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3142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研究,传输与无线部,刘琦,2010年6月17日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2,内容提要,1.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中国联通南北方宽带接入网覆盖、技术、速率等方面的现状。,2.宽带接入网技术对比选择,(1)铜线接入技术,主要是DSL技术的分析与选择策略(2)PON技术,uEPON、GPON技术对比uEPON、GPON成本分析uPON技术下一代演进,(3)国内其他运营商技术选择3.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1)DSLAM的改造升级(2)PON网络建设,uOLT、ONU建设策略(设备形态、互通的推动)uODN网络建设策略(分光器、G.

2、657光缆),(3)宽带接入网发展对传输网的影响,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汇报提纲,31234,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需求分析及中国联通宽带发展目标宽带接入网技术对比选择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宽带接入网在通信网中的结构层次图宽带接入网主要指为公众客户提供服务的接入网络。网络上包含BAS/SR或汇聚交换机以下的DSLAM局端设备、LAN交换机、PON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以及设备间的各类光电缆和ODN网络的无源,器件。,宽带接入网,无线接入网,专线接入网,4PDF 文

3、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2%,11%,6%,13%,68%,FTTHPON+LANPON+DSLLANDSLAM,(1)用户接入方式:DSL仍然是主要的接入方式,近70%。单纯的LAN用户呈减少趋势,PON用户中以,PON+LAN方式为主。FTTH用户数量还较少。,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FTTH,PON+LAN,PON+DSL,LAN,DSLAM,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北方南方,(2)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地区用户基数还较小,尤其是农村地区,仅占用户总量的不到10%。南方地区原有铜线资源较少,相对DSL

4、用户量占比低于北方。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38%,55%,城市,8M,农村,2M,农村,2M,28%,35%,16%,21%,南方,北方,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1%6%,(3)带宽提供能力:南方地区好于北方。仍有近半数的端口需要改造。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41%,38%,21%,4%,59%,37%,FTTH,FTTB+LANFTTB+DSL,南方,北方,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4)新建和改造的发展趋势:整个看,DSL需求呈萎缩趋势,原则上已不允许新增DSLAM局端设备。北方地区FTTH发展迅猛,南方地区还较

5、慢。8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n,应对无线接入承载(WLAN、Femto等)、三网融合业务开展等多业,务接入在带宽、网络安全等方面还有待完善,nn,接入手段和方式多,单个本地网设备厂家众多,不利于维护不同场景宽带提速的方式需要研究。对于FTTH改造方式以及下一代,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引入值得研究,n,现网大量DSL用户,大量的DSLAM设备,其改造升级、设备利旧等问,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题亟待解决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汇报提纲,13234,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需求分

6、析及中国联通宽带发展目标宽带接入网技术对比选择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10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11,需求分析及中国联通宽带发展目标,u此测算考虑了三网融合后开展IPTV、VOD等业务的情况。因此实际带宽需求还要考虑三网融合的政策性影响等因素。u高速上网带宽考虑了家庭基站上载带宽需求。,宽带业务需求,典型宽带应用带宽需求测算,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1,带宽目标,2,覆盖目标,n2009年宽带接入网2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95%。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90%达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全部达到2M以

7、上接入能力。n2010年宽带接入网4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85%。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95%达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北方全部达到2M以上、南方全部达到4M以上接入能力。n2011年宽带接入网8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75%,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100%达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全部达到4M以上接入能力。,需求分析及中国联通宽带发展目标,n2009年,北方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90,南方覆盖业务发展区域。n20102011年,北方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95,南方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扩大覆盖范围。1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汇报提纲

8、,1234,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需求分析及中国联通宽带发展目标宽带接入网技术对比选择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1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14,汇报提纲,铜 线 接 入 技 术,国内其他运营商技术选择策略,PON接入技术,宽带接入技术对比选择,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铜线接入技术,u,铜线接入技术选择,铜线接入技术主要是指xDSL和LAN接入,由于现网中存在大量的双绞线和五类线等铜线资源,铜线接入现在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会是主要使用的宽带接入方式。铜线接入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DSL2+和VDSL2的选择。,2

