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5504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项目建设背景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工程作为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同时兼具汝州市东西向干线道路,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地区路网结构,特别是完善城市区域交通,提高线路的综合交通功能,改善整个地区的交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发改委以豫发改基础函201392号文关于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汝州连接线项目前期工作的函回复了汝州市发改委和汝州市交通局,经河南省发改委及河南省交通厅研究,同意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全长约10.9km,起自汝州市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西约370m处(K0+000),向东经吴洼村南,党屯村北、后马庄北、随庄南、长马南、南王桥北等,于许庄东与焦作至桐柏高速路交叉,

2、东行约300m止于石槽王附近,与汝登高速汝州东互通式立交相接。其中,项目起点至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属改建,利用现有广成路,红线宽度50m及路基断面保持不变,仅对老路进行罩面,技术标准为双向四车道城市干道,设计速度60km/h;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至终点属新建,长约10.53km,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32m。2 建设项目简况2.1推荐方案与比选方案2.2.1两种路线方案概况(1)推荐方案(K线)走向及控制点 该方案起点位于汝州市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西约370m处(K0+000)处,向东经吴洼南、党屯北、后马庄北、随庄南,然后折向东南,经长马南、南王桥南

3、等村镇,于许庄东与汝登高速公路交叉,东行约300m,止于石槽王附近(K10+900),与汝登高速汝州东互通式立交相接,路线全长10.9km。主要控制点:起点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西约370m处(K0+000)、甄屯中桥桥位、终点(K10+900)。(2)比较方案(AK线)走向及控制点 该方案起点位于汝州市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西约370m处(AK0+000)处,向东依次经张鲁庄北、吴洼南、党屯南、前湾马北、甄庄北、武庄南、杨庄南等村镇,于许庄东与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交叉,东行约300m,止于石槽王附近(AK10+900),与汝登高速汝州东互通式立交相接,路线全长10.9km。主要控制点起点广成路与东

4、环路交叉口西约370m处(AK0+000)、武庄中桥桥位、终点(AK10+900)。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线路走向见图2-1。图2-1 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线路走向示意图2.2.2两种路线方案技术指标两种方案技术指标见表2-1。表2-1 两种路线方案技术指标对比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位K线AK线1路线长度km10.910.92路线增长系数1.0091.0093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0.4590.8264平曲线最小半径m/处600/12500/15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24.98984.6616直线最大长度m4624.4631530.1887最大纵坡%,m/处1.25/11.32/18最短坡长m/处275/13

5、00/19竖曲线占路线总长m44.48348.07510竖曲线最小半径m/(1)凸型m/个11800/118000/1/(2)凹型m/个15000/114592.592/12.2.3方案比选将对两个路线方案进行从工程规模、社会经济效益、社会交通环境、经济影响等方面比选,以确定最优方案。2.2.3.1工程规模对比 两种方案工程规模对比见表2-2。表2-2 两种路线方案工程规模对比一览表序号比较内容单位K线AK线K0+000K10+900AK0+000AK10+9001路线长度km10.910.92占用土地亩813.27822.983拆迁房屋m2/10100.74填方k m3368.395402.

6、5395挖方k m369.04848.6076排水防护(植草)k m276.456133.377沥青路面k m2319.8335.38平面交叉处669中桥m/座53.08/153.08/110涵洞处11811估算造价万元26089.526461.412每公里平均造价万元2393.52427.72.2.3.2社会经济效益对比 两种方案社会经济效益对比见表2-3。表2-3 两种路线方案社会经济效益对比一览表 方案项 目单 位K线AK线建设总投资万元26089.526461.4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3.2412.39国民经济净现值(ENPV)万元16975.8414058.79投资回收期

7、EN(年)年14.1615.05EBCR/1.781.64由上述结论可以看出,K线方案在国民经济评价及财务评价方面,各项指标均优于AK线方案,说明K线方案整体效益较好。2.2.3.3交通环境、经济影响方面对比随着汝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汝州东向发展也将成为必然,本项目同时兼具汝州东区的城市主干道、迎宾大道,K线方案走向与汝州市未来向东发展趋势方向一致。2.2.3.4环境影响方面对比(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项目AK线涉及拆迁房屋10100.7m2,占用土地为822.98亩;K线方案不涉及拆迁房屋,占用土地为813.27亩。K线方案可避免征地拆迁社会影响问题,避免安置过程中产生各种社会纠纷,有利于当地

