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PM2.5的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PM2.5的ppt.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M2.5的分析及介绍,近年来,PM2.5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同时PM2.5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PM2.5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PM2.5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作为新晋大气污染物,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PM2.5的有关情况。,PM2.5介绍,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10,指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又称可吸入颗粒物,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
2、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PM2.5最主要的来源是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排放,包括散播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北京PM2.5来源,PM2.5的来源和我国城市的现状,PM2.5损害健康机理,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
3、,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PM2.5损害健康实证,在欧盟国家中,P
4、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上增刊登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一项新发现:2004年至2006年期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虽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PM2.5的影响显然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
5、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PM2.5的检测,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全球空
6、气质量地图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5平均值的地图。在这张图上红色(即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微克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全球空气质量地图红得发紫的中国,中国情况,目前,全
7、球90%的国家没有公布PM2.5浓度限值,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等近十个国家颁布了PM2.5限值。目前,PM2.5尚未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以下简称测定)开始实施。测定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2011年11月10日,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第七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的PM2.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将出台。标准将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第一过渡时期的数值,来说明PM2.5指数的污染危害。在环保部近期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中,PM2.5并未被纳入强制性
8、监测指标。2011年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透露,世卫组织的标准与美国标准比稍微松一些,即使按照世卫的标准,加入PM2.5后,中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将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中国PM2.5的推动者美国大使馆,2008年春天,美国驻华使馆在自己的一栋使馆大楼上建立了空气监测站,它专门监测使馆所在的朝阳区空气中可深入肺部的悬浮颗粒(PM2.5)的数据,每小时发布一次。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大使馆和北京环保部门的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皆有不同,“因此,大使馆公布的与北京官方公布的数值没有可比性。”设立空气监测的站点需要
9、在整个区域具备代表性,且50米内不能有污染源,否则将严重影响监测结果。但美国大使馆所在地区交通繁忙、人流密集,而北京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不仅分布于市区繁忙街区,也分布于郊区,其公布的数据代表了全市整体水平。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凌唏曾指出,“我国的空气监测站都是根据一系列科学标准建立且均匀分布的,即便一个区域内也要设立多个站点。美国使馆所测数据不代表北京地区整体水平,甚至无法代表朝阳区一个区的空气质量。”,南京气象预报首次出现PM2.5,南京气象预报首次出现PM2.511月14日,“南京气象”的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气象预报,首次列上“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这是“PM2.5”首次在南京气象
10、预报中露脸。随后,南京气象台很快删除了这条微博。南京气象台的解释是,这只是气象预报员的“热心”行为,不代表官方发布。据南方都是报消息,当天,“南京气象”在关于天气预报的微博中说:“近日大气层结构稳定,虽天气晴好,但大气浑浊,据探测昨天一天我市能见度不超过8公里,PM 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都在75ug/立方米以上,超过正常水平”。转发时,南京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南京发布”,特意加了提示语说“请注意自我防护”。,广东开始加强监测,广州早在亚运前就系统开展P M2.5的监测工作。他认为,将P 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让评价结论更贴近群众的直观感受,而且更有利于指导对环境污染的针对性控
11、制。但据了解,广州目前仅麓湖、天河和万顷沙三个监测站有PM 2.5、臭氧等的监测设备。,上海开始试点监测PM2.5,上海媒体报道称,上海明年有望率先推行能反映更细小颗粒的PM2.5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还有可能增加臭氧标准值数据。据介绍,PM2.5列入空气质量指标,技术上已不存在问题。上海已有一些区域正在尝试PM2.5的监测,并纳入内部空气质量监测。目前,已有杨浦、宝山、虹口等近20个监测点,在近一至五年里开始监测PM2.5。,PM2.5的治理,三大经济区先行,目前我国对PM2.5的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监测能力较强和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开展了PM2.5的监测,因此环保部门无法全面掌握PM2.
12、5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大力建设PM2.5监测体系,为2016年在全国开展PM2.5的监测做好充分准备。天津市环保局的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一位接近环保部的专家12月5日向本报透露,根据联防联控的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 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陕西关中、山西中北部和乌鲁木齐城市群,将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12月5日,也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的截止日。该意见稿提出,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
13、施。不少舆论质疑这一实施时间过于迟缓。有环保团体呼吁上述三大区域和九大城市群提前在2012年实施PM2.5监测。另本报获悉,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十二五”专项规划有可能在明年年初获国务院通过。“这意味着明年可能在PM2.5的监测网络上取得重大突破。”一位地方环保厅官员表示,PM2.5的治理节能减排是关键,协同治理最实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和PM2.5污染加剧,在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臭氧污染加重。这是我们不得
14、不面对的治污现状,我国已进入了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时代。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中肯的治污良策。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教授认为,治污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制定综合防治战略和控制对策。如果多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按照科学规律降下去了,PM2.5就水到渠成地降下去了。二是推进区域协调治理。目前,我国城市群区域大气污染严重,靠单个城市进行污染防治难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要树立区域视野、城市行动的指导思想,建立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支撑技术体系。由此看来,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是减排,既包括末端治理减排,更需要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当然,居民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也
15、应得到正确引导。,关于 PM2.5的小结,作为一项新的空气质量指标,诚然,人们关注的不多。但是,PM2.5的危害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几百年前的工业革命一样,排出的二氧化碳一样,造成的危害是几百年后臭氧层一点一点的消失。我想,我们不能光顾着打造品牌城市而忽略了本应该关注的东西,我们不能再自欺欺人了,等到那么一天,人们出行都要戴着防颗粒物口罩,天空永远是一片阴霾,灰蒙蒙的。等到那么一天,就什么都晚了,再行治理都来不及了。现在有出售纯净水的,我想若干年后也许会出现出售纯净大气。那是人类的悲哀。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减少PM2.5的排放。从我做起,从小事起,比如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还是那句老话,在治理中发展,在发展中治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美好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