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亚历史背景.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4675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亚历史背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西亚历史背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西亚历史背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西亚历史背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西亚历史背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亚历史背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亚历史背景.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亚历史背景,徐一清,中亚,中亚又称中亚细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上的中亚国家包括五国,即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但广义上的说法也包括阿富汗斯坦。关于“中亚”这一地理概念在学者中认识并不统一。此地区的居民多为突厥语民族,所以中亚也有中亚学者称其为突厥斯坦。,在苏联解体后,已经独立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克曼斯坦的领导人在塔什干举行会议,宣布中亚地区应当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从此之后,中亚五国成了中亚最为普遍接受的界定。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苏联解体之前不久根据气候和风俗作出的定义,中亚的概念要广泛许多。其应当包括蒙古,中国西藏、新疆

2、和内蒙古西部,伊朗东北部的古利斯坦省、北霍拉桑省、霍拉桑省,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和旁遮普省,巴控克什米尔(包括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和自由克什米尔),印度的旁遮普邦,印度控制的拉达克,印控克什米尔,俄罗斯中东部南方有泰加林分布的区域,以及从前苏联独立的五个斯坦国家。另一个变通的界定方法是根据种族划分,即突厥人、东伊朗人居住的地区。这些区域包括中国的新疆省、西伯利亚南部生活着突厥民族的区域、从前苏联独立的五个斯坦国家以及阿富汗突厥斯坦。此外还包括阿富汗斯坦、巴基斯坦北部和克什米尔山谷,以及中国西藏和印控拉达克。在这一概念下,上述地区的绝大部分居民都属于当地原住民。,历史变迁,历史

3、主基调:影响中亚历史的主要是地理和气候。因为干燥,中亚地区不利于种植农业的发展,只能依靠水利便利发展灌溉农业;又因为远离海洋,遏制了贸易流通。因此,中亚地区人口分布不平衡,数千年来都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所并存控制。中亚的游牧民族与周边的农耕民族长期冲突不断。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显然更适合战争,草原骑兵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单位,但他们的战斗力往往受到内部分裂因素的遏制。穿越中亚的丝绸之路往往会促进游牧民族的内在统一,从而周期性地产生伟大领袖来统一领导所有部落,形成一股强大的近乎不可阻挡的力量。诸如匈人劫掠欧洲、五胡乱华以及几乎征服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都是这样发生的。,“游牧与绿洲城邦的

4、兴起”从现代智人(Homosapiens)于距今4万年前从非洲进入中亚谈起,探讨中亚的史前史。人类约在公元前4800年驯化马匹,公元前3700年掌握骑马技术,公元前2000年游牧发展成熟。而人类对马匹的控制加上复合弓的发明,使得骑马民族取得军事上的优势。早期的马车技术很快就为昨日黄花。动物则是重要的财产与食物来源,其中马、羊是衡量财产多寡的主要标准,另外还有骆驼、山羊与牛等畜群。游牧民族的领袖一般会设法控制绿洲城市,因为当地的商业与农业能够为他们带来食物与税收,而游牧民族与绿洲城市两者间有着共生关系。,“早期游牧民族:战攻为其生业”从公元前3000至2500年间操印欧语的民族在欧亚大陆分为两支

5、系谈起,一支进入新疆成为吐火罗人的祖先,另一支亚利安人则向东进入西伯利亚、蒙古、新疆与巴基斯坦北部。在中亚,操伊朗语的游牧民族被波斯人称为塞人,希腊人则称之为斯基泰。他们以擅长骑射或使用战车闻名。稍晚从伊朗与吐火罗边境进入蒙古的游牧民族匈奴人于公元前128年兴起,并且与南方的秦汉帝国对抗。而在同时期的西方,贵霜帝国与匈人也逐渐形成。贵霜帝国崇奉祆教与佛教,并且大力支持农业、商业与艺术,融合了印度与希腊罗马风格的犍陀罗艺术盛行一时。公元230至270年间,贵霜帝国衰微并被波斯萨珊王朝取代。在公元4世纪时,后者受到来自北方的匈人袭击。这个长时段的迁徙也导致了公元440年匈人领袖阿提拉入侵罗马。但无

