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7788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防地下室设计总结,目录,一、人防工程简介 二、人防工程的分类(一)按施工方法划分(二)按防御武器划分(三)按抗力级别划分(四)按战时功能划分三、武器效应与工程防护四、规划、总图布局要求五、人防工程基本设计要求(一)顶板底面标高(二)穿管限制(三)防护区与非防护区(四)防护单元与抗爆六、主体和出入口设计七、通风口、水电口设计八、柴油发电站设计九、平战结合及平战功能转换十、深圳市人防的相关规定十一、二等人员掩蔽所实例,一、人防工程简介(一)人民防空 人民防空是动员和组织城市居民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的防空。(二)防空地下室 防空地下室是具有预定战时防空

2、功能的地下室。在房屋中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的为地下室。(三)防空地下室设计方针 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四)防空地下室作用 空袭时为人员、物资提供安全的空间。空袭后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或工作条件。,二、人防工程分类(一)按施工方法划分,(二)按防御武器划分(三)按抗力级别划分 防常规武器 抗力级别5级和6级 分别简称为常5级和常6级);,防核武器 抗力级别4级、4B级、5级、6级和6B级 分别简称为核4级、核4B级、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四)按战时功能划分 指挥工程 医疗救护工程 防空专业队工程 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和专业队装备掩蔽部 人员

3、掩蔽工程 一等人员掩蔽所政府机关、保障部门(供水、供电等)二等人员掩蔽所战时留城的普通市民 配套工程 区域电站、区域供水站、人防物资库、人防汽车库、食品站 生产车间、报警站、核生化监测中心、人防交通干(支)道,三、武器效应与工程防护(一)武器效应,(二)工程防护,(三)防 化 要 求,四、规划、总图布局要求(一)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特点,(二)布局要求 避开危险目标 防空地下室距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厂房、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距有害液体、重毒气体的贮罐不应小于1OOm。人员掩蔽工程服务半径 人员掩蔽工程应布置在人员居住、工作的适中位置,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200m。工程之间的连通 根据战时及

4、平时的使用需要,邻近的防空地下室之间以及防空地下室与邻近 的城市地下建筑之间应在一定范围内连通。周围环境的协调 防空地下室的室外出入口、进风口、排风口、柴油机排烟口和通风采光窗的 布置,应符合战时及平时使用要求和地面建筑规划要求。,五、人防工程基本设计要求(一)顶板底面标高 乙类防空地下室 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得大于该地下室净高的12,且其出室外 地平面的外墙必须满足战时防常规武器爆炸、密闭和墙体防护厚度等各项防 护要求。甲类防空地下室 上部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不得高出室外地平面;上部 建筑为砌体结构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可高出室外地平面,但必须符合

5、下列规定:1)当地具有取土条件的核5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平面的高 度不得大于0.50m,并应在临战时按下述要求在高出室外地平面的外墙外侧覆 土,覆土的断面应为梯形,其上部水平段的宽度不得小于1.Om,高度不得低 于防空地下室顶板的上表面,其水平段外侧为斜坡,其坡度不得大于1:3(高:宽);2)核6级、核6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其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得大 于1.00m,且其高出室外地平面的外墙必须满足战时防常规武器爆炸、防核武 器爆炸、密闭和墙体防护厚度等各项防护要求;顶板底面不高出室外地平面即“全埋式人防”,(二)穿管限制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

6、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 地下室;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 直径不宜大于150mm;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 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对于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5级、核6级、核6B级的甲类防 空地下室,当收集上一层地面废水的排水管道需引人防 空地下室时,其地漏应采用防爆地漏。(例如:防空地下室上层为汽车库)注:无关管道系指防空地下室在战时及平时均不使用的管道。,(三)防护区与非防护区防空地下室设计首先应明确划分防护区。防护区是指防空地下室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内的 区域。即冲击波不能自由到达的区域。包括主体(即 清洁区)和染毒

