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8709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西安市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西安市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西安市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西安市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市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报告书全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0.1项目由来及简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郊失去耕地的村庄和农民被圈入不断扩大的城市范围内,而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及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又将其排斥在城市管理之外,从而形成了我国城市特有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存在建筑密度过高、流动人口集中、市政设施不全、环境卫生差、治安混乱等弊病,既制约着村民居住环境、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已成为城市质量提高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加快城中村改造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2014年,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批复了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方案(市城改发2014114号),以西安市长安区城

2、中村改造办公室为改造主体和安全监管责任单位,由陕西长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对岔道口村实施改造。根据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和西安市规划院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第029号)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约306.858亩,规划地上建筑面积71.56万m2,其中安置村民面积约24.01万m2,开发面积约47.55万m2。由于改造面积较大、拆迁人数较多、资金受限以及城中村拆迁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等原因,公司决定分期建设。本次评价内容为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即智慧美镇安置区),该项目采用异地安置,项目拟建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街以南,居安路以东,大居安村以西。项目规划用地面积60107m2

3、,总建筑面积300140m2(其中地上240144m2,地下59996m2)。目前,建设单位已委托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本项目的总平面图设计,并已通过西安市规划局审查。目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尚未开工。0.2 评价过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2014年7月,陕西长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开展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院组成项目环评小组,通过对拟建项目场址及所在评价区进行现场踏勘,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面的现场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收集和公众参与等工作。依据

4、项目规划方案中建设内容,按照产业政策、相关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区环保局、西安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0.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为地下车库洗车尾气排放,评价要求地下车库通风次数不小于6次/h,排气口高度不低于2.5m。 建设单位自建中水回用管网,预留中水接口,待市政中水管网铺设至本项目,直接引入中水,回用于小区绿化、道路洒水、车库冲洗水及公建用房冲厕水等,据水平衡分析可知,采取环评方案后,中水回用量约122.1m3/d,回用率可达到11%,年节约用水量

5、约4.5万m3。 公建用房如引入有环境污染的项目,应另行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餐饮企业选址和环保措施需满足西安市饮食业环境影响评价细则中的相关要求。0.4评价结论陕西长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智慧美镇安置区)属城中村改造安置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安市相关规划要求。建设单位在采取本环评报告和项目设计提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要求、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前提下,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外环境影响小,从环境保护技术角度出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 总 论1.1 编制依据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编制依据详见表1.1-1。表1.1-1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依据类别名 称文 号实施时

6、间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3.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7.5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建设项目环

7、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文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部门规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9.2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2.14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1995.2.2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通知陕政发(2004)18号2004.4.29陕西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陕建发(2005)42号2005.5.1西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市人大公告第8

8、6号2006.8.4陕西省实施办法省人大公告第63号2006.12.3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省人大公告第58号2006.9.28陕西省环保局转发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陕环发200845号2008.10.22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5.9续表1.1-1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依据类别名 称文 号实施时间部门规章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市政发(1999)第16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发(2005)163号2005.11.30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行城区旧村改造试点的意见市政发200210

9、号2002.1.31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意见市政发200592号2005.8.5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市政发2007129号2007.10.20关于加快居民小区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陕建发2012173号2012.7.5西安市环保局关于调整部分建设项目审批要求及审批权限通知市环发20135号2013.1.23西安市环保局切实加强涉及大气污染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市环发201324号2013.2.27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的通告市政告字20085号2008.3.31西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政办发200457号2006.1.1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

10、例2014.1.1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9.10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2013年)陕政办发201320号2013.4.9相关规划文件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市政办发2011145号2011.9.1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国函200844号2008.5.6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西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西安市供热规划(20042020年)2005.5西安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2002.12西安市城

11、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市政发(2007)41号2007.4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项目资料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4.6.18项目立项批复市城改发2014114号2014.6.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及公示资料1.2 评价指导原则 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坚持“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和污

12、染防治”的原则; 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实用的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现状调查和类比调查与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当前的节能、节水和节约用地的原则要求。1.3 评价目的及任务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掌握评价区的环境特征; 通过工程分析、类比调查与环境调查监测,对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评价,最终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可行性,提出消减不利影响措施意见与建议; 开展公众参与调查;通过项目环保设施可行性论证,提出污染预防与控制、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要求,优化工程环保设计; 综合分析项目选址、布局与国家产业政策和