9、0世纪90年代初期ADSL,20世纪90年代后期VDSL,2003年ADSL2+,2005年ADSL2+AnnexM,时间其它DSL,2006年VDSL2,xDSL技术1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下行功率(dBm),FTTC+VDSL2,30M/5M;250 m700m 250100M/50M 100m250m,Profile,8b,Profile8a,Profile8d,Profile,8c,Profile17a,Profile30a,11.5,17.514.5,20.5,0.138/0.276,7.05/8.5,12,17.6/18.1,30,频率(M

10、Hz),3Band,FTTC+VDSL230M/5M;700 m1200m,3Band,4Band,5Band,6Band,m700m,FTTC+VDSL2 FTTB+VDSL250M/10M 100M/100M 100 m250m,Profile12a/12b,铜线接入技术VDSL2通过8a,8b,8c,8d,12a,12b、17a和30a几种频谱模板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弥补ADSL2+的不足:,采用VDSL2在上行带宽方面相比ADSL2+很大优势;当铜缆长度小于800米时,VDSL2的下行带宽相比ADSL2+有较大优势;当铜缆长度大于1.2km时,VDSL2与ADSL2+带宽相当。16

1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l 低,最大上行带宽,最大传输距离,市场应用成熟度,产业链成熟度,建设成本,l 03年l 04年l 05年,l 50Ml 06年l 25M,最大下行带宽l 100Ml 75M,l 1M,l 2M,l 3M以上l 3M,l4km,l6km,l6km以上,lIPTV,l 业务支持能力VoD、Videl Con Game,l 中,l 高,l 1500元/线l 1000元/线,l 500元/线,l l l2km Internet VoIPl l 很低很低 l 2000l 低 元/线,l 中,l 高,ADSL2+,VDSL2,ADSL2+具有

12、长距离、高带宽应用特点,仍然是目前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VDSL2将来主要用于短距离高速接入,而且目前成本较高。,铜线接入技术标准进展,1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18,中国联通2009年对VDSL2进行了测试,见上表。2010年DSLAM扩容、PON+DSL都不再排斥VDSL2,进行了第一次集采。,铜线接入技术,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19,DSL接入技术发展建议,ADSL2+应用广泛、成本低、技术成熟、互通性好、带宽可满足联通近期发展需求;目前建设以ADSL2+为主。,VDSL2技术已经成熟,但价格仍较高。对于VDS

13、L2可适当引入,挖掘铜线价值;不建议大规模应用,主要应用于高带宽场景,其应用主要取决于IPTV等高带宽业务的开展情况。,未来继续开展VDSL2的集采,促使其价格快速下降,最终接近ADSL2+;推动VDSL2用户端设备的互通,降低成本和用户端设备门槛。,铜线接入技术,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n ITU和IEEE两标准组织组成和定位的不同导致 GPON和EPON存在差异:,基于“可运营、可管理”的电信网络理念,GPON汲取ATM QoS、SDH OAM 以及 Ethernet开放架构 的多种源头优势,形成面向未来光接入全业务网络的PON技术体系;基于“创新”的

14、技术理念,EPON 延续 Ethernet开放架构 单一源特点,形成主要关,Layer 4Layer 3Layer 2,Layer 5,Layer 1,PON-PHYEPON,or more TDME1,话音,视频,数据,VoIP,三重搅动,PON-PHYGPON,TDME1,话音,视频,数据,VoIP,TCP+UDP etc.IPEthernetGEM FrameAES 加密,NG-PON,EPON,10G EPON,IEEE 802.3,过去,将来,SDHGPONEthernet,ATM窄带PON A/BPONITU-TG.98x,PON接入技术技术对比,注普通数据接入业务能力的PON技术

15、;20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21,PON接入技术技术对比,GPON与EPON在技术上的差别在实际应用中影响已很小。未来共平台、共网管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影响技术选择的因素主要是现网和成本。,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SDRAM,EPON,MAC,SDRAM,Flash,POTS,CodecSlic,4XFE PHY,4FE,LSW芯片,DSP芯片,光模块,SDRAM,GPON,MAC,SDRAM,Flash,POTS,CodecSlic,4XFE PHY,4FE,光模块,PON接入技术成本分析光模块光模块,目前GPON

