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他的族姓,“牟尼”是明珠、圣人的意思。,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后的45年中他周游各地宣传自己的学说,宣传自己所证悟的体验。据说他的弟子有千人,他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有共同遵守的戒律,其中最重要是必须遵守的“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这五戒奠定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在宇宙观上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在人生哲学上认为生命的真相是缘起性空、自性清净,而我们所认定的现实世界,在佛教看来只是生命的幻想,所以佛教又主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此称之为“三法印”。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就在于体证生
2、命的实相,摆脱生死轮回之苦,觉悟有情众生。,一、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确切时间,历史上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哀帝时。三国时魏略西戎传记载:“或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在东汉以来佛教被看作黄老道术的一种,曹魏早期佛教受到了限制。但到了魏国中期,这种禁令便松弛下来。魏少帝嘉平(249254)以后,昙柯迦罗、康僧铠、昙谛等僧人又先后来到洛阳,从事译经和传教活动。,东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佛教是由南下和北上两路传入的。东吴佛教的开创,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中意义重大。佛教从东吴一开始,便与江南学风之间有了微妙的联系,与儒学靠拢的倾向也
3、很明显。例如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对应的关系:仁是不杀生、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信是不妄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东晋“佛儒合明”、北朝的“洞窟佛光”、南朝四百八十寺,发展到唐代。,这时期的佛教可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唐太宗对佛教虽不热心,但他有许多扶植、利用佛教的表现。如我们今天还津津乐道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以及“唐僧取经”。,在女皇武则天时期,佛教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她统治时期,“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随后的宋王朝总结了历史上灭佛和崇佛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适当扶持佛教,使它能助益于教化,“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另一方面又注意对佛教加以约束和限制,使其不致脱
4、离政权的束缚。宋代佛家世俗化加剧,在思想领域体现为“三教合一”思想和对君主权威的信奉;在庙宇管理上体现为“五山十刹”的划分。,在金、元两代藏传佛教盛行,明太祖鉴于元崇奉喇嘛教的流弊,转而支持汉地传统佛教,因此喇嘛教在内地渐衰。但随着满清入关,藏传佛教再次兴盛。,二、佛教对中国士人的影响,佛教对中国士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有道是:“烈士暮年宜学道,才人老去例逃禅”,“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少学儒,中学道,老学佛”,这些烩炙人口的语句在中国古代的许多文人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佛教对中国士人的影响从诗中更能体会深刻。东汉时期,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中原地区。所以在汉赋中已
5、有所反应。张衡的西京赋中出现了“桑门”一词,李善注曰:“桑门,沙门也。”魏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而浮屠正式佛陀的另一译法。到了晋代广弘明集收入张翼杂诗若干。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佛家的恬淡无欲之心来看待人生的。自晋代以来,每每有僧人作诗。如“僧敲月下门”的贾岛。,唐诗的辉煌成就令后来人望尘莫及。而唐诗成就的取得即是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在起着作用,也是魏晋南北朝的诗歌起着直接作用。我们既然承认魏晋南北朝诗作中的佛教影响,那么,作为一种遗传,这一影响要在唐诗中表现出来。,同时,唐代的佛教也发展到了盛极一时的阶段,这一社会现象也必然要反映到唐诗中去。所以,唐代的大诗人几乎无人不
6、受到佛教的影响。,如王维、白居易、杜甫、孟浩然等人的一生,就深深打上了佛学文化的痕迹。王维是一典型的佛家诗人,而其他几位则儒、释、道兼综,多是少年仕进不成,而从儒家转向佛道,“才人老去例逃禅”,正描摹了这些文人才子的人生轨迹。,宋、元则是儒、释、道进一步融合的时期,王安石、苏轼则是文人中典型的代表;名将韩世忠一句“劝君识取主人公”道出了武臣的禅心;而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且担当国家重任的名臣文天祥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发出“功名几灭性,忠孝大劳生”的感叹,元代宰相耶律楚材(湛然居士)也提出了“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观点,表现了佛学文化在高居庙堂之上的国家重臣身上打下的烙印。,近代也不乏深受佛学熏陶的文化
7、名人,如林则徐,谭嗣同、袁了凡等。谭嗣同在仁学中称:佛教“独高于群教之上”,其根本精神是救度众生,“救人之外无事功,即度众生之外无佛法”,将佛学普渡众生的精神和他的救世思想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开始影响中国士人的思想,并随之进入了中国的诗歌。佛教精微的义理在士人的思想中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士人将这种思想表现在诗歌中,加以广泛的传播。佛教的理念丰富了中国的诗歌理论。而中国的儒家思想将佛教改造成更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外来宗教。,三、佛学与儒道思想的冲突、融合,(一)佛学与儒道思想的冲突,1、有与无。谢镇之认为“佛法以有形为空幻”,所以能忘身以济众,而“道法以吾我为真实”,所
8、以强调服食以养生。慧琳称“释氏即物为空,空物为一”,老氏“有无两行,空有为异”,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2、在生命起源及现实世界的解释问题上,老氏主张自然之化,佛氏讲因缘而生。,3、在死亡观念上,老氏讲不死,佛氏讲无生,不生不灭。,4、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观念上的冲突。这集中表现在与儒家的冲突上,如沙门剃头去须、弃妻子父母、出家修道,沙门不敬王者等等,故儒家批评佛教堕入空虚,遗伦弃物。,(二)佛学与儒道思想的融合。,1融合的基础。这表现在佛学与儒、道对“道”(终极真实)的体认方式和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比如儒家讲的“仁、天、理”与道家讲的“道、朴”及佛家讲的“真如、实相、自性、真心、如来藏”具有相通
9、的指向;在体证方式上三家皆注重主客合一、能所双泯的心灵体验,儒家讲“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主张用“尽心、知性、知天”的方式去体证,老庄则讲“玄览”、“心斋”、“坐忘”的修养方式,佛家也讲“言语道断”,“离言内得”,而主张内在的修证,这些方面都是相通的。,2融合的契机:儒道理论中的缺失。憨山认为道家对最高真实观之不透,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老庄称之为自然。而儒家理论中的缺失则突出表现在生死问题上。孔子对之存而不论,“未知生,焉知死”,佛教则在生死超脱问题尤显胜场,其“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业力果报、缘起性空、自性清净”的世界观补充了儒家在此方面的不足。,3儒家对佛教的借取。这表现在本体论和修养工夫
10、两个方面。儒家讲的“天理、本心”借用了佛教术语;修养工夫上儒家更是从多方面借用佛教的方法,如宋明儒者的静坐工夫,悟道经验,生死关切等方面。,4佛教主动融合儒道。佛教也认为儒家在修齐治平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如憨山称“由是证知孔子,人乘之圣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天乘之圣也,故清净无欲,离人而入天”,所以,他们也主张三教并行,共同劝化世人,归于大治。,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以后,对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的一些概念、意识、理论、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逐步进入中国人的头脑,在经过长期的冲突和磨合以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思想相融合,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部分。,由以上的总结可见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其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附:参考书籍 细说中国佛教刘鹏 佛教与中国文化薛克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