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5296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环评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编制日期 2015年8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

2、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法人代表黄锦添联系人李子军通讯地址兴宁市兴东路水务局联系电话13719981826传真邮政编码514500建设地点兴宁市永和镇永星村福岭水库建设性质改建行业类别及代码E4820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总库容(立方米)

3、710.57绿化面积(平方米)1520总投资(万元)781.8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7.9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3%竣工日期2015年12月1.1 项目由来福岭水库位于兴宁市永和镇永星村(地理坐标:北纬N241013,东经E1154744),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0.6km2,总库容710.57万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保卫国防机场,保障机场饮用水源,兼顾灌溉的重要小(1)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8000亩,捍卫下游人口5万多人口及国防兴宁机场、道路及供电、通讯设施的安全。福岭水库建成于1959年,经过多年运行,目前水库工程各主要水工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为消除工程隐患,发挥水库综合利

4、用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兴宁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决定投资781.84万元建设“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下称本项目)。本项目主要对福岭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进行除险加固及维护保养配套相关设施。加固后水库正常蓄水位62.00m,相应库容399.55万m3。设计洪水位为63.81m,相应库容为563.58万m3,校核洪水位65.3m,相应库容为710.57万m3。本项目拟于2015年9月开始施工,至2015年12月完工,施工期4个月,现特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需对该

5、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受建设单位委托,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2 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兴宁市永和镇福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2.2建设性质:改建1.2.3项目选址项目位于兴宁市永和镇永星村福岭水库。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均为山体,堤坝位于项目西南面。具体位置见图1,项目现状及四至情况见图3。1.2.4工程现状及改造工程建设内容1、工程现状水库大坝:现状大坝坝顶高程为67.067.3m,坝顶长140m,坝顶宽5.1m,最大坝高约为17m,大坝上游坝坡为混凝土

6、护坡,坡比为1:2.9,下游坝坡为草皮护坡,二级坡比为1:2.5、1:2.5,下游坝坡处已建排水棱体。坝顶路面为泥结石结构,较为平整。溢洪道:位于主坝左肩,原山体开挖衬砌而成,八字形进口引水段长21m,堰型为低矮驼峰堰,堰顶高程为61.00m,分三孔,弧形砼闸门控制,堰顶净宽33=9m。堰后接二级11m等宽泄槽,第一级长15m,坡度1:30;第二级泄槽斜长45.50m,坡度1:6.0,泄槽末端设鼻坎挑流消能。输水涵:输水涵位于大坝右侧,坝下埋管,为钢筋砼涵内套钢管,管径0.74m,涵管全长96m,涵管进口设闸门控制,手动斜拉式拉杆启闭,涵头进口高程53.00m,出口连接电站水轮机,下游河底高程

7、49.36m。2、存在问题(1)主坝工程坝顶宽度为5.1m(含防浪墙0.5m,坝肩墙0.2m),坝顶路面为泥砂路面,是对外连接交通道路,路面较窄,泥结石路面较破旧,积水、滋生杂草等。防浪墙损坏、断裂,墙面脱落。坝肩围墙下沉、断裂、错位等。上游坝坡原采用干砌石护坡,因风化破碎、凌乱、缝隙长草等,2001年在原护坡表面浇筑了一层厚6cm的砼护坡。由于当时施工质量较差,现砼护坡面裂缝,裂缝长草。坝体及左右岸白蚁危害严重。水库坝面排水系统不完善,横向排水沟内有淤积物,左坝端未布设纵向排水沟。由于历史原因,坝基清杂不干净,坝体碾压夯实差,后坡排水体渗漏较大,表面杂草丛生,后坡脚集流沟与坝面排水沟合二为一

8、,不能真实反映坝体渗漏情况。(2)溢洪道工程溢洪道为原山体开挖而成,基础在全风化强风化闪长岩上,承载力低。溢洪道泄槽段砼底板面层裂缝、渗水。挑流鼻坎与左岸山体连接处渗漏大。闸室启闭机房机墩楼面裂缝,墙体裂缝,棚底面保护层脱落、钢筋锈蚀严重,已成危房。启闭机及变速器为1978年加固时配置,运行已35年,设备老化,启闭运行震动、噪声较大。起吊钢丝绳连接闸门至卷扬机的室外部分氧化锈蚀严重,与弧形闸门接触处磨擦破损。启闭吊环、支铰等氧化锈蚀闸门为钢筋砼弧形闸门,表层龟裂缝多,挡水后闸板后渗水,止水老化漏水。(3)输水涵工程涵头闸板磨损大,漏水较严重。原涵身钢筋混凝土圆涵,1974年进行内套钢管加固,壁