16、的MAC芯片价格略高于EPON芯片。但是EPON芯片集成度普遍较低,设备需外置LSW和DSP芯片;而GPON芯片则普遍集成度高,能够内置LSW和DSP,二者综合成本趋同。2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23,PON光模块对比如表所示。目前EPON光模块出货以PX20+为主,其价格与PX20已基本相同。GPON光模块出货以CLASS B+为主,CLASS C+成本昂贵、成品率低,暂无法量产。根据对国内主要光模块厂家海信的调研,ONU光模块目前CLASS B+价格(约30美元/个)约为PX20+(约15美元/个)的二倍。海信EPON光模块月出货量约为GPON光模块

17、的4倍。GPON光模块价格高于EPON,主要有两方面原因:激光器封装方式、接收机类型不同;出货量GPON小于EPON。EPON光模块价格已基本触底,GPON光模块价格随着出货量加大,还有一定得空间。,GPON与EPON设备的成本差别主要在光模块和MAC芯片。MAC芯片价格也基本趋同,目前差别主要由光模块引起。光模块的价格差别与出货量紧密相关。,中国联通的在GPON、EPON选择上的态度直接影响二者的价格差别!,PON接入技术成本分析,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PON接入技术持续演进10G EPON:【国际标准】,n,IEEE 802.3av 2009.9.1

18、2发布,【中国标准】,nn,行业标准-CCSA 10G EPON技术规范2009.11已立项,预计2010年底完成;测试和互通规范尚未立项;企业标准-中国电信10G EPON企标,正在修订中,估计2010年底完成。中国联通尚无计划,【10G EPON光模块中国行标】,n,CCSA 10G EPON光模块行标也已经立项,飞通公司牵头;拟在2010年4月出初稿,定稿估计在2010,年 下半年10G GPON:【国际标准】G.987系列标准(XG PON),G.988,nn,G.987.1,G.987.2:分别定义总体需求和物理层规范,2009.10 已完成;G.987.3,G.988(G.OMCI

19、):分别定义TC层规范,OMCI层的规范,标准进展迅速,绝大部分规格,已定,拟于2010.6正式完成。【中国标准】,n,CCSA 10G GPON技术规范当前尚未立项,10GEPON标准化要早于10GGPON2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n,测试基本情况,n,中国联通第一次对10GPON的研究型测试。,n,测试时间,n,2010年5月11号2010年6月30号,n,测试内容,n,10G GPON和10G EPON分开测试,厂家自选测试设备类型以及选取测试用例,n,测试设备信息,n,5个厂家参加本次测试,10G GPON OLT设备共计3款,SFU设备共计2款

20、,MDU(LAN),PON接入技术持续演进,设备1款;10G EPON OLT设备共计4款,SFU设备共计1款,MDU(LAN)设备2款,MDU(DSL)设备2款。252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n,10G EPON测试项对比(厂家申请),PON接入技术持续演进,262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n,10G GPON测试方案,PON接入技术持续演进,272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28,测试问题:,1、现阶段的10G PON设备,各个厂家是基于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的。如在现有1G PON

21、上升级、改进等。设备稳定性还较差,测试中问题较多,与商用设备还有距离。2、部分厂家无法做到10G OLT的平滑升级,ONU的升级方式也还有待进一步验证。3、10G PON的光模块尚不完善,特别是对称光模块核心技术还不成熟。,4、现有的板卡芯片是基于FPGA的,并不是ASIC化的,这样就造成芯片的一些能力可以修改,并不稳定,而且芯片体积较大,价格昂贵等。,5、现阶段厂家网管问题较大,好多功能无法在网管中实现只能通过后台处理,有待提高。,EPON在下一代演进尚要早于GPON,但目前还不能用持续演进来区别对待两种技术。对于下一代PON技术我们将继续跟踪研究,PON接入技术持续演进,PDF 文件使用

22、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国内其他运营商技术选择国内其他运营商技术态度1)ADSL2+、VDSL2中国电信:目前主要部署为ADSL2+,对VDSL2做了测试和集采,但网络部署极少。中国移动:现网铜缆资源较少,DSL不是也非常少。2010年集采中只选择了VDSL2让厂家报价。2)GPON、EPON中国电信:现网以EPON为主且对EPON做了大量的工作,态度明显偏向EPON,2010年第一次对GPON进行了集采,最后仅对FTTH场景做了报价。中国移动:“EPON/GPON两者并重,优选GPON”,态度明显偏向于GPON。21省采用GPON;9省GPON和EPON并存;1省采用EP

