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花月夜.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4916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花月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花月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花月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花月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花月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花月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花月夜.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引发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月亮意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去秋来

2、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时 间 意 象,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秦韬玉塞下)哪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岑参送人赴安西)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空间)边塞 意 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

3、桥夜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愁绪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意象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纳兰性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长恨歌)情爱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意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相见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思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意象,情 感 意 象,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诗人。扬州人,曾 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

4、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两首: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解题:,本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愁别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抒情幽怨缠绵,完全洗去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浓脂艳粉,也打破了宫体诗的空洞庸俗,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春江花月夜“孤篇冠全唐”,“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

5、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明钟惺唐诗归)“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然成章。”(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清末王闿运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一)第1-8句,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二)第9-16句,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哲理美(三)后20句,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

6、,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月”是全诗的灵魂,具体表现为:一、“月”是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二、“月”是景物描写的主体。三、“月”是哲理思考的凭借。四、“月”是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就题生发,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而静谧的画图: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海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雄伟。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滚滚春江处处都在明月朗照之中,这美景不禁触动了诗人情思,不禁发出了“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感慨,为下面的写景,抒情开拓了广阔的境界,可说是下文的伏笔。春,江,月,夜四字被这四句点了出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

7、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以月为凝聚点,对春江花月夜的景象进行了特写:江水弯弯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皎洁的月光照在花林上面,看上去就象缀满了一颗颗的雪珠。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却感觉不到它的飞翔。“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一句写上,一句写地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色,仿佛被净化了似的。,月夜美景,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 白沙不见,生气氤氲,缥缈朦胧(幽美、恬静),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写诗人对宇宙的思考:江天一色,连一粒微尘也看不见,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在空中,显得更加明亮

8、。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祗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作者由疑问转为感慨: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好象在等待着什么人,可又总没等到。长江的水不停地流着,什么时候才把她期待的人送来呢?在这里,诗人提出

9、了一连串富于哲理意味的问题,把人生无常的思想深化了。注:诗人并没有陷入前人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窠臼,而是别开生面,发出“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即逝,但人类的存在却绵延久长,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江月得以共存”的感悟。,月夜哲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明月共存,江月待人长江送水,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一片悠悠飘去,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何况是在浦口,更增添了许多愁绪。月光下,是谁家的游子来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呢,又是谁家的思妇在那座楼上想念着他呢?我们仿佛

10、看到:一轮皓月照耀着江湖游子的扁舟,也照耀着长夜无眠的楼上思妇。一句写游子,一句写思妇,同一种离愁别绪,从两方面落笔,一种相思,两地闲愁,颇有一唱三叹的韵味。,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写思妇明月楼上对离人的怀念: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上、捣衣砧上。然而却使思妇触景生情,思念更甚。虽在同一轮月下,但却不能相见,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愿逐月华流照君”,

11、希望借着明月照见远方的人,于是,月亮再次成了传递思念的信使。“鸿雁”“鱼龙”本是书信的象征,但怎奈山高路远,它们也无能为力了。可惜光不度,只能水成文,落得空留意。,思妇怀人,月光徘徊“卷不去”“拂不来”,怜悯之情(作伴、解愁),“卷”“拂”,思妇惆怅、迷惘,鸿雁不度鱼龙成文,无法传递音讯,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思念,相爱的人总是心灵相通的,在外漂泊的游子,好像收到了月光寄来的相思,同样也在思念着家中的思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落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

12、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游子想家,花落闲潭,游子的青春、幸福、憧憬流去(惜春),月落江潭,衬托凄苦寂寞之情,无限路,无限的乡思,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摇情,1.结构上,全诗紧扣春、江、花、

13、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江为主,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月亮的升降带动景物的转换、感情的起伏和韵律的改变。2.抒情、描写、哲理融为一体。春江花月(景)宇宙人生(理)思妇游子(情),艺术特色,3.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平、仄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一唱三叹,既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且切合诗情的起伏。4.感情“哀而不伤”,语言清丽、流畅优美。,“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李泽厚美的历程,江天一色无纤尘,何 谁处 家相 今思 夜明 扁月 舟楼 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