7、区(口部)非防护区是指防空地下室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外 的区域。即冲击波能自由到达的区域。非防护区包括:1、电梯间 2、上部建筑设备房 3、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楼梯间、管 道井、烟道、通风道、竖井等 4、未划入人防范围的普通地下室,(四)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条件 1、上部建筑 10层(包括局部不足10层,但面积之和不大于200 2、多层防空地下室,上下层为不同防护单元时,位于下层及以下的 各层可以不再划分。上部建筑层数为九层或不足九层(包括没有上部建筑)的防 空地下室应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小房间”一般指用承重墙分隔的房间。,防护单元的设置要求1、防空地下室

8、中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应自成系统。2、出入口的数量和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规定。3、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设置防护密闭隔墙(亦称防护单元隔墙)。防 护密闭隔墙应为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甲类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单元隔墙应满足规范第4章中有关防护单元隔墙的抗 力要求;(结构专业)2)乙类防空地下室防护单元隔墙的厚度常5级不得小于250mm,常6级不得小于 200mm。4、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口。注意:防护密闭门的设计压力值按规范要求选取。,5、防护单元间变形缝的设置 注意:防护密闭门的设 计压力值按规范 要求选取。6、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 1)平时做好 2

9、)临战构筑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120厚 沙袋堆垒 断面宜采用梯形,其高度 不宜小于1.80m,最小厚度不宜小于 500mm。,六、主体和出入口设计(一)室内净高1、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净高不得小于2.00m其中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和人防汽车库的室内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净高还应大于、等于车高加0.20m。(专业队装备掩蔽部3.0m;人防汽车库2.2m。)2、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地平面至顶板的结构板底面的净高不宜小于2.40m(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和人防汽车库除外)。(二)掩蔽面积,(三)掩蔽总人数1、面积指标表 2、物资库 25人/1000;3、一等人员掩蔽部 n=0.146V0(V0为清洁

10、区体积)(四)战时干厕1、可在临战时构筑。2、宜设在排风口附近。,3、男女比例按1:1;4、便桶数量 1)物质库12个 2)其他工程 男 1个/4050人 女 1个/3040人(五)其他设置:贮水间、防化通信值班室、配电室、防化器材储藏室、封堵构件存放室等。(六)出入口设置要求 1、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 出入口、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竖井式除外)。2、战时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出入口。室外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无防护顶盖段)位于防空地 下室上部建筑的投影范围以外的出入口。3、甲类防空地下室中,其战时作为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通的出

11、地面段(即无防护顶盖段),宜布置在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以外。,4、甲类防空地下室设计中的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5、不设室外出入口的条件:1)乙类防空地下室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1.与具有可靠出入口(如室外出入口)的,且其抗力级别不低于该防空地下室的 其它人防工程相连通;2.上部地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常6级乙类防空地下室,当符 合下列各项规定时:(1)主要出入口的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且其通往地下室的梯段上端至 室外的距离不大于5.00m;(2)主要出入口与其中的一个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不小于15.00m,且两个出入口楼梯结构均按主要出入口的要求设计;,2)核

12、6级、核6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因条件限制(主要指地下室已占满红线)无 法设置室外出入口的,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1.与具有可靠出入口(如室外出入口)的,且其抗力级别不低于该防空地下室的其 它人防工程相连通;2.当上部地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且防空地下室的主要出入口满 足下列各项条件时:(1)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且其通往地下室的梯段上端至室外的距离不大 于2.00m;(2)在首层楼梯间由梯段至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设置有与地面建筑的结构脱 开的防倒塌棚架;(3)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洞外侧上方,设置有挑出长度不小于1.00m的防倒 塌挑檐(当地面建筑的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13、时可不设);(4)主要出入口与其中的一个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 小于15.OOm。对“地下室已占满红线”的理解,6、共用室外出入口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两个相邻防护单元,可在防护密闭门外共设一个室外出 入口。相邻防护单元的抗力级别不同时,共设的室外出入口应按高抗力级别设计:1)当两相邻防护单元均为人员掩蔽工程时或其中一侧为人员掩蔽工程另一侧为物资库时;2)当两相邻防护单元均为物资库,且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大于6000m2时;7、室外出入口通道设计要求 1)出地面段 1.当出地面段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且因平时使用需要设置口部建 筑时,宜采用单层轻型建筑;2.当出地面段设置在