23、ON;3)10G GPON、10G EPON中国电信:,2009.8,2009.11 两次组织华为海思、PMC、TK、OPULAM芯片级互通测试,测试内容物理层指标,注册发,现,吞吐量,DBA/FEC功能,共存等;第三次加密算法互通至今尚无计划,下一步的测试计划暂时没有。中国电信的测试未测设备,测试的都是各芯片商自己的DEMO系统;中国移动:2010年上半年对10GEPON、10GGPON进行了第一次测试2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30,宽带接入技术对比选择总结:,1.ADSL2+应用广泛、成本低、技术成熟、互通性好、带宽可满足联通近期发展需求;目前建设以

24、ADSL2+为主,VDSL2可适当引入。,2.不同厂家对GPON、EPON的技术优劣宣传,在实际应用中已无明显差别。未来对于GPON、EPON主要是推动设备共平台共网管以减少维护的难度,推动互通以降低FTTH用户终端设备的成本。,3.EPON在下一代演进上要早于GPON,但10G PON的产业链发展和成本等还存在不确定因素,目前还不能用持续演进来区别对待两种技术。,4.从二者产业链来看,GPON全球应用主要应用于欧美,EPON主要应用于亚太地区,但EPON出货量仍远高于GPON,尤其是金融危机后,欧美发展非常缓慢。目前PON的出货量主要在中国(预计2010年三大运营商集采超过3000万线)。国

25、内三大运营商中电信和移动态度相对明确,因此中国联通对EPON、GPON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宽带接入技术对比选择总结,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汇报提纲,12334,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分析需求分析及中国联通宽带发展目标宽带接入网技术对比选择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3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32,汇报提纲,DSLAM网络改造升级,宽带接入网发展对传输网的影响,PON网络建设,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建设策略,OLT设备设 置ONU设备设 置,ODN网络建设FTTx应用 场景,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26、 试用版本创建,nnnnn,中国联通现网有大量的DSLAM设备,在带宽提速过程中,这部分设备的改造、升级、利旧将是一个重要问题。现网宽带主要采用大规格DSLAM设备端局集中建设方式,占建设总量的85%;中规格DSLAM由于体积和配套基本接近大规格设备,因此只占到建设总量的5%;小规格DSLAM具有体积小、安装灵活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村通及偏远地区宽带工程,上行主要采用MSTP透传方式,现网占比约10%。现网中约57%的设备设在端局,43%设备下移至小区或接入点。,85%,小规格中规格大规格,43%,57%DSLAM设在端局DSLAM下移,DSLAM网络改造升级10%5%,33PDF 文件使用 p

27、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n,网络现状:,n,现网主要应用的大容量DSLAM每台平均实装用户约400线,07年以后逐渐改造为GE上行,用户实际可用带宽为10M,满足目前用户的基本宽带需求,n,宽带提速改造方式:,n,如果DSLAM到用户侧的铜缆大于1.5KM,需要进行网改,将铜线缩短至1.5KM以内。,nn,对于相对集中且带宽需求不高的用户,可采用FTTC模式将DSLAM下移至小区机房(部分采用中规格DSLAM);对于分散或者带宽需求较高的用户,接入设备进一步贴近用户,可采用PON技术用FTTB或者FTTH接入;,n,如果DSLAM到用户侧的铜缆小于1.5KM,基本能够满足用户

28、目前的带宽需求;,DSLAM网络改造升级大容量DSLAM改造建议:,经调研,联通现网的大部分大容量DSLAM设备与中小容量DSLAM设备板块通用。下移过程中的布线、调试等仍是建设难点,仍需进一步研究3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n,网络现状:,nn,现网主要应用的小容量DSLAM每台平均实装用户约40线;主要应用场景:,nn,偏远农村用户分散场景,光纤不足,利用MSTP、LanSwitch、光猫实现宽带用户接入城市边缘节点,用户分散;,n,宽带提速改造方式:,nn,小容量的DSLAM设备主要是07年宽带提速以后的新建设备,基本能够满足现网用户的带宽需求,改造

