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5295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编制日期 2015年10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

2、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申请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法人代表黄锦添联系人李子军通讯地址兴宁市兴东路水务局联系电话13719981826传真邮政编码514500建设地点兴宁市新圩镇建设性质改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7610 防洪除涝设施管理线路总长(公里)2.328绿化面积(平

3、方米)总投资(万元)1206.8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3.1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9%建设日期2015年10月-2015年12月一、项目由来宁江新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堤身低矮,岸坡杂草丛生,无护岸措施,局部岸坡坍塌,现状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因此,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决定投资1206.85万元建设“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下称本项目)。本项目位于兴宁市新圩镇(起点地理坐标:北纬N24047.00,东经E1154959.63),本次治理主要是通过加固堤防等措施,提高宁江新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的防洪能力。工程整治河长共2.328km,加固堤防长

4、度2.328km,重建穿堤涵1座,通过河道治理,使宁江新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两岸得到美化,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受“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委托,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2、建设性质改建3、项目选址本项目位于兴宁市新圩镇,治理范

5、围为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本次治理主要是通过加固堤防等治理措施,提高宁江新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的防洪能力。具体位置见附图。4、投资规模工程总投资1206.85万元。5、工程现状及建设规模(1)工程现状宁江新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堤身低矮,岸坡杂草丛生,无护岸措施,局部岸坡坍塌,现状防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2)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所在地为兴宁市新圩镇,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本次宁江新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所在区域保护对象为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2.328km河段区域沿岸的城镇、乡村及农田,本次治理宁江新

6、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治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固堤防等措施,提高宁江新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的防洪能力。本工程整治河长共2.328km,加固堤防长度2.328km,重建穿堤涵1座。6、工程布置及治理措施(1)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工程堤防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自排涵排涝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排峰设计。(2)工程布置本工程布置基本按现有堤线布置,不缩窄现有河道过流宽度,在工程实施中,堤坡上不

7、影响行洪安全的树木尽量给予保留。(3)治理措施堤岸加固堤防采用梯形断面,均质土堤,堤顶宽5.0m,泥结石路面,堤顶设防浪墙,齐陂河支堤段根据实际情况在临水侧设0.5-1.4m高防洪墙。堤防迎水坡坡比为1:2.0,设计洪水位减3.7m高程以上至堤顶坡面采用草皮护坡,以下采用联锁式镂空砼预制块护坡,其顶部设C20砼压顶,迎水坡坡脚设宽0.6m、高1.0m的C20砼齿墙,齿墙采用双排直径100mm的松木桩夹石基础,齿墙前抛网袋石护脚。穿堤建筑物重建穿堤涵1座(设置在桩号XB1+823.03处),涵身为1500mm预制钢筋混凝土管,出水口设置碳钢拍门。7、施工期限、施工方式及管理(1)施工期限:根据项

8、目建设情况和施工实际,结合工程项目任务及考虑施工渡汛要求,工程建设从2015年10月开始,于2015年12月全面竣工,工期3个月。(2)施工方式及管理:工程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在进行施工布置时,充分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条件,选择尽量少占用耕地,尽可能保护河流生态和自然环境,尽量采用沿原河岸进行施工的方案,保留河道中的滩涂地,彰显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通过堤岸加固、重建穿堤涵等河道整治措施,使宁江新北围(齐陂河河口至新北固床陂段)治理工程堤防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8、项目工程量汇总表表1 主要工程量及工程需用材料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万

9、m31.42材料水泥t375.6土石方回填万m32.15块石万m31.52堤岸加固km2.328碎石万m30.12穿堤涵座1砂万m30.23混凝土万m30.58钢筋t30.69、项目平面布置情况施工平面布置:场内施工道路可利用公路、原有堤面、河滩地作适当处理,即可解决施工交通问题。沿线设1个临水施工场所,用于临时堆放建材等,位于新里村。项目沿途均为乡村环境,沿线敏感点分别为东兴村、新里村、新北村,居民合计约90人。10、施工组织安排本工程沿途临近为省道S226线,对外交通方便、快捷,为该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施工条件。场内施工条件良好,现有施工道路可满足施工要求。本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有砂、石、土均

