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3327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ICD-10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在进行死因统计中,涉及到二个很重要的环节,-死亡原因的判断 当死者患有多种疾病或损伤时,如何正确进行判断?-死亡原因的编码 当报告有多种疾病或损伤时,如何从中选出一种致死原因作为根本死因进行归类、编码?,二个重要环节涉及到二个责任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死因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死因编码二个重要的执行标准死因报告 WHO制定的“死亡证书”国际格式死因编码 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10),主要内容,ICD-10简介,内容1,ICD-10简介,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国际疾病分类I

2、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对不同国家/地区在不同时间收集 到的死亡和疾病数据,应用同一标准 进行系统的记录、分析、解释和比较,并把疾病诊断和其他健康问题转换成 编码,以便于分类检索和统计分析。,应用目的,死因统计:常规登记、定点监测、网络报告疾病统计:住院、门诊、医教研、医院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现场、临床、公卫、环境其它:健康预测、卫生经济、医疗保险,应用范围,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手册、索引),字母数字编码形式(A00.0-Z99.9)第1位 第2位 第3位.第4位 英文 数字 数字 小数点 数字 A 0 0.0,分类由22章组成(疾病、损伤中毒等),基本结构及特

3、点,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诊断,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所见,损伤和中毒的临床表现,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ICD-10各章的主要内容_(1),ICD-10各章的主要内容_(2),ICD-10 第二版,ICD-10第二版三卷书中文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三卷书的结构及使用,第一卷:类目表第二卷:指导手册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第一卷:类目表,前言三(四)位数内容及类(亚)目表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内容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定义,对ICD-10的说明如何使用ICD-10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统计报告ICD发展史,第二卷:指导手册,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编译说明字母顺序

4、索引的排列基本结构编码号交叉查找交叉对照,类目:泛指ICD编码;具体指ICD的三位数编码。,亚目:具体指ICD的四位数编码。,细目:具体指ICD的五位数编码;也叫亚分类。,S02 颅骨和面骨骨折,S02.0 颅骨穹窿骨折,S02.01 颅骨穹窿开放性骨折,类目/亚目/细目,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第三卷查找编码,第一卷核对编码,第二卷 指导应用,编码排列的一般规律(1),1、由于号码依次从小到大排列,往往把同类 疾病中更特异的诊断排在前面(编码小);2、用“残余条目”来安排同类情况中的“其他 特指”及“未特指”,以确保所有需要编码 的疾病、损伤/中毒以及非疾病理由都能够 被包括在ICD编码中。,1、

5、每节末尾的三位数安排“其他特指”、“未特指”的疾病/情况;2、.8 往往安排“其他特指的疾病/情况”;3、.9 往往安排“未特指的疾病/情况”。4、“特指”的含义。,编码排列的一般规律(2),特指的含义A05 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可归类在他处者A05.0食物媒介的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A05.1肉毒中毒A05.2食物媒介的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韦尔希 梭状芽胞杆菌食物中毒A05.3食物媒介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A05.4食物媒介的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A05.8其他特指的细菌性食物中毒A05.9未特指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特指的:是指食物媒介的病原体(细菌),而不是指何种食物等。,用于特殊目的的“U”编码

6、,第一版时用来暂时分配给某些病因不明的新疾病,第二版已正式采用为新的一章。,对新发生的不明原因疾病的临时安排(U00-U49)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 U04.9,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U80-U89)耐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菌株(U80),对标准译名与习惯用名估计差别较大的,尽量采用交叉索引重复列出。,阿布勒米-现译名 阿布拉米Abrami埃布斯坦-曾译名 埃布施泰因Ebsteins阿-基梗阻或综合征阿诺德-基亚里 Arnold-Chiari obstruction or 基底压迹综合征 Q07.0 syndrome Q07.0卒中(脑)(麻痹性)(又称 中风)I64Apoplexia,

7、Apoplexy,Apoplectic,Stroke(apoplectic)(brain)(paralytic)I64,编译说明_(1),以人名命名的疾病:1、美尼尔-现译名 梅尼埃2、贝切特-现译名 贝赫切特白塞3、何杰金-现译名 霍奇金4、格林-巴利-现译名 吉兰-巴雷5、阿狄森-现译名 艾迪生6、本斯琼斯-现译名 本周,编译说明(2),以医学名词为现译名的疾病:1、闭锁不全-现译名 关闭不全2、癫癎-又称 癫痫3、梗塞-见 梗死4、黑瘤-见 黑色素瘤5、假动脉瘤-见 动脉瘤,编译说明(3),传统译名与现译名区别太大的名称:1、尘肺-见 肺尘埃沉着病2、鸦片-现译名 阿片3、霉菌-见 真菌