8、社会的和谐稳定。本着保护农民利益K线方案可减少占用耕地9.71亩,可减少工程永久占地将对这些农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有利于当地减少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保持当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2)自然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图3-1对比分析,AK线方案距离村庄比K线方案更近。施工期及运营期受交通运输扬尘及废气影响相对更大。同时根据预测分析项目运营期AK线方案比K线方案受交通噪声影响的户数多约110户。另外由于K线相对AK线更加地形平缓顺直,相比AK线可减少土石方13703m3,减少占用土地9.71亩,可减轻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扰动破坏,根据计算K线可减少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增量约42.9t。综上所述,K线方案比AK线方

9、案更有利于当地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减轻交通噪声和废气对沿线村庄影响。同时K线可减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影响,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水土保持。经过综合比较论证,考虑项目功能,结合工程规模、造价、社会经济评价,同时对比项目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影响等,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论证,确定项目的推荐方案为K线方案。2.3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标准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4。表2-4 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项 目单 位起点至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至终点路线长度km0.3710.53设计车速km/小时6080路基宽度m5032路基土石方万m3

10、/填方36.8395,挖方6.9048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m2利用现有76456中 桥m/座/53.08/1涵 洞道/11平面交叉与二级路处/2与四级路处/4绿化工程km/10.6新增占用土地ha/54.2183工程全线共计10.9km,新增占地面积共54.2183ha,中桥1座,土石方总量为43.7443万m3,其中挖方6.9048万m3,填方36.8395万m3。2.4交通量预测预测特征年设定为2014年、2020年、2025年和2033年,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运营期各路段分车型年度交通流量见表2-5。表2-5 运营期各路段分车型年度交通流量 单位:小客车辆/日年份起点-K2+831K2

11、+831-K5+328K5+328-终点客车(折小客车)货车(折小客车)合计客车(折小客车)货车(折小客车)合计客车(折小客车)货车(折小客车)合计20143901 3334 72353382 3198 65803222 3063 6285202012773 6051 188248595 5743 143387649 5263 12912202519232 6182 2541415349 6098 2144713624 5688 19312203326912 6537 3344924946 6628 3157420754 5913 266672.5项目主要工程量因项目起点至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

12、(长约0.37km)主要是利用现广成路,因此本项目主要工程量为新建段的为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至终点(长约10.53km)。 2.5.1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至终点主要工程量2.5.1.1路基工程(1)路基高度为减少项目占地,节约土地资源,结合路线区域的地形地势情况,项目路线的填挖高度均控制在2.5m内。 (2)路基标准横断面 路基宽32.0m,其中:中央分隔带宽2.0m,左侧路缘带宽(20.5)m,行车道宽2(33.75)m,硬路肩宽(22.5)m,土路肩宽(20.75)m。 路拱横坡:行车道采用2的路拱横坡,土路肩采用3横坡。 填方路堤边坡:项目路堤边坡高度均小于8m,边坡取1:1.5,护坡道

13、宽2m。挖方路堑边坡:本项目路堑边坡高度均在8m以内,路堑边坡采用1:1,碎落台宽2m。中央分隔带宽2m,种草及灌木绿化、防眩。 用地范围:路堤坡脚或排水沟外缘2m,路堑边坡坡顶或截水沟外缘2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本路段路基横断面见图2-2。图2-2 本路段路基横断面示意图(3)特殊地基处理 l 路床处理本项目的特殊路基处理主要为路床处理,处理长度约10.332km,处理方法为路床上部40cm掺6%石灰土。l 其他特殊路基处理本项目在K8+800K9+700段有约0.9km左右的湿陷性黄土路基,采用换填碎石处理。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桥头跳车现象,提高公路车辆行驶的

