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肝炎1.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右江民族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周耀南 副主任医师,病毒性肝炎,概述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甲、乙、丙、丁、戊和庚型等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人有黄疸。,常见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近年尚发现有HGV、TTV、SNE-V 等;,其他病毒有:HSV(单纯疱疹病毒)、EBV(类疱疹病毒)、CMV(巨细胞病毒)、ECHO(呼肠病毒)、COX(柯萨奇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
2、,病原学(一)HAV(hepatitis A virus),属嗜肝RNA病毒属,(1982年归类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27-28nm表面结构是对称的20面体,HAV 小RNA病毒,在感染早期的粪便中可以检出HAAg、HAV RNA。HAV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HAV IgM 仅存在于感染后6个月内,IgG则可存在多年。因此,只有IgM抗体是甲肝的诊断标志,IgG阳性提示曾经感染并获得了免疫力。,病原学(二)HBV(hepatitis B virus),属于嗜肝DNA病毒科(还包括:鸭乙肝病毒,土拨鼠肝炎病毒等)在电镜下有三种病毒颗粒 大球形颗粒:完整颗粒(Dane)小球形颗粒
3、:不完整HBV颗粒,HBsAg 管形颗粒:不完整HBV颗粒,HBsAg。,HBV DNA病毒,部分双链DNA病毒。HBV DNA基因组 全长3200bp(3.2kb),1、HBV的四个开放读区及其功能,S 区分为前S1,前S2和S 等三个编码区,分别编码pre-S1,pre-S2和S蛋白。C区分为前C和C区,编码HBeAg和HBcAg两种蛋白。前C变异时HBeAg有可能不表达,但仍有传染性。,HBV的核酸和蛋白,P区编码DNA聚合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X区编码X抗原(HBxAg),HBxAg有促进病毒自身复制的作用,可能导致HBxAg与抗-HBx同时出现于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癌病人血清中。,2、
4、HBV基因突变:(1)S区突变: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或血清HBsAg阴性但仍为HBV现症感染。(2)前C区变异:接受或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血清HBeAg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阴性,但HBV仍活动复制,甚至病情加重。,(3)P区变异:YMDD变异,变异区发生于HBV P区,编码聚合酶的基因发生变异,导致DNA聚合酶在氨基酸水平上发生变异。主要在DNA聚合酶中酪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称YMDD变异;第552位 M-V(颉氨酸)YVDD,M-I(异亮)YIDD。YMDD发生在逆转录酶的高度保守区和活性中心,有更显著的影响。,3、HBV基因突变意义(1)影响血清学指标
5、的检测。(2)和乙肝疫苗接种失败、慢性化、重肝、HCC有关。,4、乙肝病毒基因型:A、B、C、D、E、F、G及未分型,中国以型为主,占。,.HBV 主要的抗原抗体系统,HBsAg 和抗-HBs 1975年巴黎国际会议确定HBsAg有10个亚型,主要为四个亚型:adr adw ayr ayw我国主要以adr adw为主。,HBcAg与抗-HBc HBcAg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及胞浆内血清中的HBV颗粒经开壳处理后也可用RIA或ELISA方法检测HBcAg,抗-HBc IgM阳性的临床意义 1.急性乙肝 2.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急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造成困难)。国产试剂目前还不太理想。抗-HBc I
6、gG阳性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HBeAg与抗-HBe HBeAg是HBV复制指标之一;前C区发生变异时,HBeAg可以阴转,抗-HBe出现,但HBV仍在复制。一般认为前C区变异与重型肝炎的发生有关。,6、复制、活动、传染性强指标:HBeAg、HBVDNA、抗-HBcIgM、DNAP、HBcAg、前S1和前S2抗原。常用的是前三者。、保护性抗体:抗HBs、抗PreS1、抗PreS2,(三)HCV(属RNA病毒)1、HCV核酸变异和基因分型的意义;2、复制、活动和传染性强指标:抗-HCV或抗-HCVIgM阳性、HCVRNA阳性;3、HCV基因组特征:具有显著的异质性(1)不同基段变异程度不同。(2
7、)有准种特性。(3)不同时期基因组序列不同。(4)地区性差异。,(四)HDV(属RNA病毒)1、复制、活动和传染性强指标:抗-HDV、HDVAg或HDVRNA阳性。2、是一种缺陷性病毒。,(五)HEV(属RNA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强指标:抗-HEVIgM、抗-HEVIgG或HEVRNA阳性。(六)HGV(属RNA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强指标:抗-HGV、HGVRNA阳性。,(七)TTV(属RNA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强指标:抗-TTV、TTVDNA阳性。(八)SN-V(属RNA病毒):最新发现。,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1、甲、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亚临床型感染者。二者无慢性患者和病原携