8、4、矽肺-现译名 硅沉着病,编译说明(4),词序在按照汉语拼音排序的前提下,对具有数量、等级、程度、分期的诊断优先排序;,狭窄淋巴瘤阑尾炎二尖瓣 I05.0结节性急性 K35.9三尖瓣 I07.0淋巴细胞亚急性 K36高分化 C82.7慢性 K36 中分化 C82.7 低分化 C82.7,编译说明(5),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1),主导词应从疾病的完整诊断中确定,同时伴有的其他临床表现只做为补充;,急性阑尾炎伴有腹膜脓肿高凝血酶原血症引起凝血因子缺乏,主导词多数在完整诊断的尾部;,干酪样脑膜炎慢性胰腺炎出血性佝偻病 萎缩性胃炎,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2),主导词多数由医学术语和临床表现担任;,前列

9、腺肥大肠穿孔早老性痴呆 肾坏死,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3),解剖部位及表明疾病性质的形容词一般不做主导词,但也有例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高弓腭膝内翻 马蹄形肾,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4),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疾病,往往可以直接查到;,巴宾斯基综合征 水俣病沙门氏菌病 克山病,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5),当以上规律无效时,往往可以将完整诊断作为主导词去查找;,高胆红素血症肝脾大网状细胞肉瘤全瓣膜病,高胆红素血症肝脾大网状细胞肉瘤全瓣膜病,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6),必要时应自己整理一份常用主导词表,如:病、肿瘤、综合征.(页);,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7),当使用上述方法仍查不到编码时,需要结合医学知识采用

10、合理的方法进行变通,用变通后的主导词继续查找,但得到的编码是否正确需回到第一卷认真核对后再做决定。,先天性无子宫 先天性子宫缺失肝功能检查不正常 肝功能检查异常,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8),主导词的排列方法,主导词 1级主导词 2级主导词 3级主导词4级主导词.(依此类推),病肺 J98.4阻塞性(慢性)J44.9伴有急性加重 NEC J44.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有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有急性加重,确定根本死因的 规则和指导,内容2,死因链/死亡顺序,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的定义,第一节 相关概念介绍,起始前因,二、根本死因的定义,(a)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的 事件的那

11、个疾病或损伤;或(b)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 的情况。,根本死亡原因与病案统计的区别,医院病案统计的目的与意义是统计病人就诊(或入院)的主要疾病(原因),不强调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为分配或规划卫生资源起引导作用。一个人一生可能多次入院就诊,但每次入院都可认为有一个主要疾病或原因。,三、死因链/死亡顺序,死因链:可以认为就是导致死亡发生的一系列疾病或损伤的发生链条,并按先后顺序排列,并可以合理解释。“顺序”一词是指分别记入死亡医学证明书第部分逐行上的两个或多个情况,每个情况都是记在其上一行的另一情况可接受的原因。可以认为两者同等意义。,死因链/顺序,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

12、伤死亡,损伤中毒:,疾病:,44,起始前因,根本死亡原因可以理解为统计制表用的那个死亡原因,也就是运用根本死亡原因选择规则(或注释)最终选择的那个死亡原因,-那么,在“根本死因”尚未最终选定之前,初步选择的“死因”(暂且叫做“根本死因”)可以叫做“起始前因”。,45,I(a)冠心病(b)高血压(c)II 糖尿病 由于死因链(顺序)可以接受,运用总原则,选择“高血压”作为根本死因,或先叫做“起始前因”,举例解释,由于死因链(顺序)可以接受,运用总原则,选择“高血压”(起始前因)作为根本死因,再根据第二卷书中特别的注释要求,最终决定选择“冠心病”作为制表用的根本死因。可见,起始前因与根本死因还是有