13、地方相关规划的相容性,明确给出建设工程环境可行性结论性意见,为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决策与监督管理和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实行“三同时”提供科学依据。1.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1.4.1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根据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属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声环境根据西安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本项目所处区域为2类区,声环境属于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级标准。1.4.2 评价标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见表1.4-1和表1.4-2。表1.4-1 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标准级别项 目标准

14、值类 别限 值单 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PM1024h平均150g/m3SO224h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24h平均801小时平均2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等效声级LAeq昼 间60dB(A)夜 间50表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标准级别项 目标准值类 别限 值单 位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NOx240mg/m32.5m0.011kg/hSO2550mg/m3非甲烷总烃120mg/m32.5m0.14kg/h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pH值69无量纲COD500mg/LBOD5300动植

15、物油100SS40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等效声级LAeq昼 间60dB(A)夜 间5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等效声级LAeq昼 间70dB(A)夜 间55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相关规定1.5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5.1 环境空气 评价等级项目建成后废气排放主要是地下车库废气。依据“导则”(HJ2.2-2008)评价等级判据,见表1.5-1。本项目各污染因子Pmax远远小于10%,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5-1 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与标准判别污染物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

16、最大落地浓度(mg/m3)S(mg/m3)Pmax备注地下1层CO1600.81108.10%Pmax10%NO21600.0160.208.45%Pmax5dB(A)显著二级1类、2类3dB(A),5dB(A)较多三级3类、4a类3dB(A)不大本项目对应情况2类5dB(A)不大评价等级二级评价 评价范围项目场界向外200m的范围内。1.5.4 生态环境本项目总占地面积60107m2,场地原为农田,根据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相关规定,本项目为房地产项目,拟建地址位于规划的城市建设区,确定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从简。1.6 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结合拟建场地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如下:项目

17、选址合理性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评述。1.7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7.1 污染控制目标 施工期 严格控制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等对环境的影响,见表1.7-1。表1.7-1 施工期污染控制内容与目标控制对象控制因素控制内容与目标废 气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施工车辆尾气对施工场地采取设围栏、定期洒水等措施,控制施工扬尘必须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和西安市政府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通告及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方案中相关规定污 水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临时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内洒水等;生活污

18、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噪 声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施工场地设围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施工机械噪声符合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固体废物弃土、弃渣、建筑废料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生态影响压占土地、改变土地利用结构,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限制施工范围,物料及土石方设置维护结构,保存表层土壤,及时平整场地尽快恢复植被 运行期主要控制“三废”和噪声的排放,运行期污染控制内容与目标见表1.7-2。表1.7-2 运行期污染控制内容与目标污染控制类型主要污染物控制因子控制措施控制目标

19、废 气烟尘、SO2、NO2、HC、CO 地下停车库通风换气6次/h;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5m; 备用发电机产生废气经通风竖井排出地面,排放高度不低于2.5m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废 水BOD5、SS、COD、动植物油、NH3-N住宅、公建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地下车库冲洗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废 渣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至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噪 声机械、空气动力性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源采取隔音、减震、吸声和绿化等降噪措施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

20、1.7.2 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拟建区域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见表1.7-3。表1.7-3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方位距离(m)规模保护目标环境空气大居安村E紧邻550户,176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陕西师范大学N140教职工学生28705人西北大学住宅小区W2351944户,6221人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附属中小学(在建)NW280/美伦天成幼儿园SW33030个班,998名学生小居安村SW470200户,640人西北大学W600教职工学生17430人声环境大居安村E紧邻550户,176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陕西师范大学N140教职工学生28705人西北大学住宅小区W235194

21、4户,6221人注:所标距离为本项目与敏感点最近距离。2 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智慧美镇安置区)建设性质:新 建行业类别:K70 房地产业建设地点: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街以南,同辉路以东,大居安村以西,详见图2.1-1建设单位:陕西长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2.2 建设单位简介陕西长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建集团”)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2.53亿元,国家一级开发资质。十五年来,长建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严谨、务实、高效、求精”为宗旨,以打造“长久建筑、品质生活”为目标,开拓创新

