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7122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建叙永至毕节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 甲字第3210号二一五年三月 成都一、 项目概况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北起已建成的纳(溪)叙(永)铁路龙凤站,向南进入云南镇雄、威信后至贵州毕节,与毕(节)织(金)铁路相接,是川渝地区与北部湾地区货运交流辅助通道隆黄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具开发地方资源的干线铁路,新建线路长189.318km。铁路等级为I级,单线,电力牵引,设计行车速度120km/h;工程设计列车对数近期(2030年)客车5对/日,货车17对/日;远期(2040年)客车8对/日,货车24对/日;全线新建桥梁94座/26.76

2、1km,新建隧道69-189座/137.182km,桥隧比重为86.61%。共设车站18个;新征用地708.31公顷,其中永久用地365.55公顷,临时用地342.76公顷。土石方总量为2971.53万方,其中填方453.28万方,挖方2518.25万方;路基、站场、隧道调配利用后,无需取土,弃渣2064.97万方,共设置弃渣场85处;施工期大临工程:材料厂4处,铺轨基地和制存梁场1处,道碴存放场3处,混凝土集中拌和站15处,新建施工便道125公里。工程总投资1454962.5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4211.89万元,占总投资的4.43%。施工总工期5.5年。二、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一)生态影

3、响评估1、现状质量和保护目标区域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经济果木林、农田植被,无野生保护植物分布。评价区域分布古树有5株,线路方案均不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大鲵、贵州疣螈、黑耳鸢、普通鵟、游隼、红隼、白腹锦鸡、白鹇、褐翅鸦鹃、小鸦鹃、领角鸮、斑头鸺鹠、短耳鸮共有13种,均为国家II级保护类别。在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为乌江副鳅、戴氏山鳅、西昌华吸鳅、鲈鲤、伦氏孟加拉鲮、宽唇华缨鱼、昆明裂腹鱼和四川裂腹鱼8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有黄石爬鮡(CR)极危、鲈鲤(VU)易危,昆明裂腹鱼(VU)易危。评价区域土地利用主要为林地、灌

4、丛、旱地和水田组成,占地面积最大的为林地和旱地。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以无明显侵蚀为主。工程沿线主要生态保护目标是沿线土地、野生动植物、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信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毕节天河市级风景名胜区及沿线景观。2、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对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线路方案8次跨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桂香沟大桥、青岗脚大桥,阿罗尼3号四线中桥,赤水河大桥,香坝河大桥,香家沟双线大桥,冯家寨大桥,鱼洞乡大桥,以桥梁上跨,无水中墩。工程桥梁均一跨而过,对保护区保护对象、生态功能、结构和完整性影响小。报告

5、书提出:施工及运营期污水达标处理排放,各种悬浮物应回收或处理后排放,钻孔泥浆施工过程中泥浆应循环使用,或抽提输送至陆域沉淀池沉淀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到江水中。加强桥基岸坡植被绿化和维护,减少水土流失。施工及运营固体废物应妥善处理,禁止丢弃于保护区内。大桥主墩的建设施工应严格限定在102月份,避开禁渔期和主汛期。施工机械要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状态,避免超过正常噪声运转。对高噪声设备,远离保护区河流,以降低其噪音辐射。建立铁路管理部门和保护区管理部门对珍稀鱼类意外伤害联合应急救护机制,并制定相应预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和施工调度避让鱼类繁殖期。加强施工期和营运期对

6、保护区的管理。加强渔政管理,打击违法捕鱼,如电捕鱼、炸鱼等,加强渔业法的宣传,严禁在禁渔期捕鱼,发动群众参与鱼类资源的保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实施鱼类增殖放流弥补渔业资源的损失。(2)威信省级风景名胜区影响及保护措施线路方案(CK234+900CK239+500)段长约4.6km穿越威信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扎西景区,属于二级景区。工程主要穿越扎西景区的发展控制区,距离各景点大于300m,因而对该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结构和完整性没有影响。从在建成贵铁路施工来看,在施工期间未造成扎西景区交通不畅的影响,保证各景区对外交通的畅通。因此,叙毕铁路建设对威信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影响较小。