13、些不同。,大多数情况下,起始前因就等同于根本死亡原因。,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重点掌握内容),总原则(1条),选择规则(3条),修饰规则(6条A-F),选择根本死因的步骤,(注:尚有特别注释说明等要求),分类规则,总原则(首先应用的规则),选择规则(随后应用的选择规则),顺序(死因链的合理描述),修饰规则(必要时可进行的修饰),选择根本死因的步骤,1、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就 用这个原因进行死因编码统计。,2、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选 择根本原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应用 总原则或选择规则1、2和3去确定。,选择根本死因的步骤,3、下一步是去确定是否要应用一条或多条 修饰规则A-F(见后)

14、处理上述情况,确定根本死亡原因。4、某些情况下根本死亡原因的确定要考虑应用ICD-10提供的某些有关注释进行再编码处理。总之,这是一个分步进行,但又是综合的判断处理过程。,总原则,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在第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I(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I(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支(d),在证明书第部分的报告内容只存在一个合理的顺序;这个顺序的起点总是第部分的 最低一行,而终点是第部分的(a)行。,使用总原则的必备条件,总原则,总原则:只要存在“一个合理的顺序”

15、就选这个顺序的“根”。,53,(a)肝功能衰竭(b)胆管梗阻(c)胰头癌 选择胰头癌(C25.0)。,总原则,(a)终末期肺炎(b)肺转移性癌(c)卵巢癌(切除术)慢性胃肠炎,54,总原则,(a)外伤性休克(b)多发性骨折(c)行人被卡车撞伤(交通事故)选择行人被卡车撞伤(V04.1)。,(a)支气管肺炎 3天(b)全身性转移 5周(c)肺癌 11月 问:这个适应于总原则吗?,在一份正确完整的证明书上,将应用总原则 但是,即使证明书没有被恰当地完成,只要单独列在第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情况能够引起在其上的所有情况,哪怕列在其上的情况没有按照正确的因果顺序填写,仍可应用总原则。,选择规则,规则1

16、:有顺序但较乱时考虑使用,规则2:没有合理顺序时考虑使用,规则3:直接确定最早的根本原因(因比较复杂,不推荐使用),选择第一个顺序的根起始原因,I(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支(d)动脉硬化,选择规则 1,当存在一个或多个合理的顺序但无法使用 总原则时,按照规则1 选择第一个顺序的起点。,I(a)脑梗死和坠积性肺炎(b)高血压和糖尿病(c)动脉硬化,选择规则1,顺序不合理,没有终结于死因链最下一行的,或顺序超过一个,运用规则1,选择第一个顺序的根。I a 肺心病 I a 食管静脉曲张和心衰 b 肺气肿 b 风心病和肝硬化 c 慢支 d 高血压,60,选择规则1,例 I a 心肌梗塞和脑血管

17、意外 b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选首选提及的疾病的顺序为“根”。即暂时定“动脉粥样硬化”为根本死因,也即“起始前因”。,61,使用规则1的必备条件,在证明书第部分的报告内容存在着 一个或多个合理的顺序;第一个顺序的起点不一定是第部分 的最低一行,但终点是第部分(a)行 首先提及的情况。,选择首先提及的情况。,I(a)肺癌(b)动脉硬化(c)(d),选择规则 2,当不存在合理的顺序时,按照规则2 选择 证明书中首先提及的情况。,选择规则2,如果不存在顺序,就选择第一部分a行首先提到的情况 I a 恶性贫血和足坏疽 b 动脉粥样硬化症。I a 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64,使用规则2的必备条件,例,第

18、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不可能 由于(b)行的情况所引起。,66,如果按照总原则、规则1或规则2所选择的情况明显为另一报告情况的直接后果,不管该情况处于第部分或第部分,均选择这个原始的情况。,I(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 II xxxxxx,选择规则 3,例,选择规则3,可以结合医学知识选择最早的原因,任何一行都可能成为根本死因(不推荐使用此规则,仅供参考)如:I a 卡波西肉瘤 II b 艾滋病虽然艾滋病写于第II部分,但是根据医学知识,艾滋病是卡波西肉瘤的原因,所以根据选择规 则3选艾滋病作为根本死因,67,当总原则不适用时,即死亡证明书填写

