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6759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人是如何学习的,3,主要内容,教学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原则,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一、人是怎么学习的,08 06 17 湖南 长沙,08 06 17 湖南 长沙,一、人是怎么学习的,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人学习的方式是不同的1、知识识记概念键盘、鼠标、按钮苹果等水果名,英文单词理解概念信息,信息技术,08 06 17 湖南 长沙,一、人是怎么学习的,2、技能动作技能鼠标操作打字图片的旋转开车收发电子邮件智力技能信息的特性,08 06 17 湖南 长沙,一、人是怎么学习的,3、过程与方法程序设计动画设计网页设计,08 06 17 湖南 长沙,一、人是怎么学习的,

2、4、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规范使用电子邮件有条理地管理个人文件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二、教学与教学设计,08 06 17 湖南 长沙,08 06 17 湖南 长沙,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有目的学习为了便教学达到最优化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一)什么是教学设计,08 06 17 湖南 长沙,其实,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扮演着教学设计者的角色。作为一堂有计划的课,其目标在于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做有准备的分析,且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特征的了解来采纳这些分析。每个教师都要对所用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地作出一定的安排。一个有经验的、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师会把教

3、什么和怎么教融入意义丰富的境脉!,从理论上讲,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采用新课程理念和系统化方法,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08 06 17 湖南 长沙,教学设计的历史与发展,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教育技术是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学设计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评价。,08 06 17 湖南 长沙,教学设计的两个流派,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08 06 17 湖南 长沙,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从60年代开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大多

4、数是以“教”为中心,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比较强调教师的作用。,08 06 17 湖南 长沙,理论依据,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是它的主要研究依据。依据系统论设计整个框架,依据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等等。经过二十多年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有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设计模型。,08 06 17 湖南 长沙,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08 06 17 湖南 长沙,学习特征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基本要素,08 06 17 湖南 长沙,三个主要问题,(1)学生必须学

5、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2)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3)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08 06 17 湖南 长沙,十个环节,分析学习者特征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了解教学条件)阐明教学目标选择课题与任务实施教学活动利用教学资源提供辅助性服务进行教学评价,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1)前期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需要分析(2)确定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策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方式或手段来达成目标)教学组织策略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顺序)传递

6、策略设计(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管理策略(4)设计评价策略,08 06 17 湖南 长沙,前期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的确定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评价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渐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和 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还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换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08 06

7、17 湖南 长沙,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1)强调以“学”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08 06 17 湖南 长沙,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步骤,(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所学习“主题”(2)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3)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本主题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及其作用,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应用,08 06 17 湖南 长沙,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步骤,(4)自主学习设计 即设计教学方法,如“

8、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和协商,以进一步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自主学习能力 的评价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评价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7)强化练习设计根据评价结果再为学生设计一套可供选择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08 06 17 湖南 长沙,(二)教学设计的分类,08 06 17 湖南 长沙,整体(宏观)课程设计以地区性的某一学科为设计对象 学段整体教学设计以某学段、某学年或某学期为设计对象局部(微观)单元教学设计(以某一单元的教学为对象)课时教学设计(以某一课的教学为对象)微格教学设计(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0

9、8 06 17 湖南 长沙,宏观设计,就是对一门课程或课程的某一学段进行整体设计,如:整个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或某个模块的总体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顺序,教学环境,总的教学策略和整体教学评价等等。,08 06 17 湖南 长沙,就新课程教学内容而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或删除)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08 06 17 湖南 长沙,三、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08 06 17 湖南 长沙,目标导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性原则问题解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评价性原则,08 06 17 湖南 长沙,目标导向性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

10、据教学目标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08 06 17 湖南 长沙,主体性原则,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给学生想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做的时间和空间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想,主动地去做,08 06 17 湖南 长沙,面向全体原则,要面向各类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要因人施教,分层推进;要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08 06 17 湖南 长沙,实践性原则,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量的过程与方法需要学生亲身去体验,去实践只有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要遵循实践性原则首先要从时间上,保证学生的上机实践时间。,08 06 17 湖南 长沙,

