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药效学.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3596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9.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动学、药效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药动学、药效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药动学、药效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药动学、药效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药动学、药效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动学、药效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动学、药效学.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 3 7节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2,梯形面积法求AUC0t,3,时量曲线,4,时量曲线的意义,1.时量曲线的形态-定量分析药物体内动态变化过程2.时量曲线的时间段-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时间过程3.曲线下面积(AUC)-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不同的房室模型,不同的给药途径有不同的药时曲线形态,5,6,一 房室模型,7,8,一室模型:体内药物瞬时在各部位达到平衡,即给药后血液中依度和全身各组织器官部位浓度迅即达到平衡,一室模型,二室模型,二室模型:药物在某些部位的药物浓度和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平衡,而在另一些部位中的转运有一速率过程,但彼此近似,前者被归并为中央室,后者则归并成为外周室,药物

2、动力学的基本模型,9,药物转运的速度方程,n=1 一级速度过程:药物在常用剂量时的 体内过程多具有或近似一级动力学过程,n=0 零级速度过程:恒速静脉滴注,控释制剂,10,11,二 药物消除动力学,体内药物浓度因不断消除而随时间不断变化,dC/dt=-kCn,一级消除动力学 n=1 dC/dt=-kC,零级消除动力学 n=0 dC/dt=k,12,一级消除动力学 转运(消除)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13,1,2,4,8,16,32,64,2,4,6,8,10,12,14,16,0,T1/2,T1/2,T1/2,Slope(斜率)=,-Ke2.303,t1/2=,0.693Ke,Hours,Plas

3、ma concentration(ng/ml),14,结论:1.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药物的半衰期与C无关,是个恒定值。2.消除速度常数Ke单位时h-1,它不表示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而是体内药物瞬时消除的百分率。,15,零级消除动力学血药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行消除与血药浓度无关=定量消除.多数情况下是体内药量过大,超过机体的最大消除能力所致.,dC,dt=,-,k,0,积分得:,Ct=-k0t+C0,若Ct=1/2 C0t1/2=0.5C0/K,16,消除 5单位/h,2.5单位/h,1.25单位/h,消除2.5单位/h,2.5单位/h,2.5单位/h,17,三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一

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概念:指非血管给药时,药物实际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量占所给总药量的百分率.用F表示:F=A/D100%,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18,hrs,Plasma concentration,19,生物利用度的药理学意义:1.评价药物吸收率、药物制剂质量或生物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2.绝对生物利用度可评价同一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3.相对生物利用度可反映不同厂家同一制剂和同一厂家的不同批号药品的吸收情况4.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AUC相等,吸收快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且峰值高,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20,三个药厂生产的地高辛,21,(二)表观分布容积,指假

5、设体内药物均匀分布时,由血药浓度推算得到的药物分 布体液容积,单位常用Lkg,也有用L。常指静脉注射一定量药物待分布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血浆容积。静脉注射药物后未待分布平衡实际上已有部分药物自尿排泄或经肝脏转化而消除。故需多次测定Cp作时量图,将稳定消除段向0时延升Y轴交点求得理论上静脉注射药量在体内分布平衡时的血浆药物浓度C0 Vd=A/C0 不是实际的体液间隔大小多数药物的Vd血浆容积,22,表观分布容积,Vd值是由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的常数,它代表药物透膜转运和分布到体内各部位的特性。根据Vd可推算体内药物总量、血药浓度、达到某血药浓度所需药物剂量、药物的排泄速度V

6、d与药物排泄速度的关系:Vd排泄快,23,(三)消除半衰期(Half-life,t1/2),定义: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时间特点:半衰期反应药物在体内消除药物的能力意义: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指标,24,(四)清除率(Clearance),定义 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反映肝肾功能,通常指总清除率CL=RE/Cp 单位:L/hRE-消除速率(rate of elimination)单位时间内被机体消除的药量。Ke-消除速率常数(h-1),体内药物瞬时消除百分率 RE=KeA Cp-当时的血药浓度 Cp=A/Vd CL=KeVdAUC=C0/Ke CL=KeVd=C0Vd/