7、工程在风景区出露段与在建成贵铁路并行,减少了对风景区切割。报告书提出:建议本工程尽快与成贵铁路同步实施,减少路基和车站段二次开挖。施工场地和便道利用在建成贵铁路,减少对景区占地影响。工程建设不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冲突。(3)毕节天河市级风景名胜区影响及保护措施线路在天河风景区名胜区与在建成贵并行,在风景区附近段出露地表工程为小河特大桥。工程未涉及风景区内的景点,距离较近的小河、小河彩林和海螺天籁景点。铁路运行后,对风景区展示、宣传有一定作用,进而促进风景区开发保护的发展。由于工程在风景区附近的工程为桥梁和隧道工程,工程未进入风景名胜区,加之在风景区内出露工程为桥梁

8、,不会阻隔游客浏览通道。从在建成贵铁路施工来看,工程施工未利用景区游览线路,未对游客游览造成不利的影响。报告书提出:充分利用在建成贵铁路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在景区范围附近不得新开辟施工场地。桥梁和隧道洞口景观与成贵铁路相一致,隧道早进晚出,尽量做到洞口“O开挖”,以保护风景区附近的周边生态环境。弃渣不得设置在风景区内,隧道出渣运至风景区外。加强施工管理,不得将隧道施工废水、施工场地生活污水排入风景区内。(4)动植物保护措施项目区无野生保护植物,对名木古树已予以了避让,下阶段注意临时用地等不得涉及名木古树。评价范围区有国家2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除一种贵州疣螈主要分布在工程CK80-CK100段

9、的森林溪流中,且分布的海拔较高,工程多以隧道的方式经过,大鲵据访问已三十年未见。其他11种保护动物均为鸟类,鸟类具有较强的迁徙特性,待施工结束后,他们又可逐渐返回原生活区生活,所以工程施工中对评价范围区现有保护动物影响不大。工程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生境;对施工的人员进入场地前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教育及宣传工作,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的影响。(5)工程占地影响及保护措施铁路建设征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田、旱地、水塘、疏林地、宅基地和荒草地等,对评价区土地利用的总面积影响较小。由于工程建设将永久占用基本农田326.97hm2,对失地农民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工程对占用耕

10、地、林地的土地进行表土剥离,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对临时工程占用耕地的全部复耕,复耕面积大242.29hm2。通过采取措施后,复耕可使占用耕地的影响减小。工程路基、桥梁和站场工程用地均满足“关于发布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建标2008232号)的标准要求。工程永久占地对评价范围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较小,根据工程沿线各县市的最新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占地作为交通用地纳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工程建设将使评价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但不会对评价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造成根本性的改变。(二)声环境影响评估1、环境现状和保护目标项目评价范围内有45处声环境保护目标,其中居民住宅42处、学校3处。噪声昼

11、间46.047.6dB(A)、夜间40.447.9dB(A),均达标(昼间60dB(A)、夜间50dB(A),45处敏感点声环境现状均达标。2、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1)施工期装载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将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产生一定影响。(2)运营期近期,30米处夜间部分超标,4类区夜间部分超标,2类区昼夜均有超标。对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内27处敏感点115户居民实施工程拆迁。全线共设置3m高路基声屏障2处430延长米,2m高桥梁声屏障3处1655延长米;安装隔声窗39处,合计15300。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本项目降噪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的管理工作,各阶

12、段应有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声屏障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理和验收监测等工作,从源头上确保降噪工程的有效性。建议相关部门在规划使用铁路两侧用地及建筑物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以及本报告书噪声预测结论,合理规定建筑物与交通干道的防噪声距离。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以内区域严禁新建噪声敏感建筑;30m以外的噪声超标距离以内不宜新建噪声敏感建筑,若必须建设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七条“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等相关规定,由噪声敏感建筑的建设单位采取必要噪声防治措施

