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3151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0.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如何认识和理解医院感染,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3.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规措施与办法。,什么是医院感染?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剖宫术后,伤口感染,经久不愈。原因:2戊二醛未按规定浓度配制,达不到消毒灭菌效果,液体、器械被龟分支杆菌所污染,导致的医院感染。2005年,宿州市立医院发生10例白内障术后,患者眼球感染,被绿脓杆菌所,9人单眼

2、球摘除。2008年9月,西安交大附属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新生儿科8名新生儿死于MRSA感染。2009年2月,山西太原公交职工医院、山西煤炭中心医院,血透室因共用透析器,共用透析管路,导致名患者感染丙肝。丙肝抗体转阳性。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因住院的卫生环境差,消毒隔离措施缺乏,发生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沟肠杆菌阳性。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新型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2003年的生物恐怖事件,SARS的全球爆发流行;2008年 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2009年 结核杆菌的多重耐药菌株;2009年 甲型H1N1型流感爆发流行;原有的传染病病原体在不断演变,耐

3、药菌株的不断产生;说明还有许多未被人类发现和认识的感染性疾病人类在防治医院感染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1.对病人的影响:加重了患者的功能失调,增加患者情绪紧张和精神痛苦,延长患者住院天数,(WHO-02报道外科伤口感染住院日平均延长8.5天)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国内报道:ICU气管切开患者,每例增加费用18368元)严重的医院感染可导致残疾,降低生活质量或死亡。2.对医院的影响: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 增加医院额外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将导致医院降级停业整顿、影响医院的等级评审。3.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增加了医疗护理工作量,有的甚至停止执业活动、吊销医师或护士执照、有的还要追究刑事

4、责任。4.影响社会效益,加深医患矛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1.各种侵入性操作: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导管置入、内镜、腔镜等。2.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二重感染。3.损伤免疫系统的治疗: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4.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肿瘤、HIV等5.忽视无菌操作规范、消毒隔离操作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分类:一)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主要通过手、空气、器械、各侵入操作等医源性因素获得的病原体。二)内源性感染,又为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本身体内的储菌库。,医院感染传播过程,感染链的形成,感

5、染 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医院感染感染源,感染病人:大量病原微生物不断从感染部位排出,成为外 源性感染中主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病人、工作人员、陪人中的乙肝、MRSA.尤其携带MRSA者,在院感暴发中起重要作用。3.自身感染:来自病人体内的储菌库,当储菌库内的细菌在体内移位时即可发生感染。4.环境储菌源:G+球菌耐干燥,可在医院环境中存活较 久,G-在潮湿环境中不仅能存活,还能繁殖。,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籍手传播最重要接触传播途径空气传播血液传播器械传播,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住院病人陪护、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富人狼性、穷人羊性,商人必读富人的成功,穷人的平庸,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秘诀和不同?学历

6、不高,在学校成绩平平、且调皮捣蛋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当老板、发大财,这是为什么?以前成分高的人家的孩子尽管经受了历史的挫折,可一旦有了好的政策他们又很快的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又是为什么?看看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明白些什么富人狼性穷人羊性 常人贪图安逸,富人喜欢挑战 择业观不同:普通人喜欢到大企业里面干事,工作环境较稳定。富翁教育自己儿女,别介意到小公司锻炼,甚至鼓励儿女自创一家小公司。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别:普通人通常会挑“保本”计划,年回报有3至5就心满意足。富翁爱冒点风险,购买一定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回报多一点。“富翁思维”一定不会购买保本基金“低风险,便是低回报”。,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手术

7、室、产房、导管室、ICU;新生儿科、血透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法律层面的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3年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2004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颁布 2006年六项卫生行业执行标准颁布 2009年,法律层面的医院感染控制,六项卫生行业执行标准颁布2009年4月1日 1.WS 310.1-2009CSSD管理规范;2.WS 310.2-2009 CSSD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3.WS 310.3-2009 CSSD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4.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5.WST 312.-2009医