6、论是匈奴或匈人,都未能对中国或罗马造成致命威胁。,天可汗:突厥与其后继者,从汉朝与匈奴崩溃后的欧亚局势谈起,提到新兴的三大势力,包括控制中原的北魏拓跋氏、控制蒙古的柔然(即阿瓦尔人),与控制贵霜旧地的嚈哒。这三个国家对整个欧亚产生了涟漪作用。公元6世纪初,柔然的内乱加上铁勒的反叛成为突厥兴起的背景。学界对于突厥的祖源仍旧不太清楚。不过其统治世族名为阿史那,可能是源自东伊朗语ashsheina或吐火罗语ashna,意为蓝色,这在突厥以颜色命名方位的传统(可能借自中国)中有东方之意(p.37)。在乙息记可汗科罗与木杆可汗的先后统治下,突厥的版图快速扩张成为史上第一个东起满洲西至黑海的跨欧亚帝国。而

7、突厥可汗受命于天(Tengri)的意识形态也成为后世游牧帝国效法的对象。,丝路城市与伊斯兰教的到来,阿拉伯帝国入侵中亚河中地区以前的丝路城市与贸易。当时控制丝路贸易的商人多半为粟特人,他们多半以家族公司的形式存在,并且在主要城市与地方聚落中设立据点。在中国,许多粟特人也出任官员和将领,或以农夫与牧马人为业等。其社群领袖被称为萨宝(sartapao,源自梵文sarthavaha,意为商队领袖)。在当时,诸如塔里木盆地的喀什、焉耆、库车与和阗等是中亚东部的重要绿洲城市。唐朝与吐蕃帝国双方都曾试图控制此处。在中亚河中地区则以花剌子模、撒马尔罕与布哈拉等为主。当时波斯语成为中亚主要的书面语,但是突厥语

8、则成为重要的共同口头语。公元11世纪末编写突厥语大词典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就曾经指出在中亚城市中多数的人口都能使用突厥与粟特双语。,新月高挂草原:伊斯兰教与突厥民族,:突厥帝国崩溃后到蒙古帝国兴起以前的中亚情势。不同支系的突厥民族彼此互相攻战,也产生了大量的民族迁徙,例如公元770年代被葛逻禄逐出中亚河中地区的比千后来被迫迁徙到东欧。另外这个时期是伊斯兰教从城市传布到草原地区的重要时期,其中波斯的萨曼王朝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伊斯兰教神祕主义的苏非派(Sufism),由于其形式与突厥萨满信仰类似,因此突厥游牧民较易接受。而突厥人伊斯兰化之后则反而逐渐强大,并且控制了原先的伊斯兰腹地,例如赛尔柱帝

9、国。,蒙古旋风,是蒙古如何从一个部族联盟而发展成为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成吉思汗凭借着伴当(n?k?r)之力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并且迫使畏吾儿归顺,征服了西辽、花剌子模,1227年在远征西夏时过世,被穆斯林称为“上帝之鞭”。其后裔延续了其扩张事业,征服了中国、伊朗与俄罗斯。不过后来中亚的蒙古征服者在语言上逐渐被当地的突厥与波斯人同化。蒙古帝国对全球史影响巨大,各种工艺、饮食与商旅都在这个时期产生交流。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上帝国,欧亚大陆上首次建立了统一的通讯管道。部分学者认为这是早期世界体系的开始,也是现代世界的先声。,之后的成吉思家族、帖木儿与帖木儿帝国的文艺复兴,蒙古帝国崩溃后在中亚代之

10、而起的帖木儿帝国。蒙古帝国崩溃后,整个中亚在语言上的突厥化与对于成吉思家族后裔的忠诚成为重要特征。帖木儿(Temr)巧妙利用察合台汗国内部的部族与氏族倾扎,于1370年掌握大权。受制成吉思汗黄金家族(altanurugh)后裔者不得称汗的原则,他娶了成吉思家族的后裔,并且以驸马(kregen)自居,对穆斯林群众而言,他则被视为大异密(theGreatAm?r)。他的势力从中亚直达印度北部与小亚细亚。其子沙哈鲁(Shahrukh)与其孙兀鲁伯(UlughBeg)崇奉伊斯兰教,并且奖掖科学与文艺。天文学、数学、波斯与察合台突厥文学和细密画等都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另外帖木儿在与鄂图曼帝国的战争中使用