13、。在降噪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地方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情况、噪声敏感点实际变化情况以及相关项目建设情况,合理采取报告书提出的降噪措施。在试运营期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实际监测结果补强降噪措施;在运营期应该加强铁路噪声监测,若发现铁路噪声超标等情况,建设单位应立即根据实际情况补强降噪措施。铁路部门应根据报告书提出的运营期环境监测方案,加强对沿线敏感点的跟踪监测,根据实际监测结果适时采取进一步措施,控制铁路噪声影响。(三)振动环境影响评估1、环境现状和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有振动环境敏感点38处,其中居民区36处、学校2所。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沿线振动敏感点昼间及夜间监测值49.952.8dB

14、,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的标准要求。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保护措施(1)施工期影响及环保措施建议施工期振动影响主要表现为强振动施工机械对距离施工场地较近的敏感点的影响以及隧道施工对顶部居民点房屋建筑物的影响。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加强控制和管理强振动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倡导科学管理、做好宣传工作和文明施工、加强环境管理、隧道施工应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对隧道上部的敏感点地表沉降及建筑物变形情况进行监控,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合理的防护及补偿措施。(2)运营期影响及环保措施建议外轨中心线30m处及以外测点,路堤和桥梁地段均满足昼间/夜间80dB/80dB;路堑地段外轨

15、中心线30m处超过昼间/夜间80dB/80dB。结合噪声防治措施对铁路外轨中心线30m的敏感点实施拆迁后,尚约有22户居民敏感点振动预测值超标,将该22户居民纳入工程拆迁。为控制铁路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设计中已采取了无缝线路等工程措施。项目建成运营后,及时对线路两侧的敏感点建筑物进行振动监测,发现振动超标现象,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为进一步控制铁路振动,相关部门应按照本报告书,采取规划和管理措施、执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运营管理措施等控制措施。(四)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估1、环境质量和保护目标沿线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工程临近水体,分别为永宁河、赤水河等,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段水体水质现状较好,

16、均可满足相应水功能区划要求。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措施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车辆冲洗水、隧道及桥梁施工产生的污水等对周围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其影响时间较短,将随着施工的完成而结束。根据施工单位所承担的施工标段划分具体设置施工机械及车辆洗刷维修点,原则上选取重点工程所在地段,以保证冲洗污水定点排放。加强检修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和车辆,杜绝“跑、冒、滴漏”。施工设备和车辆实行定点维修,维修点含油废水通过集油池油水分离后排放,回收浮油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预制构件加工厂,须建沉淀池进行悬浮物分离,尽量做到清水回用,沉淀的悬浮

17、物定期清挖并作填埋等妥善处置。2)运营期水环境防护措施运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为沿线各车站排放污水对周围受纳水体水质产生的影响,本次工程共计排放污水375m3/d,均为生活污水。报告书提出的措施为:威信站、毕节站污水具备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条件,评价建议采用化粪池予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系统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金鹅池、高峰寺、马家坝、果珠、以勒、兰家沟、何官屯、毕节东污水排入附近农灌沟渠,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评价建议采用厌氧滤池或人工湿地处理后满足相应标准排放;阿罗尼站距离III类水体较近,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评

18、价建议采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满足相应标准后排放;(五)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现状质量和保护目标(1)水文地质现状线路走向趋势总体为西北低东南渐高,由海拔高程260800m的四川盆地过渡到海拔高程8002400m的云贵高原,经过丘陵,低、中山,云贵高原三个地貌单元。线路通过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及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区内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更新统(Q3)土层,下伏基岩有白垩系(K)、侏罗系(J)砂、泥岩;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震旦系(Z)、前震旦系(Pt)砂岩、泥岩、白云岩、灰岩、页岩等地层。沿线可溶