8、院感染监测规范 6.WST 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控制法律、法规的意义,规定医疗机构的建筑用房、布局必须遵循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原则。规定人流、物流、气流单向行使,强制性执行。规范从业者的医疗行为,必须遵循诊疗操作规范.护理操作规范。控制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控制医院感染措施:1.医院感染监测(环境卫生学、发病率)2.手卫生规范;3.隔离技术;4.消毒与灭菌;5.抗生素合理使用;6.医疗废物安全处理;7.职业安全防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医院手卫生规范洗手的重要性,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 20-30.预

9、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手卫生规范洗手的重要性,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控制感染,“手”当其冲,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在医院里,我们的手所接触的周围环境、物体表面,经常是被院内病原体所污染,而这些污染会使你成为带菌者,从而引起交叉感染。病原体传播的机率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0%白色念珠菌 90%鼻病毒 61%甲型肝炎 33%轮状病毒 16%,不是每个医务人员都知道手上有哪些细菌?,护士、医生做一个简单的操作都可能增加手上的细菌100-1000个,例如: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测量血压和脉搏接触病人的手帮病人翻身接触病人的衣服和床单接触床头柜、床垫、输液泵,C

10、ontamination of Hands and Environment,通过手传播病原体需要5个连续的要素,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的皮肤上,或已经传播到了病人周围环境的物品上;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医务人员洗手不正确或完全被忽略,或使用不适当的手卫生产品;医务人员污染的手又和另外一个病人直接接触。,手卫生规范定义、分类,手卫生指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hand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是一个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指的用速干

11、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手卫生规范洗手应具备的设施,流动水水龙头:院感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应配备清洁剂,宜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干手物品或设施,最好是纸质不产尘的干手巾。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流程图,手卫生规范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手卫生规范下列情况应先洗手,后

12、手消毒.,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手卫生规范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的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什么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药物或配餐前。,二.医院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是基于疾病传播的途径而

13、建立的预防,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是指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以及安全注射。,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1.认定凡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强调双向防护手套更换。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接触传播: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 防护措施:手套.洗手.隔离衣.防护服(甲类传染病),空气传播:肺结核,水痘,甲型H1N1流感 防护措施:

14、帽子.口罩.洗手.手套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护服,飞沫传播: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防护措施:与空气传播相同,如何做好标准预防,1.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适时、正确戴、脱手套.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面罩.4.适时、正确穿脱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5.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根据CSSD管理规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6.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应置于防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内按医疗废物处置.,如何做好标准预防,7.急救场所需要进行复苏操作时,应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8.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规进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15、9.普通病房环境、物体表面(床栏、床头桌、椅、门把手)、衣物与餐饮具要定期消毒.保持干燥;遇污染时应随时消毒.10.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应防止污染环境。应密封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 清洗、消毒。,隔离技术常用的防护物品,医务人员应正确掌握防护技能,即可以保障患者、环境不被污染,又可以保障自己不被暴露,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常用的防护物品有:口罩、防护镜、防护面罩、手套、防护服、鞋套、防水围裙和帽子等.,防护技术口罩的使用(1),纱布口罩:保护呼吸道,避免吸入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飞尘。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喷溅物的传播;在有创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医

16、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m感染 因子,能阻止近距离1m,经飞沫核 传播的疾病。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 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防护技术医用防护 N95 口罩,无菌滤菌95%微粒过滤 30%现在H1NI流感的储备物品,防护技术手套的使用(2),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防护技术手套使用注意事项,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用后及时取下并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渗漏始终未解决,有报道:乙烯手套渗漏率为4-6

17、3%,乳胶手套渗漏率为3-52%。戴双层手套也不能代替洗手。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电脑等公共物品。,防护技术防护面罩的使用(3),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喷溅时。CSSD在去污清洗工作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防护技术防护服的使用(4),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应具备以下功能: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果和无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防护技术使用防护物品的注意事项,1.医用防护口罩使

18、用的有效时间为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2.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感染患者时,防护服可以连续使用。3.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4.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5.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6.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三.医院消毒与灭菌 消毒与灭菌的依据:按物品接触患者的危险程度分类与处理:高度危险物品,关键性物品。中度危险物品,半关键性物品。低度危险物品,非关键性物品。,三.医院消毒与灭菌,1.凡是患者用过的物品均视为污