29、的业务驱动力不大;如果小规格DSLAM上行采用PON,由于农村光纤资源不足且局点间距较大,会,DSLAM网络改造升级小容量DSLAM改造建议:,导致PON方式组网困难,且用户带宽未能提升。因此,实际应用中,小规格的DSLAM设备改造为PON上行的应用极其少见。小规格DSLAM设备PON方式改造在成本和需求方面缺乏动力,建议维持原状。对于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已经老化的设备可改造为PON上行,利用MDU设备替换现有设备。3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LT,ONU,Optical Line Terminal,

30、Optical Network Unit,分光器,PSTN,InternetCATV,ONTONU,分光器,入户光缆,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PON网络建设,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光网络终端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分配网络3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PON网络建设OLT设备设置,u,OLT设备设置,OLT的设置,对于基础资源有如下需求:向下接入用户,向上疏导业务至SR/BRAS

31、,需要大量的上下行光缆;用户的逐步发展,需不断对OLT进行操作,机房要能够方便人员进出;新装OLT设备,要求机房能够提供基本的设备安装空间、电源等配套设施。根据实际情况,OLT可选择集中设置和分散设置两种方式:OLT的设置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机房条件、光缆条件、接入用户需求。3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38,PON网络建设OLT设备设置,中国联通,南北方基础资源和客户基础差别较大。,中国联通局房现状,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39,PON网络建设OLT设备设置,北方城市:机房资源丰富,WDM承载解决了骨干光缆和汇聚光缆紧张

32、问题,同时用户需求大北方乡村:机房资源丰富,县乡光缆和乡村光缆紧张,用户基础巨大,南方地区:机房资源较少,光缆资源以基站接入为主比较紧张,用户量业务量较少,中国联通光缆现状,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40,PON网络建设OLT设备设置,OLT设置原则:,尽量使用自建机房,原则上不为OLT设置新建机房。为便于维护,OLT尽量采用集中设置。,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PON网络建设ONU设备设置,u,ONU设备设置,ONU设备分类如下表所示:根据用户类型和所采用的FTTx网络组网模式,确定ONU的端口类型和端口配置,并确定各种

33、ONU的数量。当用户需求不明朗时,可按服务区内住宅户数的20%-30%进行用户估算。41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42,PON网络建设ONU设备设置,uONU设置:,1)对于FTTH 应用,应尽量将ONU设置在用户家里,避免安装在门口或楼道内。对普通公,众客户,可将ONU设置在用户终端智能盒内提供保护,或者放置于桌面;,2)对于FTTB/C/Cab 应用,可选择将ONU设置在大楼楼道或竖井内机柜、室外光交接箱等,不同位置。,uONU供电原则:,1)ONU原则上采用本地供电方式,尽量不采用远端供电方式。为保证断电时语音业务的正,常开展,可以根据需要提供ONU断

34、电保护;,2)对于FTTH应用,如开展语音业务,可根据需要配置电池模块提供断电保护。3)对于FTTB/Cab应用,可根据需要对提供语音接入或承载的ONU配置电池模块。4)对于FTTO应用,可借用本地的供电防护系统。在物业方自建有供电防护系统的楼宇,,可考虑与物业方协商借用其供电防护系统。,5)考虑到手机的普及性,保证断电时家庭电话的正常使用已经不具有普遍意义,可在开展FTTx网络应用时将提供ONU断电保护视为一项付费业务,通过各种形式与用户分摊建设和维护费用。,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PON网络建设ODN网络建设接入网传输媒介主要是铜缆和光缆。铜缆一般为利

35、旧现有资源,已较少敷设,LAN接入采用五类线,xDSL接入采用双绞线。光接入网采用光缆接入,配线光缆和馈线配线光缆一般采用常见的G.652光缆。,OLT,ODF,Spliter,分线盒,ONU LANDSL,馈线光缆,配线光缆,入户光缆,双绞线ONT,五类线,用于接入网的对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G.657光纤)G.657.A1,全面满足G.652.D规范,弯曲半径最小为10mm。G.657.A2,全面满足G.652.D规范,弯曲半径最小为7.5mm。4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PON网络建设ODN网络建设,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普通蝶形引入光缆,蝶形引入

