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6192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9 7 斗口模数制一 斗口制 清工程做法以平身科的斗口(又称口数、口分)为基本模度 官式建筑基本尺度,都可以斗口 倍数表示,主要包括:构件尺度,如梁、枋、柱、檩、椽、斗拱;开间、进深 平面图(地盘定分)构造方法,如举架、推山、翼角,特点 斗口模数制是宋代材分模数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在两种模数制比较中加深认识:1 长度单位的模量,它可以直接用于表达相对尺寸;(无须材分模数制必须增加一个长度性质模量,或用材广、栔广。)2 斗口只是一个相对尺度,必须引入另一套系统,确定绝对尺寸 材(11等材),3 与“材料”本身的关系被淡化 斗口不具有“面积”单位性质,不直接表达材料截面

2、、截面模量。斗口虽然是拱的厚,但清代斗拱很小,不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不可能像宋代材,同时表示素枋的截面,二 材分 单材:厚10分,高14分(厚高比1:1 4)足材:厚10分,高20分(厚高比1:2)注 1 营造法式的足材广=单材广+栔广=21(分)清代斗口材分制中的单材广(高)减去一分,使足材厚高比为整数,便于估算。营造法式栔即足材拱的拱眼部位横断面,栔广等于散斗(清三才升)的平与欹的高,这一尺度在清代没有变动,清没有栔的名称,称拱眼。,2 清工程做法以材厚为基准。【问题】材厚与斗口的关系,清11等材制,注 1 斗口以 5 分(005尺)进率 递;(清营造尺=032 m)2 斗口材分制并没有说

3、明各类材的适用范围。现存实物中,一、二、三等材未见使用过;城楼等高大建筑物,用四、五等材;一般重要建筑多为七、八等材,如太和殿仅用七 等材;大部分建筑多用九等 材;十一等材用于 藻井等内装修。,例1“九檩单檐庑殿周围廊单翘重昂斗科 斗口二寸五分大 木作法”的檐柱高,檐柱净高=定高 斗科高-平板枋高,12 斗口数,檐柱净高=0 25*70 025*112-025*2=142(尺)或 70 112 2=568 斗口 0 25*568=14 2(尺),单翘重昂斗科=2*5+(2-08)=112(斗口)平板枋=2(斗口),9 8 斗 科,一 概述,工程做法74卷中,有13卷(28-40卷)是斗科的做法

4、、安装、类型。,二类型和构造 工程做法中:依所处位置,可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科又可分为五种类型:1 翘昂斗科 概述 即由翘、昂出踩的斗科,它可以没有翘,但必须要有昂。翘昂斗科应用最广。翘昂斗科一般都有瓜拱、万拱【问题】瓜拱、万拱在宋式建筑中的名称(平行于宋计心造)依出踩多少又进一步分为:斗口单昂、斗口重昂、单翘单昂、单翘重昂、重翘重昂,从3踩到9踩,翘昂斗科构造 撑头(木)斗科前后中线上,蚂蚱头以上的构件。(宋式建筑再此安置衬枋头),桁椀 撑头木上,承托桁檩的构件。麻叶头 六分头 菊花头 霸王拳,2 一斗二升交麻叶 和一斗三升斗科 概述 这类斗拱不出踩,制式较低,一般用于亭榭、垂花门 麻叶麻叶头 交指垂直相交 从构造看,这类斗拱于正心瓜拱交麻叶头,构造,3 三滴水品字科、内里品字科 概述 里外出踩皆用翘,不用昂,形如“品”字倒置;多用于楼阁、城楼平台,或藻井等处。,类型与构造 三滴水品字平身科,三滴水品字角科,内里品字科 安于室内,只装迎 面半攒。,4 隔架科 用于大梁和随梁枋空挡之间 构造:下用荷花墩承大斗,上托雀替,形成“工”字形,5 溜金斗科 外部同翘昂斗科,里部改用撑头。溜金斗科安装在 高级建筑物的外 檐,例 1 分析太和殿几种斗科类型,作业 抄绘 图9-8 的单翘单昂斗科。若为7等材,计算其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