14、舒适性,对桥梁和涵洞两侧路基填筑需进行特殊处理。其中涵洞地基采用换填40cm碎石垫层处理,桥头台背回填10%石灰土。(4)路基防护 本项目填挖均较低,均进行植草防护。(5)路基排水 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等共同组成。挖方路段设置6060cm矩型加盖板边沟,并用M7.5浆砌片石加固。 填方路基两侧一般均设置梯形排水沟,底宽60cm,深度为80cm。(6)取土、弃土项目填方36.8395万m3,挖方6.9048万m3,填方较挖方多。根据设计单位提供资料,项目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至终点段土石方情况见表2-6。表2-6 项目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至终点段路基土石方表 单位:万m3里程挖方填方本桩利用本段

15、借方本段弃方K0+370K7+0003.3631.57473.3628.21470K7+000K10+9003.54485.26481.96481.720合计6.904836.83955.324829.93470由上表计算可知,项目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至终点段须借方29.9347万m3。(7)设计高程项目本路段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间差值在-0.412.517m之间。2.5.1.2路面工程(1)路面结构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的本路面结构见表2-7。表2-7 路面结构方案结构层次机动车道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

16、混凝土(AC-25C)下封层沥青封层上基层17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7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石总厚度72cm(2)路面排水路面排水包括:路面表面排水、路面边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三部分。 路面表面排水 路面采用分散排水方式,路段雨水顺边坡流至边沟内。 路面边部排水 路基填土H2m路段,路面边部设置碎石排水层,将路面边部水排入边沟,路基填土2H4m路段,路面内部水通过泄水孔汇入纵向L型集水槽,每30m设置一道急流槽,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入边沟,路基填土H4m路段,路面边部设置碎石排水层,将路面边部水排入边沟。挖方路段边部水通过泄水孔汇入矩形边沟。2.5.1.3桥涵工程本项目新建

17、中桥53.08m/1座。新建涵洞11道,平均1.04道/km。本项目桥梁设置表见表2-8。 表2-8 本项目桥梁设置表序号中心桩号桥梁名称孔数孔径桥长(m)上部结构1K7+230甄屯中桥31653.08预应力连续空心板2.5.1.4交叉工程本项目共设置平面交叉6处,按照公路的特点以及相交道路等级,采取不同的渠化措施。其中与东环路交叉渠化采用环岛型式,其他五处渠化均采用加辅转角型式,详见表2-9。表2-9 平面交叉工程数量估算表序号交叉桩号被交叉公路名称/等级平交型式路基宽度交通管理方式渠化设计方式1K0东环/二级十字型40.5m无优先环岛2K2+170乡村道路/四级十字型7.5m主路优先加铺转

18、角3K2+831规划道路十字型35.5m主路优先加铺转角4K5+327.80规划道路/二级十字型22m主路优先加铺转角5K6+786乡村道路/四级十字型7m主路优先加铺转角6K10+183.5汝州东互通E匝道T型12m主路优先加铺转角2.5.1.5交通工程(1)安全设施拟建工程拟设置交通标志、标线、轮廓标、防护栏,防眩板、隔离栅等交通安全设施。(2)交通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本项目不设置服务区。(3)收费设施本项目不设置收费设施。2.5.1.6征地数量本项目新增永久占地54.2183ha,其中占用耕地47.9921ha,占用建设用地6.2262ha。2.5.2起点至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工程数量起点

19、至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段长约0.37km,利用现有广成路,红线宽度50m,行车道宽16m、绿化带宽26m,非机动车道宽26m,人行道宽25m,技术标准为双向四车道城市干道,设计速度60km/h;该段仅对老路进行罩面,红线宽度和路基断面保持不变。图2-3 起点至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路基断面图2.6筑路材料的来源与运输2.6.1路堤填料在移挖作填运距受限的情况下,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分别采取集中深挖和平整残丘相结合的方案,尽量实现取土复耕和取土场再利用,力求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工程造价。2.6.1.1取土场的设置依据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共选定取土场3处,取土场总占地面积为14.91h

