演伊文思用焚烧的小麦和饥饿的儿童的镜头组接,体现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特征。2、隐喻式 隐喻式蒙太奇是一种独特的影视比喻,它是通过 镜头的对列将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间的某种相类似的特征突现出来,以此喻彼,刺激观众的感受。三个石狮子的组接。隐喻蒙太奇的特点是巨大的概括力和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具有强烈的

20、情绪感染力和造型表现力。,四、基本形式,3、心理式 即通过镜头的组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其特点是片断性和跳跃性,主观色彩强烈。4、累积式 即把一连串性质相近的同类镜头组接在一起,造 成视觉的累积效果。累积式蒙太奇也可用以叙事,也可成为叙述性蒙太奇的一种形式。,第五节 画面的节奏及处理,一、影响影视片节奏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内在因素 1外部因素 A镜头内部主体运动速度对节奏的影响。B镜头运动速度对节奏的影响。C景别大小与镜头长短对节奏的影响。视距近,镜头短,节奏快。D蒙太奇句型对节奏的影响。前进式,快。几个近视距景别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节奏快。E音乐效果对节奏的影响。还有影视片中人物对话,画外音响效

21、果,影调的变化,色彩变化等等均对节奏有影响,甚至于摄像机机位不同也会形成节奏。,2内在因素-即观众的主观心理因素 在处理影视片节奏时,不仅要考虑主题内容和要求,各种外部因素,而且同时也要考虑观众在看片时的主观心理要求。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节奏处理好。,相对于镜头内部的节奏也可称其为镜头外部节奏。在一定时间内或一定长度的影视片中镜头的数目,即剪接率。剪接率快,节奏快。通常每一镜头可在观众视觉上逐渐造成一种震惊感,然后又逐渐消失,若在一系列镜头的组接中,每一镜头的时间都较长,剪接率过慢,震惊感一次次形成又消失,而得不到积累。短镜头组接,震惊感尚未消失,而下一镜头已经来到,每一次的积余效果增

22、加到下一次的效果上去,产生积累效果,造成一定的气氛来深化内容、感染观众。这种对观众感染力发展的曲线称为“剪接调子”,一定的剪接率形成一定的剪接调子。,二、蒙太奇节奏-影视所独有,指镜头切换的节奏。,剪接率过快,每次镜头变换所产生的震惊感尚未开始增进时,即已被切断,则同样不能造成积累效果。但是,还有一个约制效果的因素(它来源于观众熟悉了镜头变换的时间),这种约制效果的因素也是在愈短的剪接中起作用愈快,甚至将积累效果全部抵消。减少约制效果而助长积累效果的方法,只有将剪接率逐渐加速,使每一个镜头都比前一个镜头略短些,这就产生镜头的“比较长度”。这里需注意的是一系列短镜头的迅速转换,限于视距相近,画面

23、内容分量相等而共同表现同一问题的一系列对列镜头的转换。,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系列相连镜头的内容分量或视距等因素是不断变换的。内容的分量首先决定着画面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同内容,其分量也不相等,吸引观众的力量也有差别(如人和物,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等)。另一方面每个镜头从它出现到观众完全看清,完全领会画面内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决定于视距的远近,画面上的明暗,动作的快慢,造型的繁简等因素。这些因素,确定了镜头的长度的发展变化,这一发展变化的曲线就是画面的内容调子,根据内容调子而确定的镜头长度为“叙述长度”。,三、叙述性节奏根据节目中主线发展的曲线形成的节奏,每个镜头的内容调子,正确组接,内容调子

24、逐渐积累增高,不正确相接,内容调子升不起来,效果总值大为减低,甚至完全消失,在考虑和估计内容调子时要重视下列因素:人和物相比,人首先引起注意。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比,主要人物首先引起注意。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先引起注意。较暗部分有时可以引起观众探索心理。动的部分比静的部分先引起注意,快的动作比慢的动作先引起注意。但是快的动作易于使观众疲劳,在较长的镜头中,有规律重复的快动作不久就会失去引人注意的力量,而较慢的动作反而能抓住观众的视线。近的部分比远的部分先引起注意。当镜头时间较长时,画面中较小、较远的物体反而会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因而镜头的长度要根据需要而定。,除“叙述长度”外,画面节奏中还有“情绪

25、长度”,使镜头长短远远超出叙述长度的范围。总之,影视片的节奏、镜头的长短并不是绝对的、固定的,不是单纯技术问题,是需要根据内容作创作性处理的。只有明确每个镜头在影片中的目的性,明确了它和周围一系列镜头的关系以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肯定的解答。,第六节 解说词,一、解说词的作用 语言在电视节目中应该起非主要作用,否则就不能发挥电视手段的优势。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解说词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解说词源于画面,但要高于画面,不能重复画面。1、补充画面的不足,完善形象展露。画面未必能呈现任何信息内容;选择的画面不够典型;组合的画面镜头数量不够;用语言比用画面呈现更为有力;2、提示画面的主旨,引导思维方向。在信

26、息比较丰富的镜头里,观众对主体信息的注意程度,靠解说来指引;对镜头的理解程度,靠解说来引进;对蒙太奇的构成作用主题的理解和把握,靠解说来引导思维方向。从而对画面信息进行整合,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3、概括画面 对电视画面进行类别、属性、本质的抽象概括,表达意识深层的内容。4、强化画面 对镜头内容进行重点的重复、强调,,二、解说词的特点和要求,1、科学、准确2、精练、简明3、通俗、口语化,三、解说词的形式1、旁白式2、对白式3、讲授,试验八 电视现场制作演示试验,一、目的:了解现场制作的基本连接方法和基本技巧二、内容:现场制作设备的连接和任务三、器材:三台摄像机、切换台等四、步骤:1、了解基本的联机方法(多芯电流,复合,DV)2、工作原理的理解;3、开机操作,多路信号的指示;4、导控人员的职能;5、摄像和导控人员的合作;6、交换职位。五、注意事项:1、对于连线不许撤卸,对于设备不许移动;2、摄像和导控人员要爱护设备。3、严肃认真,不许大闹嬉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