11、了火炮,这也使得火药在中亚进一步得到传播。但是当周围定居帝国的火器技术上日新月异时,中亚却陷入停滞。这也使得中亚逐渐失去武力优势。,火药时代与帝国崩溃,自16世纪初起,中亚处于周边帝国的夹缝中,并在竞逐过程中逐渐落居下风的过程。在西方,立基于伊朗的萨法维帝国(theSafavidempire)将伊斯兰教什叶派定为国教,并且切断了以当时信奉逊尼派的中亚与其盟友鄂图曼帝国的联系。在北方,在征服了金帐汗国的后继者之一伏尔加汗国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立为沙皇(tsar),并视自己为拜占庭皇帝与成吉思汗家族的继承人以及基督教的保护者。此后俄国的势力开始进入中亚,并且在中亚传布东正教。当时中亚

12、牧民正苦于天花与其他疾病肆虐,这也有利于俄国的侵逼(pp.108-109)。俄国对中亚的入侵一直到17世纪后期遭遇由满洲人建立的清朝才首次受阻。在东方的清朝作为藏传佛教的保护者也正向中亚扩张。另外在这个时代中,蒙古重新信奉藏传佛教的结果则是造成中亚世界分裂为以穆斯林为主的突厥波斯世界与以佛教徒为主的蒙古世界。在这个时期,中亚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武力平衡也逐渐打破。17世纪中叶,前者的复合弓与后者的火绳枪之间还算平分秋色。但是到了18世纪中叶,燧发枪已经取得优势。有些游牧民族拒绝使用枪炮,因为这种武器并不适合传统游牧民族的战术;有些则愿意接受枪炮,但是大部分缺乏量产的工业能力或是足够的财力来购置。因

13、此总体来说,中亚游牧民族在军备竞赛上逐渐落居下风。到了19世纪末时,中亚大部都已在沙俄与清朝的控制下。,西亚历史背景,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面积约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20000多万。高原广布,北部多山脉。北部山地高原与南部阿拉伯半岛之间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气候干燥。南部沙漠面积广大。本区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区和西部山地属地中海式气候,东部和内陆高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

14、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亚是胡萝卜、甜瓜、洋葱、菠菜、苜蓿、椰枣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骆驼、阿拉伯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种的原产地。,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先后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奴隶制国家,古代两河流域的阿卡德王国、乌尔王朝到古代巴比伦,小亚的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以及巴勒斯坦的以色列犹太王国相继经历了自己的繁荣昌盛时期,在历史上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西亚的奴隶制经济更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最后波斯帝国征服了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了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两河流域是指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所冲积而成的

15、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苏美尔文明,1、苏美尔的政治演进公元前7000年,两国和流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定居的氏族部落。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大创建者是苏美尔人,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个

16、文明。到距今50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各城市国家为了争雄称霸,相互征战大大削弱了苏美尔人的力量,最后迫使他们臣服于塞姆人。闪米特人的著名领袖萨尔贡(意为真正的国王)一世。建立阿卡德帝国(前23712230年),苏美尔文明从城邦国家过渡到统一王国时期。但它的寿命短暂历时280年)。来自伊朗的新入侵者打败了萨尔贡一世的孙子,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又一个个重新出现,直到乌尔城邦崛起,再一次统一各城邦,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史称乌尔第三王朝)。这一帝国从公元前2113到2006年,维持了一个世纪,公元前2006年,在埃兰人和阿摩利人的夹击下,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古巴比

17、伦,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埃兰人不久就离开了,但是阿摩利人却留了下来。大约在2000BC,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1792BC,汉谟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汉谟拉比的统治 1、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他总揽全国立法、司法、行政和宗教大权,并把自己神化,称自己为伟大天神的后裔。任命中央和地方的官员。2、发展农业,大力兴修水利。在他统治期间,两河流域的南部农业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青铜已经广泛使用,曾经多次开凿河渠,兴修水利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建立常备军。当时的士兵可以从国家那里领到份地,士 兵死后只要他们的儿子替他们