20、a。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确定取土方式主要为切岗取土,占地类型全部为耕地。1#、2#取土场原有地面高程为206.68209.16m,取土后地面高程为206.5m,3#号原有地面高程为213.36215.35m,取土场取土后地面高程为213.0m,取土边坡坡比为1:1.5。2.6.1.2取土场周边环境概况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拟设置3个取土场。其中,1#、2#取土场位于党屯北侧,取土场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地表植被类型为农田植被,种类主要为玉米、棉花和大豆等农作物,2#取土场西侧有一条乡村道路,两个取土场内均有农田间的土路,不涉及水渠、水井等农田水利设施;3#取土场位于长马村东侧,取土场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

21、,地表植被类型为农田植被,种类主要为玉米,取土场内有农田间的土路,取土场东侧为自然冲沟,不涉及水渠、水井等农田水利设施。2.6.1.3取土场保护措施及植被恢复取土时,先将表层耕植土推置取土场一侧堆放,按规定深度取土后,进行土地整治并用推土机将表层土推至取土场底部铺平,然后在取另一块,最后进行整治复耕。表层土临时堆存期间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对取土场占地进行土地整治及覆土复耕,并对取土形成的开挖边坡进行植草绿化。2.6.2石料、砂料汝州的陵头乡黄岭为工程所用石料的集中产地,可满足项目需要。项目区域河流较为发育,北汝河河床宽阔,上下游均有采砂厂,可提供优质的河砂,满足项目需要。2.

22、6.3石灰、水泥项目建设所需的水泥主要从汝州市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采购,该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2.6.4钢材、木材本项目筑路所用木材、普通钢材大部分可于区域内就近购买,少量优质特种钢材可从省外购进或组织进口货源。2.6.5沥青直接由汝州或平顶山材料市场购买供应成品商业沥青。2.6.6运输条件拟建项目所处区域内有G207、S325、S238及山汝线等多条地方道路,路况良好,能满足筑路材料运输的要求。2.7工程污染因素分析2.7.1前期的环境影响公路项目建设主要涉及到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对社区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及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有影响。本项目不涉及工程拆迁和环保拆迁

23、,重点关注工程占地影响。2.7.2施工期污染因素2.7.2.1生态环境(1)K0+000K0+370段由于K0+000K0+370段位于汝州市城市建成区,道路两旁主要为城市行道树、道路绿化带城市生态系统,且本次工程建设仅对广成路现有道路进行罩面铺装,不对原有路面及路基进行翻整,施工不涉及绿化带和行道树,因此对线路及其两边现有生态系统影响较小。(2)K0+370K10+900段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沿线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等。由于公路工程线长面广,大量农田被侵占,高填深挖使线路两侧局部范围已有的植被容易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土壤变得疏松,随着这种微地貌的改变,在降雨集中季节雨水冲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

24、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工程施工占地,路线经过地区耕地及植被面积有所减少,机械碾压、人员踩踏,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较长时间不能恢复其肥力,非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项目尚未确定施工营地、物料堆场、搅拌站等临时工程设置点,因此建议对于项目建设其应采取以下生态保护措施:A、耕地保护1、尽量减少占用耕地数量;2、占压一般农田的临时用地,施工完毕后及时复耕;3、临时占地工程应优先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劣质地、垄岗地,避免占压高产良田;4、对于路基施工区内有肥力的表土层,应在工程施工前先对其进行剥离,平均剥离

25、厚度按30cm计,可用于新开垦耕地、其它耕地的土壤改良或覆盖于路基边坡。B、取土场取土场要采取下列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表土剥离;2、土地整治及表土回覆;3、截水沟及挡水土埂;4采取植物措施对取土结束后对开挖形成的边坡进行植草防护;5、对取土场进行覆土、复耕,逐步恢复其原有的耕地功能。 C、景观生态本项目要求采取下列措施,以减轻项目施工对当地景观生态造成的不良影响:1、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在绿地范围内保留原有的景观树,以恢复地方性植被为主,外来适生树种为辅,防止生物入侵。2、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绿化方法,增进道路与环境的协调和谐,恢复自然生态美,充分发挥绿化在景

