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及总体市场知识培训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药物及总体市场知识培训资料.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糖尿病药物及总体市场知识培训,培训人:王斌联系方式:13925894307,2,糖尿病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原因众多,但主要是胰岛素分泌或生成异常或胰岛素敏感度降低造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组的建议糖尿病分四种,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特殊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中II型占95,I型约5(先天胰岛素缺乏),3,糖尿病症状,糖出现问题之后,容易渗透到细胞外,造成高渗状态,随尿排出,糖在细胞内是提供人体能量的,一旦出现问题,能量消耗了,造成多饮多食,-糖量下降,人体维持能量就需调用脂肪进行供能,因此造成人消瘦,糖尿病症状,体重下降,多食,多
2、饮,多尿,4,中国DM诊断标准(一),我国仍然是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血糖的正常值和唐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糖代谢分类表,5,中国DM诊断标准(二),糖尿病诊断标准,6,对于基础胰岛素和强化胰岛素的合理、综合应用,一直都放在推荐位置,国内,胰岛素(特别是基础胰岛素)往往不推荐在早期应用。仅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效果不满意情况下,才使用胰岛素补充。A糖苷酶抑制剂重视和应用比例,明显高于国外,国内外糖尿病治疗方案的比较,7,糖尿病的流行病学,8,从上表可以看出:2007年世界2
3、070岁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估计为5.9,预计2025年为7.1,2007年,西太平洋和欧洲糖尿病患者最多,分别为6700万和5300万,发病率最高的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约为9.2,其次为北美地区,为8.4。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均在上沙,2079岁人口中现有糖尿病患者约2.46亿,到2025年将突破3.80亿。,9,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一),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20年的时间中上升了近4倍。,10,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在18岁以上人口中,城市的DM发病率为4.5,农村1.8,1844岁、4559岁和60岁以上3个年龄组城市DM患病率分别为1.95、7.78、
4、13.13。农村则分别为:0.98、2.96、4.41,按照IDF公布资料,2007年我国2079岁人口约9.29亿,DM患病率为4.3,估计总人数为3980万,农村2070万,城市1910万,4059的人群约2100,60岁以上约占1100万。,预计到2025年,我国2079岁人口约10.67亿,DM患病率为5.6,预计总人数约5900万,农村2200万,城市3700万,4059的人群月2900万,60岁以上的人群约占2400万。,1,2,3,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二),11,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6.7%和11.7%,总体患病率为13.7
5、%;人口年龄标化率分别为16.2%、10.4%和患病率为12.7%。通过分析发现,地域、年龄、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脂、男性、低收入、锻炼少是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得主要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还发现,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同时中年人群男性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同龄女性。同时,教育水平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成负相关关系。,12,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前3 位国家为中国、印度、美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提供的专题研究报告,针对4 万多名成人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3.62。较1980 年增加了5.4 倍。该报告显示,我国2003 年国内生产
6、总值(GDP)为116694 亿元,糖尿病病人每年人均医疗费用约3500 元,以目前糖尿病人为2380 万推算,其医疗费用高达833 亿元,占2003 年GDP 的0.71。,13,中国糖尿病并发疾病患病率%,14,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的相关因素,全国11 省(市)分层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与标化患率以省会城市最高达4.58%,其次是中小城市(3.37%)和富裕县镇(3.29%)。糖耐量低减标化患病率以省会城市为量高(5.78%),其次是富裕县的城镇(5.74%),最低是贫困县农村(3.14%)。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高而上升。地域影响(全国11 省(市)分层糖尿病和糖