18、服兵役,份地就可以继续耕种,但不得随意侵占和买卖。这种份地和军事义务相连的兵役制度使得国家有一支随时可以征召的常备军,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4、制定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真正令汉谟拉比名垂千古,历经三千多年之久仍然家喻户晓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并非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在他之前的乌尔第三王朝时代,已经有了一部乌尔纳木法典,但汉谟拉比法典的完整程度远过于后者。据说因为汉谟拉比日理万机,应付不了每天要处理的大量案件,就让人把法律条文全部搜集起来,编成了法典,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以晓谕天下。,古巴比伦是个奴隶制国家,阶级结构主要包含:全权自由民: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和

19、商业高利贷者。也包括自耕农、独立手工业者等等。非全权自由民:经济依附于王家,例如分得份地的常备军士兵。奴隶:来源于战俘,和买来的奴隶或债务奴隶。古巴比伦债务奴隶的空前发展,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与高利贷的急剧发展有关。欠债的人不仅以妻子奴婢为债奴,自己也往往沦为奴隶。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青铜广泛使用,灌溉系统有了扩大和改善,“田地是国家的生命”。手工业和商业也有所发展。国王拥有大量土地,寺庙和贵族也拥有大片土地。村社的份地也成为各农户的私有地。,古巴比伦的衰亡奴隶主们经常残酷地剥削奴隶和被征服的平民。汉谟拉比死后,国内经常发生奴隶暴动,一些城市被占领,周围的游牧民族时常入侵。住在巴比伦北面的亚述人十

20、分强悍。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春秋时代),亚述成为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689BC,古巴比伦王国被亚述所灭。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埃及,也都先后归入它的版图。除了希腊和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几乎都被它占领了。亚述的首都叫尼尼微,那里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宫殿。,亚述文明,亚述主要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境内农业发达,盛产各种金属,且地当古代西亚各国主要商路之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亚述国家的历史也分为古亚述(前3000前1600)、中亚述(前1500前900年)和新亚述(前800前700年。)三个阶段。新亚述时期,亚述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帝国。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阿淑

21、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见乌尔)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古亚述最高机构为城邦贵族长老会议。公务人员有一年一任的号里木的名年官(即以其名名其任职之年),管理财政经济,由抽签选出。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配给大家族使用,很少买卖。奴隶较少,社会主要劳动者为承担公社义务的自由民。中介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贵族和商人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而致富。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对外侵略加强了伊沙库的地位。约公

22、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他死后,亚述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之藩属。古亚述时期至此宣告结束。,中亚述时期,中亚述时期(约前1400前1078)公元前14世纪中叶,米坦尼遭到赫梯沉重打击后趋于衰落,亚述乘机独立,开始了中亚述时期。此后,亚述王权加强,长老会议失去作用,其政体由贵族寡头共和制过渡到君主专制。此后亚述统治者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赫梯和巴比伦,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中亚述在提格拉?帕拉萨一世时期(公元前1115前1077年在位)曾强大一时,向南征服了巴比伦,向西达地

23、中海东岸。中亚述时期,政体已过渡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只具形式,专属于国王的官吏已经产生。国家常备军已存在,其来源主要是自由民。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贷者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 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公元前11世纪末,亚述在阿拉米人迁徙浪潮打击下,再度衰落。到公元前10世纪末,恢复了元气的亚述才开始转入反攻。至公元前9世纪前半期,在亚述王纳西拔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在位)的领导下,亚述打败了阿拉米人的城邦,并给予北面的乌拉尔图王国以沉重的打击。纳西拔二世奠定了新亚述帝国的基础。,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即新亚述帝国。公元前1

24、0世纪,亚述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为其长期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给养。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以极度凶残为特色。自亚述纳西拔二世后,亚述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强烈反抗。与乌拉尔图王国的战争也屡遭失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前858前824在位)以后,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公元前746年,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公元前746前724年)在新的条件下,加强了中央集权制,改组了军队,开始实行募乒制。他把常备军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锱重兵以及工兵等专门兵种,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

