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4486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文体局全力推进谋划文化旅游体育大局,全力攻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局,全力配合稳定各项中心工作大局,全力以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一、主要数据1 .人均拥有公共文化面积。2021年度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006988平方米,人均L38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幅20%o2 .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2021年度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4.702人次,全市排名第二。3 .规上文化企业。区级高质量发展考核企业23家,营业额191401千元,同比增幅28.63%;市级高质量展考核企业56家,营业额199

2、7681千元,同比增幅24.56%。4 .接待游客总人数及旅游总收入。截至第三季度,我区接待游客总人数637.4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3717亿元,全市排名第一;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同比-5.4%,旅游收入及增长率得分排名全市第六。二、主要成绩今年来,我局共取得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9项、市级荣誉1项。其中,常德丝弦只要主义真代表湖南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常德丝弦不屈的吼声代表湖南省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十九届群星奖;常德丝弦今天再唱新事多获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优秀作品奖,在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获田径、游泳、射击、拳击、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共计8.92枚金牌;常德丝弦不屈的吼声

3、荣获第八届常德原创文艺奖。二、主要灵点L阵地建设延伸“最末梢”。我区14个乡镇(街道)均按“七个一”标准建设了综合文化站,128个村(社区)均按照“门前十小”标准建立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升级了诗墙景区四阁、游客中心和旅游厕所;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健身场地1399处,健身路径311处,健身活动面积达234万平方米,乡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o2.惠民工程服务“零距离”。2022年全年共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3场,开展送电影下乡进社区约360场;开设了中老年艺术团舞蹈培训班、少儿书法美术免费培训班和常德丝弦少儿弹唱班3类免费培训班;组织800余名群众参

4、加了2022年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2%以上;体育馆内器械、瑜伽和动感单车等12项健身项目已全面开放,日开放时长达11小时,截至目前,我区体育馆共开展大型文体活动11场次,低免开放服务群众36.56万人次。3 .重点项目啃掉“硬骨头”。今年,我局策划引进了“花山体育运动公园”项目,总投资额为7亿元人民币。2022年3月24日,该项目完成发改系统备案;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精神,“花山体育运动公园”项目已纳入“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根据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措施,该项目已经纳入省文旅厅“2022年度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十大重点文旅产业项

5、目”;此外,我们已经联合区发改局为项目申请了2000万专项资金。预计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成1.5亿元规模的建设内容。4 .文旅品牌激发“热效应”。常德丝弦品牌享誉省内外,一年来获得全国、省市各级专业比赛数项荣誉;“四季同行雷锋家乡学雷锋”、“喜迎二十大奋斗新征程”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敬老月”等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深受群众喜爱;“强国复兴有我喜迎二十大”、“湖南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文化品牌叫好又叫座;艺丹沅文艺部落项、天景花池田园综合体和亚林美术馆等乡村旅游品牌迅速崛起,成为“网红”景点;“点亮夜武陵”白马湖爱心荧光跑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四、2023年工作计

6、划2023年,我们将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聚焦强基础、强服务、强发展、强产业、强品牌、强考核,在新征程中勇闯新佳绩。具体工作安排如下:L搭好为民服务的“台子”。按照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的标准和考核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我区文化馆、图书馆建改升级工作,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公共文化空间;依据新“十四五”旅游厕所建设计划,督促加快全区旅游厕所改建、维护,加强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乡镇(街道)项目实施工作,预计年均投放全民健身路径、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20套以上,在全区范围内建立

7、起功能较齐全、布局较合理的“区一(乡镇)街道一村(社区)”三级群众健身设施供给体系。2 .夯实产业融合的“底子”。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综合带动功能。借力我区乡村旅游资源,将生态采摘、乡村垂钓、旅游观赏相结合,在解决农产品销路的同时带动农家住宿、特色餐饮的发展,为文旅产业融合添豉加瓦;推动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以示范区为基地,集聚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文旅产业,汇聚一批想干、肯干、能干的文旅能人,打造一批活跃度高、吸引力强的文创群落,形成文旅品牌知名度高、产业配套完善度全、文旅产业融合度强的发展格局。3 .擦亮文旅品牌的“面子”。在传承发展光大常德丝弦的过程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武陵文化精

8、髓,坚定文化自信;扩大百团大赛、社区文化节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影响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门前十小”示范工程创建,打造一批“最美潇湘文化阵地”;开展“一乡一村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艺术乡村”名片;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计划在2023年推出1-2个省级乡村旅游景点;重点围绕”文化、乡村旅游、研学”等旅游主题,策划旅游节庆活动品牌,打响旅游产业知名度。4 .铺实项目建设的“路子”。坚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已经落实的重点项目实行定期上门走访,倾听项目建设诉求,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配合项目方和商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争取央企投资落地生根;加强部门对

9、接,为推动项目用地征拆和项目前期报批报建工作做好服务,落实项目后盾单位责任,做好与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集中人力、精力、财力,确保上下齐心,千方百计推进重大项目顺利进行。5 .育出文体事业的“苗子”。着力推进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组织各乡镇(街道)文化站站长、村(社区)文化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不少于5天。重点培养基层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文化志愿者等基础人才,逐步建立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规范、细化各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健全培训制度及准入制度,同时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全面提高体育从业人员水平,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打好基础。6走稳绩效考核的“步子”。对标对表,严格明确落实责任,定期对高质量发展指标每阶段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和上级各部门时刻保持衔接,掌握高质量发展和真抓实干指标最新进展情况;鼓励旅游商品、企业对外推广,积极参加省市以上旅游商品推介活动;加大旅游宣传铺开力度,按计划完成年度旅游宣传任务和各项考核计划。7 .挑起中心任务的“担子”。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企业主体;按要求做好节假日值班值守、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武陵交通劝导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