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信息写作方法及技巧.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4704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信息写作方法及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调查信息写作方法及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调查信息写作方法及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调查信息写作方法及技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调查信息写作方法及技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查信息写作方法及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信息写作方法及技巧.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调查信息写作,2010年8月5日,2,提 要,4,政务信息的定义和分类,1,2,3,5,调查信息的基本特点,调查信息的总体要求,调查信息的结构与写作,调查信息的主要分类和采编要点,3,一、政务信息的定义和分类,所谓政务信息,通常指政府部门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并为政务管理工作服务的信息。,首先,政务信息主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其次,政务信息是领导应了解的、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三,政务信息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宣传、协调、交流和指导。,三层涵义,4,统计部门政务信息的分

2、类,为统计工作服务的信息工作信息,为党政领导服务的信息 两办信息(调查信息),和内容服务对象,5,二、调查信息基本特点,6,调查信息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全局性、政策性、宏观性的问题。,(一)宏观性,7,抓重大改革进展情况,抓重要工作动态,抓重大社情民意,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如何做:,坚持,避免,8,9,调查信息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是一,二是二,不允许大概加估计。,(二)真实性,10,善于报喜,敢于报忧,如实报忧,报送信息,做到:,11,调查信息代表着信息报送单位的声音和观点,是很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必须经过领导重重审核后报出。,(三)权威性,12,流程

3、图:,13,调查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应体现时效性,不单单是进度类信息要及时报送,对突发事件和苗头性的问题的反映更要增强灵敏度,及时撰写和报送相关的材料。,(四)及时性,14,目前。各部门的信息竞争很激烈,同样的信息,谁先报送往往就用谁的,因此信息的时效性很重要。更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报送不及时也容易导致信息失真的情况。,15,调查信息是代表官方的声音,因而在的搜集、编写、审核、报送等环节,都应按照规范的办法和程序进行,要了解第一手的真实材料,认真考究相关材料特别是具体案例的真实性,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五)规范性,16,三、调查信息的总体要求,17,一般来说,一篇信息只有一个主题,这是对信息编写最

4、主要和最基本的要求。信息要求主题集中、一事一报,对重点问题侧重反映。(案例1),将分析报告或调研材料压缩为信息时,一定要有所侧重,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挑选出来,将特色和亮点挑选出来,而不是把调查报告中所有的内容的简单重复一遍。,1、主题集中,18,2、结构严谨,案例2,19,3、语言精炼,语言的精练,不是单纯的为简而简,更不能削足适履,以致词不达意,争取做到古人所说的“锤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既要有语言的精密和深厚的内涵,又要有语言的畅达和交流的作用。,20,4、表达准确,首先,要表达明确,不含糊,特别是在时间上、对象上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案例3),其次,客观地报道和评价。,再次,要善于

5、用对比的方式表达。,最后,用词要恰当。文字上的一字之差可能造成语义上的谬以千里。,四 点 要 求,近来、近期、大部分人、有些人、有的人、某人,大幅增长、小幅滑落、高/低增长、我认为、大概、也许,“增加到”和“增加了”、“反应”和“反映”、“制定”和“制订”,21,四、调查信息的结构与写作,信息作为一种文体,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写法十分灵活。,标题,导语开头,主体,结尾,基本结构,22,把最突出、最重要的数据和情况在题目中就清楚的摆出来。,把得出的结论摆出来。,把概括文章内容的话摆出来。,1,信 息 标 题,怎样让题目的“第一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如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周边劣质小食品屡禁难绝

6、、当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参保情况堪忧,员工流失率高 如我省近六成企业家看好宏观经济环境、上半年广东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如农资价格飚升推动农户的农业生产投入大幅增长,如一季度农民工返乡率明显降低,务工收入较快增长,23,概述式导语,将信息的主要事实和内容提纲挈领,开门见山地加以叙述,使读者一开始就抓住实质内容,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感。,2,信 息 导 语,提问式导语,对比式导语,议论式导语,引叙式导语,用提问题的形式,把发生的问题或主要事情鲜明地、尖锐地提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索,增强信息的吸引力。,引叙政策、文件、法规等,或以此为依据说明观点,或以此为铺垫引入主题。,运用正反对比,今昔对比