25、优良的军事体制。改革后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及后来的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1前705年)、辛那克里布(前704前68l在位)、伊撒哈顿(前680前669在位),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伦,并摧毁了乌拉尔图强国,进入全盛时期。到公元前7世纪,亚述国王又侵入阿拉伯半岛,征服埃及,毁灭埃兰,在西亚历史上第一次把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很大一片领土上的各族结合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从此亚述神(战神)也代替了巴比伦主神马都克而成为最高神,这是征服者的军事权力在宗教思想上的反映。亚述帝国是靠残暴的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也是靠残暴的武力来

26、维持的。除了高压手段以外,亚述还在各地上层分子中间扶植亲亚述的势力,物色代理人,利用他们充当傀儡来奴役当地人民。,新巴比伦Babylon,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伦的迦勒底人联合东边的米堤亚人进攻亚达。他们手执带血的长矛和盾牌冲进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杀,甚至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亚述最后一代国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宫殿一起被烧成灰烬。从此,这个庞大帝国连同它的首都就从地面上消失了。战胜了亚述的迦勒底人在巴比伦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为了和那个被亚述灭掉的古巴比伦王国区别开,人们把它叫做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把首都巴比伦城建成一座堡垒般的城市。它的规模就是用今天

27、的标准来看,也是非常壮观的。新巴比伦城在巴格达以南数十公里,有三道城墙环卫。主墙长约13。2公里,每隔44米筑塔楼,全城共300多个塔楼。主墙厚7.8米,墙上的大道可以容4匹马并行,城外有又深又阔的护城河。城内有石板筑成的大路。穿过用玻璃砖镶嵌成兽行装饰的伊什塔尔神门。幼发拉底河从城墙下流进来,穿城而过。巴比伦城里还有一座很大的皇宫,皇宫内修建了一个“空中花园”,被后世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前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

28、相传,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米的花园。(可见伟大的建筑往往是美好的爱情的见证,比如印度的泰姬陵。)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因从远处望去,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

29、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巴比伦的衰亡,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期间(公元前605公元前562年),巴比伦的国力最为强大。他率兵攻打叙利亚,出兵巴勒斯坦,夺占耶路撒冷,灭掉犹太王国,强迫犹太人迁居巴比伦当奴隶,成为“巴比伦之囚”。在晚年,他还侵入埃及。在这几十年里,巴比伦城人口达到10多万,还有来自亚洲各地的商人,奴隶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强盛的背后,已经埋伏了危机,被征服的外族人对巴比伦奴隶主的仇恨和反抗不断发生,本族的贫民和农民因破产沦为奴隶,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奴隶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尼布甲尼撒死后,国内政局立即动荡起来,6年中8个国王

30、被废,其中两个被杀。在东面,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的盟邦米堤亚,对巴比伦形成了大军压境的局面。巴比伦的奴隶主们忙于争权夺利,纵情享乐,他们以为他们的城墙是那样高大而坚固,谁也攻不破。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敌人会利用穿过城墙的幼发拉底河打进来。一天晚上,巴比伦的一个年轻王子正在举行狂欢宴会。波斯王居鲁士下令在幼发拉底河中修筑了一座水坝,把河水放到坝的一边去。他的军队从另一边放干水的河床中偷偷进到城里,未经交战就占领了巴比伦。据说,有一些巴比伦商人做了波斯人的内应。在538BC,被位于伊朗高原的波斯所灭。在仅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灭亡了。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便告结束。,赫梯

31、帝国(hittite)(公元前19世纪中叶公元前8世纪),赫梯国发源于小亚细亚东部的高原 山区,在哈利斯河(今名克泽尔河)上游一带。这里的原始居民称为哈梯人,他们既非闪米特人,也与古代其他民族没什么关系。约公元前2000年代,一支属于印欧人的涅西特人迁人此地,与当地的哈梯人逐渐同化,形成了赫梯人。【赫梯国的兴衰】赫梯国家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9世纪中叶,初为小国,后以哈图斯(今波加科斯)为中心形成联盟,渐趋统一。赫梯在古巴比伦的后期逐渐强盛,常向两河流域侵扰,最大一次入侵发生在公元前16世纪初,赫梯军队攻陷巴比伦城。灭古巴比伦国,饱掠而归。公元前16世纪前期,赫梯还残存氏族时期母系传承和兄终弟及的

