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4396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扎实做好我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确定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民函(2019)88号)和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推动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格局,着力补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短板,大力推动医养结合深入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和智慧养老服务,加快完善多层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

2、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格局。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市场培育、标准制定、科学评估、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并创新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有效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二)需求导向,突出重点。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改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结构,突出以高龄、生活不能自理、计生特扶家庭老年人为重点,实现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精准对接。坚持稳步推进,合理确定服务项目、内容和标准,充分保障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推动养老

3、服务由补缺型逐步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三)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开展多种形式试点,并总结出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具有示范性的典型经验,面向全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统筹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和城乡养老服务发展,扩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惠及更多老年群体。三、工作任务(-)建立试点工作机制1 .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教育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见附件D,负责各项试点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责任单位:区民政局)2 .保障试点经费投入。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多渠

4、道筹措资金,统筹安排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经费50万元。(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民政局)3 .建立试点工作督查评估机制。加强试点工作督查指导和过程管理,将试点工作列入区政府年度工作督查考评范围,确保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民政局)(二)实施养老融合发展工程4 .完善运营机制。在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搭建服务网络平台,全面放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引入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运营,支持社会力量托管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等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服务项目。(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5、区财政局)5 .完善社区养老网络。开展社区用房清理,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国有闲置的各类办公楼等设施改造用于养老服务,按照无偿或低偿标准交由专业养老企业进行适老化改造及运营。试点期内,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资金中按每张床位2万元标准安排补助资金以及从试点资金中安排50万元,整体打造高山背社区、苏园路社区、龙船头社区、飞虹路社区及立交桥社区养老服务片区,通过改造原区水利局、区工商局闲置办公楼和社区现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养老功能需求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中央厨房等,对社区周边老年人群开展全托、日

6、托、配送餐、居家照料等养老服务。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资金中按每张床位2万元标准建设杨家坪社区东岭逸景小区内设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养老床位20张。结合上白水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安排100万元试点资金,用于上白水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设置养老床位100张。每个社区配建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镇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分别达100%、60%o(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住建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新天公司)6 .健全机构养老体系。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委托管理以及贷款贴息、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通过土地、资金等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优惠政策

7、,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场所和设施。试点期内,将区福利中心采取公建民营方式委托专业养老企业运营,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资金中安排1010万元床位补助资金,由养老企业对区社会福利中心进行装修、适老化改造,配建综合性康复医院,提供普惠性养老床位520张以上。(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卫生健康局、区税务局、新天公司)7 .开展敬老院提质改造。结合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开展小、远、散供养服务机构整治,整合提升供养服务设施资源,构建“1+5”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联合体(1个区社会福利中心,5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服务

8、机构兜底保障能力的总体提升。2020年完成栖凤渡镇、五里牌镇、许家洞镇3所区域性敬老院的标准化新建;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资金中安排1200万元,用于新建飞天山镇、良田镇区域性敬老院。(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8 .推进护理型床位建设。新建各区域性敬老院中护理型床位数不低于建设总床位数的50%o将许家洞镇敬老院建设为区级失能失智老人集中照护中心,提供护理型床位200张,配备专业护理人员。(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9 .促进镇敬老院升级转型。逐步将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充分满足本地区农村

9、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将敬老院集中照料护理服务逐步向社会开放,盘活闲置资源,低偿或无偿地为周边居家老人特别是失能、失独、空巢、留守、高龄老人提供短期居住、日间照料等服务,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让更多的老年人共享养老资源。(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实施家庭和公共设施适老化工程10 .推进适老化设施改造。通过各级力量支持或参与等方式,推进老旧居住小区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改造,重点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试点实行加装电梯项目,统筹考虑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全区所有纳入特困供养、低保户、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

10、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及公办养老机构,按照住建部无障碍设计规范实施适老化改造。2020年,从试点资金中安排50万元,并从各镇、街道中选取不少于50户困难家庭实施改造。同时根据老年人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需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引导城乡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扶贫办、区残联)11 .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严格执行新建住宅小区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对已建成居住(小)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11、确保每千户室内为老服务场所不低于150平方米建筑面积,室外老年人活动场所不低于300平方米。(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民政局)(四)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服务保障工程12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开展高龄、失能(伤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空巢(独居、农村留守)等特殊和困难老年人摸底工作,全面掌握特殊和困难老年人数量、分布、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并加强动态管理。(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残联、区卫生健康局)13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分级分类建立“5+X”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即根据老年人需求,制定但不限于送餐助餐、生活照料、康复护

