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银监会小企业培训].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4246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风险管理[银监会小企业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信用风险管理[银监会小企业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信用风险管理[银监会小企业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信用风险管理[银监会小企业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信用风险管理[银监会小企业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风险管理[银监会小企业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风险管理[银监会小企业培训].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与相关监管实践夏令武,2,内 容,概述信用活动管理结构信用风险管理要素对信用风险的监管,3,小企业发展问题至关重要,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非常重要对大灾后恢复重建至关重要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政府方面、市场方面、企业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方面银监会成立以来采取的措施,4,内 容,概述信用活动管理结构信用风险管理要素对信用风险的监管,5,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风险种类,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从传统上看,在金融领域出现的严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良贷款引起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

2、。风险是一种资源,6,银行信贷活动管理结构,制度结构组织管理结构风险管理结构,7,信贷管理的制度结构,业务发展战略;业务拓展制度,例如定价政策;内部控制制度,例如授权制度、关系人贷款制度等;业务操作制度,例如贷款程序;风险管理制度,例如信用集中性风险管理,贷款分类制度,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等;管理信息制度。,8,贷款政策一般包括的内容,贷款业务发展战略贷款的分级授权贷款的期限和品种结构贷款发放的规模控制关系人贷款政策透支授信限额信贷集中风险管理政策,9,贷款政策一般包括的内容,8.贷款的定价9.贷款的担保政策10.信贷档案的管理11.贷款的审批程序12.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政策13.对不良贷款的

3、管理14.贷款分类制度15.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10,评价信贷政策框架的几个原则,由董事会制定、高级管理层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定期更新。采用电子版或活页装订方式反映业务的进展和信贷风险战略信贷程序各阶段均有相应的实施细则所有的信贷员和管理人员必须阅读、理解和遵守其内容不遵守政策的特殊情况,需要在报批时注明。,11,信贷管理组织架构的发展形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信贷组织架构的发展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银行采用后三种类型。,1.原始管理型,2.分散管理型,3.集中管理型,4.水平管理型,12,原始管理型架构主要特点,原始管理型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发展的最初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信

4、贷风险管理体系信贷决策主要以业务人员与各级业务负责人员的判断为主信贷业务叙作、信贷审批、信贷控制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无法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13,分散管理型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职能分散在各分支机构,总行层面缺乏对信贷风险的有效把握信贷决策由个人决策为主转向以集体决策为主,降低了因个人决策失误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弱化了审批人员的个人风险责任意识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审贷分离”,信贷控制职能尚未完全独立-目前,许多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属于该类型,分散管理型架构主要特点,14,集中管理型信贷控制、信贷审批、信贷稽核等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信贷控制、信贷审批与信贷业务叙作三条线分离,提高

5、了信贷控制与审批职能的独立性信贷决策以个人授权审批为主,既提高了审批效率,又增强了审批人员的个人风险责任意识-大多数的欧美大型银行都属于该类型,集中管理型架构主要特点,15,分行业务人员,分行信贷分析人员,分行高级信贷官,执行信贷官,首席风险官,信贷审批委员会,分行信贷审批人员,信贷审批采取个人授权审批方式,信贷审批主要由独立的信贷管理人员进行,业务部门无审批权,集中管理型的审批架构,国内外银行业信贷管理组织架构借鉴参考集中管理型的审批架构,16,领先实践美国银行(集中管理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总裁,信贷审批委员会,首席风险官,信贷检查部,信贷政策部,公司业务执行信

6、贷官,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资本市场部,后台主管,欧洲信贷检查主管,美国信贷检查主管,地区,欧洲公司业务高级信贷官,美国公司业务高级信贷官,欧洲公司业务主管,美国公司业务主管,地区,欧洲公司业务主管,美国公司业务主管,地区,非同业公司业务处,同业公司业务处,行业A公司业务处,行业B公司业务处,新兴市场地区高级信贷官,非同业信贷处,同业信贷处,行业A信贷处,行业B信贷处,非同业公司业务处,同业公司业务处,行业A公司业务处,行业B公司业务处,放款审核人员,放款审核人员,放款审核人员,17,水平管理型授信审批决策主要由业务单元自行作出,信贷业务决策(包括业务叙作与审批)与信贷控制两条线分离,业务单