32、遗风。统治阶级内部时常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残酷的争斗。到了前16世纪后半叶,赫梯国王铁列平进行了改革,他确立了王位继承法,即长子优先,无长子归次子,无子归女婿。改革使赫梯的王权得到巩固,国势日盛。公元前15世纪末至公元前13世纪中期,是赫梯最强盛的时期。此间,赫梯人摧毁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并趁埃及埃赫那吞改革之机,夺取埃及的领地,与埃及争霸。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们,都与赫梯交过手。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赫梯与埃及的军队会战于卡迭什,双方损失都很惨重,结果于公元前1283年签订和约,与埃及的争霸,使赫梯元气大伤。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被肢解。公元前8

33、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所灭。,【赫梯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早期赫梯国家的生产力虽属青铜时代,但赫梯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家胆寒。亚述人的冶铁术就是从赫梯人那里学来的。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赫梯以农业为主,工业除冶金之外,还有陶器制造、纺织等下工业部门。商业贸易也算繁荣,与埃及、腓尼基、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等地都有往来。【赫梯的文化】赫梯人的文学主要是神话,包括根据古代苏美尔人的创世和洪水传说改编而成的作品,赫梯的宗教也照搬美索不达米亚的多神崇拜。宗教活动包括占卜、献祭、斋戒和祈祷,而不具备伦理意义。赫梯以

34、楔形文字记述自己印欧语系的语言,创造了赫梯楔形文。赫梯还另有1套象形文字,用于铭刻和印章,这可能是受哈梯人原始图画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这些象形文字尚未释读成功。赫梯人最突出的文化成就当属法律体系。以赫梯法典为代表的赫梯人法律,要比古巴比伦的法律更人道,判处死刑的罪过不多,更没有亚述人法律中那些诸如剥皮、宫刑、钉木桩等酷刑。赫梯人的艺术才能不十分出色。但他们的雕塑作品则新颖生动,尤其是石壁上的浮雕作品。城门和王宫门旁,一般都雕有巨大而生动的石狮。他们的建筑材料多用巨石,明显优于两河流域的土坯。赫梯文明的历史成就不仅仅在于发现和使用了铁,而且在于它充当了两河流域同西亚西部地区文

35、化交流的中介。毫无疑问,某些文化成份就是通过这个中介从美索下达米亚传到迦南人和喜克索斯人中间,可能还传到爱琴海诸岛,赫梯文明是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爱琴海地区诸文明之间的主要链环之一。,古代犹太文明,古代巴勒斯坦位于埃及和叙利亚沙漠之间,西临地中海。境内有约旦河、死海。地中海沿岸则是一片平原。平原以东分布着许多丘陵高地。沿海平原和约旦河谷地适于农业,高地和草原则适于放牧。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居民,新石器时代这里是最早产生农业的地方。公元前2000年中叶,有一支希伯来人的游牧部落来到这里定居,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公元前2000年末,希伯来人进入了国家阶段。首先北方各 部落形成了以色列王国、继

36、而南方也出现了犹太王国。公元前10世纪,犹太王大卫统一了以色列和犹太,建立了统一的王国。并将迦南地区的耶路撒冷定为统一国家的首都和宗教中心。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把王国发展成为繁荣的手工业、商业强国,尤其是对外贸易发达(今天的犹太人依然很会做生意,看来是祖传的能力)。并在耶路撒冷兴建了豪华的宫殿和耶和华神庙。考古发掘证实,在所罗门统治时期,曾在一些设防城镇,如夏琐、美吉多和基色设立了重要的城市贸易中心。所罗门去逝后,国家分裂成两个王国:一个是以色列王国,首都设在撒马利亚;一个是犹太王国,首都设在耶路撒冷。两个王国并存两个世纪之久,由犹太诸王统治,并由先知告诫人们主持社会正义和遵守律法。,波斯