19、染物品。重复使用之前必须进行重新清洗、消毒或灭菌。2.凡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物品不允许携带任何致病微生物。3.凡接触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无菌组织及体液物品不能携带任何微生物。4.给无免疫功能患者使用的物品应该经过灭菌处理。5.部分中度危险物品应高水平消毒处理。6.无菌器械除不能有存活微生物之外,还应达到无热源存在。,1.高度危险物品:1)定义:穿破人体皮肤和黏膜 接触人体无菌组织和体液 接触新生儿的物品。2)种类:手术器械 穿剌器具 输血输液器具 无菌内镜 体内导管ICU患者用品和新生儿用品等。3)处理原则:必须进行灭菌处理,首选蒸汽高压灭菌。,三.医院消毒与灭菌,2.中度危险物品:1)定义:凡接触

20、人体完整的皮肤黏膜的物品。2)种类:普通内镜呼吸机螺纹管儿童隔离 服口腔诊疗器具体温计等。3)处理原则:严格消毒高效水平消毒.中效水平消毒.首选物理消毒 次选化学消毒,三.医院消毒与灭菌,三.医院消毒与灭菌,3.低度危险物品:1)定义:指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为无害品,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污染时才会造成危害。2)种类:生活用品、病房家具、地面墙面、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等;3)处理要求:低效水平消毒方法或一般的清洁处理.,1.化学消毒灭菌法:1)灭菌剂:EO气体 2)高效消毒剂:甲醛、2%戊二醛、7.5%过氧化氢 0.2%过氧乙酸、1000ppm含氯消毒剂。3)中效消毒剂:75%

21、乙醇、碘类、酚类、100ppm含氯消毒剂。4)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2.物理消毒灭菌法:1)煮沸消毒法 2)高压蒸汽灭菌法 3)低温灭菌法:EO、低温等离子;4)干热灭菌法 5)微波灭菌法,三.医院消毒与灭菌,四.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分类: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四.医疗废物安全处理,1.包装要求: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 包装袋为黄色 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 锐器盒 硬质材料 密封 不撒漏 生活垃圾 包装袋为黑色2.运送要求:密封运送 指定地点 记录备案,四.医疗废物安全处理,3.特殊感染物品处理:特殊感染:脘毒体 气性坏疽 不明原因的传

22、染病原体 处理方法: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用双层密闭封装袋包装焚烧处理;贵重器械等由CSSD按严格规程处理;,五.职业安全防护,医护人员置身于一种高风险的作业环境之中;职业感染100与感染性体液、血液、排泄物接触有关其中95因锐器刺伤所致;护士是锐器伤害的主要群体;在针刺伤事件中,护士占 了2/3;美国CDC统计,每年卫生行业中被针刺伤,有60-80万人次;,五.职业安全防护,职业感染血源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率最高 HAV、HBV、HCV、HIV)乙型肝炎病毒:1)HBV具有很强的传染性,0.1%ml的感染血液即可造成HBV传播.2)易感人群:对HBV没有免疫应答的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后

23、的感染率22%31%1%-6%3)有疫苗可预防,五.职业安全防护,职业感染血源传播病原体丙型肝炎病毒(HCV)职业暴露后的感染率1.8%没有疫苗可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感染率0.3%没有疫苗可预防,五.职业安全防护,职业感染血源传播病原体主要的传播途径:1.针刺伤(带管腔的锐器、带血的空针、深部的刺伤)2.锐器割伤 3.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五.职业安全防护,职业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极容易被忽视在医院中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病人多;(HIV、HBV、HCV、梅毒病原携带者)在治疗护理时并不知道他们是感染病人;(检查结果之前,诊断不明确,特别是窗口期.)没有采取标准预防措施;职业感染的发生率高,危险性大!,五.职业安全防护,职业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重在预防 1.重在预防,提高认识,创建安全文化。2.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措施;3.计划免疫:乙肝疫苗 4.职业暴露后的PEP(紧急处理、后续诊治、医学追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控制医院感染是我们医疗机构,当今最重要工作任务。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我们每位医务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当病人住进医院时,他们已经把他们生命权交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善待病人,遵职守责,拒绝医院感染。还病人一个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 谢 聆 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