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3669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药适宜技术平衡针灸,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推学院,平衡针灸是一种现代针灸学,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心主任王文远教授经过40余年潜心研究,上万次针感体验,成功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学的定义是根据人体基因程序的自我平衡系统,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平衡穴位),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达到机体的自我修复的现代针灸学。,一、平 衡 针 灸 学 定 义,平衡针灸是一门热门技术,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针灸专科;2001年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基地;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全国农村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6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向全国农村与社区推广的适宜技术;2

2、005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被评为总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先后培养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针灸人才。成功召开了四届国际平衡针灸平衡医学学术大会。出版了中国平衡针灸平衡医学杂志和平衡针灸国际网站。,二、平衡针灸的原理 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失衡是疾病形成的诱因 修衡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 复衡是在中枢神经靶位调控下 达到机体新的平衡。,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大脑中枢,是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在中枢八位整合后然后再通过传出神经信息通路完成对八项

3、病变部位的应激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新的平衡,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生理健康的基础,生理平衡又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平衡心理贯穿于我们人生的整个生命过程之中,每个人的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生命质量。因此,心理平衡是生理健康的基础。,三、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作为一名医生,从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到有病群体的自然医学干预,从从事保健医学的上医,到从事临床医学的下医都是围绕着心理与生理、生理到病理、病理与生理、生理到心理的整体平衡为目的。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了心理失衡(“七情”)是造成功能性、器质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高级的心理行为能力,参与社会活动、从事

4、生产劳动的能力,也同时具有自身适应家庭、社会、自然、生存环境的平衡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理健康,一个人的生理健康又必然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四、平衡针灸学两个理论来源:,1.来源于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2.来源于西医的中枢调控学说。,心神调控学说是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理论基础,来源于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心神调控不但代表了针灸理论核心,而且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实质上心神调控学说就是现代的中枢调控学说。中医对心神调控理论脏腑学说中就已经进行了明确阐述。把心脏明确为“心为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5、)。这些由大脑所赋予的对机体五脏六腑的指挥调控功能都归功于五脏之首心。,1、心 神 调 控 学 说,神经调控学说是以神经高级中枢指挥系统对内外事物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来保持体内生理的相对平衡系统而称之。调控系统就是指大脑的最高指挥部和总开关。人类与高等动物都是具有形成条件反射的功能。但人类最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皮层,有思维和语言功能,这是人类与动物在条件反射上的本质区别。,2、中 枢 调 控 学 说,五、平衡针灸学的三个定位:1、治疗定位:位于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平衡系统。2、疾病定位:位于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调控系统。3、病因定位:位于病人大脑高级中枢的心理适应系统。,六、平衡针灸的支撑体

6、系,(一)、理论支撑体系:1、平衡针灸:神经体系 2、传统针灸:经络体系,(二)、穴位支撑体系 1、平衡针灸:外周神经上38个 2、传统针灸:经络加奇穴413个(三)、针刺支持特点:1、平衡针灸:定位神经 2、传统针灸:定位经络,(四)、针刺时间:1、平衡针灸:3秒钟 2、传统针灸:30分钟(五)、针刺支撑靶位:1、平衡针灸:大脑中枢靶位 2、传统针灸:局部病变靶位,(六)、针刺支撑穴位:1、平衡针灸:一个病原则上 一个穴位 2、传统针灸:一个病原则上 30个穴位,七、平衡针灸 选穴原则:1 定位取穴原则 定位取穴原则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病变的部位来选取特定穴位。如腰痛穴、升提穴、痛经穴等。也就是

7、说,通过针刺特定部位的特定穴位达到治疗另一部位疾病。同时,又不能用交叉、对应来解释的取穴原则。,2 交叉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的原则主要是指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如臀痛穴、升提穴、膝痛穴、踝痛穴、肩痛穴、肘痛穴等穴位主要分布于上下肢,上肢的病变取下肢的相应穴位治疗,下肢的病变取上肢的相应穴位治疗。,3 对应取穴原则,对应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前后、左右、上下对应的取穴原则。如乳腺穴为前后对应取穴,偏瘫穴、鼻炎穴为左右对应取穴。,八、平衡针灸的穴位,1.升提穴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 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

8、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2、肩痛穴 定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3.腰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取穴原则:交叉原则,4、胃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厘米(1.5寸)。局解;在口轮匝肌和 肌之间,布有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下唇动静脉分支。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取穴。,5、踝痛穴,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即桡侧腕屈肌腱与掌

9、长肌腱,布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双重分布,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干。取穴原则:交叉取穴。,6、颈痛穴,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 与第五掌骨之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局解:在第四掌骨间背侧集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臂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7、肘痛穴 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的凹陷中。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脂及肌支。取穴原则:交叉取穴。,8、降糖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局解:指浅屈肌,深层有指身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

10、前臂内侧皮神经,下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取穴原则:左右交替。,9、腕痛穴,定位: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左右旁开1寸出局解:穴下是腓浅和腓深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10、膝痛穴,.定位:肩关节与 腕关节连线的中点,相当于曲池穴外1寸处。取穴原则:交叉取穴,九、平衡针灸技术突出有效,一、平衡针灸技术突出即时效应。经临床统计90%以上的病人3秒钟治疗即可见效,体征改善,症状见轻,对发病轻的病人可一针治愈。经对10万部队训练伤疗效统计,一针见效率98.88%,一针治愈率38.33,经2400例肩周炎病人疗效统计,一针见效率95.5%,一针治愈率11%,临床治愈率91.6%。,平衡针灸技术

11、突出长久效应,经临床统计1200例肩周炎病人治愈10年以上复发率仅占3.5%,160例腰椎间盘脱出症病人治愈10年以上复发率仅占5.1%,60例偏头痛病人10年复发率仅占10%。,十、平衡针灸技术疗效决定于病人,平衡针灸技术的疗效不是决定于医生,而是决定于病人自身的调节平衡能力。一是发病时间的长短,二是病情的轻重,三是体质的强弱,四是年龄的大小。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恢复就快,相反发病时间长、病情重、体质差、年龄大的病人恢复就慢。,十一、平 衡 针 灸 技 术 优 势 1、平衡针灸技术突出安全 2、平衡针灸技术突出有效 3、平衡针灸技术突出简便 4、平衡针灸技术突出价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