36、光缆2010年初刚刚发布了行业标准(YD/T 1997-2009);中国电信正在进行国内第一次蝶形引入光缆的集中采购;中国联通2010年也将第一次对蝶形引入光缆进行集采;目前常用的为非自承式、1-2芯光缆。4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PON网络建设ODN网络建设,u,分光方式选择,l总分路比根据PON技术性能、覆盖距离、带宽规划等进行设置。建议EPON系统一般可按1:32设置,GPON系统可按1:64设置。如考虑进行保护,可采用2:N的分路器。l原则上采用一级分光。分光器选择,nnnn,全带宽、三窗口、双窗口。PLC型、熔锥拉丝型。机架式、微型、盒式、托盘

37、式、壁挂式1:N,2:N(N=2/4/8/16/32/64/128),微型,机架式,盒式,4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PON建网策略FTTx应用场景,u,FTTx应用场景,FTTx按场景可分为以下五种方式,根据用户需求、接入网资源情况可归结为三个:FTTH/FTTO,FTTB/Cab,FTTV。4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ONUONUONUONU,ONU,PON建网策略FTTx应用场景FTTH/FTTO建设模式是指光纤到用户(家庭用户/公司用户),每个用户部署一个ONU为单个用户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别墅、高档小区

38、,OLT,大楼弱电间,Splitter,ONU,Splitter,PCIPTVPhon,e,ONU,NGN,IPTV,小区机房,局端机房,Internet高档写字楼分光器设置在小区机房(住宅小区)/弱电间(高档写字楼)进行分光,ONU部署在用户房间。分光比选择1:32(EPON)、1:64(GPON),单用户带宽可达到30M(EPON)、35M(GPON),对于住宅用户可满足较长时间需求。对于公司用户需视用户需求情况确定。4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Softcore,OLT,局端机房,五,类,线,BRAS,IP,机房,Splitter,ONU,高层设备间,

39、IP城域网,五,类,线,双绞线,ONU小区机房,高层设备间SplitterPCInternet,Phone,PON建网策略FTTx应用场景FTTB/Cab 两种场景的相同点是分光器设置在小区机房,FTTB的ONU设备部署在大楼内,FTTCab的ONU也部署在小区机房。,PC以EPON为例,部署初期选择1:32分光比,每个ONU接入8-10户,每户带宽8M。后期带宽升级为16M时,以尽量不改变用户端设备、保护线路投资为原则,可将PON系统分光比从1:32改为1:16提高用户接入带宽。48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PON建网策略FTTx应用场景PON宽带提速策略

40、近两年中国联通部署了大量的PON网络,以EPON为主,初期部署时,考虑到建设成本,采用最大分光比1:32。用户带宽以4M和2M为主。综合考虑中国联通宽带提速目标和建设成本,PON宽带提速可采用两种方法,原则上应尽量不改变线路结构和用户设备。,1.减少分光比,2.向10G-PON升级,减少分光比主要应用在总用户规模较少的FTTB场景,升级10GEPON主要应用在用户规模较大的FTTB场景4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接入网点机房,PON建网策略FTTx应用场景FTTV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有17.3个行政村,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乡镇行政村数量大多为20

41、-25个,行政村距乡镇距离约3-8km。每村约300户人口。按20%用户比,每村约60个宽带用户,每乡镇约1200-1500个宽带用户一般行政村分布在乡镇四周,乡-村光缆以乡镇支局所为中心星型分布。OLT放置在乡镇支局所,每行政村一个ONU。尽管用户比较分散,但是传输距离较远,且考虑到乡村光缆质量,建议采用分光比1:16或者1:8的一级分光,根据乡镇行政村数量和分布,配置1-3个分光器。以单用户4M接入带宽计算,EPON单PON口可接入742个用户,GPON单PON口可接入1742个用户。因此建议选用EPON。分光器根据光缆路由实际情况,选择设置在便于分纤的村接入网点,也可设置在乡镇支局所。南