14、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内时,应采取下列防堵塞措施:(1)通道出地面段上方应设置防倒塌棚架,核5级、核6级、核6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可采用装配式防倒塌棚架临战时构筑。2)出入口通道、楼梯和门洞尺寸 1.战时人员出入口:,2.人防物资库的主要出入口宜按物资进出口设计,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2物资库的物资进出口门洞净宽不应小于1.50m、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物资库的物资进出口门洞净宽不应小于2.OOm;3.出入口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门洞净宽。8、出入口人防门设置数量 1)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2)密闭门宜向外开启。3)人防门是二者统称。9、出入口门前通道尺寸1)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门前通道,其净宽

15、和净高应满足门扇的开启和安装要求。,10、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宽度1)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2)每樘门的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3)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4)两相邻防护单元共用的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应按两掩蔽入口通过总人数的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5)门洞净宽之和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与其它人防工程的连通口和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11、人员掩蔽工程的战时阶梯式出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踏步高不宜大于0.18m,宽不宜小于0.25m;2)阶梯不宜采用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小于10,

16、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大于0.22m时可不受此限;3)出入口的梯段应至少在一侧设扶手,其净宽大于2.OOm时应在两侧设扶手,其净宽大于2.50m时宜加设中间扶手。12、独立式室外出入口的设计要求1)防护密闭门外通道长度不得小于5.OOm。(其长度可按防护密闭门以外有防护顶盖段通道中心线的水平投影的折线长计,对于楼梯式、竖井式出入口可计入自室外地平面至防护密闭门洞口高12处的竖向距离。)2)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核4级、核4B级、核5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其独立式室外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通道长度还应符合规范中表33101、33102的规定;3)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5级、核6级、核6B级的甲

17、类防空地下室,其独立式室外出入口不宜采用直通式;核4级、核4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的独立式室外出入口不得采用直通式。,13、附壁式室外出入口的设计要求1)附壁式室外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通道(有防护顶盖段)长度不得小于5.00m。2)乙类防空地下室附壁式室外出入口的自防护密闭门至密闭门之间的通道(亦称内通道)最小长度,可按建筑需要确定;3)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其附壁式室外出入口的内通道最小长度应符合表 3312的规定(图3312)。14、室内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乙类防空地下室、核6B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和装有钢筋混凝土人防门的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其室内出入口有、

18、无90拐弯以及其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的通道(亦称内通道)长度均可按建筑需要确定;,2)战时室内有人员停留的核4级、核4B级、核5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和装有钢结构人防门的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出入口不宜采用无拐弯形式(图3314),且其具有一个90拐弯的室内出入口内通道最小长度,应符合表3314的规定。,(七)防护密闭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防护密闭门设置在直通式坡道中时,应采取使防护密闭门不被常规武器(通道口外的)爆炸破片直接命中的措施(如适当弯曲或折转通道轴线等);2、当防护密闭门沿通道侧墙设置时,防护密闭门门扇应嵌入墙内设置,且门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通道的内墙面;3、当防护密闭门设

19、置于竖井内时,其门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竖井的内墙面。4、(八)防空地下室的战时出入口应按表3320的规定,设置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或简易洗消。,(九)防毒通道的设计要求1、防毒通道宜设置在排风口附近,并应设有通风换气设施;2、防毒通道的大小应满足滤毒通风条件下换气次数要求;3、防毒通道的大小应满足战时的使用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两道人防门均向外开启时,在密闭门门扇开启范围之外应设有人员(担架)停留区。人员通过的防毒通道,其停留区的大小不应小于两个人站立的需要;担架通过的防毒通道,其停留区的大小应满足担架及相关人员停留的需要;2)当外侧人防门向外开启,内侧人防门向内 开启时,两门框墙

