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发言材料——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 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精简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7686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发言材料——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 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精简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发言材料——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 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精简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发言材料——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 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精简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发言材料——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 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精简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发言材料——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 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精简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发言材料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 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企业扶贫工作先进典型事迹发言材料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 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典型材料之五实行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走公司与农户双赢之路*县*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公司始建于1998年。现有5个种猪场,2个无公害商品猪养殖场,1个标准化饲养园区,3个全价饲料加工厂,2个人工授精配种站和1个养猪技术服务中心,是东三省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把企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 公司+农户 的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直接带动农户2827户,其中贫困户2261户

2、,带动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户均增收1.1万元,人均2700元,贫困农民基本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同时,公司生产规模也由1999年的不足9000头,增加到种猪1.1万头,商品猪7.8万头;总资产由3000多万元,增加到2.3亿元,扩大了7.8倍。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与农户双赢的道路。下面,把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下步打算,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一、确立以农为本理念,形成产业化扶贫模式我是农民的儿子,生长在农村,尝过贫穷的滋味。我是通过养猪实现脱贫,又从家庭养殖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我创办公司之初,就确立了 以农为本,利国利民 的经营理念,一心想带领更多的贫困农民一道走向富裕。回顾

3、我和鑫鹏公司的发展历程,没有农民的直接参与,就没有今天这么好的形势和局面。1999年我们公司参与了省扶贫办在甘南县实施的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项目。看到贫困群众贫困的生活状况和企盼尽快脱贫的神情,使我触动很大,头脑中始终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富裕起来。实施扶贫养殖项目,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要把贫困村作为我们公司的生产车间,让贫困群众通过养猪致富。于是我邀请有关专家论证,在总结国内大型养猪企业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 五统一 产业化扶贫养殖模式。即统一供仔猪。公司将两个月龄、体重30公斤左右的健壮仔猪无偿提供给农户;统一供饲料。公司将90天育肥期所需全部无公害饲料分批提供给农户,不

4、需要农户投入生产资金;统一技术服务。公司技术服务中心在仔猪入栏前对农民实行集中培训,讲授饲养知识和技术要领;饲养中,实行全程技术指导,解决农户饲养难;统一防疫灭病。公司技术人员负责农户的仔猪防疫、生猪饲养环境消毒以及病猪观察、治疗等,解决农民防疫、治病难;统一回收商品猪。公司对农户饲养90天、体重达到10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按合同支付农户饲养费后回收,统一销售。这种生产模式,农民自己不需要花一分钱的投入,只要出力参与、精心饲养,就可以年获利1万元以上。同时,企业也扩大了经营规模,形成了竞争优势,创出了品牌,走出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二、壮大基地带农户,实现

5、双赢共发展在实施产业化扶贫养殖的初期,我就感到,没有基地就形不成规模,没有规模也就无法体现产业化扶贫养殖的效果,只有基地的壮大,才有企业的发展。因此,我抓住扶贫开发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和全省实行 主辅换位 的机遇,利用金融部门支持民营企业和农村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在短短的几年内,形成了以甘南县为中心,辐射龙江、讷河、克山、梅里斯4个县(区)、32个乡(镇)、50多个村的产业化生产基地,扩大了 公司+农户 产业化扶贫养殖规模,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1、建设基地谋发展。一是借助扶贫政策建基地。2000年省扶贫办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90万元,扶持1500个贫困户发展养猪,实行 供仔

6、、供料、防疫、治病、回收 五统一服务。据甘南县36个贫困户监测统计,一年零三个月,已出栏3茬商品猪3240头,平均每户获利9000元,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借助扶贫开发,已在甘南县6个贫困村建立了扶贫养猪基地。二是与金融部门联手建基地。2002年我们争取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支持,为甘南县6个村,1500户农民,协调建猪舍、引仔猪、买饲料等生产贷款3000万元,公司负责全部贷款利息,3年为农民支付贷款利息540万元,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生产基地。三是利益引导建基地。我们向农户承诺:营建可养殖100头生猪的标准化猪舍,向农户无偿提供一次性补助500元;营建200头生猪的标准化猪舍,向农户无偿提

7、供一次性补助1000元。3年后公司整体收购猪舍,再以反租的形式承包给农户。截至2003年末,已向农户支付现金补助37万元,扶持建标准化猪舍493栋,年可饲养生猪7.4万头。2、相互合作快发展。首先,靠让利合作。我们在与基地农民利益分配上,始终坚持不与民争利,实行互利互惠,稳定合作基础。2002年商品猪市场价格下滑,每出栏一头商品猪平均获利只有70多元,个别时期不赚钱,特殊情况还赔钱。为保护农民养猪利益,公司研究决定每头猪支付农户50元养殖费的标准不能降低,让农民得到应得的收入。其次,靠激励合作。为了不断激发农户养猪的积极性,我们公司又在每头猪的销售利润中拿出5元钱作奖励基金,奖励给那些在卫生、料肉比、日增重、死亡率等项指标达到公司标准的养猪户,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养猪的积极性,保证商品猪质量,共创市场,共打品牌,共增效益。第三,靠大户带动。每个基地我们都扶持了1-2户养殖大户,通过大户引导、示范吸收其他农户参与产业化扶贫养殖。甘南县中兴乡中四村郭玉华是我们公司扶持的养殖大户,他盖起了2栋可饲养200头猪房舍,经过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和他自己辛勤的劳动,当年就实现了出栏优质无公害商品猪600多头,纯收入3.6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中四村已有217户农民建起了225栋标准猪舍,年出栏商品猪7.5万头,户均增收1.7万元,成了养猪专业村,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