7、,数字对比等衬托的方法来说明问题,突出信息的中心内容。事实对比越强烈,观点越突出;对比得焦点越集中,揭示的问题越深刻。,开宗明义点出事物的本质所在,可以对某个问题,某项工作作出评价。,案例6,24,写好导语“三要三切记”,要言之有物,切忌泛泛而谈;,要简洁精练,切记拖沓冗长;,要新颖多样,切忌千篇一律。,25,3,信 息 主 体,信息主体又叫正文,是信息的躯干,是信息的主要内容,也是发挥主题表达主旨的部分。,承接开始,要对开头概述的事实作具体的叙述和 进一步说明;对开头提出的问题,用事实给以回答;对开头提供的情况,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得出 正确的结论,作用,定义,26,4,信 息 结 尾,信息

8、结尾又称结束语,是文章的收尾部分。,对全文内容作概括小结,以加深读者印象;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供读者决策等;提出问题,留给读者去思索;引伸、发挥,进行“点睛式”议论,使读者得到启迪;对经济活动变化趋势的预示和展望,以引起读者的关注。,结尾方式:,27,无论那种结尾都要顺其自然,突出主题,力求简洁有力,切忌空洞、生硬,画蛇添足。,结尾的要点:,28,五、调查信息的主要分类和采编要求,29,报表工作是统计调查部门最常规的工作,从各种月报、季报、年报等报表中获取的进度信息统称为常规报表信息。,常规报表类信息,1,常规报表类信息,采编重点是强调“综合性”,忌“拆分太散”。,30,“综合性”有两方面的意

9、思,二是要突出重点。即要结合不同阶段的时事政策,把领导最关心的数据指标挑选出来,突出相关数据的变动情况,重点凸出相关亮点和特色。案例5,一是要注重整体 指信息编写要注重整体性和完整性。,31,热点难点类信息,2,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会出现有一些备受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春节后我省乃至全国各地出现的“用工紧”现象,年后春耕备耕农资储备情况,近期生猪价格变动对养殖户带来的影响等等。这一类的信息中,有的是可以预计的,如春耕备耕情况,每年各地的春耕时节都差不多;还有春秋两季中小学的教育收费问题,每年学校开学时候都差不多,发生时段也都差不多,这类信息我们就可以及早着手准备采编。有的是较

10、难预计的,如企业出现的“用工紧”情况、农产品和畜禽产品价格波动等。但这一类的信息也可以从各类报表或企业、民众的反映中及早发现苗头和趋势。,32,热点难点类信息,重点是强调“及时性”,忌“信息滞后”。,相对于其他类别的信息,热点难点类信息的时效性最强,晚了两三天,有的紧急信息甚至晚了几个小时这类信息的价值就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意义。,33,政策反馈类信息,3,从国家、省到市县,各级党委政府都会颁布一些政策措施。大到中央文件,小到地方政府出台的办法、措施等,大都和社会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围绕社会公众对文件、政策等的认知度、认同感,文件、政策等的执行情况以及社会各界反映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建议

11、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调查或搜集相关方面的情况,将政策执行情况反馈给领导。做好政策反馈类信息采编工作可以更好的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也是我们调查队系统反应快捷、机动灵活等优势的体现。,34,政策反馈类信息,重点是强调“准确性”,忌“主观片面”。,首先必须要自己先读懂政策,是采编政策调查类信息最首要的前提。其次在调查时应注意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调查方式的选择等。最后在信息采编时应注意语言的表述,特别是在反映问题的时候,尽量做到客观和公正,对问题既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应实事求是。,35,经验亮点类信息,4,作为信息工作者,我们既要敢于报忧,如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要善于报喜,围绕

12、各地的一些好的发展情况、好的经验做法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采编。我们在各地调研了解到当地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大力改善民生中涌现出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等,都可以加以提炼采编。经验亮点类信息有助于推广经济社会发展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6,经验亮点类信息,重点是强调“敏锐性”,忌“简单陈述”。,经验亮点类信息可以通过走访部门、政府网站等渠道挖掘,在挖掘的时候要具备较强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要站在省领导的高度去筛选信息,要善于发现哪些才是当前最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情况。,37,采编经验亮点类信息时,不但要反映出相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更要着力突出有特色的具体做法和措施,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注意:,38,抛砖引玉欢迎交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