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干燥、验证、除杂.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3629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的干燥、验证、除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气体的干燥、验证、除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气体的干燥、验证、除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气体的干燥、验证、除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气体的干燥、验证、除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的干燥、验证、除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的干燥、验证、除杂.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气体的干燥、验证、与除杂,常用的干燥装置,(碱石灰),浓硫酸,长进短出,大进小出,*常见气体的干燥剂:,探究活动一:干燥剂的选择,选择气体干燥剂的原则:。,浓硫酸,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也不溶于干燥剂,*常见气体的除杂剂:,氯化氢、NH3,探究活动二:除杂剂的选择:,选择除杂剂的原则:。,NaOH溶液,NaOH溶液或石灰水,硫酸,不增、不减、易分,探究活动三:验证剂的选择(现象独特而明显),探究活动四:验证、除杂连接顺序的确定,水蒸气的验证、除杂的一般顺序,无水CuSO4,Ca(OH)2溶液,NaOH溶液,浓硫酸,验证水先,除杂水后,思考:干燥而纯净的

2、氢气从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经过后,气体仍能保持干燥吗?气体的成分是什么?,氢氧化钠溶液,氢气、水蒸气,练习1、为了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的CO2和水蒸气,两位同学将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下面两个装置,最后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练习2、实验室用锌和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氢气中常常混有少量的HCl气体和水蒸气,现用下面的装置除去HCl气体和水蒸气,装置如何连接?,气体的净化和检验练习,1、净化气体时,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无味的气体,最后除去水蒸气。2、检验气体时,如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一般先验证水蒸气的存在,再验证其它气体。3、水定量测量,前后都要排除干扰。,例1用图1仪器回答:洗

3、气:除去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气体应从_端通入。检验:证明中含有,装置内应盛_,要除去最好盛_。贮气:排空气法收集时,气体从_端通入;排水法收集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_端通入。量气:要测量气体体积,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测量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端通入,该法适用于测量_气体(填化学式)的体积。,浓硫酸,A,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B,B,A,量筒,B,H2、O2,例2将上述装置再作变换。增加一个装置,如图2(1)或(2)也可换为U型管)。回答下列问题:若试验气为含和(气)的,要得到干燥纯净的,(1)中应盛_,(2)中应盛_若

4、试验气为和(气)的混合气体,要分别证明它们的存在,(1)中应盛_,(2)中应盛_。若试验气为含少量水蒸气的,要测量还原CuO后生成水的质量,需在(1)与(2)装置间增加_ _ 装置,(1)盛_,目的是_;(2)盛_,目的是_,要准确测量,还需增加什么装置?为什么?_,NaOH溶液,浓硫酸,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H2还原CuO的实验,浓硫酸,干燥H2,浓硫酸,吸收生成的H2O,增加干燥装置,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尾气处理,1、燃烧法(如CH4、H2、CO等。)2、酸碱反应法(如Cl2、H2S、CO2、SO2等)3、水溶解法(如HCl、NH3等),例1、草酸(H2C2O4)是一种无色晶体,实

5、验室用其加热制取CO气体:H2C2O4=CO+CO2+H2O加热草酸制取CO的发生装置应选用与实验室制(2、H2、CO2)相同的装置要得到干燥纯净的CO,并用CO还原氧化铁,写出各装置正确连接顺序。装置丙中NaOH的作用是。尾气应如何处理。,E-F-H-G-D-C-A-B,除去CO2气体,点燃,四、综合实验(探究实验),例2、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HCl三种气体组成,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设计一实验,并回答问题(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装置连接的顺序是。你所选 择的第一装置的作用。最后一个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A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现象。若省略第二个装置,不能验证的气体。,C-B-A-E-D,验证混合气体中有HCl,CO2+Ca(OH)2=CaC03+H2O,黑色氧化铜变红色,H2,练习3、甲、乙两同学利用下面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回答问题: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化学方程式。B装置作用;C装置作用。D装置中铜和氧化铜总质量为10克,充分反应后,E装置的质量增加1.8克,则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如果没有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偏小)。,拓展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