8、带者。2、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1)急性患者:均不属于主要传染源。(2)慢性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性大小与各病毒复制指标阳性有关,这类患者的病毒复制指标常持续或反复阳性。我国健康人群中上述肝炎病毒携带情况:,A、慢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者称之)10%15%。B、HCV携带者:0.73.1%。但在献血员、受血者和肝病患者中可高达10%以上。C、HDV携带者:约1.6%,于HBsAg阳性者中 3、HGV、TTV和型肝炎:其致病性和感染状况仍需进一步研究。我科的研究表明:本地区健康人群HGV感染率为2.8%,肝病患者中高达30%以上。,4、慢性化问
9、题:婴儿幼儿急性乙肝90%以上转慢性,成年人急性乙肝10%左右转慢性。急性丙型肝炎50%以上转慢性,有的地方报道高达70%以上。,(二)传播途径 1、甲、戊肝: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为主,也可因接触传播,最近有关于受血传播的报道,但可能性较少。,2、乙、丙、丁、庚、TTV 型肝炎:(1)血液和体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主要途径。即经输含以上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等方式传播。以前输血是感染上述病毒的主要途径,但现献血员已筛查HBV和HCV,因此注射是主要途径。现已证实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含有HBV。,(2)母婴垂直传播:经胎盘和分娩传播,我国婴儿HBV感染1/
10、3经此途径,2/3经注射和密切接触传播。(3)父婴传播:精子中存在有HBV。(4)其他:密切接触和消化道传播等。,(三)易感人群 1、甲肝:幼儿易感,感染免疫可维持终身。2、乙肝: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因此时对HBV免疫力低。3、丙、戊肝:凡未感染过的人,不分年龄和性别均易感。4、丁、庚、TTV肝:有待进一步研究,(四)流行特征 各型病毒性肝炎均有散发病例,但甲型和戊型可经水和食物引起流行,其他可因受血引起流行。1992年调查我国HBV总感染率为57.6%,HBV还有性别差异、家庭聚集、婴幼儿感染多见等流行特征。,发病机制(一)甲肝:可能通过免疫介导造成肝细胞损伤,而不是HAV直接引起肝细胞损
11、伤。理由:A、肝细胞损伤出现于HAV大量复制并从粪便中排出之后;B、通过动物实验和患者观察发现细胞毒效应、HAAg和抗-HAVIgM复合物的存在。,(二)乙肝,1、主要由机体的免疫应答所致。(1)免疫耐受-无症状携带者。(2)免疫正常-急性肝炎:无黄疸型、黄疸型。(3)免疫低下、基因突变、自身免疫、不完全免疫耐受-慢性肝炎。(4)超敏反应-重型肝炎。(5)肝外损伤:血清病、肾病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2、HBV感染慢性化的可能原因:免疫耐受、免疫抑制、遗传因素和年龄因素等;3、病情加重发展的可能原因:长期或反复HBV复制、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亢进、多种细胞因子的激活、过度疲劳和服用
12、损肝药等多种诱因;4、HBV致癌机理:HBV整合、HBX和 截断的前S2/S多肽的反式激活作用、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突变等。,(三)丙肝:可能为免疫介导,即激活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而引起肝损伤,也可能为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慢性化和ALT反复波动的原因之一是HCV高度变异性,新的突变株不断出现逃避宿主的清除作用。致癌机理:持续反复的慢性炎症是重要原因,单核吞噬细胞分泌的自由羟基能破坏DNA,成为恶性转化的直接因素。,(四)丁肝:可能与复制状态有关。(五)戊肝:可能主要由免疫应答介导 总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完全明了。,临床表现,(一)临床分型 1、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后者最
13、多见。2、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 3、淤胆型肝炎 4、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 5、肝炎肝硬化,(二)肝炎常见的症状:乏力、纳差、厌油、肝区疼痛、尿黄,部分人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少部分人有发热、黄疸、皮肤痒等。(三)肝炎常见体征:肝掌、蜘蛛痣、黄疸、肝大、脾大、腹水等。,(四)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1.急性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1)黄疸前期:上感表现和胃炎表现;2)黄疸期:皮肤及巩膜出现黄染;体温消退,上述症状好转;肝大,质软,压痛,肝区叩击痛;肝功异常.3)恢复期:症状消失,肝大回缩,肝功正常.(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最常见.,2.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3.淤胆型肝炎
14、:(1)病程长(2)黄疸深,持续时间长(3)症状轻(4)肝功变化轻,以直胆升高为主.,4.重型肝炎(肝衰竭):(1)急性肝衰竭:以急黄肝起病,发病时间两周以内;常见肝炎症状急剧加重;黄疸迅速加深,总胆红素171mol/L(10倍);肝浊音界缩小,有出血倾向;出现肝性脑病(必有);化验:血清总胆红素持续上升,但丙氨酸转氨酶持续下降(胆酶分离现象);血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必有),(2)亚急性肝衰竭:病程在两周以上,两月以内,余同上;(3)慢+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4)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5.肝炎肝硬化:静止型和活动型.,实验室检查(一)肝功能