22、、锐意进取、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先后组织开发建设了“景龙洋楼”、“长安花园”、“新乡新世纪广场”、“长安新花园”、“盛世华庭”、“幸福时光”、“长安相府”、“圣合家园”、“曲江智慧大厦”、“智慧江岸”、“智慧城”等知名社区精品楼盘。2.3 地理位置与交通本项目拟建地北临学府大街,西距同辉路205m,南距规划路约400m,东临大居安村,周边交通便利。2.4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2.4.1 建设规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300140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240144m2,包括住宅建筑面积219674m2和公建建筑面积20470m2;地下建筑面积59996m2,总户数1972户,总停车位1628个,其中

23、地下车位1538个。2.4.2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栋18F-32F-33F高层住宅楼、1栋18F-33F高层住宅楼、2栋18F-26F高层住宅楼、2栋33F高层住宅楼及附属1F-3F商业裙楼,同时建设4栋2F、1栋3F商业楼,此外小区内建设地下停车库、给排水管网、化粪池等相应的辅助设施。具体建设内容详见项目组成表2.4-1。表2.4-1 项目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1栋18F-32F-33F、1栋18F-33F、2栋18F-26F、2栋33F高层住宅楼,住宅建筑面积219674m2;1#楼为18F-32F-33F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58.8m-99.9

24、m;3#楼为18F-33F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55.8m-99.9m;5#、9#楼为33F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99.9m;6#、7#楼为18F-26F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52.5-78.3m;配套工程公建建筑总面积为20470m2;其中:1#、3#、9#楼配套1F-3F商业裙楼,主要为便民店等商业服务设施;2#、8#、29#楼为2F商业,其中2#楼拟考虑设置餐饮;8#、29#楼主要为便民店、书店、中西药店等商业服务设施及物业办;4#楼为2F建筑,主要为村委会(内附设文化站及卫生站)和农贸市场;其中农贸市场经营范围主要为蔬菜水果、日用品、肉蛋类、水产类,不出售和宰杀活禽,不经营餐饮类项目。13#

25、楼为3F商业,功能定位为商业会所;辅助工程地面停车位90辆;地下建筑面积59996m2,其中地下人防及设备用房面积为7166m2 ,地下停车场面积为52830m2,共1538个停车位;公用工程供电由市政10KV电网供给,地下一层设3处变电室及1处备用发电机房给水由市政管网集中供给;小区地下一层设1座生活泵房,低区利用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中区和高区经生活泵房加压后供水排水设雨污分流;地下车库冲洗水与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西安市第九(长安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皂河制冷住宅制冷由住户自行安装小型分体空调,公建用房制冷由入驻商家自行安装多联机空调。采暖项目1#、3#住宅楼采用壁

26、挂锅炉采暖;项目其他建筑采用市政供暖,热源采用市政热力管网,设换热机组全部布置在地下一层设备间内环保工程废气地下车库排气系统、备用发电机排气系统废水地下车库地面冲洗水、生活污水设15个100m3化粪池预处理,预留中水接口,配套中水回用管网固废设密闭式垃圾收集箱(桶)噪声水泵、风机等选取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消声装置等措施绿化绿化面积21037m3,绿化率35%2.5 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2014年,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批复了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方案(市城改发2014114号)。根据改造方案批复,长安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采用异地安置,改造综合用地306.85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

27、98.97万m2,地上总面积约71.56万m2,其中安置村民约24.01万m2,配套开发商品房约47.55万m2。本次项目为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区工程,属于岔道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规划总用地60107m2,建设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项目符合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市城中村改造规划。2.6 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占地60107m2,总体设计建筑规划以住宅为主,沿街公建裙楼设置相应配套商业,满足了居民生活及休闲的需要。 本项目以住宅建筑为主,项目建筑从南向北呈三排布置,楼层错落有致,本项目公建用房以商业为主,沿项目西侧、北侧和东侧环状布置。地下一层设地下停车场、设备用房及人防,本项目共设2个

28、地下车库出入口,给水泵房、变配电室、备用发电机等配套辅助设施均设置在地下一层的设备用房内。项目道路两边种植树木,步道周边种植灌木和草坪,地坪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镂空砖设计并种植小草。本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图2.6-1。2.7 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7-1。表2.7-1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项目单位数值规划净用地面积m260107总建筑面积m230014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m2240144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219674公建建筑面积m220470地下建筑面积m259996其中人防面积及设备用房m27166地下车库m252830容积率3.99绿地率%35建筑密度%22.6总户