26、观形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功能,呈现一道现代公路景观。3、道路两侧坡脚以外,尽可能设置绿化带,以乔木为主,配以高度适宜的灌木丛,错落有致,除起美化作用外,可以减轻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环境的污染,并增添道路景观。4、施工便道绿化:恢复其原有土地功能,占用耕地的一定要复耕,其它恢复为绿地。2.7.2.2声环境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较多,如路基土方填筑时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等;路面工程施工时有搅拌机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桥梁施工时有钻机、打桩机、起重机、电焊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这些非稳态噪声源将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1)K0+000K0+370段由于K0

27、+000K0+370位于汝州市城市建成区,道路两边主要是汝州市检察院、汝州市委及汝州市交警大队等机关单位和沿街的商铺及商住两用房,且广成路为汝州市城市主干道。但由于本段施工长度较少仅370m,并且仅对路面进行罩面,不再铣刨现有路面,翻整路基。因此,评价建议采取下列措施减轻施工期对道路两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1、合理科学地布局施工现场时减少施工噪声的主要途径,如将施工现场的固定振动源相对集中,以减少振动影响的范围;对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房内设隔音板,降低噪声,对声环境敏感建筑设置移动式隔声墙、挡板等。2、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把排放噪声强度大

28、的施工尽量安排在上午7:0012:00和下午2:0010:00施工。严格限制夜间进行有强振动的施工作业。3、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并带有消声和隔声的附属设备;避免多台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在同一工场和同一时间使用;对排放高强度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场,应在靠近敏感点一侧设置隔声挡板或吸声屏障,减少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2)K0+370K10+900段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沿线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等,由于项目线路沿线村庄较多,且部分村庄距离线路较近。由于项目尚未确定施工营地、物料堆场、搅拌站等临时工程设置点,因此建议评价建议该路段施工应采取下列措施,减轻对沿线村庄声环境造成影

29、响。1、将施工现场的固定振动源相对集中,以减少振动影响的范围;对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房内设隔音板,降低噪声,对声环境敏感建筑设置移动式隔声墙、挡板等。2、在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在声环境敏感区域应把排放噪声强度大的施工尽量安排在上午7:0012:00和下午2:0010:00施工。严格限制夜间进行有强振动的施工作业。施工场地300m范围内有居民区的地方,夜间2200次日600、午间12001400严禁施工。3、施工运输车辆,尤其是大型运输车辆,应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确定合理运输路线和时间,应避开声环境敏感点。在利用现有的道路进行运输施工物资时,

30、尽量把运输时间放在白天。在途径村镇时,应减速行驶,禁止鸣笛,需修筑的施工便道尽量远离村镇等噪声敏感点。4、施工单位应尽量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并带有消声和隔声的附属设备;避免多台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在同一工场和同一时间使用;对排放高强度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场,应在靠近敏感点一侧设置隔声挡板或吸声屏障,减少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5、由于技术条件、施工现场客观环境限制,即使采用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和措施,施工噪声、振动仍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要向沿线受影响的居民和有关单位做好宣传工作,以提高人们对不利影响的心理承受力;加强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大力

31、倡导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尽量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施工噪声的加重。6、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除落实有关的控制措施外,环必须加强环境管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主动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承包时,应将有关噪声控制纳入承包内容,并在施工和工程监理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控制施工噪声措施的实施。7、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综上所述,在认真贯彻落实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对各段周围敏感点影响不大。2.7.2.3大气环境拟建工程

32、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主要为灰土、混凝土拌和作业、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等作业过程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产生的扬尘污染;施工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上行驶导致的扬尘;因沥青采用成品的商业沥青,因此不涉及沥青加热,沥青烟气主要为沥青混凝土运输、摊铺过程中产生的其含有烃类、苯类等污染物质。(1)K0+000K0+370段由于K0+000K0+370位于汝州市城市建成区,道路两边主要是汝州市检察院、汝州市委及汝州市交警大队等机关单位和沿街的商铺及商住两用房,且广成路为汝州市城市主干道。但由于本段施工长度较少仅370m,并且仅对路面进行罩面,不再铣刨现有路面,翻整路基。因此,评价建议采

