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3704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8.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静脉置管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深静脉置管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深静脉置管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深静脉置管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深静脉置管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静脉置管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静脉置管护理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概念及方法,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置管后的并发症及护理,拔管的护理及健康宣教,深静脉置管术:是传统的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补液的手段,同时也可作为输液、输血、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的通道,建立一条高质量的可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多次穿刺的痛苦,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也避免血管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完全胃肠外营养等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概念,优点:深静脉置管术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中心

2、静脉压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并且在血液透析、化疗、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1.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2.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3.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4.经皮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四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宜硬性要求。,置管途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一般置管长度为1418cm。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颈外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长度为2025cm。,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

3、击添加文本,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一般置管长度为1418cm。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颈外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长度为2025cm。,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一般置管长度为1418cm。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颈外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长度为2025cm。,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一般置管长度为14

4、18cm。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颈外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长度为2025cm。,(1)、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衰竭及无法穿刺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路等危重病人(2)、需要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输液的病人,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随时指导调节输入量和速度,或置入Swan-Ganz导管来指导和评价心功能(3)、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心脏临时起搏(4)、用于肺动脉插管者及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浆置换者,还包括肿瘤患者的化疗(5)、完全胃肠外营养(TPN)(6)、引流胸腔积液,适应症

5、,(1)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易出血和感染(2)所选静脉通路有梗塞和损伤的(3)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并高热时,避免引起败 血症(4)穿刺部位有炎症(5)严重肺气肿、胸部有畸形、剧烈咳嗽者禁用锁骨下静脉(6)不合作或躁动者应予以适当镇静和麻醉(7)极度衰竭者慎用,禁忌症,选择导管 术前准备 穿刺置入导丝 退出导丝 置入静脉导管 扩皮 缝合固定,置管方法,导管的多元化,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1、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2、导管堵塞3、导管移位或脱出4、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1、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 预防:熟练的穿刺技术可避免,如有渗血,局部加压包扎2、导管堵塞:与导管的正确维护、输入药物

6、种类及输注血制品有关 预防:严格执行深静脉置管护理操作规程,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3、导管移位或脱出 预防:(1)、加强巡视,做好床边交接班,将置管深度列入交接班内容,便于及时确认导管有无移位(2)、固定好导管,缝皮时应打双结固定,换敷料时动作应轻柔,适度按压(3)、除穿刺点用敷贴固定外,在距穿刺点5 cm 处再用胶布固定,固定部位避开关节和凹陷处(4)、若发现导管已向外滑脱,经严格消毒后方可送入血管内,当导管外移抽回血不利及输液不畅时,必须拔除导管,必要时重置 4、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建立最大无菌屏障;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机械性刺激;选择合适导管,1、导管固定 2、导管护理3、封管方法

7、4、穿刺部位的护理,置管后护理,1、导管固定:导管一定要妥善固定,避免打折和扭曲,防止机械性堵塞。如血液回流到导管内时间过长,可因凝血引起堵塞导管。,置管后护理,2、导管护理:(1)、每次静脉输液前,先用肝素盐水稀释液10ml(110-1:100)回抽冲洗,若回抽有血凝块,尽量将血块抽净,若回抽不畅,不可强行推注,应报告医生后再处理。配制好的肝素盐水稀释液,可以保存24h。(2)、连续输液24小时应更换输液装置,输液通路处尽量少用头皮针和肝素帽,一个肝素帽最多插头皮针2根,头皮针处应用无菌敷贴保护,肝素帽每周更换两次,若有血迹或被污染应及时更换。(3)、血管活性药物应单通道泵入,连接专用微泵延

8、长管在深静脉近端,防止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药物疗效。如需快速输液、输血应直接连接三通,TPN、血液制品、普通液体不能在同一静脉通道输入。,置管后护理,2、导管护理:(4)、及时更换液体,测压后及时打开输液通道,以避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5)、若管道连接松动进入空气,应立即关闭通道,用手指将气泡弹到管道开口端,然后开放管道与大气相通,开口端向上,缓缓降低管道,让血液回流将气泡冲出管道。排出气泡后及时接通液体,避免血液凝固。(6)、在输液过程中,为保持管道通畅,应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入酸性或碱性药物之间,以及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和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置管后护理,3、封

9、管方法 正确的封管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正压封管,即边推封管液边退针头的方法封管,每次注入封管液10ml。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肝素盐水封管,而应用生理盐水q8 h封管1次。,置管后护理,不规范封管,不规范封管,敷 料,残 液气 泡,血 迹,4、穿刺部位护理1、穿刺部位应每周消毒、更换透明贴膜2次,并注明更换日期。护理穿刺部位时,要注意消毒双手,严格无菌操作。2、局部消毒用75%酒精棉球擦除局部皮肤周围的印记(忌擦穿刺点部位及导管)再用0.5%碘伏棉球消毒,面积10cm 10cm,顺时针3次,逆时针3次,待干。穿刺部位一旦被污染,应立即严格消毒,立即更换。更换透明贴膜时,应自下向

10、上拆除贴膜,防止导管脱出,贴贴膜时应从中间往两边,禁止绷紧皮肤。3、有渗血、敷料污染及患者出汗多、敷料松动时须及时更换敷贴。,置管后护理,不规范敷贴,血 迹,范 围,1、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一般为0.51个月 2、双腔导管建立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留置时间平均为(358)d 3、置管作胸腔穿刺引流,留置时间平均为3d 4、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留置时间可为536 d 对于治疗期较长且经济负担重的患者,应尽量延长深静脉留置时间,只要导管留置期间无并发症不影响留置不必换管。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若置管1个月后,无明显感染征象,要做针眼处及管液的细菌培养,若有细菌产生立即拔出导管

11、。,导管留置时间,1、用物准备:无菌剪刀一把、无菌方纱2-3块、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胶布,必要时备沙袋。2、步骤:先揭去局部3M无菌敷贴,用无菌剪刀剪去缝线,然后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局部皮肤,拔出导管,用无菌方纱压迫穿刺点约 5分钟,防止发生血肿,如无继续出血用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以保护局部皮肤,防止感染;视情况加用沙袋压迫止血。必要时遵医嘱剪下导管近心端1cm送检作细菌培养。患者拔管采取卧位,禁取坐位拔管,以防止静脉内压力低而产生气栓,拔管后当天不能沐浴,股静脉拔管后应卧床4小时。,拔管,1.置管术后避免剧烈活动,以防由于牵拉导致导管脱落。2.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需沐浴,应先将导管及皮肤出口用无菌敷贴,以免淋湿导致感染,沐浴后及时更换敷贴。3.选择合适的卧位休息,以平卧为宜。避免搔抓置管局部,以免导管脱出。4.股静脉置管者应限制活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运动不受限制,但也不宜剧烈运动,以防止过度牵拉导致导管滑脱,一旦滑出应立即压迫止血,并通知医生。5.留置导管者在穿脱衣服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将导管拔出,特别是股静脉置管者,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者应尽量穿对襟上衣。6.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透析专用管路一般不作其他用途,如输血输液抽血等。,深静脉置管自我管理及健康宣教,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