19、岩主要分布于兴文至贵阳段,长197.12km,占全线的38.28%,其中强烈发育长度130.145km,约占线路长度的25.27%,其它地区岩溶为中等发育至弱发育。岩溶形态多样,既有溶隙、岩溶洼地、落水洞、漏斗等垂向岩溶形态,也有溶洞、暗河等水平岩溶形态。由于受构造作用影响,岩体破碎,加之测区雨量充沛,受泥质岩类的相对隔水层的夹持,从而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对可溶岩成分的溶蚀、溶解作用,造成了该区岩溶强烈发育。依据测区出露的地层岩性及含水地层储水空间的成因、特征和地下水赋存形式,将测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碳酸盐类岩溶水三大类。沿线主要排泄基准面:岷江、金沙江、南广河、长宁

20、河、古宋河等,均属长江水系。由于岩组的特殊组合关系(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层组间水力联系差,在构造条件控制下,分割成不同的水文地质小单元,导致各地层分属不同的水力系统,没有统一地下水位,各水文地质单元径流、排泄特征各异。从泉域、河流分布、构造特征分析,地下水运动方向多与构造线大致相吻合,地下水沿构造线顺层运移。地下水分水岭基本上与地表分水岭一致。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垂直岩溶管线、裂隙以垂直渗流为主、到深部逐渐转变为与岩层面近于一致延展的具有一定规律的岩溶网络管道系统进行运移径流,以水平流动为主。表现在岩溶峰丛、峰林及洼地是地下水的垂直渗流地带;峰丛沟谷主要是径流带,也是补给地带;洼丘谷地

21、和岩溶中山峡谷地则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地带。(2)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结合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和野外实地调查分析认为: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工程内容主要为隧道工程,本次评价中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全线隧道顶部分布有乡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集中居民点饮用的零散井、泉点以及地表水体的隧道,共计36座。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措施(1)主要环境影响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赋存地下水的地质环境从而改变影响范围内地下水天然补径排条件,使地下水以隧道为中心构成新的汇势,在隧道排水影响范围内形成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进而改变影响区地下水的分布格局。由于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往往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常

22、以泉水的形式溢出地表,沟谷基流也是地下水的再现,因此,当地下水环境发生改变,造成隧道所在山体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的流失的时候,在地表的表现形式即是泉水、井水消失或流量减少以及沟渠水、水库水等地表水资源的枯竭,对36座隧道顶部饮用上述水体的居民的生产生活将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施工结束以及采取一系列堵水措施后,地下水流场将随着自身的调整,水位有所恢复,水量有所回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上述段的地质超前预报,做好监测防范工作并及时采取堵水措施,确保隧顶居民的饮用水安全。(2)拟采取的措施充分落实设计中已经提出的地下水环保措施,同时还需加强其他环保措施,将修建隧道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减缓到最小程

23、度;施工时坚持“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防治水原则,采取“堵水防漏,保护环境”和“先探水、预注浆、后开挖、补注浆、再衬砌”的设计、施工理念,达到堵水防漏的目的;施工期和运营初期建立监测点,对隧道顶部分布的乡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集中居民点饮用的零散井、泉点以及地表水体的水位、流量进行监测。如遇水位下降或水量骤减,应立即采取封堵措施。全线隧道地下水环境监控费3300万元,该费用已列入设计概算中。预留应急供水费8860万元;在碳酸盐岩分布区,采取施工前作详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地下岩溶发育分布范围及大小,对岩溶溶洞发育较大且治理难度较大地段,采用绕避的方法,对岩溶发育较小且治理较为容易地段,采用

24、跨越、灌浆、夯实回填等工程措施后进行建设,避免施工致使岩溶塌陷。在已有采空区地面塌陷区,采取填土、截排水、限制采矿的措施,避免施工加剧地面塌陷的发生;本项目位于云南省内的隧道建设前期阶段、实施阶段及完工阶段应充分采纳解决全省铁路建设施工影响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有关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云发改铁路20111371号)及其附件解决全省铁路建设施工影响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有关问题的实施办法的要求。(六)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1、现状质量和保护目标沿线电磁敏感点共计34处。目前全线评价范围内4个现状监测点采用天线接收的11个电视频道中,仅有3个频道达到维持正常收看所需的信噪比大于35dB的要求。本工程沿