7、耐量低减和标化患病率),15,年龄 全国11 省(市)不同年龄的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随着年度的增加而上升。2039 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1.01%,而40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6.31%,为前者的6.25 倍。40 岁以上人群的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为40 岁以下者的2.91 倍。全国11 省(市)不同年龄组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16,体重 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体重的增加而上升,超重患糖尿病的危险为正常人的2.36 倍,而肥胖的危险达3.43 倍。所以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另外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者的腰臀比平均为0.9 和0.86,而正常人为0.83,这个指标也说明中心性肥
8、胖易患糖尿病。不同体质指数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糖尿病治疗原则:首先是控制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挡上述不能有效控制时,在在此基础上,用药物干预治疗,且药物治疗最好是个体化。,17,18,降糖药分类及代表药物,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a糖苷酶类,噻唑烷二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甲苯磺丁脲,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米格列奈,那格列定,美格列奈,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乙格列酯,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曲格列酮,恩格列酮,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19,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与胰岛细胞膜上受体样结合,并闭钾通道,引起细胞去极化,促使电压依赖型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
9、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在细胞内颗粒膜上的磺酰脲类药物受体,使颗粒的离子传导发生变化,出现排糖作用,减少肝糖原的产生,1、磺酰脲类药物的作用机理,血糖降低,20,磺酰脲类降糖药分析:优点:磺酰脲类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所以降糖迅速的优点。缺点:长期使用,不停的加速胰岛分泌胰岛素,必然导致胰岛细胞的损伤,另外本类药物对于晚期糖尿病是没有作用,会出现低血糖的副作用。,21,2、格列奈类 本类药物目前在市场有着良好的表现,近年来增长速度非常的快。本类药物又称膳食葡萄糖调节剂,机制与磺脲类相似,抑制钾离子外流,使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钾通道,增加钙离子内流。但与磺酰脲类药物不同点为与受体结合位点不同,且药物不
10、进入细胞,吸收和代谢迅速,作用时间短,很少出现低血糖,不进餐不服用,服用比较灵活。这类药物又称膳食调节剂,葡萄糖存在时才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当葡萄糖浓度降低时其作用也减弱。是早期预防的最佳选择之一。,22,3、肠促胰岛素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DIP-1和DDP4两类,这是目前糖尿病研发的主要方向,在国内已经上市了一个产品(艾塞那肽),其他的如沙克列汀、利拉鲁肽等在国外已经上市,国内还没有上市。这类产品特别是DIP1类是其中重点,已经全面超越DDP4,这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所以也有着对胰岛的伤害作用。但这类药物有着的优点是:心血管方面影响少,对体重降低有一定作用等,23,非促胰岛素分泌剂,4、
11、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理:抑制小肠刷状缘上的葡萄糖苷酶,使寡糖和双糖在转变为单糖的速度减慢,糖的吸收减少,造成肠道葡萄糖吸收减缓而改变餐后血糖。优点:对于餐后血糖调节效果相对好,体重不会太大的变化。缺点: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另外每天给药次数多,患者顺应性不好,价格偏贵。,24,5、二甲双胍类 本品应用多年,是一个基础用药,虽是老药,但“宝刀不老”,目前是糖尿病药物中除胰岛素外全球销售额最高的产品。机理:主要是增加基础代谢状态下糖的无氧酵解,抑制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糖输出,增加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和受体后作用,改善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优点:价格便宜,体重不发生变化,可以降脂,副作用少,可以和其
12、他类别的进行联合应用,还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缺点:无氧糖酵解时会产生乳酸,晚期时可能导致乳酸中毒。,25,6、噻唑烷二酮类介绍:本类药物是目前谈论的一个热点,曲格列酮被FDA 撤出市场,2010年,罗格列酮也因心血管事件在欧洲暂停销售,国内虽没暂停,但也让医生不敢开次药。机理:通过氧化体增殖因子激活肝、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等胰岛素靶器官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而降低胰岛素耐受性,这些受体的活动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结果增加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优点:针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重大病因)缺点:ppa 受体分布在心肌等地方,造成心血管危险,还可增加体重。,26,胰岛素及其类似物,1、胰岛