9、厚局部现锈蚀严重。涵尾出口河道二处涌水冒砂现象。启闭设施简陋、老化、锈蚀运转不灵便。通气管折断堵塞失效,关闭后初始放水时闸板振动大。3、除险加固项目及措施(1)大坝除险加固工程采用充填灌浆处理大坝坝体,大坝上游坝坡清除杂草,凿除原混凝土护坡,整修坝坡,铺设砂石垫层(厚200mm),顶上铺设C20混凝土护坡(厚120mm);增设上游坝坡C20混凝土防滑齿墙,重建坝脚护脚,重建坝顶防浪墙,坝顶高程整平为67.3m,坝顶宽调整为5.0m(不含防浪墙和路缘石),铺设泥结石路面;下游坝坡清除杂草,整平夯实后植草护坡,修建下游排水棱体,拆除表层风化干砌石,堆砌恢复后再贴700mm厚干砌石;增设下游坝坡、坝

10、端等排水系统;增设人行踏步。(2)溢洪道除险加固工程针对溢洪道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情况,经综合分析后,拟拆除重建闸室控制段,控制段采用宽顶堰型式,堰顶高程为61.0m;更换启闭设备及闸门,原进口段浆砌石底板整平清理干净后,加贴500mm厚C20埋石混凝土;对泄槽段底板予凿毛、冲刷清理干净后,铺设C20混凝土厚100mm;拆除重建溢洪道交通桥栏杆,拆除重建挑流鼻坎段左岸山体侧挡墙,闸门采用平板钢闸门,对溢洪道消力池下游淤堵进行清疏处理。(3)输水涵除险加固工程拟在大坝右坝端原涵管内套钢管,管径700mm,在间隙内灌纯水泥浆,拆除、更换原启闭设备等,拆除、重建涵尾闸房,并完善出口消能设施

11、,以达到除险加固,防治漏水的目的。(4)其他工程拆除、重建管养房,对大坝进行白蚁防治,增设坝脚量水堰。4、项目工程量汇总表表1 主要工程量及工程需用材料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项目名称单位数量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m39395.22材料水泥t1030.124土方回填m319107.57块石m34524.27干砌石m33650.72碎石m36221.8充填灌浆m2988.3砂m33326.38混凝土m33190.85钢筋t102.1971.3 施工组织1.3.1 建筑材料的来源及水、电供应条件本工程建筑材料主要有土料、砂石料、水泥和钢筋等,根据就近取材的原则,上坝土料由附近土料场供应,其余材料砂石料、水泥

12、和钢筋均由当地市场购买成品供应,根据调查,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要求。施工用水可直接取用库区的水,生活用水取山泉水,施工用电可接当地农网。1.3.2 施工营地与临时堆场设置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在当地村庄居住,施工人数约20人。同时,项目挖方全部回用于填方,不设堆渣场,设一临时堆料场(约500m2)在大坝左岸。1.3.3 施工总进度项目工程计划2015年9月开始规划实施,至2015年12月全面竣工,计划总工期4个月。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为改造的水利项目,原运营期间无原有污染情况。 2、区域主要环境问题经调查,项目施工区大部分为山林及周边旱地、荒地,

13、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质量较好,无主要环境问题。3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1、地理位置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扼东江、韩江上游,地跨东经11530至116,北纬2350至2437。北部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东北部与平远县、梅县相接,东部与梅县交界,南部与丰顺县、梅县相连,西北部与龙川县相邻,西南部与五华县接壤。2、地形地貌兴宁市地处粤东丘陵山区,西北部有武夷山系延伸而下的项山山脉,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东部南部有莲花山系的阴那山脉,使县境与丰顺、大埔分隔。这两列山脉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境内自然土成土母岩以花岗岩、混合花岗岩、砂砾

14、岩、紫色砂页岩为主,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各类岩石风化成不同类型的土壤,主要是黄壤、红壤、砖红壤和紫色土。兴宁市境内四周丛山环抱,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梅江穿越腹地,地势西高东低,朝梅江河倾斜。地形可分为三个类型,即河谷盆地、丘陵和山地,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占总面积的22.l,丘陵占55.4,盆地占22.5。梅江两边分布着大小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这些小盆地耕地连片土壤肥沃,是兴宁市的重要耕作地带,居住群体错落分布,人口集中。境内海拔高度最高1357m,最低38m。总的坡度组成为:05占20.1%,515占36.1%,1525占27.26%,2535占1.02%,35以上的占0.32