7、元自行平衡业务发展目标与信贷风险控制目标,大大提高了信贷业务效率信贷控制职能主要负责信贷业务规则与程序的制订,并监督其执行情况对信贷业务经营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些领先的国际银行属于该类型,水平管理型架构主要特点,18,公司业务部,国内外银行业信贷管理组织架构借鉴参考水平管理型,信贷风险管理部,普通贷款的审批路径,超权限贷款的审批路径,接近于水平管理型的信贷审批架构授信审批基本由业务部门自行决策,公司业务部的客户关系经理与信贷分析员经过考核,符合要求均可获得信贷官资格,信贷官有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信贷官,一笔贷款申请需要有两名信贷官签字方可审批通过,其中至少一人的审批权限高于该笔贷款申请,信贷

8、风险管理部的信贷官审批权限较高,19,领先实践花旗银行(水平管理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总裁,首席风险官,信贷检查部,信贷政策部,信贷风险主管,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信用卡业务部,欧洲信用风险官,美国信用风险官,地区,欧洲公司业务主管,美国公司业务主管,地区,行业A信贷处,信贷分析员,客户关系经理,行业B信贷处,公司客户信贷业务的审批由公司业务部自行完成,20,原始管理型,分散管理型,集中管理型,水平管理型,以个人决策为主,以集体决策为主,以个人决策为主(23人),以个人决策为主(23人),信贷决策方式,市场形态比较简单,市场环境比较复杂,同时面对多个不同的市场,市

9、场多样化,通常要面对多个国家与地区市场,面对全球市场,情况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信贷业务规模较小,信贷业务规模得到一定的发展,信贷业务组织较庞大,信贷业务组织规模庞大,发展历程和组织规模,业务人员自行审批,未作审贷分离,开始由信贷审查人员审批,但缺乏独立性,主要由专职信贷审批人员审批,主要由业务单元自行审批,信贷审批,简单分散管理,分散管理,垂直管理,垂直管理,信贷控制集中度,不分离,分离,但不彻底,分离,统一,审贷关系,不独立,不独立,独立,独立,信贷控制独立性,信贷业务效率,无质量可言的高效率,较低,较高,最高,1,2,3,4,5,6,7,8,各类信贷管理组织架构的特点总结,21,涉及组织

10、结构和风险管理结构的几个要素举例,设立首席信贷主管(CCO)对资产质量负责直接向行长或董事会汇报分行的首席信贷主管直接向总行首席信贷主管汇报,而不是分行管理层设立独立的信贷风险审计部门可直接向行长或董事会汇报定期对分行进行审计审计结论影响分行贷款权限总行控制分行的贷款权限设立独立的问题贷款回收部门对出现问题的贷款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管理方式贷款出现损失迹象时,贷款回收部门将接管该账户法律部门需要及时介入对客户的处理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是否需要信贷员介入由贷款回收部门决定,22,内 容,概述信用活动管理结构信用风险管理要素对信用风险的监管,23,信用风险管理的要素,(一)确立业务发展战略(二)

11、制定业务发展计划(三)贷款组合管理(四)信贷尽职调查(五)内部风险评估和审批程序,24,信用风险管理的要素,(六)合规性控制(七)早期风险预警体系(八)问题贷款管理程序和机制(九)业绩评估和薪酬政策(十)回顾银行的信贷战略和业务规划,25,某家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图,战略概述,目标市场,集中度限制/跨境限制,个案信贷,评估、审批控制和监控,文件和契约,监管合规,早期问题发现,问题贷款管理,业绩评估与薪酬政策,回顾战略和目标市场标准,信贷计划,目标市场选择信贷尽职调查社会征信体系信用风险自评体系早期问题发现,26,目标市场定位,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信贷尽职调查,信用风险自评体系,社会征信体