19、的不规范,应可能从填报医生处得到对证明书的解释。因为选择规则多少都有些武断而且并非总能导致对根本原因满意的选择。当确定无法得到进一步解释时,则应使用选择规则。,68,医生的填写顺序对根本死因的确定有影响,应该主要让医生学会死亡证明书的正确填写,可以避免过多的使用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70,修饰规则,选择的死亡原因对于制表来说不一定是最有用和信息丰富的情况。例如,如果选择了衰老或象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这样一些全身性疾病,这并不比选择一个临床表现、老龄化或疾病的结果更有用。,71,修饰规则,有时有必要对选择加以修饰以符合分类的需要,它既可以对联合报告的两个或多个原因采用一个单一的编码,也可以当一个

20、具体的原因和某些其他情况同时报告时对其加以优先选择。,72,修饰规则旨在改进死亡数据的有用性和精确性,而且应该应用在起始前因的选择之后。选择和修饰的相互联系过程被分别阐明。某些修饰规则需要进一步应用选择规则,完成选择、修饰及必要时再选择的过程。,修饰规则,修饰规则,规则A:对诊断不明进行修饰,规则B:对琐细情况进行修饰,规则C:对疾病之间建立联系,规则D:对非特异诊断进行修饰,规则E:对早期晚期情况进行修饰,规则F:对晚期效应进行修饰,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当选择的原因是不明原因而在证明书上报告了另一种可以归类在他处的情况时应重新选择死因,就好象不明原因的情况未曾报告那样,除非这些情况

21、能够用于修饰编码才加以考虑。,用明确的诊断替换不明原因。,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I a衰老(R54)和坠积性肺炎(J18.2)b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不理会按照规则2,选择的衰老,而应用总原则,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修饰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况,I a 心肌变性和肺气肿 b 衰老选择心肌变性为根本死因,不理会“衰老”,76,(a)贫血(D64.9)(b)脾大(R16.1)编码到脾大性贫血(D64.8)。不理会按照总原则选择的脾大,但它可以修饰编码。,2023/2/4,78,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I95.9(低血压,未特指);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J96.0(急性呼

22、吸衰竭);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P28.5(新生儿呼吸衰竭);R00-R94或R96-R99(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下面的情况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2023/2/4,79,注意 R95(婴儿猝死综合征)不被看作是不明原因。,例,非不明原因,规则B:琐细情况_(1),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不大可能引起死亡的琐细情况,而又报告了一个更严重的情况(除了不明原因或另一个琐细情况以外的任何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就好象琐细情况未曾报告那样。,如果死亡是治疗琐细情况的一个有害反应的结果,则选择这个有害反应。当一个琐细情况被报告为引起任何其他情况,则不要抛弃琐细情

23、况,即,规则B不适用。,例,规则B:琐细情况_(2),琐细情况的编码范围见第二卷附录“不可能引起死亡的情况”。,规则C:联系,当选择的原因与分类中的一个条款或与证明书上用于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的“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有联系时,则编码到联合情况。,修饰规则C:联系,具体说联系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例 I a 肠梗阻 b 股疝根本死因是股疝(K41)。但股疝的编码中有与肠梗阻发生联系的编码,则选择伴有梗阻的股疝(K41.3)。即联合编码。,83,例 I a 肺原性心脏病 I27.9 b 肺气肿 J43 C 慢性支气管炎 J41根本死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病(J44)当肺气肿(J43)伴有提

24、及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J40-J42)导致联系的编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J44)作为根本死因。,修饰规则C:联系,编码之间联系的总结见ICD-10第二卷47-50页。,是否对疾病建立联系,完全取决于这些 疾病诊断在证明书中所报告的情况,并通过 查找注释一作出判断。不要根据自己对疾病的认识进行人为的所谓的“联系”。,规则D:特异性,当选择的原因以一般性术语描述了一种情况,而在证明书上用一个术语提供了这个情况在部位和性质方面更精确的信息,则优先采用这个信息更丰富的术语。这条规则常用于当一般性术语作为形容词去限定更精确术语时。,例,用特异的诊断替换一般诊断。,例1(a)脑梗死(I63.9)(b)脑

25、血管意外(I64)编码到脑梗死(I63.9),例2(a)风湿性心脏病(I09.9),(b)二尖瓣狭窄(I05.0)编码到风湿性二尖瓣狭窄(I05.0)。,衡量是否更特异的参考做法,结合医学知识加以判断或比较同类疾病的编码大小在同一类病中码小更特异,码大越笼统。,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在证明书上还报告了同一个疾病的较晚阶段,则编码到较晚阶段。本规则不适用于一个慢性型被报告为由于一个急性型所引起的情况,除非在分类中对此效应给予了特殊的说明。,例,规则E(1):“早期、晚期”选“晚期”,(a)三期梅毒(A52.9)(b)一期梅毒(A51.0)编码到三期梅毒