42、方乡村的建设场景需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而定。ONU设置在村接入网点。,OLT,支局所,接入网点机房机房SplittONU,接入网点机房机房ONU,接入网点机房机房ONU,接入网点机房机房ONU,Splitter,ONU,er接入网点机房,机房ONU,机房50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51,宽带接入网发展对传输网的影响,中国联通全业务运营,接入网有以下几点变化:,1)随着PON的部署,光纤距用户越来越近,光缆网越来越大,光缆网建设需统,一规划。,2)随着用户带宽越来越高,FTTC、FTTB逐步向FTTH过渡,OLT设备会随着这个,过渡逐渐下沉至小区接入机房、乡镇支

43、局所甚至村接入点。,3)随着HNB的建设,有线宽带接入与3G网络逐渐融合,这就对有线宽带接入网,的网络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业务经营接入网的变化对传输网设备建设和光缆规划均产生影响。,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宽带接入网发展对传输网的影响1)全业务接入要求传输网建设波分承载平台南方大部分地区尚未建设城域、市县波分。随着宽带提速,IP城域网业务也极速增加,部分发达地区更有了大颗粒业务的需求(GE、10GE)。因此,南方地区应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逐步建设城域波分和市县波分,省会级大城市可逐步建设市区接入波分平台。,SR/BRAS,SR/BRAS,OLT,SWI

44、TCH县局,接入WDM,OLT,OLT,市中心局SWITCH城域市县WDM,OLT,OLT,5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宽带接入网发展对传输网的影响北方地区随着OLT设备下沉到支局所、小区接入点,OLT上行至BAS/SR业务中断将影响较多用户,需要进行保护;随着宽带提速,OLT上行至BAS/SR的业务将增加至2-3个GE甚至10GE,如果采用光纤直驱方式上联,光缆资源浪费严重。建设县乡波分平台和市区接入波分环可以节省光纤资源,同时还可以提供保护。,SR/BRAS,SR/BRAS,OLT,OLT,OLT,OLT,OLT,SWITCHB乡镇,C乡镇,D乡镇,县

45、局,县局,OLT,OLT,OLT,A乡镇,B乡镇 D乡镇,C乡镇,OLT,ONU,A小区,B小区 C小区,市区端局,市区端局,OLT,A小区,B小区,C小区OLT,ONU,ONU,ONU,ONU,ONU,北方县乡波分建设,北方城市接入波分建设,5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54,宽带接入网发展对传输网的影响,2)全业务接入要求统一规划光缆网,基站接入光缆建设,需要考虑接入网的发展,预留部分纤芯。北方地区市区汇聚光缆和乡村光缆将会是接入网主要使用到的光缆,南方地区市区接入层光缆是接入网主要使用到的光缆。,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

46、创建,宽带接入网发展对传输网的影响室内覆盖光缆建设3G室内覆盖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室内覆盖光缆包含楼内光缆、小区楼间光缆,这部分光缆是接入网中使用量较大的的配线光缆。建议综合考虑业务发展情况统一建设,尤其是新建小区和写字楼。1)室内覆盖光缆建设时应与接入网发展需求统一协调、统一规划。2)楼内布放室内覆盖光缆的同时,建议布防部分G.657光缆,用做接入网室内入户光缆。3)进入各种用户规模的大楼、接入网小区建议布放光缆时预留接入网光缆使用芯数:楼宇,用户数为14 户,不在楼内设置光分配点,入户光缆从室外直接进入大楼,一般采用14 芯入户光缆。用户数为510 户,进入大楼的光缆按612 芯考虑。用户数

47、为1132 户,进入大楼的光缆按24 芯考虑。用户数为33352 户,进入大楼的光缆按36 芯考虑。,接入网小区,用户数为600户以下,进入小区的光缆按24芯考虑。用户数在6001000户,进入小区的光缆按36芯考虑。用户数在10001400户,进入小区的光缆按48芯考虑。用户数在14002000户,进入小区的光缆按72芯考虑。,用户更多时,考虑OLT设备布置到小区。5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56,下一步工作,1.10GPON测试,下一代PON技术跟踪。,2.三网融合对接入网的影响。跟踪研究广电改造中PON+EOC(MOCA、HomePNA),对比中国联通接入网络,分析应对策略。,3.结合综合滚动规划、本地网专项规划、接入网集采,更深入研究中国联通接入网发展情况。总结各类提速改造模型。,4.进一步研究现网DSLAM改造。5.PON网络设计中的问题,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2010年6月17日,谢谢!,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