13、素 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治疗无效之后的使用,市场非常大。主要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能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并能改善细胞功能和胰岛抵抗。2、胰岛素类似物是由大肠杆菌通过重组DNA 的方法合成的一类物质,具有与胰岛素类似的生物效应的药物。这大大提高了胰岛素的量。,胰岛素分类1.超短效胰岛素2.短效胰岛素3.中效胰岛素4.长效胰岛素5.超长效胰岛素6.预混胰岛素,2023/2/4,2023/2/4,29,降糖药整体市场概况,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 糖尿病市场规模由2007年的256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392亿美元,目前在全球药品市场中排第4为,预计未
14、来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30,降糖药整体市场概况,国内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 我国糖尿病市场规模到了2007年突然发力,市场规模增长20.89,2008年增速略有放缓,而后一直到2011年保持平稳增长,销售额为134.2亿元,增速达到17.87。,31,目前,已被列入2009 年公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血糖调节类药物共有21 种,其中化学药甲类4 种,乙类17 种;具有血糖调节作用的中成药有12 种,甲类2 种,乙类10 种。各省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还没有出台。,32,总体市场规模,通过5 年抽样医院销售统计,血糖调节类药物的购药金额逐年增长,5 年平均增长率28.29%,2009 抽
15、样医院年购药总金额达到16.9 亿元。,33,20052009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最高的单品种,34,2007-2011 年血糖调节类药物市场份额领先的20 家企业,35,胰岛素类以35.85%的用药比例占到全部用药种类的第一位;-糖苷酶抑制剂类紧次于胰岛素类,占份额23.40%;磺酰脲类、双胍类各占13.66%和8.24%。近年来新进入临床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成长较快,2009 年分别占到总体销售份额的9.97%和7.98%。中成药在医院渠道下的份额比例不到1%。说明中成药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地位,36,历年的市场份额变化,37,2005-2009 年各大类调节血糖类药品医
16、院销售额及增长率,2007-2011年糖尿病治疗具体药物的市场份额,2023/2/4,39,2008-2011年医院临床用药增长率,40,小结,中国血糖调节药整体市场规模在140 亿元左右,其中医院用药渠道占85 亿元,零售市场占55 亿元。,整个口服降糖药市场鲜明地分为两大阵营:进入市场较早的磺酰脲类(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双胍类(二甲双胍)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占据绝对优势,2000 年以后进入市场的口服降糖药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美脲、伏格列波糖等品种进入市场以来增长迅速,逐渐在降糖药物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41,血糖调节药近年来有两大变化,一是用药渠道的
17、变化,表现在多年的老品种如磺酰脲类和二甲双胍由医院用药逐渐转向零售药店渠道;二是缓释、控释制剂以及复方制剂成为提高老品牌学术地位的新卖点。,老一些的品种中除阿卡波糖的用药金额继续保持增长以外,一、二代磺酰脲类药物(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双胍类(二甲双胍)的市场分额均呈明显的下降态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贵品种的市场分额均呈上升势头,其冲击的主要目标是学术前沿市场,与阿卡波糖等品种形成对峙,学术推广竞争激烈。,42,降糖药现状,1,2,3,社会结构的调整,糖尿病越来越多,临床应用的降糖药也越来越大。,国内以化药为主,中药消渴丸的份额进一步被挤压。,国内临床用药偏向餐后调节剂类降糖
18、药,43,降糖药总体趋势,1,2,3,1 国内口服降糖药的更新换代基本趋势是:二甲双胍销售维持稳定,磺硫脲类药物开始出现衰退迹象,餐后血糖调节剂份额迅速扩大,-糖苷酶抑制剂仍处于上升期,这种趋势和国外基本类似。噻唑烷二酮类可能进一步研究,但市场波动会比较大,开发新剂型及复方药物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有效手段,国内企业如果因为技术原因在开发新剂型上有困难,则应该重视复方药物的开发。,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开始仿制吡格列酮、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最新一代口服降糖药产品,这些产品的份额有可能在最近几年迅速扩大,但随着而来的是竞争加剧,单个企业的利润降低。,44,降糖药总体趋势,4,5,3,西药为主,中药为辅,消渴丸占据降糖中药一半以上份额,拥有很高的品牌认知度,新的降糖中药的市场开发需要更大投入,企业在开发降糖中药时应慎重。,促肠胰岛素分泌剂研究热潮近期来会比较高,但最后成败得靠市场考验。,口服胰岛素终将退出市场,2023/2/4,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