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5555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方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一、总体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境育人”的建设思路,重点培养掌握电子与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园区电子企业优势产业。创新“以项目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强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任务驱动型模具专业核心课程;二、课程建设1、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明确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是电子设计、电子与信息、电器维修及安装调试等工作岗位。对每个岗位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分解成岗位工

2、作职责,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专业课程,构建实践主导型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利用校内生产性、仿真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开展以典型项目和案例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活动。通过与祁阳阳泰电子厂、智邦主板等省内主要电子类企业的校企联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通过校内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交替实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1)职业面向:初中毕业生(2)专业职业能力学习分析一、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具有常用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能力和实

3、际操作能力,既能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应用、开发工作,还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的开发工作。(二)就业面向(黑体,5号字)根据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对原电子电器专业的课程作了大幅度调整,整合电子、电脑专业的优势,组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工厂或农村培养急需的中级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员,以及家用电子产品、计算机硬件、仪表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技术人员。其主要的业务工作岗位群是:1. 在生产部门,可以从事上述电子信息设备和相关产品的一般技术工作;2. 在维修部门和检验部门,可以从事上述电子信息设备的修理和商业常规检验工作;3. 在营销部门,可以从事上述电子信

4、息设备的采购、推销、调拨、储运及办理索赔等业务工作;4. 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宾馆,可以从事上述电子信息设备的保养、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二、人才培养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1. 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 熟悉上述电子电器设备采购、推销、调拨、储运及办理索赔等基础知识。3.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机械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基本理论知识。4. 掌握计算机办公软、硬件安装与使用的基本知识。5.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的基本知识。6. 掌握相关常用元器件性能及功能的基本知识。7. 熟悉上述电子信息设备生产、检修、经营职业岗位的规范和职业道德。(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核心能力名称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标准技能考核项目要求焊接基本功具有较扎实的焊接基本功仪器使用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常用检测仪器(含仪表、设备)和工具计算机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三)职业资格证书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证、计算机维护员证、电路绘图员证、电子装配工证三、招生对象、修业年限和学习形式(一)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年。(二)修业年限学制3年(三)学习形式2年在校学习,1年顶岗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