37、帝国,波斯帝国兴起前的伊朗 亚述帝国灭亡后,米底王国与新巴比伦王国一跃而成为西亚两大强国。但为时不久,这两个强国先后被伊朗高原另一个新兴的国家波斯帝国所征服。伊朗高原东起兴都库什山,西至札格洛斯山,北倚高加索山脉,南临波斯湾。全境除里海、波斯湾沿岸一带有狭长的平原外,其他地区多为山地和沙漠。境内矿藏丰富,有金、银、铜、铁、铅和宝石等。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埃兰(位于伊朗西南的库齐斯坦平原)建立了最早的国家。直至公元前639年才被亚述帝国征服。新巴比伦王国兴起后,埃兰分属于新巴比伦和波斯。亚述灭亡埃兰之前,在里海以南的伊朗高原西北部已兴起了另一个国家米底王国。米底人和波斯人的祖先同是公元前二千年代

38、出现在北伊朗的操伊朗语(属于印欧语系)的部落。从公元前9世纪起,米底就屡遭亚述的侵略,后来臣服于亚述。到公元前7世纪中期,米底王国兴起,征服了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波斯各部落,脱离亚述而独立。不久又与新巴比伦王国联合灭掉了亚述。波斯帝国的建立 米底王国统治时期,波斯共有六个农业部落和四个游牧部落。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贵族氏族称阿黑门尼德。公元前6世纪,米底和巴比伦冲突,内部又发生叛乱。公元前553年,波斯人在阿黑门尼德族人居鲁土(公元前558前529年)领导下,起兵反抗米底。经过三年的战争,终于灭掉米底,建立波斯王国(阿黑门尼德王朝)。,波斯萨珊王朝与伊斯兰国家的建立,主词条:萨珊王朝、伊斯兰教

39、224年安息帝国的一个地方总督的儿子阿尔达希尔一世由于扩张地方势力而和帝国开始战争。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安息帝国并杀死国王,于226年正式建立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萨珊王朝因阿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这个古代君主制国家之后的再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依兰沙赫尔这个古代君主制国家多次与罗马帝国开战,曾在260年俘虏过一个罗马的皇帝瓦勒良。但是依兰沙赫尔所属的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底格里斯河畔右岸的都城泰西封也在283年、297年、361年三次被罗马军队攻占。依兰沙赫尔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个等级。基督教

40、中天主教一度被迫害,景教则得以发展。由于对东罗马帝国的连年征战,依兰沙赫尔对臣民的税额较重,同时加强对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乱迭起,在629年和642年,两任皇帝遇刺,又同时受到崛起中的伊斯兰哈里发的军队的攻击,帝国终于崩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而他在生前亦没有指定继承人,有些新加入的部落酋长们认为,他们对穆罕默德的服从,已经随着穆罕默德的去世而告终结。于是,各部落停止进贡,各行其是。这一变故在伊斯兰教历史上视作“叛教”,引起了日后一系列的平叛战争。为了让穆斯林力量得以团结,最后经各派协商,同意由穆罕默德的好友阿布伯克尔出任穆斯林的领袖,称为哈里发(khalfat Rasl A

41、llah,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叛教的部落重新回到了信徒的行列,阿拉伯半岛恢复了统一,阿拉伯人开始了最早的对外(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战争,穆斯林则认为是防卫性进攻。,634年,正当两大帝国因长期互相征伐而国力耗损,人心厌战之际,奥马尔一世(634644年在位)当选第二任哈里发,称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的继承人”,从此开始担任了穆斯林军队的总司令。他指挥将领率领贝都因人为主的穆斯林军队进入叙利亚地区,接连击败拜占廷军队,636年攻陷大马士革,两年后进军耶路撒冷地区;继而分兵东西两路,展开全面进攻。东线接连攻破波斯军队防线,占领了伊拉克和伊朗大部地区;西线继续连败拜占廷,顺势占领

42、巴勒斯坦和埃及。从奥马尔遇刺到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位时,帝国扩张战争更是势不可挡。东线阿拉伯军队乘胜追击战败的波斯萨珊王朝,进军呼罗珊。651年,萨珊王朝灭亡,阿拉伯帝国夺得呼罗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地。帝国西线大军则继续攻入北非利比亚的昔兰尼加。正当对外扩张战争势如破竹时,帝国内部发生分裂。以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为首,哈希姆家族中部分亲阿里派的人对出身于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出任哈里发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组建起什叶派,与普遍接受奥斯曼继位的逊尼派相对立。穆斯林首次内部分裂由此开端。656年,随后奥斯曼亦不幸遇刺,阿里继任哈里发。但此时反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拒不承认阿里政权。双方数