29、数户1972居住人数人6310总停车位个1628其中地面停车位个90地下停车位个15382.8 公用工程经现状调查,拟建场地位于西安市城市建成区,供水、排水、供电、供暖、通讯、通路等配套公用设施已配置到位。2.8.1 配电系统 电源由市政10KV电力管网接入,地下一层设3处变配电室及1处备用发电机房。 供电项目设置3处变配电室,其中1处公变配电室,2处专变配电室,公变配电室采用5台SCB10-1250kVA变压器,专变配电室分别采用1台SCB10-400kVA变压器。 备用发电机项目备用发电机房内配备1台800KVA备用柴油发电机。2.8.2 给排水系统 水源新鲜水:西安市长安区自来水给水管网

30、。中水:由市政中水管网提供。 给水给水系统:项目生活泵房位于地下一层。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为低区,利用城市自来水管网水压直接供水;地上三层到至九层为中区,十层以上为高区,城市自来水经小区生活泵房加压后供水。用水量:参考陕西省用水定额(试行)及同类项目用排水情况,在考虑中水回用前提下,项目新鲜水用量为924.34m3/d,33.7万m3/a,主要用于住宅、公建生活用水;中水用量为122.1m3/d,4.5万m3/a,主要用地下车库冲洗、公建冲厕、绿化等其它可使用中水设施。 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设雨水收集管道,就近排市政雨水管网;污水:地下车库冲洗水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

31、管网,经第九(长安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皂河。本项目污水排放量为1065.64m3/d,38.9万m3/a。2.8.3 供暖项目1#、3#住宅楼均采用壁挂锅炉采暖,其他建筑统一采用市政集中供暖。热源:西安市长安区新区热力有限公司,位于项目拟建地东北方向2.5km处,供热所辖范围主要集中在西部大道以南,西长安街沿线、潏河以北地带。本项目位于供热所辖范围内。供暖:换热站内设置两台换热机组,换热站位于地下一层。2.8.4 通风本项目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均设机械通风系统。2.8.5 制冷项目住宅制冷由用户自行安装空调解决。公建用房由于面积较小且分散,均不提供集中制冷,由用户自行安装多联机空调解决。2

32、.8.6 燃气拟建地附近已通天然气中压管道,住户燃用天然气由市天然气公司通过供气管网经调压后低压送至各用户。2.9 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9亿元,全部企业自筹。2.10 项目建设进度本次项目工期预计控制在30个月内,计划投入运行时间为2016年12月。目前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尚未开工。3 工程分析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1.1 主要施工内容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00140m2,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尚未开工。因此,本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 施工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及桩基施工。 建设6栋高层住宅楼及配套公建建筑。其中住宅楼采用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配套公建采用框架结构。 小区

33、内道路、地下停车库、供气管网、给排水管网、配电室等辅助、公用工程设施及绿化、化粪池等环保设施;3.1.2 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特征分析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见图3.1-1。根据项目施工特点、污染类型及其环境影响程度,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特征见表3.1-1。表3.1-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影响特征表影响分类影响来源污染物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特 征噪 声运输、施工机械LAeq场地周围、运输沿线较严重间 歇扬尘废气运输、土方挖填TSP、NO2、CO、装修废气施工场所及其下风向、运输沿线、建筑室内TSP严重、装修有毒有害气体与施工期同步废 水生活、施工废水COD、BOD5、SS施工、临时生活场所一

34、 般简 单固体废物生活、建筑垃圾有机物无机物施工、临时生活场所一 般生 态场地平整、施工营地和施工便道修建等土石方物料全施工场地轻 微植被清除、地表破坏、水土流失工程回填回用声环境噪声大气环境扬尘、废气建筑废水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工程工程验收工程营运临时化粪池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弃土建筑垃圾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图3.1-1 建筑施工过程及环境影响因素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绿化、水土保持环保部门指定地点沉淀池3.1.3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3.1.3.1 环境空气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方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建筑材料(白灰、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