10、可就地取材,运距在15km范围内。砂料可直接向当地砂场购买成品砂,砂料以粗砂为主,褐黄色,较干净,质量能满足工程要求,储量丰富。石料可直接从附近石场购买块石和碎石,料场产石大部分未变质粗中粒石英砂岩,夹石英岩脉。石料强度高,质量好,储量完全满足工程需求。施工期间平均施工人员约50人/天,租住于当地村庄,本堤防建设工程建设完成后,不增加人员编制,由当地水利水电管理所统一管理,负责堤防护岸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原有污染情况 本项目为河流治理工程项目,治理前仅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等情况。 2、区域主要环境问题经调查,项目所在地为一般乡村环境,生态、水、大气

11、、声环境质量较好。4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1、地理位置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扼东江、韩江上游,地跨东经11530至116,北纬2350至2437。北部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东北部与平远县、梅县相接,东部与梅县交界,南部与丰顺县、梅县相连,西北部与龙川县相邻,西南部与五华县接壤。2、地形地貌兴宁市地处粤东丘陵山区,西北部有武夷山系延伸而下的项山山脉,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东部南部有莲花山系的阴那山脉,使县境与丰顺、大埔分隔。这两列山脉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境内自然土成土母岩以花岗岩、混合花岗岩、砂砾岩、紫色砂页岩为主,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各

12、类岩石风化成不同类型的土壤,主要是黄壤、红壤、砖红壤和紫色土。兴宁市境内四周丛山环抱,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梅江穿越腹地,地势西高东低,朝梅江河倾斜。地形可分为三个类型,即河谷盆地、丘陵和山地,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占总面积的22.l,丘陵占55.4,盆地占22.5。梅江两边分布着大小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这些小盆地耕地连片土壤肥沃,是兴宁市的重要耕作地带,居住群体错落分布,人口集中。境内海拔高度最高1357m,最低38m。总的坡度组成为:05占20.1%,515占36.1%,1525占27.26%,2535占1.02%,35以上的占0.32%。3、气候、气象兴宁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

13、候,年平均气温20.4。常年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达38.3;常年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11.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7至零下6.4。年平均降雨量1540.3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5%。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8小时。风向比较稳定,以西北风频率最高,东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约2.4m/s。自然环境优越,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宜耕宜牧,具有发展农、林、果、牧、渔等各业的有利气候条件。4、水文项目所在地附近地表水为宁江。梅江发源于广东省陆丰县与紫金县交界的乌突山七星峒,全长307km(含上游琴河江),流域面积为13929km2;汀江发源于宁化赖家山,全长323

14、km,流域面积11802km2;梅潭河发源于福建葛竹山,全长137公里,流域面积1603km2。梅江、汀江和梅潭河在大埔县三河镇汇合后称韩江,韩江全长470km,流域面积30112km2,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流经大埔县、丰顺县、潮州市、汕头市后进入南海。宁江(古称左别溪)贯穿兴宁南北,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梅江支流,北起江西寻邬荷峰畲,南至水口圩汇合梅江,全长107公里,从合水至水口主干河道长57.5公里,沿途接纳32条山溪小河,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5、植被项目所在地主要为低矮的丘陵山地,平坦地为耕地,低处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花生、黄豆、木薯及各种水

15、果等;丘陵山地主要是森林,主要植物物种有松树、杉树、荷树、山乌桕、山苍子、盐肤木、继木、车轮梅、鸡屎藤、葛藤、菝葜、山银花、桃金娘、芒萁、芒草、乌毛蕨、凤尾蕨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事业、教育文化等):2014年,兴宁市实现生产总值146.4亿元,比增1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亿元,比增31.0%。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比增5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亿元,比增11.1%。外贸出口总额11155万美元,比去年下降1.9%。1、社会经济结构2014年,我市重点项目共有27个,其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8个。全市重点项目中,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7个,正式项目