43、次火拼,未分胜负,僵持不下。不久,什叶派内部又出现分裂,部分对阿里表现不满的激进穆斯林组建了一个“军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661年,该派刺杀阿里,神权共和时代(正统哈里发时期)结束。,蒙古人的统治,主词条:伊利汗国1219年底1220年间,大朝或大蒙古国时代(1206年1388年)的大军治下的领土疆域范围内的大蒙古皇帝或大汗的这个古代君主制国家的大蒙古皇帝或大汗之孛儿只斤铁木真亲率十万大军武力入侵征服花剌子模沙朝(这个是1219年底1220年的战争),(这个是1219年初的花拉子模沙朝的领土疆域范围内的,当时的花拉子模沙朝的领土疆域是北到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东到费尔干纳盆地和格德

44、罗西亚、阿拉霍西亚、乾陀啰、南到波斯湾和阿拉伯海,西接阿塞拜疆的,1219年初的面积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接近1200万的得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格达的伊斯兰哈里发册封的“埃米尔”,法理上属于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格达的阿拔斯家族主导的伊斯兰哈里发),并镇压了花拉子模沙朝(1219年)的三十个城市,后大伊朗地区均被大朝或大蒙古国时代(206年1388年)的大军治下的领土疆域范围内的大蒙古皇帝或大汗的这个古代君主制国家的大蒙古皇帝或大汗之将军统治。之后在历任蒙古帝国最高统治者:拖雷、窝阔台、乃马真脱列哥那、贵由汗、斡兀立海迷失和蒙哥时代的地方总督绰儿马罕、拜住、野里知吉带,畏兀儿人阔里吉思与卫拉特人

45、阿儿浑阿加的继续对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罗姆苏丹国的镇压,尤其是他的孙子旭烈兀在1256年1259年间先后镇压木剌夷、阿拔斯王朝、叙利亚阿尤布王朝,正式建立大旭烈兀国。1295年大旭烈兀国的君主完者都最终皈依伊斯兰教。直到1357年大旭烈兀国的末代君主灭亡后,波斯依然被从大旭烈兀国分裂出的五个个王朝统治。,帖木尔帝国,主词条:帖木儿帝国、黑羊王朝、白羊王朝1381年到1467年,波斯成为兴起于河中突厥帖木尔帝国的一部分。帖木尔死后不久西波斯先后被土库曼人建立的存在于1375年1468年的黑羊王朝和存在于1378年1508年的白羊王朝统治。1405年到1433年,明王朝的太监郑和组织船队

46、下西洋,多次到达帖木儿帝国。郑和在斯里兰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尔语、波斯语三种文字写成。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在明王朝穆斯林的经堂教育中广被使用。,萨非王朝,主词条:萨非王朝萨非王朝(又译萨法维王朝)是一个由土库曼人建立的帝国,其建国的英主伊斯迈尔一世统一波斯,并把疆土扩展到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教义为国教。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帝国战争不断。1588年阿拔斯大帝继位,迁都伊斯法罕,与土耳其讲和,赶走乌兹别克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波斯湾中的小岛巴林,使波斯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欧洲人入侵,1722年俄国的彼得大帝联合奥斯曼帝国入侵萨非王朝,之后波斯

47、国内又爆发了逊尼派教徒为抵抗被迫强制信奉什叶派的暴动,萨非王朝灭亡。后波斯被均由土库曼人建立的阿夫沙尔王朝、桑德王朝和恺加王朝(卡扎尔王朝)统治。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下,被北面的俄罗斯帝国和东面以英属印度为基地的不列颠帝国所蚕食,其领土中分出了不列颠帝国势力范围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罗斯帝国势力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英在此的战略竞争被称为“大博弈”。,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的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不列颠帝国(经阿富汗)和德意志帝国(经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军队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战后波斯北部被不列颠帝国驻军控制。1925年12月礼萨汗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而直到冷战期间,英国及苏联还一直对波斯保持影响力。1935年,礼萨汗将波斯在国际上更名为伊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