12、系/同行业信息共享,问题早期识别,27,信用风险管理的几个关键点举例,建立良好的信贷风险环境董事会批准和检查信贷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建立风险容忍度;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战略、政策和程序,并将政策和程序细化以识别、测量和控制信贷风险;在健全的授信程序下操作使用健全的、明确的授信标准;建立借款人信贷额度和集团信贷额度;明确建立新增贷款和展期贷款审批程序。保持良好的信贷管理和监测程序确保充分的信贷风险控制;对贷款进行持续监控;对贷款进行定期审查。,28,对私人客户和小企业要加以区别对待,多数银行主要面对三大客户群:公司客户、私人客户和中小型企业。国际领先银行通过成立专门的业务部门对中小企业客户进行

13、独立管理。一些中型银行则是对私人客户和小企业采取合并处理的方式,但是在业务开发管理中又各有侧重。,负责开发适合私人客户及小企业客户的产品,针对不同产品制订不同的风险评定标准为不同客户,不同产品设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在制定业务计划是要考虑到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倾向特点,对消费贷款的需求较多,针对这一特征加大营销力度单一借款人,贷前调查相对简单,对经营性贷款需求量大,对此加大 营销力度企业贷款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行业 因素、经济因素、财务状况等业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银行若属于中小型银行,并且个人金融部门现有的业务对象包括私人和个体工商户,因此建议将小型企业客户并入个人金融部服务范围,但需有专门的客

14、户经理进行业务开拓和相应的贷后管理。,*小型企业是基于对企业注册的性质、规模、资金、人员等方面的考虑,并结合银行现有的客户群来进行划分。,29,消费贷款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对申请人的个人信用评分系统 国外领先银行普遍采用“个人消费信贷电脑审批系统”,实现个人消费贷款审批的电子化能够在审批时预测信用损失,控制最根本的风险,贷款审批流程的最佳实践原则,30,信贷审批最佳实践 流程举例,31,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独立的成本收益核算机制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正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32,小企业贷款的关键因素,董事会的作用业务运作模式(承担业务的部门)的设计

15、(外国银行的经验)业务的创新和操作流程的设计风险管理机制与技术方法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要求培训机制,33,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理念,要有一个“开放的架构”(open architecture)不能带有既定的框框去思考客户的现状和需求 要给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表现在“硬”服务和“软”服务两方面。着眼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出于私密性考虑,私人银行客户一般相对稳定,而且一般也不愿意更换客户经理。,34,私人银行客户与客户经理,客户类别家长/族长举棋不定的投资者匿名氏大人物野心家/积极进取者吝啬鬼/因积蓄而致富的人赌徒前卫者挥霍者财富创造者/企业家,客户特点及对客户经理的要求类型保护主义者、权力主义者。不希望被

16、打扰,希望由客户经理解决所有问题。必须感觉到客户经理非常谨慎。客户一般比较专横、霸道,属权力主义者。客户经理应显得服从而且有帮助。这些客户希望获得社会认知和声誉。客户经理应是社交顾问。客户金钱至上。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应是功能上的,并且要确保成功。年轻,好冒险。需要经常性的接触。客户保持与市场同步,希望与客户经理保持密切关系客户靠继承获得的财富,年轻、轻薄客户希望给自己的事业投资,向银行存款或借款。,35,信用风险模型定性模型,例如5C模型,5P模型5C模型:品格(character),对企业声誉的度量,考察其偿债意愿和偿债历史;资本(capital),所有者的股权投入及其对债务的比率(杠杆率);

17、偿付能力(capacity),还款能力,反映借款者收益的易变性,主要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获得;抵押品(collateral),如果发生违约,银行家对于借款人抵押的物品拥有要求权;周期状况(cycle conditions),商业周期的状态,是决定信用风险损失的一项重要因素,也别是对于受周期决定和影响的产业。5P模型:个人(People)、偿付(Payment)、目的(Purpose)、保障(Protection)、前景(Prospects)贷款风险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管理和分析模型,36,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管理和分析模型,信用风险模型举例定量模型,例如违约风险

