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7943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网络舆论与政府举措,2,中国网络在2011年继续稳步发展,根据第 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家庭宽带网民3.90亿,手机网名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3,2010.12-2011.6网民年龄结构,4,互联网在促进网民获取信息、拓展人际交往、鼓励社会参与、提供实际生活便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5,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因此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

2、、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总体上,中国的网络言论得到开放,管理水平正在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客观、科学;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舆论力度明显增强;一个“新意见阶层”浮出水面,网络“意见领袖”影响不容忽视。,6,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并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7,2010年9月胡锦涛在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8,2009年2月28日,温总理视察新华网,并与网民交流。,9,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访谈室接受专访,并与网民在线交流。,10,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在新

3、华网访谈室,连续第三年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11,2010年,对于中国的网络舆情面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不妨看一看下面这些网络“新词”。,有一种女人叫风姐,有一种男人叫犀利哥,有一种力叫给力,一个艰难的决定,有一种父亲叫李刚,蒜你狠 豆你玩 姜你军 煤超疯 苹神马,12,神马都是浮云,蛋 疼,老 湿,你 懂 的,13,一、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的内在关系,二、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 问题,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探讨,14,(一)网络舆情,一、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的内在关系,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物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4、,1.网络舆情含义,15,3.网络舆情发展规律,2.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的区别与 联系,16,(二)政府形象,1.政府形象的含义,是政府实在地通过自己的行为与活动,在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有关政府的主观印象,是指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在作为行政管理客体的公众头脑中的有机反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17,一是形象性,2.政府形象特点,二是社会性。,三是动态性。,18,(三)网络传媒与政府形象的关系,网络媒体不仅是民情民意表达的场所,更是沟通政府与公众的一种方式。双方之间具有双向的交互作用。,19,(四)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正面作用,20,1、帮助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2、打造政府形象“个性名片”,3、营

5、造良性公共管理环境,4、有益于政府开展危机管理,21,1、降低政府诚信,(五)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负面作用,2、割裂公共管理双方,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3、阻挠管理,导致秩序失控,22,(一)网络管理没有突出针对性,二、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1、与传统媒体产生雷同效应,2、调节手段相对单一和刚性,3、政府管理中忽略了网络特性,23,1、没有找准关注热点,(二)网宣与网情脱节,2、尚缺乏人性化的方式,24,(三)网络舆情极端化,1、网络舆情呈现两级化趋势,2、影响社会价值观念,3、异化社会监督作用,25,(四)应对节拍迟缓,1、政府公开行政力度略显不足,2、政府处置跟不上网络舆情进程,

6、26,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探讨,(一)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理念,1、提倡政府能成为网络一员,2、重视塑造政府形象的深远意义,3、明确政府服务于民的宗旨意识,27,(二)建立完善应对机制,1、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兼顾网络处置职能,2、建立舆情预判预警制度,3、建立部门间协作交流机制,28,(三)加强政府自我形象经营,1、形成鲜明的公共管理风格,2、注意公共管理行为的一致性,3、注重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4、重视与网络媒体的交流互动,29,谢谢大家,请多提宝贵意见!,30,奥运火炬传递遭藏 独分子严重干扰,引发网民声讨,引发网 民共鸣,逐渐形 成舆情,网络逐级放大效应,对显示社会产 生负面影响力,现实社会 再次酝酿,产生实质性的抗议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