15、%。3、气候、气象兴宁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常年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达38.3;常年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11.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7至零下6.4。年平均降雨量1540.3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5%。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8小时。风向比较稳定,以西北风频率最高,东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约2.4m/s。自然环境优越,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宜耕宜牧,具有发展农、林、果、牧、渔等各业的有利气候条件。4、水文项目所在地附近地表水为福岭水库,其下游小溪属于宁江小支流。梅江发源于广东省陆丰县与紫金县交界的乌突山七星峒,全长307km(含

16、上游琴河江),流域面积为13929km2;汀江发源于宁化赖家山,全长323km,流域面积11802km2;梅潭河发源于福建葛竹山,全长137公里,流域面积1603km2。梅江、汀江和梅潭河在大埔县三河镇汇合后称韩江,韩江全长470km,流域面积30112km2,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流经大埔县、丰顺县、潮州市、汕头市后进入南海。宁江(古称左别溪)贯穿兴宁南北,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梅江支流,北起江西寻邬荷峰畲,南至水口圩汇合梅江,全长107公里,从合水至水口主干河道长57.5公里,沿途接纳32条山溪小河,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5、植被项目所在地主要为低矮的丘陵山地,

17、平坦地为耕地,低处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花生、黄豆、木薯及各种水果等;丘陵山地主要是森林,主要植物物种有松树、杉树、荷树、山乌桕、山苍子、盐肤木、继木、车轮梅、鸡屎藤、葛藤、菝葜、山银花、桃金娘、芒萁、芒草、乌毛蕨、凤尾蕨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014年,兴宁市实现生产总值146.4亿元,比增1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亿元,比增31.0%。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比增5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亿元,比增11.1%。外贸出口总额11155万美元,比去年下降1.9%。1、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4年,我市重点项目共有

18、27个,其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8个。全市重点项目中,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7个,正式项目20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2.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4.0。政策资金争取有新成绩。一是中央苏区优惠政策得以落实。经多方共同努力,国家发改委复函明确我市“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等资金时,参照执行西部政策”。二是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有新成效。全年通过发展改革部门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共有6个,共682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440万元,省级资金3389万元。三是建立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库。加强对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和对接,建立了兴宁市振兴发展重大项目

19、库(2014-2020)共计246个,估算总投资1110多亿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2014年投入3.5亿多元,扎实推进园区配套基础工程建设。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全年完成征地1200多亩。新签约进园企业16家,计划总投资32.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预计园区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8.5亿元、比增44.0%,税收7519万元、比增55.0%。同时,主动融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建设,加快兴宁(水口)工业园的规划,现已初步确定园区选址和发展规模。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成功引进华润燃气、广州凯闻食品等58个合同项目、计划总投资21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

20、个,乡贤投资项目30个。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大幅改善重点交通项目快速推进。2014年全市交通建设项目共投入13.1亿元,推进高速公路和市内路网建设,全市交通环境不断优化。济广高速平兴段兴宁境内46.83公里实现无障碍施工,至目前累计完成工程投资20.25亿元;兴汕高速兴华段已动工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福兴大道、兴宁大道、G205线绕城改建、熙和湾旅游公路等22个重点交通项目扎实推进。重点水利工程顺利推进。24宗省级水利示范县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5亿多元。9宗农村小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作加紧推进,连续实施三年的第一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罗岗河等3宗堤围加固工程全面

21、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宁江河三金拦河水闸等水利项目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4、改善重点民生民利,民生福祉持续改善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1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84元,比上年增长13.6%。十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全年培训各类劳动力1.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2。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为被征地农民缴纳养老保险金3856.5万元。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6亿元,落实发展村级项目1161个,

22、59个省定贫困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较明显,预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可达7183元,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万元。优抚双拥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了梅州市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5、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教育事业持续发展。黄陂、新圩、水口、罗岗等4个镇已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督查验收,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兴宁华侨中学正式挂牌,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启动兴宁一幼扩建、进修附小迁建工程,增加城区学前和义务教育优质学位;高考各批次上线人数居梅州各县(区)之首;发放山区教师岗位津贴5540.7万元。投入1200万元,升级改造人

23、民公园,改善城区市民文化娱乐休闲环境;投入2.5亿元,建设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春节前建成神光山广场、石古大王、南山湖、百花园、体育场、望兴亭等主要景点并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平台建设,全面实施“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市财政给予每个村(社区)5万元补助,打造集政策宣传、文化活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目前,“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已建成444个,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广东南丰电气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6个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东明珠流体机械有限公司完成的科技成果“高性能防火超短球阀的产业开发”,获梅州市科技奖一等奖