12、理、物流配送、应急服务、精神慰藉等项目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4 .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和需求评估制度。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定老年人需求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评估结果与基本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优先顺序等挂钩,确保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公平享有、精准提供,提高养老服务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15 .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村级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中心,将开展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扶持和引导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为老组织优先为农村留

13、守老年人提供定期探访、生活照料、生产帮扶、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并打造农村留守老人关爱示范点。将农村留守老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重点人群优先实施,签约率达100虬(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五)实施智慧养老工程16 .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老龄人群和养老服务企业信息数据中心,畅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沟通对接渠道,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建立由老年人提出服务需求、服务商提供专业服务、平台进行服务质量评估的完整需求服务链条,打造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通过制定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即根据老年人需求,通过整合通信网络、智能

14、呼叫、互联网等手段,为居家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零距离”。(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科工局、区民政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17 .开发人力资源。培育养老从业人员专业化市场,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医务工作者、家政服务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人社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商务局、区民政局)18 .培育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培育发展各类为老服务公益组织,支持各类养老助老服务活动。搭建对接平台,构建志愿帮扶服务网络。选择与区志

15、愿者联合会合作,开展养老服务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探索养老助老志愿服务积分或时间储蓄银行等制度,倡导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大中专院校学生积极参加。(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人社局、区教育局)19 .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素质。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市第一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相关课程,加快培育养老服务产业的服务人员和技能人员。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补贴制度。科学设置养老机构专业技术岗位,重点培育和引进医生、护土、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具有执业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选取示范性养老机构作为全区养老

16、服务管理人员培训基地,轮流对各类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进行轮训,提升综合素质。(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市第一职中)(七)实施医养结合发展工程20 .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有效融合。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照料机构对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和居家康复护理服务。鼓励企业职工医院、康复疗养机构依托其医疗卫生资源转型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区社会福利中心康养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华湘医养中心、区精神病院医养中心建设,逐步

17、实施各镇、街道卫生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建设,确保2022年底前,每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置养老床位。(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21 .加强老年健康管理。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做好健康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提高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巡诊、健康查体、保健咨询、健身指导等服务,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推广老年病防治适宜技术,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和关怀服务。(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八)实施服

18、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22 .完善标准规范。贯彻落实中、省已发布的养老服务相关标准,完善地方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相关行业标准。引入第三方机构强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监督评估,构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信用体系,完善养老机构消防、卫生、食品、医疗等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3 .强化质量监管。加强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日常运营、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并作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享受有关政策和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参考使用。(责任单位:

19、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九)实施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提升工程24 .推动精准扶贫与养老相结合。将发展农村养老纳入精准扶贫发展规划,开发养老产业项目,优先为当地老年人提供服务;开展“互助养老扶贫”,开发扶贫互助养老公益性岗位,优先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作为护理员,为贫困高龄或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实现一岗解决居家妇女“脱贫”和老年人口“解困”的两难问题。(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扶贫办)25 .发展互助关爱养老。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养老服务功能。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覆盖率达6

20、0%以上。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老年协会等作用,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保护示范村建设。(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四、实施步骤(一)动员部署(2019年12月)。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分解任务,明确职责。(二)组织推进(2020年3月一8月)。起草并印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各责任单位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三)评估验收(2020年9月)。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对各地试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责任单位根据上级评估要求完成工作总结及工作台账

21、,汇总形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书面材料。(四)总结推广(2020年10月-12月)。认真总结改革试点工作经验,梳理好的方法措施,在全区推广,进一步巩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成果。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全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区试点工作,区民政局牵头负责改革试点的组织实施、协调推动。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分析试点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统筹研究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区直各有关部门要对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措施办法,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形成协调配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试点补助资金和各类专项补助资金,强化居

22、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经费保障,区福彩公益金要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要严格资金核算、审批、拨付程序,自觉接受审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利用。(三)强化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宣传引导工作机制,通过媒体积极宣传养老、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养老服务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支持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事业,鼓励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老年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能的发展格局。(四)强化监督问责。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纳入重点督查和绩效考核事项,加强绩效考核和工作督查力度。量化任务指标,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分配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