11、LDM,创新性原则,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我们教师时刻要牢记的。开放性的实践,在空间上放飞学生的想像力,为学生树立并养成创新意识提供了客观的可能。长期、及时的鼓励激励学生创新的力量。,08 06 17 湖南 长沙,LDM,问题解决性原则,前面强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实践性,突出创新性,那么实践什么?如何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基于问题解决选择和设计那些便于应用信息技术的、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接的案例。,08 06 17 湖南 长沙,LDM,08 06 17 湖南 长沙,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习的起点也是

12、学习的终点。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对你所教学的内容感兴趣。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充满激情的教师激发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充满个性的开放的实践内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放飞学生的想像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LDM,08 06 17 湖南 长沙,评价性原则,既然教学是有目标的,那么目标是否达成就一定要进行评测。因此,每个学段、每个单元、每节课都在进行评价设计其目的就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要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LDM,08 06 17 湖南 长沙,LDM,四、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实例,案例1第一章 息与信息技术,08 06 17 湖南

13、 长沙,第一部分:前期分析,08 06 17 湖南 长沙,分析要学习的内容范围与深度。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辨别学习内容的不同类型。知识?还是技能?还是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内容分析,08 06 17 湖南 长沙,第一步:列出新课标中对相应内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第二步:对课标内容的分析,第一条: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实际上隐含了信息的概念,不知道信息为何物,如何说信息的特征?第二条:实际上隐含的信息技术的含义。,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

14、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第三步:通读教材理出其中内容(教科版),(1)信息的概念(第2页旁批)(2)信息的基本特征(第34页)(3)信息技术的概念(第6页)(4)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第6页)(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第710页)(6)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第1011页),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分析,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课前的调查确定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如: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办法是:测试法与预估法,08 06 17 湖南 长沙,“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高一

15、学生都上过信息技术课,所以:(1)对信息的概念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2)对信息技术的概念也有一点模糊了解(3)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4)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5)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的使用经验(6)只是对所学内容还缺少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3、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的作用就是要鉴定教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目标,并为其它环节做准备。具体就是结合教学实际环境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将要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找到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学习需要。,08 06 17 湖南 长沙,“信息与信息技术”学习需求,信

16、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趋势,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4、教学环境分析,现有教学环境的分析硬件环境软件环境,08 06 17 湖南 长沙,“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分析,普通教室有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演示设备信息技术专用教室:保证每人一台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部分:确定教学目标,08 06 17 湖南 长沙,有关教学目标,1、新课标强调从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阐述课程目标,是一个重大突破。2、目标写出来就一定要达成,

17、一节课的目标要在一节中达成,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要在一个单元中达成,如何测试是否达成?通过教学评价检验目标的达成。3、技能可以分为两种:动作(操作)技能智力技能,08 06 17 湖南 长沙,根据前面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每条教学目标的编写应包括以下四个因素:教学对象(可以省略)行为(不可以省略)用学生的行为变化表明在学习结束时,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用词一定要可操作,尽量避免使用“理解”“体会”等条件学生完成上述行为的条件;标准行为合格的最低标准;,08 06 17 湖南 长沙,有关教学目标,(1)叙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2)说出个人对信息概念的理解;(3)从多个角度解释信息技术的

18、含义,说说个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4)知道构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并说出他们的功能和作用;(5)结合实例说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6)感受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知识),(技能),(知识),(知识),(技能),(态度),08 06 17 湖南 长沙,“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技能),(技能),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信息的特征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建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难点,信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概念,08 06 17 湖南 长沙,

19、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难点分析,第三部分:设计教学策略,08 06 17 湖南 长沙,设计教学的组织策略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设计传递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选择教学方法,08 06 17 湖南 长沙,教学策略设计的主要内容,信息及其特性,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第1课:信息及其特性教学策略,第四部分:设计教学评价,08 06 17 湖南 长沙,评价 学生作品1 2 3 4 5,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第1课:信息及其特性教学评价,第2课: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评价 学生作品1 2 3 4 5 6,08 06 17 湖南 长沙,案例1: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2课教学策略与评价,教学反思,讨论与交流,08 06 17 湖南 长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