18、的估价。银行贷款利率要满足商业银行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要弥补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要补偿贷款的违约风险。假定货币的时间价值用货币的名义利率来表示,即名义利率为r,贷款违约概率为p,那么贷款的协定利率r应该为:r=(1+r)/(1-p)-1;违约风险的估价就是协定利率r减名义利率r,又称溢价,即:DRP=r-r 例如,一笔贷款的违约概率为3%,同期货币的名义利率为10%,则商业银行与客户签定贷款合同时,协定利率应该为:r=(1+0.1)/(1-0.03)-1=1.1/0.97-1=11.34%,则违约风险的溢价为(11.34%-10%),即1.34%。如果贷款违约率增大,比如增加到10%,那么贷款

19、的协定利率就应该是22.22%,违约风险的溢价为12.22%。,37,财务分析,水平分析(Horizontal Analysis),垂直分析/共同比报表分析(Vertical Analysis/Common Size Statement Analysis),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同业比较(Peer Comnparisons),分析财务状况发现信贷风险,38,银行信贷文化,公司文化是一个公司内部的行为规范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公司文化是公司成熟的标志;公司文化的构成要素:组织成员的价值观(或风险意识);信息采取的取向;创新意识;决策和行动能力;团队精神;对组织的忠诚度;工作的责任

20、感。公司文化的组成部分制度文化个人文化社会文化,39,银行信贷文化,良好银行信贷文化的基本特征自上而下的风险意识良好的制度安排有效的内部约束团队精神或集体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40,关系人贷款,对关系人贷款进行严格管理的重要性巴塞尔委员会对关系人贷款监管的要求对关系人贷款的评价内容:1、关系人贷款的审批程序;2、关系人贷款的发放条件;3、关系人贷款的注销;4、关系人贷款的规模。我国关系贷款的特殊属性,41,信贷集中性风险,信贷集中一般指银行或银行集团向一个 或一组关系密切的借款人发放的、未经 特别批准的、金额超过资本金一定比例 的贷款,该比例一般为25%。信贷集中的表现:某单一

21、借款人或一组相互关联的借 款人;抵押品单一或具有相同的特点;,42,信贷集中性风险,集中于某一行业;集中于某一种贷款。可以按超过资本金25%和100%两个层次 的比例统计信贷集中。银行应能识别和分析信贷集中:对信贷集中,重要的是进行总体控制;良好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43,统一授信制度,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或地区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统一授信制度的内容 授信主体的统一 授信形式的统一 不同币种授信的统一 授信对象的统一,

22、44,不良贷款的管理,帮助银行及时确定不良贷款,及时采取措施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理,减少银行可能承受的损失。要点:建立发现问题的预警机制;确立不良贷款的处理程序;设置专门的不良贷款管理职能。,45,内 容,概述信用活动管理结构信用风险管理要素对信用风险的监管,46,巴塞尔委员会关于信用风险管理与监管的重要文件,1982年3月 银行国际信贷管理:国家风险分析、国家风险暴露衡量和控制;1988年7月 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1991年1月 衡量和控制大额信用暴露1992年9月 资产转移和证券化1997年9月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9年4月 信用风险建模:当前的做法和应用2000年9月 信

23、用风险暴露最佳实务2000年9月 信用风险管理原则2004年1月 资产证券化框架的变化2005年3月 信用风险转移2006年6月 贷款估值及其信用风险评价,47,有效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原则(2006年10月),原则8信用风险: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具备一整套管理信用风险的程序;该程序要考虑到银行的风险状况,涵盖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风险(包括交易对手风险)的审慎政策和程序。这应包括发放贷款、开展投资、贷款和投资质量的评估、以及对贷款和投资的持续管理。(4+3)原则9有问题资产、准备和储备: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建立了管理有问题资产、评价准备和储备充足性的有效政策及程序,并

24、认真遵守。(12+1)原则10大额风险暴露: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的各项政策和程序要能协助管理层识别和管理风险集中;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制定审慎限额,限制银行对单一交易对手或关联交易对手集团的风险暴露。(5+1)原则11对关联方的风险暴露:为防止对关联方的风险暴露(表内外)所带来的问题并解决利益冲突问题,银行监管当局必须规定,银行应按商业原则向关联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对这部分贷款要进行有效的监测;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 缓解各项风险。冲销关联贷款要按标准的政策和程序进行。(7),48,信用风险管理原则,建立一个合适的信用风险管理环境原则1:董事会负责审定和定期(至少每年)重审银行信用风险

