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情况汇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8930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流转情况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地流转情况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地流转情况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土地流转情况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土地流转情况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流转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流转情况汇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构。近年来,我县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把土地流转作为破解“三农”难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大胆探索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机制,推动全县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依法合理流转,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汇报如下:一、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我县有11个乡镇,136个村,农村人口18.60万人。农户数44932户,耕地面积68.52万亩(其中水地36.2万亩、旱地32.32万亩),二轮土地承包时签订承包合同44600份,签约率达98

2、.7%。到2009年3月底,全县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5690亩,占耕地面积的3.75%。在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带动下,全县规模经营面积达19210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8%,以“四荒地”为主的土地使用权拍卖面积为3890亩。二、土地流转的形式及特点我县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转让、转包、互换、出租、反租倒包等。截止2009年7月底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为25690亩,比2005年流转面积18435亩增长了39.49%。1、转包:转包面积为8550亩。转包保留了承包人的承包权,解决了农民因外出打工、子女上学、出嫁等原因使自己无力耕种土地,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收益权的矛盾。2、出租:出租面积为3800亩,出

3、租土地的受让方主要是企业。出租全部签有书面协议。3、互换:互换面积为7150亩,互换主要是本合作组织内部成员的互换。互换改变了地块零星分散经营现状,满足了农户耕作方便和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互换大部分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仅仅是口头协议。4、转让:转让面积为3050亩,受让方有农户,也有企业和其它组织。转让全部签有书面协议。5、入股:入股面积为960亩,入股受让方全部为企业,且全部签有书面协议。6、其它流转:其它流转面积为2180亩,其它流转类型受让方有农户,也有企业或其它组织,且全部签有协议。三、影响土地流转的原因土地承包权流转是解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佳途径。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缓慢,流转不规范,制

4、约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缓慢的原因:(一)流转出方的原因:转出户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不愿转出。有的是观念问题,总认为务工经商虽然收入高,但有风险,明知种田效益低,但觉得饭碗有保障,这些人不愿转出土地外出务工。有的虽然外出务工但仍不放弃土地,担心失业又失地,生活没保障;二是不忍转出。农业税取消后,国家还实行了惠农政策,依据耕地面积发放了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直补,有些户认为种田还是无利可图。虽然“嚼之无味”,但又“弃之可惜”;三是不易转出。主要是有些户的租金或转出费要价较高。也有的是因为土地边远或地块分散转不出去。(二)土地转入方的原因:一是有些乡村旱地多,种田是靠天吃饭

5、,丰产薄收,灾年欠收甚至绝收。所以有些户虽然自己的承包田不足耕作,也不愿转入他人的土地;二是有些村组缺少种田大户,难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了土地流转;三是我县大多数乡镇因为农业企业少,缺乏租入土地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些农户虽然想把全部或部分承包田转出,但找不到合作的对象。(三)土地流转不规范,有些乡村缺乏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服务和管理,户与户之间土地流转存在口头协议多,书面合同少的问题,常常因为土地流转不规范而产生矛盾纠纷。这也是影响土地流转的一个原因。四、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一)加强宣传、搞好服务工作。要把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不仅要使广大农民

6、群众明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原则和程序。还要使他们明确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加大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力度,于已、于人、于村、于国都有利,同时,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做好土地流转合同指导工作,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二)强化服务。县乡职能部门要积极履行土地流转指导,管理和协调服务职责,通过健全全县土地流转机制,及时掌握农户土地流转意向,定期发布土地流转信息,代理农户商谈流转事宜,代签流转合同,实行备案登记,办理签证服务,开展土地流转纠纷调解和仲裁,促使土地由自发流转向有组织流转,由分散流转向规模流转、由代耕、互换等低层次流转向入股、出租等高层次流转,由小范围向跨村组流转转变。实行了土地依法合理

7、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确保了各经营主体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三)分类指导。积极开展全县农村土地资源调查。研究确定流转土地的数量和类型,明确规划、制定流转步骤。对一些乡村集体林场、村组预留地要率先流转;对一些破产村办企业用地,简化程序、优先留转;对依法开垦、复垦等新增耕地、鼓励流转;对移民搬迁、整户消亡等土地,支持流转;对经营不善、改善低下的农户承包地引导流转。(四)抓好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是加速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创业就业能力。二是加大“阳光工程”的培训力度和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为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抓好现代农业科技

8、培训,使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一部分农民成为种田大户或企业家,增强他们转入土地的欲望和能力。(五)土地流转与农村重点工作相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劳务输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全盘考察、统筹规划,为新农村建设落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流转必须慎重行事,不可急于求成。(一)坚持稳制、分权、放活的原则,土地流转在坚持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让各经营主体放手大胆发

9、展农业经济。(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始终坚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双方协调一致为基础,坚持“三不”即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农业用途、不超过剩余承包期限。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确保农户的经济利益。(三)坚持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为了切实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管理,必须建议健全土地流转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土地流转信息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加强对土地汉语转纠纷的调处,维护各方收益,确保土地流转有序进行。(四)必须增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土地规模经营能不能顺利推进,关键在于社会化服务能否到位。要切实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和宗旨意识,积极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信息、科技、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做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直接到村、到田间地头,确保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发展。(五)必须增进农民的实际收益。农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家庭联产承包制之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说到底是因为它极大地增进了农民的利益。我县是农业县,农业生产率提高了,农民生活改善了,整个社会生产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随之改变。因此,增加农民的利益决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农业改革中,新农村建设首先就是要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体现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的利益,包括规模经营在内的所有农业改革都必须遵循这一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