15、1、血清酶:ALT是肝细胞损害最常用、最敏感指标,引起其升高因素多,大于正常值2倍排除其他因素后有诊断价值。AST、ALP、GGT、LDH、胆碱脂酶活力也有一定价值;ALT/AST下降重肝;ALP升高梗阻、骨骼发育、骨瘤等。,2、血清蛋白测定:项目为A和G定量、A/G比值、血清蛋白电泳(蛋白定性检测),对诊断中、重度慢肝和肝硬化有较大价值;3、胆红代谢: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三胆。鉴别诊断:溶血性间胆升高;梗阻性直胆升高;肝细胞性直接/间接:约50%左右,4、PT或凝血酶原活动度(40%对重肝诊断有价值);5、总胆固醇(对重肝诊断有价值)6、血氨(二)肝纤维化诊断:1、维化指
16、标四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型胶原 C、型前胶原PC。2、形态学:B超、CT。3、肝活检。,(三)肝炎病毒标记物:1、HAV(1)HAV(2)抗-HAVIgM、抗-HAVIgG(3)HAVRNA阳性 2、HBV(1)HBsAg、抗-HBs(2)HBeAg、抗-HBe(3)HBcAg、抗-HBcIgM、抗-HBcIgG(4)HBVDNA、DNAP,(5)HBV-M(乙肝六项)常见模式:“大三阳”“小三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3、HCV(1)抗-HCVIgM、IgG(2)HCVRNA 4、HDV(1)抗-HDV(2)HDVRN
17、A 5、HEV(1)HEV(2)抗-HEV(3)HEVRNA,6、HGV(1)抗-HGV(2)HGVRNA 7、TTV(1)抗-TTV(2)TTVDNA,诊断 一、诊断思路 要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要点和实验室与器械检查三个方面来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资料中发病季节、接触史、既往病史、受血史、反复注射史等有较大提示价值。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肝功能、肝活检和影像学,要进行临床诊断;经病原学检查才能确诊。二、诊断格式 病毒性肝炎,病原诊断,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如: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G3S2,治疗 无特效治疗方法 总的原则是: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治闻,禁用损肝药(一)急性肝炎 总
18、的治疗原则+支持治疗+保肝降酶+伴黄疸时退黄。保肝:10%GS250ml+HGF80-120mg ivd qd 降酶:10%GS250ml+甘利欣40-60ml ivd qd 退黄:10%GS250ml+茵栀黄40ml ivd qd 急性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急性乙肝一般不抗病毒治疗。,(二)淤胆型肝炎(1)基本同急性肝炎(2)激素(3)苯巴比妥疗法(4)中药:重用赤芍:赤芍90120g、栀子60g、大黄30g,1付/日(5)其他:硫酸镁等,(三)慢性肝炎-乙肝 总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肝炎或其病理过程三步曲:炎症 纤维化 硬化 肝癌治疗目标:阻断第二步治疗方法:(1)抗病毒 指征
19、:酶升高;HBV-DNA阳性大三阳 注意:病毒变异株存在(2)抗纤维化:诊断:化验;形态学;活检,1.抗病毒治疗(1)干扰素(Interferons,IFN)IFN有、三种,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淋巴细胞产生。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和免疫调节活性,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的主要是IFN。目前IFN仍然是抗HBV治疗有效的首选药物。最近研制有PEG干扰素和组合干扰素应用于临床,PEG干扰素有PEG干扰素2a和PEG干扰素2b两种。IFN的用量、疗程及疗效 目前国内外学者多数主张采用IFN大剂量(36MU/次)长疗程。,(2)核苷类似物 常用的核苷类似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
20、替卡韦等。适应症:HBeAg及HBV DNA阳性、ALT升高在正常上限1.310倍或肝脏有坏死炎症证据、免疫功能正常,无妊娠,自亲免疫性肝炎和其它肝炎合并感染慢性HBV感染者;也可用于防治肝移植后劲HBV再感染。用法、疗程:3TC100mg,qd,一般一年以上。,(三)重型肝炎 治疗原则:以综合治疗为主,强调基础治疗。针对三高(血氨、芳香族AA、假性N传递介质)、三低(血糖、血钾、蛋白)、二水肿(脑水肿、继发性肺水肿),做好“四防”(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肾功哀)、“三利”(尿、便、胆)。,1.一般及支持疗法:(1)绝对卧床休息;(2)低蛋白无渣饮食;(3)支持疗法:血浆、白蛋白等;(4)激素
21、:目前不主张。,2.对症治疗(四防):(1)防治出血:止血药;消化道出血:奥美拉唑等;新鲜血或血浆;防治DIC:丹参、低右、肝素。,(2)防肝性脑病:降低血氨;恢复正常神经递质;维持氨基酸平衡;防治脑水肿。,(3)防继发感染:要求一诊断即应适当使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的抗生素,如已合并感染应根据药敏实验用药。(4)防肝肾综合征:,3.抗肝细胞坏死:胰高血糖素1mg+胰岛素10u 4.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微循环:10%GS250ml+HGF160-200mg,大量300mg ivd qd 10%GS500ml+PGE1100-200g,ivd qd 5.人工肝 6.肝移植 一条龙:内科治疗人工肝肝移植,预防 要求针对三个基本环节来预防。目前仅已研制成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现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其他内容自学。,同学们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