16、20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2.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4.0。政策资金争取有新成绩。一是中央苏区优惠政策得以落实。经多方共同努力,国家发改委复函明确我市“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等资金时,参照执行西部政策”。二是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有新成效。全年通过发展改革部门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共有6个,共682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440万元,省级资金3389万元。三是建立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库。加强对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和对接,建立了兴宁市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库(2014-2020)共计246个,估算总投资1110多亿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17、2014年投入3.5亿多元,扎实推进园区配套基础工程建设。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全年完成征地1200多亩。新签约进园企业16家,计划总投资32.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预计园区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8.5亿元、比增44.0%,税收7519万元、比增55.0%。同时,主动融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建设,加快兴宁(水口)工业园的规划,现已初步确定园区选址和发展规模。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成功引进华润燃气、广州凯闻食品等58个合同项目、计划总投资21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乡贤投资项目30个。2、基础设施重点交通项目快速推进。2014年全市交通建设项

18、目共投入13.1亿元,推进高速公路和市内路网建设,全市交通环境不断优化。济广高速平兴段兴宁境内46.83公里实现无障碍施工,至目前累计完成工程投资20.25亿元;兴汕高速兴华段已动工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福兴大道、兴宁大道、G205线绕城改建、熙和湾旅游公路等22个重点交通项目扎实推进。重点水利工程顺利推进。24宗省级水利示范县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5亿多元。9宗农村小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作加紧推进,连续实施三年的第一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罗岗河等3宗堤围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宁江河三金拦河水闸等水利项目进展顺利,污水

19、处理厂二期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3、社会民生事业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1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84元,比上年增长13.6%。十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全年培训各类劳动力1.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2。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为被征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金3856.5万元。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6亿元,落实发展村级项目1161个,59个省定贫困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较明显,预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可达7183元,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

20、万元。优抚双拥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了梅州市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4、教育、文化2014年,教育事业持续发展。黄陂、新圩、水口、罗岗等4个镇已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督查验收,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兴宁华侨中学正式挂牌,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启动兴宁一幼扩建、进修附小迁建工程,增加城区学前和义务教育优质学位;高考各批次上线人数居梅州各县(区)之首;发放山区教师岗位津贴5540.7万元。投入1200万元,升级改造人民公园,改善城区市民文化娱乐休闲环境;投入2.5亿元,建设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春节前建成神光山广场、石古大王、南山湖、百花园、体育场、望兴亭等主要景点并对外开

21、放。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平台建设,全面实施“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市财政给予每个村(社区)5万元补助,打造集政策宣传、文化活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目前,“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已建成444个,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广东南丰电气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6个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明珠流体机械有限公司完成的科技成果“高性能防火超短球阀的产业开发”,获梅州市科技奖一等奖。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快推进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美化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碳汇造林9.62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绿化和抚育城

22、区周边10万亩群山,梅河、兴畲高速兴宁段56公里生态景观林带的景观提升补种;完成153.1公里绿色廊道和8公里沿江沿水景观带建设,以及一批国省县道的绿化工程;完成5个新建市(县)级森林公园的规划编制及造林工作;森林覆盖率达67.3%。淘汰1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完成上级下达节能减排任务。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12,自然增长率7.06,较好地完成梅州市下达的人口计生各项任务。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烟花爆竹、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各类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23、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和应急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深化“平安兴宁”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持续稳定。此外,“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扎实推进。5、医疗卫生2014年,兴宁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审批事项压减37%、审批时限压缩48%。制订完善了重大事项决策、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园区工业项目管理等24项全市性制度文件,形成了以制度规范各项工作、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体系。完成政务网站升级改版,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并运行使用,推行村务、财务网上公开

24、,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方便了群众、企业办事,政务环境得到明显优化。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试点改革工作并成立了民营鸿惠医院,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务用车改革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环境质量状况一、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2表2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 号项 目类 别1水环境功能区宁江(新北围段:属望江桥闸-兴宁水口范围),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国

25、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于二类区域,2016年1月1日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属于2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水源保护区否5鱼虾产卵区否2、大气环境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引用深圳市清华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12日对项目所在地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如下:表3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单位:mg/m3(标准指数除外)地点SO2NO

26、2PM10项目起点0.0140.0120.033标准值0.150.120.15根据上表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3、水环境质量现状宁江项目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引用深圳市清华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12日对宁江新北固床陂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如下:表4 项目所在地水质监测数据统计表 单位:mg/L(除pH外) 污染因子断面pHDOCODcrBOD5NH3-NTP类标准限

27、值6952041.00.2宁江新北固床陂断面7.387.0142.80.3880.06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监测结果表明,项目附近宁江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关规定,项目声环境质量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引用深圳市清华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12日对本项目沿线的监测结果,其监测结果如下:表5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点位序号监测点201

