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4165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今词义的异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词义的异同.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手”、“耳”、“父”、“母”、“天”、“地”“雷”、“坐”说文:“钓,钩鱼也。”又,“秕,不成粟也。”,(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1、旧词的死亡 韩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遗以水。”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2、古今同字异词 诗邶风柏舟:“之死矢靡它。”说文马部:“骆,马白色黑鬃尾也。”左传晋灵公不君:“宣子田于首山。”3、词义发展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史记项羽本纪“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左传蹇叔哭师:“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汉书萧何传:“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左传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小结,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二)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的变化,(一)词义范围的变化1、词义范围的缩小“臭”、“肥”、“恶”、“好”、“子”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论语子

3、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亲戚 左传昭公二十年:“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父母)史记五帝本纪:“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称舜的父母、弟妹)战国策秦策:“贫穷则父母不亲,富贵则亲戚畏惧。”(嫂嫂、妻子),三国志华陀传“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说文:“走兽总名。”白虎通:“鸟兽之总名。”,“虫”。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智?”,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皇为之长;

4、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2、词义范围的扩大“夫人”诸侯之妻。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论语季氏:“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孔颖达疏:“邦君之妻者,诸侯之夫人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说文:“菜,草之可食者。”,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居家为食,行道曰粮。”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

5、,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后汉书和帝纪:“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焚,说文:“焚,烧田也。”,左传晋灵公不君:“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瓦”。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专名变为通名:“响”、“色”、“江”、“河”,词义转移,“涕泗横流”“赴汤蹈火”“走马观花”“兵”、“狱”,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寺”后汉书刘般传:“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鸿胪寺”“白马寺”,(二)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1、词义轻

6、重变化 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口诛笔伐”、“天诛地灭”,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思考:南朝宋异苑:“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皆感激为云泣下。”,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杜预注:“庶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史记夏本纪:“女无面谀,退而谤予。”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爪牙”、“吹嘘”、“复辟”,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1、从字形上分析 醒秦淮健儿传:与僚友饮酒酣斗力毙之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与僚友饮,酒酣,斗,力毙之。”正确:“与僚友饮,酒酣斗力,毙之。”,2、从语境分析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贫富”、“穷达”“宫室”、“臣虏”“觉醒”“寒暄”,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揭竿而起”、“走马观花”、“举世无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