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6627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 纲,一、医院感染 二、ICU感染三、ICU感染控制基本原则和措四、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医院感染,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或Nosocomial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国内外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美国每年发生200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其中有8万人死亡,每年造成超过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英国每年有32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约有5000人死亡,每年造成10亿英镑损失。墨西

2、哥每年医院感染造成损失达15亿美元。,1998广东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切开感染166例。2008年西安交大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9例新生儿发生院感,其中8例死亡。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6例新生儿发生院感,其中5例死亡,医院感染的危害,进一步损害医院和医务人员形象,增加医疗行为的风险,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社会,住院时间延长、人身伤害、医疗费用增加,职业安全受威胁、医疗纠纷增加、相关人员被处分,声誉受损、行政处罚、业务关停、经济赔偿,二、ICU感染,ICU感染属于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发生在ICU这一特定环境内的感染。,1、疾病的复杂性与严重性 患者来自院内外各科室常合并

3、严重的基础疾病 年老体弱、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各种抗生素、免于抑制剂、激素、抗肿瘤、化疗药物的应用,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2、有创监测操作多,侵入性导管的放置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 长时间留置尿管、引流管各种人工气道的建立及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动静脉血液过滤装置等有创伤口的增多,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3、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人体正常菌群的平衡应用的抗生素多为最新并且杀伤力最强,产生耐药菌株的机会增多,4、医疗仪器、设备消毒与灭菌不彻底或再污染 先进的仪器设备日益增多,其中很多是由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给消毒工作带来一定困难。,ICU医院

4、感染的高危因素,科学认识ICU的感控,多数医院感染可控可防,但现实中无法根除院感ICU医院感染率肯定在全院名列前茅ICU感控确存在一些较难控制的因素硬件:单间少、大房间多病人转出尚不顺畅,部分病人住院时间长病情重、侵入设备多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外来人员多 以现有条件,很难做到医院感染“零容忍”医院感染在可见的将来还会一直是ICU中的严重挑战,三、ICU感控基本原则和措施,ICU布局和环境管理 ICU的人员管理 加强ICU的消毒隔离工作 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加强ICU医疗垃圾管理,ICU布局和环境管理,1、布局合理 严格划分治疗区与监护区。每个ICU管理单元,至少配置1-2个单人房间,用于隔离病

5、人。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m2,床间距1米以上。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ICU布局和环境管理,2、环境管理 每天开窗通风2-3次 用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地面每日三扫三拖 呼吸机操作面板、监护仪面板等各种仪器表面用消毒剂擦拭,ICU布局和环境管理,2、环境管理 听诊器、血压计等,一床一套,消毒剂擦拭,每日不少于1次。感染性患者使用的物品专人专用,条件受限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床栏、床旁桌、门把手,用消毒剂擦拭,每日至少2次。护士站台面、病历夹、电话键、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擦拭消毒毒至少1次。,ICU的人员管理,1、进出ICU人员的管理:所有

6、人员必须更衣、换鞋、戴帽子和口罩后方可进入ICU。ICU工作人员外出时必须外加隔离衣,更换外出鞋,ICU的人员管理,2、严格洗手制度:有效洗手可使院感率降低50%-80%。洗手的目的:去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住菌,将常驻菌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WHO关于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的六个指征包括:,1、接触病人前后2、摘除手套后3、进行侵入性操作前4、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5、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6、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ICU的人员管理,3、强化无菌观念吸痰时 严格无菌操作,采用密闭式吸痰管留置导尿时

7、遵守无菌技术规程,使用防逆流引流袋,保持导尿系统4、工作人员患有感冒、肠炎、皮肤或呼吸道以及其他器官传染病时,应避免接触患者。,ICU的人员管理,5、医务人员不得在病房内饮食,病床上一般不得放置物品,如有必要,可铺上消毒巾。6、严格参观、探视制度,集中探视时间,控制探视人数,尽量减少室内过多人员流动。7、牢固树立ICU与院内感染预防与消毒管理工作的整体观念。,加强ICU的消毒隔离工作,高度危险物品高度危险性物品 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等。高水平消毒,如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或甲醛熏蒸;一次性用品用后毁形、回收。,加强I

8、CU的消毒隔离工作,中度危险性物品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压舌板、喉镜、体温表呼吸机使用中的呼吸机每天擦拭保持清洁,呼吸机回路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过滤网每周清洁一次。停止使用的呼吸机后,表面用75%的酒精擦拭,一次性管道毁形,非一次性物品送供应室消毒灭菌处理,如湿化罐。,加强ICU的消毒隔离工作,中度危险性物品氧气湿化瓶: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处理。负压吸引器:管道及瓶子用1000mg/l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推荐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管道。墙上的负压表部分用消毒液擦拭晾干备用。心电监护仪:用75%酒精擦拭,血压计袖带用消毒液清洗。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的物品:脸盆、便盆、尿壶为患者专

9、用。一床一巾;被服、布类拆下后送洗浆房清洗消毒。,加强ICU的消毒隔离工作,低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 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物表、地面的消毒,各功能区的拖把应按感染管理规范区分。,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使用中密切观察有无菌群失调感染管理科对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护士掌握药代动力学知识,按时给药,保证血药浓度及时准确留取标本送检,加强ICU医疗垃圾管理,严格分类收集,日产日清,防止交叉感染。ICU内无生活垃圾,四、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医

10、院内肺炎(HAP/VAP)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插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插管时使用0.050.1的聚维酮碘(碘伏或艾力克)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插管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3、插管后悬垂集尿袋,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保持尿液

11、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如要留置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但不得冲洗。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应消毒。,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3、插管后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破坏时,应更换导管。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1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请遵照产品说明书的时间要求执行)。应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拨除导尿管。,医院内肺炎(HAP)是我国常见的

12、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重视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医院内肺炎(HAP/VAP)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医院内肺炎(HAP/VAP)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5、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6、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几点: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 辅助呼吸的患者优先考虑无创

13、通气;如有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有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cmH2O以上。,医院内肺炎(HAP/VAP)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医院内肺炎(HAP/VAP)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洗手或手消毒。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灭菌水或纯净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消毒后的螺纹管密封保存有效期暂定为1周。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7、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控制次措施的教育培训。8、适时分析,定期公布医院内肺炎的发生率。,医院内肺炎(HAP/VAP)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置管时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插管后应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