24、。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快推进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美化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碳汇造林9.62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绿化和抚育城区周边10万亩群山,梅河、兴畲高速兴宁段56公里生态景观林带的景观提升补种;完成153.1公里绿色廊道和8公里沿江沿水景观带建设,以及一批国省县道的绿化工程;完成5个新建市(县)级森林公园的规划编制及造林工作;森林覆盖率达67.3%。淘汰1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完成上级下达节能减排任务。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12,自然增长率7.06,较好地完成梅州市下达的人口计生各项任

25、务。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烟花爆竹、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各类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和应急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深化“平安兴宁”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持续稳定。此外,“十三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扎实推进。6、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市场活力不断增强2014年,兴宁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审批事项压减37%、审批时限压缩48%。制订完善了重大事项决策、财政资金使

26、用管理、园区工业项目管理等24项全市性制度文件,形成了以制度规范各项工作、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体系。完成政务网站升级改版,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并运行使用,推行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方便了群众、企业办事,政务环境得到明显优化。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试点改革工作并成立了民营鸿惠医院,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务用车改革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

27、生态环境等)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2表2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 目类 别1水环境功能区福岭水库,水体功能为农灌饮用,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于二类区域,2016年1月1日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属于2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4水源保护区是5基本农田保护区否1、 大气环境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深圳市清华环科检测技术

28、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12日对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并进行归纳,监测结果如下:表3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单位:mg/m3项目PM10SO2NO2日平均值0.0270.0130.014二级标准值0.150.150.12由上表可得,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2、 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附近地表水为福岭水库,为了解项目所在水域的水质情况,本报告引用深圳市清华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12日对福岭水库泄洪下游100米断面的监测

29、数据,并采用单项因子对比法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其结果如下:表4 项目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值除外)监测项目pH NH3-NDOCODcrBOD5TP监测值7.020.1227.580.20.01评价标准值6-90.157.51530.02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监测结果表明,该断面各项指标中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水质良好。3、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关规定,本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引

30、用深圳市清华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12日对项目四至的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其监测结果如下:表5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点位序号监测点昼间夜间GB3096-2008中2类标准超达标情况福岭水库1项目南面52.641.5昼间60dB(A)夜间50dB(A)达标2项目西面50.039.83项目东面50.240.14项目北面50.139.9根据上表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地昼夜间等效声级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 保护项目福岭水库的水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建成而受到明显的影响,使其符合地表水环境质

31、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 保护该区空气质量,使其在2016年1月1日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 保护该区声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 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是:表6 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距离方位规模保护级别水环境福岭水库项目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大气环境声环境居民100-300米西侧,南侧约2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

3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主要有福岭水库,该段执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表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项目pHCODCrBOD5DO氨氮总磷类标准值6-91537.50.150.022、环境空气质量 2016年1月1日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 二级标准,2016年1月1日后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表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 g/Nm3污染物取值时间PM10NO2SO2

3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限值1501201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限值2405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限值150801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1小时平均限值2005003、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表9 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dB(A) 标准名称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 废水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施工人员

34、生活污水进入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回用于附近农田灌溉,不排入福岭水库,执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表10 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pH值除外)级别pHCODcrBOD5SS氨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标准6-9200100100/2、废气废气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表1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m3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15m处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限值(mg/m3)粉尘1202.91.0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

3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表1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噪声限值白天夜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属除险加固防洪工程,主要是施工期影响,影响随施工期结束而结束,建成后并无污染产生,因此,不作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施工期工艺分析由于各项施工工艺不同,对环境要素的影响也不同。(1) 大坝基础处理噪声、粉尘噪声、粉尘、生态影响噪声、粉尘、固体废物坝体回填大坝帷幕灌浆防渗墙施工坝顶拆除施工准备固体废物工程收尾坝顶回路 图1 大坝基础处理工艺流程图(2) 大坝加固施工噪声、粉尘噪声、粉尘、生态影响坝体回填坝