33、取下列措施减轻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1、建议不再在该段设置施工营地、物料堆场及搅拌站。2、为防止沥青烟对环境空气敏感点的不利影响,本段所用沥青均来自其余路段设置的沥青搅拌站,避免现场熬炼和搅拌,故只有在铺设过程时有极少量的沥青烟气产生。沥青烟排放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加强物料运输管理,物料运输时应定时洒水,同时加强物料的遮盖,防止物料抛洒,运输物料车辆不得超速、超载。(2)K0+370K10+900段根据现场踏勘,该路段沿线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等,由于项目线路沿线村庄较多,且部分村庄距离线路较近。由于项目尚未确定施

34、工营地、物料堆场及搅拌站的位置、数量。因此,评价建议采取些列措施减轻项目施工对周围敏感点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1、本项目建设采用外购的成品商业沥青;同时灰、水泥和砂石料的拌和,采取站拌方式,但要合理选择地址,拌和站应远离居民区敏感点(采取先进设施,适当距离应大于300m),另外拌和站须配备除尘设备,加强劳动保护。灰土集中拌合,合理安排拌合点,尽量减少拌合点设置。灰土拌合站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且与其距离也应在300m以上。2、筑路材料堆放地点选在环境敏感点下风向,距离在200m以上,遇恶劣天气加蓬覆盖,减少堆存量并及时利用,必要时设围栏,并定时洒水防尘。3、对集中产生扬尘的拌和站、料场“三堆”

35、等地点进行封闭,对来往运输起尘物料的车辆进行封闭,尽量减少扬尘。4、运送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要用蓬布苫盖,以防物料飞扬。对运送砂石料的车辆应限制超载,不得沿途洒漏。粉状材料应罐装或袋装,粉煤灰采用湿装湿运。土、水泥、石灰等材料运输禁止超载,并盖篷布。5、运输道路应定时洒水,每天至少两次(上、下班),在经过村庄密集地区要加强洒水密度和强度。6、施工工作人员炊事和取暖灶等设施应设立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并且要求使用清洁燃料。7、加强对施工机械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发挥其最大效率。通过采用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对沿线环境空气影响较小。2.7.2.4水环境施工机械

36、泄露的燃油、工程营地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对水体的污染,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对水体的污染,路基、防护、排水设施对原有地表径流的破坏等。本项目沿线不涉及地表径流,甄屯中桥跨越的为自然形成的冲沟,平时无水。2.7.2.5固体废物公路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建筑垃圾、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公路施工路线上剥离的表土和碎石及其它固废均为一般固废。项目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至终点段和起点至广成路与东环路交叉口段同时施工,项目施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填方较挖方大,项目填方36.8395万m3,挖方6.9048万m3,本着移挖作填原则,本项目不涉及弃方。2.7.2.6社会环境本工程不涉及拆迁民宅,施工造成沿线群

37、众出行不便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2.7.3运营期影响识别2.7.3.1声环境运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公路行驶汽车噪声,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噪声源为非稳定态源。交通噪声对将影响沿线一定范围内居民区等人群健康,干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2.7.3.2大气环境(1)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污染主要是指柴油、汽油等机动车燃料因含有添加剂和杂质,在不完全燃烧时,所排出的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污染和破坏。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巨大危害。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与交通量成正比例,也与车辆类型、汽车运行工

38、况和技术进步程度有关。(2)道路扬尘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轮胎接触路面而使路面积尘扬起,以及运送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由于散落、风吹等原因,从而产生扬尘污染。因此,要加强对道路的清扫、养护,使道路平整、清洁,以减轻道路扬尘污染。对现有公路的实际监测表明,汽车尾气中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排放量最大,而二氧化氮环境容量相对较小,是汽车尾气影响公路沿线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2.7.3.3水环境公路运营期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出现事故等时,都可能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在遇降雨后,雨水经雨水下水管道流入附近的水域,造成石油类和COD的污染影响。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物浓