28、5年10月12日执行标准超达标情况昼间夜间1起点东兴村50.641.2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夜间:50达标2沿途新里村49.939.53终点新北村50.340.8根据上表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地昼间等效声级在49.950.6dB(A)之间,夜间等效声级在39.541.2dB(A)之间,各测点测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 保护宁江的水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建成而受到明显的影响,使其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 保护该区空气质量,使其在2016年1月1日前符合环境空

29、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 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3、 保护该区声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 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是:表6 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距离方位规模保护级别水环境宁江项目沿线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气环境声环境东兴村居民50-200米桩号XB0+000- XB0+300附近约5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环发【2000】1号)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30、-2008)2类标准新里村居民50-200米桩号XB0+800- XB1+500附近约20人新北村居民50-200米桩号XB1+500- XB2+300附近约20人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宁江(望江桥闸-兴宁水口),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表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项目pHCODCrBOD5DO氨氮总磷类标准6-920451.00.22、环境空气质量2016年1月1日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 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31、。表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PM10NO2SO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日平均限值0.15mg/m30.12mg/m30.15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年平均70g/m340g/m360g/m324小时平均150g/m380g/m3150g/m31小时平均/200g/m3500g/m33、声环境质量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9 环境噪声标准单位: dB(A)标准名称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项目施工期生

32、活污水经处理达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后回用于附近农灌、林灌。评价排放标准执行见下表。表10 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pH值除外)级别pHCODcrBOD5SS氨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标准6-9200100100/2、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表1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排气筒高度15m处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限值颗粒物120mg/m32.9kg/h1.0mg/m3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2 建筑施

33、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建成后运营期间并无任何污染产生与排放,因此本报告不作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堤防、护岸工程砌筑前坡齿墙砌筑反滤墙砌筑防浪墙基础至土堤顶护岸清障岸线放样前坡齿墙基础开挖反滤墙基础开挖铺筑反滤料堤身土料填筑压实坡面平整砼护坡压实堤顶路面砌筑防浪墙草皮护坡完工清场废气废气、噪声固废固废废水、废气废水、废气施工流程说明:将堤身上的杂物、灌木等清除干净,沿拟建设岸线划分好施工区域;随后对原有土堤前坡进行开挖,开挖后使用C20砼齿墙固脚,同时砌筑反滤墙;铺筑反滤料后对堤身

34、进行回填,回填后进行压实、坡面平整;平整完成后进行砌筑防浪墙基础,随后对后坡进行砼护坡加固,加固后压实堤顶路面,最后进行砌筑防浪墙并草皮护坡,草皮护坡完成后即可完工清理场地。二、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1)废气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包括施工机械尾气、施工扬尘。(1)施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以及运输车辆等。该类机械均以柴油为燃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烟尘、一氧化碳等,该部分废气难以定量,在此只进行定性分析。(2)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

35、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的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量可按堆放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Q=2.1(V50-V0)3e-1.023W式中:Q起尘量,kg/t.a; V50距地面50 m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率,%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13。据有关

36、文献,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14中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表13不同粒径的尘粒沉降速度粒径(u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

37、0.0480.0750.1080.147粒径(um)809010015020025030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u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表14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 P车速0.10.20.30.40.515(km/hr)0.0510.0860.1160.1440.1710.28710(km/hr)0.1020.1710.2320.2890.3410.57415(km/hr)0.1530.2570.3

38、490.4330.5120.86120(km/hr)0.2550.4290.5820.7220.8531.435(2)水土流失本项目堤防护岸工程施工阶段,表土裸露,局部蓄水固土功能丧失,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此外,在前后坡开挖时会有大量临时堆放的开挖土方,遇降雨时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据资料介绍,经扰动的土壤与未经扰动的土壤比较,其侵蚀模数可加大10倍,若不采取植被恢复等措施,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2.5hm2,其中项目建设区1.5hm2、直接影响区1.0hm2。根据兴宁市宁江河(新北围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水土保持初步设计章节所列数据,建设过程中,预测可能造