35、往造成的道路扬尘,属无组织排放。不利气象条件下,如大风风速3.0m/s时,上述颗粒物就会扬起进入大气环境中,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施工机械废气施工机械废气和运输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Ox、CO及HC等。3.1.3.2 废水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土石方阶段排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及各种车辆、设备冲洗水。生产废水产生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pH、COD、SS、石油类等。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按每人每天40L计,污水产出系数0.85,施工人员按每日用工300人计算,则生活污水量约10.2m3/d,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SS、动植物油、氨氮等。3.1

36、.3.3 施工噪声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和运输车辆运行噪声。各个施工阶段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噪声源强见表3.1-2。施工期运输车辆噪声类型及声级见表3.1-3。表3.1-2 各个施工阶段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噪声源强表 单位:dB(A)施工阶段设备名称声级dB(A)距声源距离(m)施工阶段设备名称声级dB(A)距声源距离(m)土石方翻斗机83893基础施工静压式打桩机8015吊车7315推土机905工程钻机6315风镐981装载机865移动式空压机 923挖掘机855平地机8515 结构施工振捣棒931装修安装升降机781切割机881吊车7315室内磨光机1001151电锯1051电锯1

37、031电钻1001151木工刨901001表3.1-3 施工期运输车辆类型及声级表车辆类型运输内容声级/ dB(A)大型载重机土方外运90混凝土罐车、载重机钢筋、商品混凝土8085轻型载重卡车各种装修材料及必要的设备753.1.3.4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弃土弃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是在建(构)筑物建设、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组分有土、渣土、废钢筋、废铁丝、混凝土、碎砖等。在施工建设中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60kg/m2,则本项目施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8万t。评价要求将建筑垃圾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剩余部分运往西安市建筑垃圾场处置。本项目挖方主要为地基及地下建筑开挖,挖方量约6.

38、0万m3,除部分用于场地平整、地基回填、车库起顶及出入口造坡、绿化外,其余均外运,弃土约4.5万m3。施工人员平均每人排放生活垃圾约0.7kg/d,施工期施工人数按300人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10kg/d,收集后运往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处置。3.1.3.5生态影响因素分析项目总占地60107m2,经现场调查,拟建地原为农田,在建设过程中,地基开挖、地表裸露、土壤疏松以及弃土弃渣、物料堆放将构成水土流失源,在缺乏合理保护措施情况下,将会形成水土流失产生危害。3.2 运行期污染源分析本项目运行期间主要产污环节分析见图3.2-1。具体的污染源强分析如下:图3.2-1 运营期主要产污环节图3.2

39、.1 废气污染源3.2.1.1 地下停车库废气 本项目地下停车库规划情况本项目停车位规划见表3.2-1。表3.2-1 本项目停车位规划情况序号类型停车数量(辆)车库建筑面积(m2)层高(m)1地上停车库902地下停车库1538528303.9合计162852830 地下车库排气筒数量及排气筒高度地下停车场尾气通过排气筒引出地面排放,根据汽车库设计规范和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地下停车库地面排气筒不得低于2.5m,地下车库每2000m2设置1个排气筒,本项目地下车库设置排气筒数量11个(见表3.2-2)。表3.2-2 本项目地下车库排气筒规划情况类型地下车库建

40、筑面积(m2)排气筒数量(个)排气筒高度(m)地下1层52830272.5合计52830272.5 地下停车库废气源强车辆进出停车库及在车库行驶时,怠速及慢速(5km/h)状态下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主要包括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和化油箱等燃料系统的泄漏等,排放主要污染物有CO、NOx和HC。由于地面停车场汽车尾气易于扩散且排放量较小,故本次评价仅考虑地下车库废气排放。按照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排风机宜选用变速风机。地下停车场场内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为:式中:Cj汽车排放各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mg/m3;Qj汽车排放各种污染物的量,kg/h;V地下车库的排风量,m3/h。停车主要是轻型小汽车,以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多年汽车尾气监测统计资料为依据,即轻型小车平均排气量取0.419m3/min,有害成分平均浓度取值CO 15950mg/m3、NO2 91.5mg/m3、总烃1193mg/m3。车辆出、入地下车库一次平均运行时间按3min/次计,出入地下车库2次/d,全年按365天计,车位小时利用率为80%。本项目地下车库排放源强见表3.2-3。表3.2-3 地下车库污染源强表项目地下车库总容积(m3)换气次数(次/h)排风量(m3/h)排气筒个数(个)污染物排放量(t/a)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