39、度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量、降雨时间、与车流量有关的排放污染物浓度、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随机性强,偶然性大,所以统一的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也就较难确定。但总体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较低,若降雨时间增长,其污染物浓度逐渐变小,对沿线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甄屯中桥跨越的为自然形成的冲沟,平时无水,不涉及地表径流,2.7.3.4 生态环境公路运营后,夜间行车灯光对林间动植物的光周期产生错误的诱导作用;交通噪声将破坏附近动物的原有生境。3 本项目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3.1本工程与汝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关系分析本工程总体划分为三段,分别是位于汝州

40、市建成区的K0+000K0+370,位于汝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区的K0+370K4+400以及位于汝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之外的K4+400K10+900。根据现场踏勘,K0+000K0+370位于汝州市城市建成区,利用现有的广成路,本次工程建设仅对广成路现有道路进行罩面铺装,不对原有路面及路基进行翻整,施工不涉及绿化带和行道树;位于汝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区的K0+370K4+400将作为市区的主干道,但该区域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尚未开始实施开发建设,项目沿线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等;位于汝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之外的K4+400K10+900,该区域主要为农村地区,沿线现状主要为农田和村庄。3.2本工程与

41、汝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关系分析汝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中对外交通规划内容:确保宁洛高速在汝州通过的畅通性,并保证原有高速出入口与城市主干道、对外交通环线实现精准对接。结合正在实施建设的汝等高速,预留广成路至规划高速出入口的快速通道,提升城市对外交通效率。本项目为汝等高速的连接线,符合汝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2-2030)规划内容。3.3本工程与汝州市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2011-2020)关系分析规划登封-汝州的汝登高速在尚庄向东侧,自大峪乡西北部进入市域,穿过尚庄乡东侧,向南至小屯镇西侧与南洛高速交汇,过境段总长约为38km,其中广成路向东至汝登高速公路

42、为引线。汝登高速公路过境段平均规划流量7000辆/小时(含过境车流量),设计车速100km/h。汝州东出入口规划平均流量1500辆/小时。本工程为汝登高速公路的引线,在汝州市城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中的城际道路交通规划内容内,符合规划要求。3.4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3.4.1汝州市许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开采井外围50m的区域。二级保护区:开采井周围一级保护区外300m的区域。准保护区:荆河以东,洗耳河以西,王堂、骑岭以南,北汝河以北其余地域。3.4.2北汝河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北汝河同时是下游许昌市的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该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一级保护

43、区:北汝河大陈闸至单庄村的水域及两侧50m的陆域;二级保护区:北汝河单庄村至鲁渡村的水域及两侧1000m的陆域;北汝河大陈闸至单庄村一级保护区外1000m内的陆域;准保护区位于北汝河鲁渡至汝州焦枝铁路桥的水域及两侧1000m的陆域。本项目距许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边界为2.2km,距离北汝河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边界1.5km,均不在保护区范围内。3.5本工程与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分析汝州市土地资源丰富,全市土地面积237.7万亩,有效土地使用面积18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6.5万亩,林地30万亩,牧坡20万亩,宜林牧荒山27.21万亩,河滩14万亩,其它用地50万亩。本项目全长

44、10.9km,中桥1座,桥长53.08m,涵洞11道,平面交叉6处,沿线主要经过汝州市区和米庙镇,根据河南省国土厅关于本项目的土地预审意见,项目规划占地共约54.2183ha,其中耕地47.9921ha、建设用地6.2262ha,根据汝州市区和米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可知,本项目占用土地类型符合汝州市街道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年)和米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年)。4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1生态环境现状 (1)评价范围内主要为农业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工种植等因素干扰较多,基本上没有野生植被及大型的野生动物。评价区范围内无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国

45、家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2)评价范围内沿线多为人工栽培群落,整个系统可以得到较稳定的维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3)评价范围内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作物种植,土地利用仍然是以传统的农业利用方式,人均耕地约1.13亩,农地复种指数较高,一般多在200%左右;(4)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评价范围整个农业生产水平处于河南省的中等水平;(5) 工程区沿线水土流失主要为轻度,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00t/km2a,不涉及河南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4.2声环境现状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公路用地红线外35m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35m范围外执行2类标准(评价范围内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执行1类标准)。由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拟建公路沿线无大型声环境污染源,全线敏感点噪声来源主要为当地的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