20、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人防 门的门扇宽度,并应满足人员(担架)停留区 的要求。4、洗消间应设置在防毒通道的一侧,5、洗消间应由脱衣室、淋浴室和检查穿衣室组成:脱衣室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一防毒通道内;淋浴室的入口应设置一道密闭门;检查穿衣室的出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内;6、简易洗消宜与防毒通道合并设置;当带简易洗消的防毒通道不能满足规定的换气次数要求时,可单独设置简易洗消间。7、带简易洗消的防毒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带简易洗消的防毒通道应满足换气次数要求;2)带简易洗消的防毒通道应由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的人行道和简易洗消区两部分组成。人行道的净宽不宜小于 1.30m;简易洗消区的面积不宜小于2m2,

21、且其宽度不宜小于0.60m。,8、单独设置的简易洗消间应位于防毒通道的一侧,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m2。简易洗消间与防毒通道之间宜设一道普通门,简易洗消间与清洁区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图33242)。七、通风口、水电口设计(一)通风口与出入口的关系 1、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人员掩蔽工程、食品站、生产车间以及电站控制室等战时有洗消要求的防空地下室,其战时排风口应设在主要出入口。,排风风口结合主要出入口图例:图一 未设排风井 图二 设单独排风井2、其战时进风口宜在室外单独设置。并应与次要出入口或备用出入口相结合。,3、对于用作二等人员掩蔽所的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5级、核6级、核6B级的甲类防

22、空地下室,当其室外确无单独设置进风口条件时,其进风口可结合室内出入口设置,但在防爆波活门外侧的上方楼板结构宜按防倒塌设计,或在防爆波活门的外侧采取防堵塞措施。进风口结合室内出入口图例:4、滤毒室与进风机室应分室布置。滤毒室应设在染毒区,滤毒室的门应设置在直通地面和清洁区的密闭通道或防毒通道内,并应设密闭门;进风机室应设在清洁区。5、物资库、固定电站控制室、移动电站的通风口一般单独设置。6、专业队装备掩蔽部、人防汽车库的排风口一般单独设置,进风口可以设在主要出入口。,物资库通风口图示 装备、人防汽车库通风口图示7、人防工程的三种通风方式:1)清洁通风是指防空地下室外空气未受毒剂等沾染时的战时通风

23、。2)隔绝通风是指停止防空地下室内外空气交换,由通风机使工程内空气循环的 战时通风。3)滤毒通风是指防空地下室外受染空气经过滤处理后送入工程内部的战时通 风.(二)通风口的设置要求 1、柴油发电机组的排烟口应在室外单独设置。2、进风口、排风口宜在室外单独设置。3、室外进风口宜设置在排风口和柴油机排烟口的上风侧。,(三)消波设施 1、为防止空气冲击波从开敞的通风口进入室内,进排风口、排烟口宜采用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的消波设施。,4、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5、进风口与柴油机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或高差不宜小于6m。6、位于倒塌范围以外的室外进风口,其下

24、缘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0m 7、位于倒塌范围以内的室外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宜小1.Oom 8、供战时使用的及平战两用的进风口、排风口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以及防雨 水、防地表水等措施。,2、防爆波活门1)采用悬板式防爆波活门,嵌入墙内设置,深度300mm,相关尺寸按图集设计。2)悬板活门的设计压力要根据人防工程的类别、抗力等级来确定。3)一般采用BMH系列悬板活门,洞口尺寸根据通风量确定。3、扩散室1)扩散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室内平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2)扩散室的内部尺寸按工程防护类别、抗力等级、和通风量来确定。(规范有最 小尺寸要求。BMH系列悬板活门可按表确

25、定。)3)与扩散室相连接的通风管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通风管由扩散室侧墙穿入时,通风管的中心线应位于距后墙面的13扩散室净长处(图a);2.当通风管由扩散室后墙穿入时,通风管端部应设置向下的弯头,并使通风管端部的中心 线位于距后墙面的13扩散室净长处(图b);,4)扩散室内应设地漏或积水坑。5)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6级、核6B级甲类防空地下室的消波设施可以采用扩散箱。4、滤毒室 1)滤毒室是装有滤毒通风设备的专用房间。应设在进风口附近,与进风机分室布置。2)滤毒室设在染毒区,进风机是应设在清洁区。在滤毒室的一侧应设置一个既能通往地面,又能通往清洁区的密闭通道(或防毒通道);滤毒室与密闭通道之