36、体砂砾料拆除、坝顶路拆除防浪墙及路缘混凝土拆除施工准备图2 大坝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图 (3) 溢洪道加固控制段混凝土浇筑石渣回填石方开挖、混凝土拆除水道整治、碎石开挖噪声、粉尘、生态影响帷幕灌浆团结灌浆泄槽段混凝土浇筑和进水渠及左右边坡混凝土浇筑图3 溢洪道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说明:大坝基础防渗处理加固:防渗墙厚度为60cm,防渗墙成孔包括防渗墙壤土成孔、砂砾石成孔和强风化岩石成孔,防渗墙每4.5m一个槽段。采用两钻一抓成槽施工工艺,县冲击钻进造主孔,主孔之间采用液压抓斗成槽,从而形成完整的槽段,利用直升导管自下而上浇筑成墙。帷幕灌浆采用水泥浆液灌灌注,通过预埋在防渗墙中的灌浆管采用孔口

37、封闭灌浆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注。大坝加固施工:坝顶防浪墙及路缘石混凝土拆除,采取风镐人工破碎、挖装,自卸汽车运至坝下临时堆放场;坝体砂砾石料拆除,采用挖掘机装自卸汽车运至坝下临时堆放场。坝顶路面拆除采用切割机切割成块,风镐人工破碎,挖装;坝体回填直接利用河道整治开挖料,推土机摊铺平整,振动碾分层压实。大坝上游左岸护坡加固:坝坡砂砾石修整,开挖料作为下游坝坡及坝下填塘砂砾石回填料,挖掘机将剔除根后的利用料及修坡料回填至开挖内,摊铺平整,振动夯实机夯实。2、运营期工艺分析项目为水利除险加固型建设工程,无具体生产工艺流程。5.2主要污染工序5.2.1 施工期污染源污染负荷分析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土方工程(机

38、运土方填筑)、砌石工程、渠道整理、道路施工等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压占土地、施工扰动地貌、破坏植被、影响溪渠近岸水质等方面。1、废气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包括施工机械尾气、施工扬尘。(1)施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以及运输车辆等。该类机械均以柴油为燃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烟尘、一氧化碳等,该部分废气难以定量,在此只进行定性分析。(2)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动力起

39、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的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量可按堆放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Q=2.1(V50-V0)3e-1.023W式中:Q起尘量,kg/t.a; V50距地面50 m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率,%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13。据有关文献,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

40、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14中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表13不同粒径的尘粒沉降速度粒径(u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um)809010015

41、020025030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u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表14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 P车速0.10.20.30.40.515(km/hr)0.0510.0860.1160.1440.1710.28710(km/hr)0.1020.1710.2320.2890.3410.57415(km/hr)0.1530.2570.3490.4330.5120.86120(km/hr)0.2550.42

42、90.5820.7220.8531.4352、水土流失本项目土方开挖施工阶段,表土裸露,局部蓄水固土功能丧失,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本报告表选用国家环保总局所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推荐的“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目前一般计算年非沟蚀性水土流失均按此模式计算。此模式的表达式为:A=0.247ReKeLiSiCtP式中:A为平均土壤流失量(T/ha);Re为年平均降雨侵蚀因子;Ke土壤侵蚀因子;Li坡长因子;Si坡度因子; Ct植物覆盖因子;项目区域内多年平均雨量对应的水蚀因子R=337.0。本项目地处花岗岩赤红壤地区,土壤侵蚀因子Ke为0.27,坡长因子Li为3.14,坡度因子Si为0.

43、08,植被因子Ct为1.0,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为1.0。根据以上选值,可计算得A=55.3t/ha/a=0.00553t/(m2.a)。根据本项目的工程设计报告,本项目在施工期扰动原地貌面积8000m2,施工期4个月,施工期水土流失量约14.75t。3、废水根据本工程施工布置及施工人数,本报告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确定工程生产、生活废污水量及其主要污染物负荷。本工程施工总工期4个月,施工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都在这期间产生和排放。(1)施工生活污水项目施工人数约20人,施工期约4个月。每月按30个工作日计,用水标准广东省用水定额(DB71.3t1461-2014)相关规定,按每人40L/d计,则施工人

44、员生活用水量约96t;排污系数按0.9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86.4t,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氨氮、BOD5。(2)施工的生产废水砂石料加工系统、清洗混凝土砂石时也将产生大量的废水,类比同类项目产污,其产生量约6m3/d,主要的污染物为SS。工程施工现场将使用大量的挖掘机、推土机、载重汽车等施工机械和设备,施工中机械维修过程中冲洗汽车、设备等将产生一些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和泥沙。油污消解时间长,具有一定的渗透能力,对附近水体有污染危险,必须严加管理。以上各施工活动产生的废污水均不得排入福岭水库中,经过沉淀之后,回用于施工生产用水。4 、噪声本项目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强(声压级)参考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中表A.2,项目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强见表15。 表15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强表 单位:dB(A)序号设备名称距声源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