7、AUC=A/AUC,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25,在一级动力学药物中,开始恒速给药时,药物的吸收快于药物的消除,体内药物开始蓄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At=A0(1-e-kt),四 连续恒速给药,26,注意:Dm-维持量 给药间隔时间,定义:给药速度等RA于消除速度RE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Css=RE/CL=RA/CL=Dm-1/CL=Dm-1/KeVd,静脉恒速滴注血药浓度可以平稳达到Css 分次给药血药浓度上升与静滴相同,实际上血药浓度上下波动;给药间隔时间越长,波动越大.,Css-max=AVd-1/1-e-kt Css-min=Css-maxe-ket,27,28

8、,连续给药的药时曲线的意义,1.稳态水平的高低与给药总量成正比2.稳态浓度的波动幅度与给药的间隔成正比剂量不变,加快给药的频率体内药物总量增加峰谷浓度差缩小延长给药间隔体内药物总量减少,峰谷浓度差加大3.达稳态浓度的时间与t1/2成正比,29,成都医学院药学院药理教研室,第3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药物与受体,30,第 一 节药物的基本作用,31,一 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32,两个公式与推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特异性,3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特异性,34,二 治疗作用,35,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用药目的,三 不良反应,36

9、,三 不良反应,37,副反应(Side reaction):治疗剂量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二 不良反应,阿托品,Glands EyeSmooth muscleHeart 血管CNS,M-R,特异性,选择性,原因:药物作用选择性低特点:一般不太严重 可以减轻或避免可以预知相对性(根据用药目的不同而转化),药物的辩证法,38,2.毒性反应 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剂量过大,急性毒性,用药时间过长,慢性毒性,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致突变,致癌,致畸,特殊毒性潜在毒性,特点:危害性大 应该避免 可以预知,39,3.后遗效应(After effect)停药

10、后残留药物引起的生物效应,注意后遗效应与副作用的区别 两者浓度不同;作用性质不同,原因:药理作用或其效应的结果的消除慢于药物的消除特点:可预知,40,4.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故也称治疗矛盾。例:久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 糖尿病性便秘使用乳果糖、麻仁丸等,原因:药物的药理作用干扰了机体的正常功能。特点:可预知、可防治。,注意后遗效应与继发反应的区别,药物作用的两重性,41,5.变态反应(Allergy),仅见于少数特异质病人,很小量即可引起,42,5.变态反应(Allergy),变态反应的类型,常见药物的变态反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11、氯霉素-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类-溶血性贫血,43,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必须权衡,正确应用,44,第 二 节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45,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量效关系):指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剂量:用药的份量.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治疗量,46,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量效关系):指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47,药物量效曲线,量效曲线:用药物效应为纵坐标以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出的曲线.,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剂量,对数剂量,通常说的S型量反应曲线,通常说的直方双曲线量反应曲

12、线,48,量反应的量效曲线的特点,49,药物量效曲线,量反应的量效曲线特定位点,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 阈剂量阈浓度)-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浓度最大效应(E max 效能):-药理效应的极限,反映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和药理作用的特点.半最大效应(或半效能)浓度(EC50):-能引起1/2最大效应的浓度效价强度(效价):在药物相互作用时,产生相等效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与效价成反比,50,效能效价关系图,药物量效曲线,效价强度:环戊噻嗪氢氯噻嗪呋塞米氯噻嗪效能大小:呋塞米环戊噻嗪=氢氯噻嗪=氯噻嗪,不区分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而只讲某药比另药强若干倍是容易被误解的,51,100名受试者产生同一效应 所需药物浓度频数图,药物量效曲线,质反应量-效曲线,52,半数有效量(ED50):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半数致死量(LD50):是能引起50%动物死亡(质反应)的浓度或剂量治疗指数(TI)-表示药物安全性 TI=LD50/ED50,药物量效曲线,质反应量-效曲线的特定位点,53,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表示药物安全性可靠吗?,是安全的吗?,54,药物量效曲线,安全范围,治疗指数TI=LD50/ED50(应3),安全指数=LD5/ED95(应1),安全界限=(LD1-ED99)/ED99100%,考虑药物的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