26、间应设密闭门。,5、战时不间断通风的通风口战时主要为人员提供庇护的人防工程:人员掩蔽所、医疗救护工程等6、战时间断通风(空袭时暂停通风)的通风口1)少量人员的物资库 2)装备掩蔽部,7、平战结合的通风口不间断通风的平战两用通风口 主体有防毒要求,可以间 主体无防毒要求,可以间 断通风的平战两用通风口 断通风的平战两用通风口(四)洗消污水集水坑1、设置位置: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通道内,进风口的竖井或通道内应 设置洗消污水集水坑。2、设置要求:可按平时不使用,战时采用移动式电动或手动排水设备。(五)防爆波电缆井,八、柴油发电站设计(一)固定式电站 1、抗力级别与供电范围内防 空地下室最高抗

27、力级别一致。2、单元划分宜单独设置,也 可与人员防护工程结合设置,以合并面积按与其结合的防空 地下室相关要求划分防护单元。3、由控制室(清洁区)和发电机 房(染毒区)组成。4、发电机房设机械进、排风;及 柴油机排烟系统。5、排烟口应在室外单独设置。,(二)移动电站1、与人员防护工程相结合设置。2、与物资库结合设置。3、与装备、人放汽车库结合设置。九、平战结合及平战转换(一)基本规定1、采用的转换措施应能满足战时的各项防护要求,并应在规定的转 换时限内完成;2、平战转换不应使用现浇混凝土,当转换措施中采用预制构件时,应在设计中注明:预埋件、预留孔(槽)等应在工程施工中一次就 位,预制构件应与工程

28、施工同步做好,并应设置构件的存放位置;3、平战转换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步完成。(二)不得转换的内容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中,下列各项应在工程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构件;战时使用的及平战两用的出入口、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战时使用的及平战两用的通风口防护设施;战时使用的给水引入管、排水出户管和防爆波地漏。,(三)临战封堵1、平时通行口临战封堵2、平时出入口临战封堵 1)对临战时采用预制构件封堵的平时出入口,其洞口净宽不宜大于7.00m,净 高不宜大于3.00m;且在一个防护单元中不宜超过2个。2)对临战时采用防护密闭门封堵的平时出入口,个数可以不限。3、平时通风口

29、临战封堵4、平时采光通风窗临战封堵,十、深圳市人防的相关规定(一)面积规定1、新建十层(含)以上或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九层以下民用建筑,按首 层建筑面积修建防空地下室。2、新建九层以下并且基础埋深3米以下的民用建筑按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的5%修 建防空地下室。3、建筑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宜修建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单位可以申请易地 建设:1)采用桩基且桩基承台顶面埋置深度小于3米(或者不足规定的地下室空间净高)的;2)按规定指标应建防空地下室的面积只占地面建筑首层的局部,结构和基础处理困难,且在经济上很不合理的;3)建在流砂、暗河、基岩埋深很浅等地段的项目,因地质条件不适于修建的;4)因建设

30、地段房屋或地下管道设施密集,防空地下室不能施工或者难以采取措施保证 施工安全的。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后,建设单位向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缴纳人民防 空工程易地建设费,由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修建防空地下室。4、下列民用建筑可以减免易地建设费:1)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建设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居民住房;2)新建幼儿园、学校教学楼、养老院及为残疾人修建的生活服务设施等民用 建筑;,3)临时民用建筑和不增加面积的危房翻新改造商品住宅项目;4)因遭受水灾、火灾或其他不可抗拒的灾害造成损坏后按原面积修复的民用建筑。(二)室外出入口规定1、必须设室外出入口,不适用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中关于不设室外出入 口的规定。2、室外出入口不允许平时封堵,战时挖开。(三)临战封堵的规定1、平时出入口必须采用防护密闭门封堵,不允许采用预制构件。2、战时风机房等不允许临战砌筑,战时风机等必须平时安装好。,十一、二等人员掩蔽所实例,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