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征文(湛波).docx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7600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学一做征文(湛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学一做征文(湛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学一做征文(湛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学一做征文(湛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学一做征文(湛波).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为学校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谏言献策今收到院党支部的消息,我校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征文活动。借此机会说一说本人的一些认识和建议。两学一做就是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是党中央和教育局今年提出的。在征文的文件中得知,征文的主旨是引导广大教职医护员工生党员深入学习“两学一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清风正气,强化宗旨观念,是结合学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的发展要求,而决定在党员中开展的一次活动。我是2013级运动与健康学院的一名学生,作为一名体育生,我首先来谈一谈“学校体育”。作为一个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身体健康的

2、高素质和专业性的高级人才。所谓“性命相托”,难道是托给一个也需要医治的“医生”么?所以,学校体育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最基本要素。学校应注重体育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并不断创新。学校体育改革是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应该认识和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过去与现状,和学校体育思想的嬗变的脉搏,分析历史经验教训,是正确开展学校体育改革的基础与前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体育在形成学生个性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多面性对于提高道德、智力、情感和美感方面的需求与爱好,取决于身体的发展、健康与劳动的协调一致”。“良好的健康和充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地感知世界、换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3、的一个极重要的源泉”,“体育是使人的精神生活充实和文化知识丰富的起码条件。”这里贯穿了苏霍母林斯基的一个基本思想,即学校体育和学生身体健康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的任务包括智育、综合技术教育、德育、体育和美育。我国于1951年开始学习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53年,教育部组织国内学者翻译了苏联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苏联学者凯洛夫在北京体育学院讲授“苏联体育教育理论”课程,对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教学目标上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价值,强调系统知识和运动技术的传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学管理的整体性和纪律性。我认为,学校的发展的主体是

4、学生,其次是学校文化软实力,再次才是学校硬件设施。这顺序有些时候好像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学校发展硬件设施是为了更好的教学,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条件,但这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学校发展,必须从学生上下功夫,特别是当今大学生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本。学校应关心每位学生,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关爱学生。当今我国各高校的辅导员制度和工作并不是很科学。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在知识经济社会

5、中,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同时具备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过去的200年里,人们认为有教育的人指的是接受过正规知识教育的人。今后,人们将还将逐渐认为:一个有教育的人指的是懂得如何学习,特别是懂得不仅通过学校,而且是在教育以外继续终身学习的人。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在发展和建设基本课程和专业的同时,应该具备本校显著特色的课程和专业,努力在全国打造一个或两个独有的特色专业和课程。比如:可以结合户外运动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开展或发展成一门课程和专业,可设置一门“户外救援”专业。为全国培养具有适应在艰难救援环境下的医护人员,同时具备适应恶劣环境下工作,且具备最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级人才。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传承。如果传承都没有做好,谈何创新。创新是在前人留下好的东西上创新和改进,同时也要了解不好的,这样一来,才知道我们该如何改进和创新。我们学校的口号是:努力打造西南一流,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科大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离不开“传承”和“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