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范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5911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报告 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书报告 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书报告 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书报告 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读书报告 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 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报告 范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书报告关于学习公司创造力的读书报告公司创造力这本书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管理学教授,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系,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经营研究博士学位的艾伦.G.鲁宾逊和俄勒冈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萨姆.斯特恩合著。鲁宾逊曾为进行公司创造力研究、调查过世界上几百家公司。并担任过8个国家的50多家大型和小型公司的顾问,就如何提高创造力提供过咨询。另一作者萨姆.斯特恩,他的研究和写作涉及创造力问题及其与企业和教肓的关系。萨姆还担任过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许多公司组织的创造力问题顾问,例如惠普公司、宝丽来公司、日本电器公司以及精工爱普佳公司。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

2、烈。在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的市场角逐中,许多企业已逐渐体会到创造力是企业发展与取胜的根本。只有充分释放出公司员工的创造力,不断出击,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公司创造力如何真正体现,怎样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不然企业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有的公司以为“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较多注重采取外部激励的手段;有的公司以为只要敢冒风险或者建立起一套提建议的制度,按照计划组织公关,终会取得科技突破等等。针对有些公司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艾伦.罗宾逊和萨姆.斯特恩两位教授总结了他们长期为许多国家的公司担任创造力开发顾问的工作经验,并亲自到一些企业进行细致的调查访问,写

3、出了此书。本书的最大特点是资料详实、例证丰富、分析独到、文笔生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指明了公司创造力的实质,分析了影响、限制了创造力发挥的两大因素-先入为主和离心离德,同时,回顾了第一、二代建议制度的历史,指明了认识、激以发创造力的办法;第二部分,作者在书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英国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杜邦、惠普、柯达、通用汽车、国际商用机器、美国森林服务公司、新日本东部铁路 公司,甚至前苏联一些企业在发挥员工创造力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力地说明了促进创造力的六大因素凝聚力、自发的行动、非官方活动、偶然发现幸运事物的本领,各种各样的激励和公司内部信息沟通

4、的重要性,指出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要素,使改进和发明创新从偶而可能成功的设想变为有指望实现的点子。第一部分共分四块内容:1、公司创造力的实质2、简单建议制度的衰落及新一代制度的兴起3、先入为主的偏见如何限制了公司的创造力,离心离德如何禁锢了创造力4、我们如何认识创造力简单谈一下我对上述四块内容的学习认识:一、公司创造力的实质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列举了从奶酪到药品DCM-大宇公司喷嘴控制装量和英航“优先和迅速”装卸程序等三个事例,对创造力作了如下定义:如果公司雇员未经直接示范或教 导就能做一些新的、也许有用的事情,那么这个公司就是有创造力的,创造力的明显结果是-它对公司的长期生存和成功至关重要,是“

5、改进”和“创新”。二、简单建议制度的衰落及新一代制度的兴起这一部分解释了第一、二代建议制度的不同表现,并且讲述了他们在形成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第一代建议制度是苏格兰的建议箱,第二代建议制度是日本的“为改进工作而提建议”。三、先入为主的偏见和离心离德如何限制、禁锢了创造力,在分析先入为主的偏见时,作者论述了6个方面的问题:1、非先入为主的原则;2、谁将参与创造性活动3、责任归属方面的基本错误;4、糟糕的制度排斥杰出的人才;5、常规与非常规;6、什么是创造性活动;在分析离心离德如何禁锢了创造力时,作者以前苏联的“群众性创新活动”为反面教材,指出了离心离德的三大表现:指标的麻烦,缺乏市场价格和

6、创造性如何对经理构成威胁。四、我们如何认识创造力在这部分当中,作者分析了“具有创造力的个人特点,指明了激发创造力的办法:依靠内在动因,即要出于一种为做成某事而工作的愿望,外在动因可能损害创造力。在第二大部分中,作者分章节分析了公司创造力的六大要素:1、凝聚力2、自发的行动3、非官方行动4、意外发现幸运事物的本领5、各种不同的激励6、公司内在的信息交流简单谈一下我对这六大因素的认识:第一大要素:凝聚力 就是要确保全体员工的利益和行动符合公司的主要目标。这样每个员工就会发现可能有用的点子,并且作出积极的反应,虽然公司在凝聚力较弱的情况下也能运营,但是如果公司没有强大垢凝聚力,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创造力

7、。凝聚力是无形的和难以捉摸的,所以常常受到忽视,就公司创造力而言,只有当公司特别牢固地凝聚在一起或者凝聚力特别差时,才容易看出它的影响。第二大要素:自发的行动乳制品公司生间从知重保利发明奶酪生产新技术,东日铁公司的维修保养工,英航公司的优秀搬运工等事例中可以看出:自发明行动在创造中表现如此突出,原因在于它允许6雇员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并感到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进行创新的内在动力比别人为他们挑选或安排研究项目时要大得多。第三大要素:非官方行为即在没有官方的直接支持下,员工个人抱着做一些新的有用的事的意向所进行的活动,非官方行为使创意有了安全感,并得到机会继续发展,直到完善强大起来。第四大要

8、点:“意外发现幸运事物的本领”这是需要靠敏锐的洞察力在幸运的偶然事件中作出的它在创新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五大要素:“各种不同的激励”大多数激励来自日常生活或工作本身,使员工有机会把他们受到的激励以及这些激励给他们带来的可能性告诉别人,这才是激励的真正作用。第六大要素 “公司内的信息交流”公司的创造潜力随规模的扩大而迅速增加,应当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渠道作为辅助。我们公司的六和通讯就是这一要素的体现。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司创造力一书为企业领导人在挖掘员工创造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及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提供了借鉴与思考。通过阅读本书,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挖掘员工创造力对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

9、整体素质的重要性,明确了应该努力的方向。一、虽然创造力具有无法预料的特性但是偶然寓于必然之中。如果我们让每一个员工、每一个普通员工明确了解企业的目标和运营情况构建允许幻想,鼓励创造欲和主动探索和宽松环境,进一步加强凝聚力,适当运用各种激励机制,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提高改进的效率和创新的机率。二、对员工的创造性活动应给予其宽松的外部环境,应做耐心的旁观者,不可过早惊动他,分散其进行创造的注意力,更不可将其行为纳入官方即公司的统一行为,从而抑制了其创造力的发挥,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三、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公司领导人应注意细微的甚至是不起眼的激励,应善于做春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激励工作,从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入手,于工作中、工作间隙、生活细节等处做起,激励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为 我所用,促进企业各方面利益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