25、战略和重大信用风险政策。信用风险战略应反应银行对风险的承受度。原则2: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制定的信用风险战略,据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原则3:银行应识别和管理所有产品和业务活动中的信用风险;应在一个合理的信用发放程序下操作原则4:银行应在一个合理的、明确定义的信用发放标准下运作;原则5:银行应根据不同的信贷客户分别制定一个总体的授信额度;原则6:银行应制定一个覆盖所有信贷活动的信贷审批程序;原则7:所有授信活动要避免利益冲突(on a arm-length basis);,49,信用风险管理原则,保持一个合适的信贷管理、衡量和监测的程序原则9:银行必须建立监测单项授信状况的制度,包括对损

26、失准备的提取情况;原则10:要鼓励银行开发和应用专门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原则11:银行必须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保证管理层及时全面了解信用风险;原则12:银行必须建立监测信贷组合的总体构成和质量的制度;原则13:银行在评估单项授信和信贷组合时,应考虑未来经济环境的可能变化;确保对信用风险的充分控制原则14:银行应建立独立的、持续的、针对信用风险管理程序进行评估的制度;原则15:银行应保证授信职能得到合适的管理,信用暴露控制在审慎标准和内部限额之内;原则16:银行必须对问题授信建立早期救助制度;监管者的角色原则17:监管者应要求银行建立一个有效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

27、风险的制度。监管者应对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进行独立评估。,50,中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对信用风险的重要监管规章及实务,1998年4月 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1999年5月 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2003年10月 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2月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办法2004年7月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2004年9月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指引2005年4月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2005年7月 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2005年11月 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12月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

28、)2006年3月 农村合作 金融机构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2006年5月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社团贷款指引2006年X月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办法2006年10月 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51,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客户调查和业务受理尽职要求应根据本行确定的业务发展规划及风险战略,拟定明确的目标客户;客户调查应根据授信种类搜集客户基本资料,建立客户档案;应酌情、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中介机构索取相关资料,以验证客户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并作备案;应了解和掌握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督促客户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益,保证授信安全;应督促授信管理部门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就客户调查资料的

29、完整性、真实性建立相互沟通机制。分析与评价尽职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授信品种的特点,对客户申请的授信业务进行分析评价;应认真评估客户的财务报表,对影响客户财务状况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应对客户的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应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予以记载。,52,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本行信贷制度,对授信项目的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在客户信用等级和客户评价报告的有效期内,对发生影响客户资信的重大事项,商业银行应重新进行授信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尽职要求授信决策应在书面授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权限进行授信;授信决策应依据规定的程序进

30、行,不得违反程序或减少程序进行授信;授信后管理和问题授信处理尽职要求商业银行授信实施后,应对所有可能影响还款的因素进行持续监测,并形成书面监测报告。应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的原则,对已实施授信进行准确分类,并建立客户情况变化报告制度。应根据客户偿还能力和现金流量,对客户授信进行调整对问题授信应采取有效措施;授信工作尽职调查要求商业银行应设立独立的授信工作尽职调查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53,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制定的小企业授信政策应体现小企业经营规律、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特点,实行差别化授信管理。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发展战略和小企业业务特点,细分市场,研究各类目标客户群的经营

31、规律和风险特征,明确客户的基本准入条件。商业银行可授予客户经理一定的授信权,经授信调查后,两名客户经理可在权限内决定是否授予授信,并实行双签制。,54,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简化小企业授信环节,适当扩大客户经理授权;建立灵活的授信机制,在授信金额、利率、期限等方面满足小企业灵活多样的需求;强调专业化经营;鼓励授信人员贴近客户;注重非财务信息;不过度依赖企业财务报表;调查环节突出适用性;突出简化流程;强调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不实行“零风险考核”,要求商业银行设立科学、合理的小企业坏账容忍度;探索更为合理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不搞终身追究制,55,小企业贷款逾期天数风险分类矩阵,5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