25、线绝大部分为山区,电视信号场强覆盖很差,大部分地区采用普通天线无法收看电视。沿线村庄有线电视入网率很高,许多居民采用卫星天线收看电视。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电视接收影响及防护措施根据现场调查和预测分析,由于本工程沿线居民采用有线电视网或卫星天线收看电视比例很高,预计本工程的建设对沿线绝大部分居民点的电视收看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工程完成后,列车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对沿线极少数仍采用普通天线收看电视且受到影响的用户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或采用卫星电视接收装置来解决,同时可完全消除车体的反射和遮挡影响。建议对敏感点中可能受影响电视用户补偿有线电视入网经费或卫星天线购置费。根据预测结果,

26、预计受影响用户规模为138户,补偿经费每户500元,建议预留补偿经费6.9万元。待铁路建设完工并通车后进行测试,如确有影响,再实施补偿。2)牵引变电所影响及防护措施本工程新建7座110KV牵引变电所,根据类比分析,牵引变电所在围墙外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已很低,符合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磁场限值要求。本工程新建7座110KV的牵引变电所。根据类比分析可知,牵引变电所在围墙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很低,符合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磁场限值要求,但为了降低电磁影响,消除居民的恐惧心理,建议该工程进行具体选址时应注意合理控制与敏感

27、建筑的间距,尽量远离居民区。3)GSM-R基站影响及防护措施根据计算分析,以天线为中心,沿铁路方向两侧各20m,垂直线路两侧各10m,竖直方向天线至向下6米的区域可定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即超标区外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小于8W/cm2,符合GB8702-2014和HJ/T10.3-1996的要求。本工程采用GSM-R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根据计算分析,以通信基站天线为中心,沿铁路方向两侧各20m,垂直线路两侧各10m,竖直方向天线至向下6米的区域可定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即超标区外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小于8W/cm2,符合标准GB8702-2014和HJ/T10.3-1996的要求。要求在

28、基站选址时应避免超标区域进入居民点范围并尽量远离居民区。(七)空气环境影响评价1、现状质量和保护目标沿线所经区域总体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均达到二级标准。2、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本次工程采用电力牵引,无机车废气污染物排放;各站段耗能设施均采用清洁自然能源,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影响,沿线空气污染主要源于散堆货场扬尘污染。建议货场周围有居住建筑分布的,货场外围修建挡风抑尘墙,并配置抑尘洒水车,定期洒水以增加散堆货物湿度,可有效降低货物起尘几率和起尘量,控制散堆货场扬尘影响。施工期扬尘污染可通过洒水、覆盖降尘,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减少起尘几率。(八)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本段工程建成运营后产

29、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车站生活垃圾及旅客卸放垃圾。其中旅客垃圾量为558.13t/a,车站职工垃圾量为404.23t/a。旅客列车垃圾分别交由龙凤和毕节站既有垃圾储运系统统一处理,对周围环境无影响。其他车站旅客列车及生活垃圾排放量较小,通过配备适当的垃圾箱即可,垃圾集中由垃圾转运车及时清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因此工程建成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排放固体废物可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施工队伍素质等管理措施,减轻甚至消除其造成的环境影响。(九)环境风险分析施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弃渣水土流失、隧道施工涌水突泥、施工中使用的石油、油漆等化学品泄露等。采取制定施工期应急预案并认真实施,施工用

30、化学物品妥善保管、严格按照设计及水保要求弃渣及超前地质预报并采取防护措施等,可减少风险事故概率及缓解风险事故环境影响。运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货物列车特别是运送危险品和易污染货物列车发生颠覆导致危险品和易污染货物泄露,发生概率极低。大部分危险品和易污染货物从公路转移到铁路上来,以及通过运量中的危险品和易污染货物转移到其他沿线环境不敏感的铁路上去,大大降低了区域内及沿线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铁路运营期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管理运行,制定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应急预案并认真实施,可减少风险事故概率及缓解风险事故环境影响。三、 评价结论新建铁路隆昌至黄桶线至叙永至毕节段符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和国家产业政策。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主要带来生态、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等方面环境影响,通过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可得到有效控制或缓解。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