26、(A52.9),(a)妊娠期子痫(O15.0)(b)子痫前期(O15.9)编码到妊娠期子痫(O15.0),规则E(2):“急性、慢性”选“急性”,(a)慢性心肌炎(I51.4)(b)急性心肌炎(I40.9)编码到急性心肌炎(I40.9),【例外的三种疾病】,白血病、支气管炎、肾炎,(a)慢性肾炎(N03.9)(b)急性肾炎(N00.9)编码到未特指的慢性肾炎(N03.9),规则F:后遗症,当选择的原因是在本分类中提供有独立的的后遗症类目的某种情况的早期形式,而且有证据表明死亡是由于这种情况的残余影响所致而不是在它的活动期,则编码到适当的的后遗症类目。,例,第四节结束,晚期效应(后遗症),定义:

27、在ICD-10中,各个后遗症的类目都有 定义和说明。临床诊断特指为后遗症、晚期效应、陈旧 性、静止性或非活 动性的疾病。在发病一年或更长时间以后的残瘤情况。,修饰规则F:后遗症,(a)肺纤维化(J84.1)(b)陈旧性肺结核(B90.9)编码到呼吸道结核的后遗症(B90.9),(a)坠积性肺炎(J18.2)(b)偏瘫(G81.9)(c)脑血管意外(10年)(I64)编码到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I69.4),(a)脑积水(G91.9)(b)结核性脑膜炎(A17.0)编码到结核性脑膜炎的后遗症(B90.0),(a)慢性肾炎(b)猩红热编码到其他特指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B94.8)。对肾炎作为

28、慢性的描述意味着猩红热已不再处于它的活动期。,确定死因工作流程_(1),第部分,存在顺序,唯一完整顺序,总原则,选顺序的根,是,向下,否,修饰规则与注释,编码结束,不需要,需要,第二卷全程指导,是,向下,否,规则2,选(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流程(2),规则1,选第一顺序的根,确定死因工作流程_(2),修饰规则与注释,需要修饰?,注释 1?,使用注释 2,是,否,继续使用?,编码结束,第二卷全程指导,转第二部分,否,是,使用注释 1,修饰规则 A-F,否,是,ICD-10 两个重要的注释,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建立疾病之间联系的编码),解释死亡原因记录的注释(对填写内容的进一步整理),由于

29、在使用 ICD死因分类规则确定根本死因和编码时,还有很多具体要求是难以用分类规则来表达的。为此,ICD提供了两个详细注释以进一步规范在应用规则确定根本死因时的做法,尽可能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生命统计中报告的资料趋于一致。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有关注释,是ICD死因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的目的,意外事故伴有提及 A35(破伤风),编码到A35由于所致 G40-41(癫痫),编码到G40-41,I22 随后性心肌梗死,I21 急性心肌梗死,I20,I24,I25 某些缺血性心脏病,I13 高血压性心脏和肾脏病,I12 高血压性肾脏病,I10 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I70 动脉粥样硬化,I11 高血压

30、性心脏病,I60-I69 脑血管病,其他联系,有关疾病间层次关系示意图,注释内容:第二卷第36-46页;编码之间联系的总结:第二卷47-50页。,注释的内容及说明,104,注释2,上述规则常常应用于确定基本死亡报表中的根本死亡原因。每个国家都需要根据本国医学证明书的质量和完善程度去充实这些规则。本注释有助于制定这样的附加说明。,注释二的主要内容及说明,(a)脑出血 高血压(b)慢性肾炎,(a)精神发育迟缓 产伤、缺氧或低氧症(b)胎盘早期剥离,1、中介原因的假设,为了接受所报告的顺序,允许在第部分中假定存在一个中介原因,但它不能用于修饰编码。,2、很不可能的解释,自从 ICD第六次修订本以来就