39、成的新增土壤流失量约为9.2t。(3)废水根据本工程施工布置及施工人数,本报告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确定工程生产、生活废污水量及其主要污染物负荷。本工程施工总工期90天(从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施工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都在这期间产生和排放。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本工程施工人数约50人/天,施工人员人均用水量约50L/d,则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约225t,产污系数按0.9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202.5t,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D5、SS、氨氮等 。施工废水砂石料加工系统清洗混凝土砂石时也将产生大量的废水,主要的污染物为SS。工程施工现场将使用大量的挖掘机、推土机、载重汽车等施

40、工机械和设备,施工中机械维修过程中冲洗汽车、设备等将产生一些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和泥沙。油污消解时间长,具有一定的渗透能力,对附近水体有污染危险,必须严加管理。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活动是堤身灌浆补强和坝坡培厚加高过程。涉水作业将会产生大量悬浮物(SS),影响河流水质,根据对同类工程的调查,SS含量高达3001000mg/l。以上各施工活动产生的废污水因有大堤的阻隔,均不排入宁江,经过沉淀之后,回用于施工生产用水。(4)噪声本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大致可分为二类:固定、连续的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流动式的交通运输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来自土方开挖机械,机械噪声的特点是固定、连续、声源强、声级大,不仅对

41、现场施工人员有影响,同时还会对距离较近的居民点产生影响。交通噪声由自卸汽车、载重汽车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产生,运输车辆的引擎声对道路沿线的居民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加工系统噪声源强见下表。表15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加工系统噪声源强表序号设备名称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声压级1液压式挖掘机582902推土机583883轮式装载机590954重型运输车582905商砼搅拌车585906砼输送泵588957混凝土振捣器58088本工程施工全部安排在白天进行,一个施工单元一般是几台或十几台机械同时操作。每个河段施工单元一般可同时包括一台挖掘机、3辆运土汽车,一台推土机,综合噪声源强约为95d

42、B(A);运输过程中按一般有两部运土卡车同时通过同一地点计,噪声源强为92dB(A)(5)固体废物施工期各种类型的建筑垃圾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余泥渣土、建筑垃圾。1)项目土石方挖方约1.42万m3,挖方全部回用于项目填方,无余泥渣土产生。2)施工过程中岸坡清理废物、残余泄露混凝土、残砖断瓦、钢筋头、金属碎片、塑料碎料、抛弃在现场的破损工具、零件、容器甚至报废的机械等,根据提供的可研估算,本项目施工期内产生的建筑垃圾约50t。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采用人口发展预测: WS=PSCS式中:WS:生活垃圾产生量(kg/d)PS:施工人员人数,50人CS: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

43、(1kg/d人)根据上式计算所得该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05t/d,施工期间产生量为4.5t。(6)生态环境土地环境:施工期由于机械的碾压及施工人员的踩踏,在施工作业区周围的土壤将被严重压实,部分施工区域的表土将被铲去,另一些区域的表土将可能被填埋,从而使施工完成后的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在施工中植被被破坏后,地表裸露,表土的温度在太阳直接照射下升高,加速表土有机质的分解,而植被破坏后,土壤得不到植物残落物的补充,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将逐步下降,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被恢复,因此,要求在施工中注意尽量维护土壤现状,以有利于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工作。陆生生态:工程施工噪声会对当地鸟类和野生

44、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施工影响区内无国家保护名录内的鸟类和野生动物,加之施工结束后施工噪声随之结束,工程影响区内的鸟类和野生动物能够迅速恢复,因此工程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甚小。建设区域除农业生态和家畜、家禽之外,自然生态物种不多。在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受国家保护的陆地珍稀野生动物,对一般的野生动物只要不随意捕杀,并加以保护,基本上不存在对陆生野生动物的影响。水生生态: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渣和粉尘进入水体中,对底栖动物的摄食和繁殖有一定影响,在施工区应尽量减少对河岸浅滩区底质的破坏,保护底栖动物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施工期由于不断流,对浮游生物无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体的污染使施工区宁江局部水体悬浮物增加,透明度下降,对浮游生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种群数量将下降,水体生产力在局部地段也有所下降。堤防路线对水利条件改变不大,施工水域中已没有鱼类产卵场。本工程涉及的区域内没有国家级和省级的水域自然保护区,也没有具有保护价值水生生物。因此,工程建设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