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6219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治理 国家治理发展历程与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价值选择,辽宁行政学院 邓泉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统治国家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管理:(Social Management)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治文件中的治理,社会学的“三大部门”划分及意义,第一,国家、政府或政府组织(GO-government organization),也叫公共权力领域,即社会“第一部门

2、”,属政治领域;第二,市场或营利组织,也叫私人领域,即“第二部门”,属经济领域;第三,社会性组织,也叫公共领域,即“第三部门”,属社会领域。相对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NGO)相对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NPO),由此产生三大内在的关系: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国家与社会)市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改革实质就是要处理三大关系,2/7/2023 9:30 AM,7,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模式比较(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一、新中国国家治理方式的演进与新课题,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执政党主导与组织化调控 集中解决旧中国“一盘散沙”的问题,社会治理方式:政府统摄的“总体性社会”,国家(政

3、府)单 位(人民公社)社会成员,社会剩余人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演进,治理演进的基本路径是从单一主体的“总体性社会”转向“政府市场社会”三元治理格局。以基层单位组织变革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治理演进是伴随着四次改革推进的。,第一次改革:农村改革,将家庭这个农村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从国家体系(人民公社)中脱离出来,形成市场经济中独立自主经营的个体和社会组织。价值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局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变局,第二次改革国企改革,将企业从国家体制内分离出来,成为市场竞争的独立主体,基本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价值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局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变局,第三次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通

4、过分类改革,重新定位事业单位的职能、性质和责任,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国家单一经办社会事业的局面。价值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变局,第四次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改革,充分发挥其自律管理作用。价值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局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变局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变局,国家治理面临的新课题,制度碎片化利益集团化治理低效化活力缺乏化两种逻辑的交叉:改革要求与转型要求两种制度的矛盾:旧的残余与新的创生,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表述的意涵:超越器物

5、层面:强调制度与机制 超越单项策略:强调全面与深化 超越被动摸索:强调顶层与设计 超越思想障碍:强调继承与突破创新表述的意义:第五个现代化=中国的国家发展道路,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新价值目标,共治民主法治高效,共治:治理结构由一元单向治理 转向多元交互共治,各主体的角色定位:政府树立公共权力观:简政放权,将更多的治理权力下放给社会组织和群众,提升治理的开放性和科学性,推动治理主体由“大政府”向“大社会”转变,政府定位由“发展型”向“服务型”转变。社会组织树立“自治”观和“治他”观: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我约束,增强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特别是政府失灵

6、领域的治理,共同构建社会公序良俗。公民树立主体意识观:做合格的社会公民,治理体现着民主价值1、多元参与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体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2、民主形式治理是一种内涵式民主发展的特定形式,包括了各种民主协商(立法协商、决策协商和行政协商)的治理过程。体现的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民主:治理的现代政治意涵,体现为国家、社会与市场三方面力量纳入法治机制:国家权力合法、公平、公正、公开运作 社会组织自主、自治和自律 市场结构成本低廉、绩效高企运转非对抗性和“软法”:变刚性为柔性 契约化和合作规制 市场化和竞争

7、机制 程序化和科技手段,法治: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处理若干关系,治理与管理秩序稳定与激发活力纵向的贯穿性改革与横向联动性改革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地方创新,(一)治理与管理的关系,目前对于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已经有了共识,实践中的问题是:国家权力在治理主体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补缺论:政府应该是在社会组织和个人治理不能或无效时才跟进,即政府治理应居于补缺地位主导论:政府治理应居于主导地位,治理与管理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意味着在经济建设领域,政府必须让路。但社会治

8、理与经济建设有区别,不宜像定位政府调节经济那样,把政府治理社会定位于补缺。在当下的中国,不应把治理和管理简单地对立起来,片面地丢弃掉管理,而是要把管理纳入到治理体系之中,从治理的需求出发搞好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二)秩序稳定与激发活力的关系,效率与公平鸡与蛋的关系?,改革启动35年后的再启程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国际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共识出现裂痕,行为策略发生巨变,中国改革历程研究中国改革经验研究,宏观领域:压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新型城镇化改善金融管理结构提高经济绩效:改变GDP挂帅,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收入结构,困

9、难程度,社会风险,微观领域:压力国企业改革民营企业改革科技创新改革房地产改革超大城市管理,困难程度,社会风险,(三)纵向的贯穿性改革与横向联动性改革的关系,新的改革策略=改革路径的区分,联动型的改革,孤岛型的改革,综合型的改革,贯穿型的改革,(四)自上而下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地方创新的关系,全球治理(超国家)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次国家)机构治理(法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层次,治理领域,治理的包容性,有效治理多元治理科学治理民主治理协商治理现代治理多层治理,治理属性,民主法治建设,现代市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政府职能改革,(27)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28

10、)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9)发展基层民主。(3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3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32)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33)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34)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14)健全宏观调控体系。(1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16)优化政府组织结构。(17)改进预算管理制度。(18)完善税收制度。(19)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35)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36)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37)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43)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44)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

11、局。(4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4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47)改进社会治理方式。(48)激发社会组织活力。(49)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50)健全公共安全体系。,(5)完善产权保护制度。(6)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7)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8)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9)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10)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11)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1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1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语:,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