31、一直在使用“很不可能”这种表达法,以指出不可接受的因果关系。作为在应用总原则和选择规则中对顺序可接受性的指导,下列关系应被认为是很不可能的。,“很不可能”的解释,传染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任何疾病(除非有特殊说明),很不可能!,“很不可能”的解释(续),先天性异常,任何疾病,很不可能!,其他给予特殊指出的情况,任何疾病,很不可能!,“很不可能”的解释,3、恶性肿瘤,含义;部位的精确性;原发部位的确定;肿瘤的交搭跨越;多个原发部位的处理;转移性及常见转移部位表;恶性肿瘤与传染病;,112,恶性肿瘤原发部位未知,如果陈述为“原发部位未知”,或在证明书任何地方有与其相等的陈述,则编码到形态学类型之未

32、知部位的类目(如腺癌C80、纤维肉瘤C49.9、骨肉瘤C41.9),而不管在证明书他处提及的部位。例8:(a)广泛转移(b)背部黑素瘤(c)原发部位未知编码到未特指部位的恶性黑素瘤(C43.9),113,传染病和恶性肿瘤,除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以外,没有一种传染病或寄生虫病能被接受为恶性肿瘤的原因。例48:I(a)肝细胞癌(b)乙型病毒性肝炎编码到肝细胞癌(C22.0)。,114,4、暗示为可疑诊断的表达,对于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些怀疑的限定性表达,如“相似”、“大概”、“可能”等等,都可以置之不理,因为没有这些限定性记载也只是在诊断的确定程度上有所不同。,(1)a上消化道出血 b 胃癌?

33、(2)a 肺癌?b 肺气肿 c 老慢支 说明:ICD把可疑诊断等同于一般诊断,因此应在对临床医生培训时强调,不要轻易填写没有把握的疾病诊断,如有必要,可以填写在背面的调查记录中,供编码人员参考。,116,与性别、年龄有关的死因,只发生在男性/女性的死因;新生儿(围生儿)死因:吸入性肺炎、窒息、早产、先天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肺炎、腹泻、营养不良,死因报告的逻辑性,117,与性别、年龄有关的疾病,孕产妇死因:梗阻性分娩、妊高症、产后出血老年人死因: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中青年死因:损伤/中毒:机动车事故、工伤、自杀,死因报告的逻辑性,118,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继发性疾病:

34、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急性支气管炎医疗操作并发症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死因报告的逻辑性,119,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原发性疾病:原发性恶性肿瘤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死因报告的逻辑性,质量控制,内容1,常见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比例,1、伤害无外部原因的比例定义:伤害部分仅有内部原因没有外部原因(编码首字母为S或T),或编码范围 在Y10-Y34或编码为Y87.2者,定义为“伤害无外部原因或其意图不明”。,要求:达到0%,2023/2/4,122,【例5-1】(

35、a)车祸 V89.2,【纠正】(a)创伤性颅脑损伤(b)驾驶小汽车与对面 重型卡车意外碰撞 V44.5,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2023/2/4,123,【例5-2】(a)服毒自杀 X69.9,【纠正】(a)有机磷农药中毒(b)因与邻居发生纠纷 在家服农药自杀 据xxx提供 X68.0,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2023/2/4,124,【例5-3】(a)摔死 W19.9,【纠正】(a)重度颅脑损伤(b)在家中从高处 意外跌落 据家属提供 W17.0,外部原因的填写问题,2、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的比例,定义:编码为I47.2、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

36、、I70.9 者,定义为“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要求:达到0%,编码,I47.2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I70.9,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和扑动心脏停搏心力衰竭心肌炎,未特指心肌变性心血管疾病,未特指心脏病,未特指全身性和未特指的动脉粥样硬化,3、肿瘤未指明位置的比例定义:编码为C76.*、C80.*、C97.*者,定义为“肿瘤未指明位置”。要求:达到0%,编码,C76.*其他和不明确部位的 恶性肿瘤 C80 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 C97 独立的多个部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3、症状、体征作为根本死因的比例 定义:将编码首字母为R者,定义为“症 状或体征”类型;编码为J96.*、K72.*、或者编码范围再N17-N19,定义为“其他错误如呼衰、肾衰、肝衰”。要求:达到0%,J96.*K72.*N17.*N18.*N19,编码,呼吸衰竭,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肝衰竭,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未特指的肾衰竭,死因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以“R”开头;伤害无外部原因或意图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为Y10Y34、Y87.2以及S和T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