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追溯制度范例.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202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追溯制度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食品追溯制度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食品追溯制度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食品追溯制度范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食品追溯制度范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追溯制度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追溯制度范例.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追溯制度范例篇一: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2014.04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食品法规等,以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确定食品的类别及安全状态,制定必要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2 范围 生产食品所需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的索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的有效性及查验或验收记录情况;生产全程记录及卫生切情况、销售、使用、服务质量的全过程,若顾客另有规定时,按顾客的规定处理。 3 职责 3.1供销科门负责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供方评价及购销计划; 3.2质检科负责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的查验,负责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等,同时

2、配合销售科产品质量安全召回工作,标识与追溯的归口管理; 3.3生产科负责对物资进货与贮存的标识; 3.4各生产环节人员负责实施生产过程辖区内产品的标识与追溯; 3.5出厂包装人员负责对成品的标识与追溯; 3.6供销科销售人员负责对客户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做好不合格产品召回工作。4 定义 41 标识:利用标签、颜色等方式让操作人员清楚了解产品的规格以及检验状态。 42 产品标识:是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的标志或标记,包括生产产品和运作过程中的采购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到交付客户使用的产品。 43 产品的状态标识:在产品实现以及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为了区别不同状态的产品,对产品的测量状态(待检

3、、合格、不合格、待判定)及加工状态(已加工、待加工)所作的标识。 4.4 不合格产品,只要产品质量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存在着不合理的危险性,或者产品不具备基本使用性能。 4.5 召回,对不合格产品,按照召回的相关法律程序进行召回、处理,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 5工作程序 5.1产品标识及产品的状态标识 5.1.1内容: 产品属性(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品名、规格型号、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数量、出库保管员等; 检验和测试状态:待验、合格、不合格等,检验测试人员、检验测试日期、批次等;食品加工过程状态:原材料、外购品、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 5.1.2标识的方式:可采用挂牌、

4、贴签、分区域等方式,并配合表格记录。 5.1.3公司可追溯的标识分为三个环节进行,原材料的标识统一称为“原材料批号”;过程加工的标识统一称为“生产批号”;成品标识统一称为“出厂批次号”。 5.2采购品的标识 5.2.1 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食品等外购产品到公司后,采购人员或需采购部门相关人员根据供方的送货单进行清点收货,进行初步验货; 5.2.2验货根据各部门对产品具体的标准要求和方法实施检验和试验;验货后检验合格的入库在指定区域存放,分区域存放无法达到识别要求是,配合进行产品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批次号、物料编号、物料名称、入库数量、入库日期、生产厂家等。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

5、行,做好退货或者交换良品的工作准备,必要时进行“不合格”标识,分区域存放、处理; 5.2.3仓管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入库处理。 5.3生产过程中的标识 5.3.1 生产过程半成品标识:按生产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生产人员代号标识及相关生产质量控制表格的填写;生产中相关配件上均表明生产人员编号(用黑色记号笔写在相应位臵),严格遵守生产规程要求,如果下道工序人员发现产品没有编号及时返回。 5.3.2产品生产时填写的相关表格必要时输入电脑,做成产品出厂原始记录,便于查询。 5.3.3各个工序的检验和测试状态及加工状态,可通过放臵于不同区域反映出来,必要时配合进行产品标识。对于经检验

6、为返工/返修的产品,直接返回上道工序,或放入返工/返修区表明情况。对于经检验为不合格的废品,放臵于不合格区。 5.3.4生产完工的产品送至测试区,测试后须返工的产品放入指定区域写明情况,返工之后的产品,重新检验。 5.3.5当计量检测设备失准导致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流出厂时,发现部门必须立即通知生产部相关人员,转回上道工序或按发货批次进行追回、检验和返工/返修。 5.3.6生产部门生产过程中,各种标识资料必须随产品一起交接,确保追溯时的准确性。 5.4成品标识 5.4.1成品的产品标识是规格型号、编号、加工日期、数量等。 5.4.2最终检验、测试不合格的成品,应放臵于有不合格标识的区域;5.

7、4.3包装人员在装箱以后在箱外进行标识(含顾客名、品名、规格、数量等),顾客要求的特定产品要照定单要求执行。 5.4.4产品出厂时封装好相关资料,并将产品出厂时间填写到原始记录表中。 5.5标识的保护 5.5.1 产品标识应清晰牢固,不因产品流转中诸因素(如搬运、移臵、管理不善或雨淋等)的影响而损坏或消失,保持其可追溯性。 5.5.2在产品实现和生产运作过程中,产品在未出厂前,各有关部门必须对所用的各种标识认真保护,严禁涂抹、撒毁,保证标识整洁、醒目、完好地保持原有状态,防止误用产品或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5.5.3各有关部门按规定做好标识,无状态标识的产品不得使用、转序或出厂;发现标识不清

8、或无状态标识的产品立即向标识的责任部门报告,产品暂停流转,直到重新正确标识后方能流转 6产品的可追溯 6.1公司产品(服务)的追溯要求可以追溯到生产历史,根据产品名称、(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食品追溯制度范例)型号/规格、客户名称、生产日期以及各工序的相关作业人员和工序质量、检验记录、入库有关记录等。篇二:食品安全溯源制度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词条释义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类似银行取款机系

9、统的专用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服务于最终消费者。一旦食品质量在消费者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此项制度对食品安全与食品行业自我约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体系运作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由政府主导推动,通过食品产业链上的各方参与来进行实现。其中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肉牛养殖基地、屠宰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零售企业、最终的食品消费者。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有赖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具体是通过开发出食品溯源专用的各类硬件设备应用于参与市场的各方并且进行联网互动,对众多的异

10、构信息进行转换、融合和挖掘,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完成食品供应、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信息采集、记录与交换。 相关技术 国内现行的食品安全溯源技术大致有三种:一种是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食品包装上加贴一个带芯片的标识,产品进出仓库和运输就可以自动采集和读取相关的信息,产品的流向都可以记录在芯片上;一种是二维码,消费者只需要通过带摄像头的手机拍摄二维码,就能查询到产品的相关信息,查询的记录都会保留在系统内,一旦产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发送短信给消费者,实现精准召回;还有一种是条码加上产品批次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时间、批号等),采用这种方式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不增加生产成本。 国内食品溯源体系建

11、设情况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爆发,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被公认是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它最显著的特点应该说就是事前防范监管重于事后惩罚。目前,我国已开始在食品种养殖和生产加工领域逐渐推广应用“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HACCP)”、“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等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以此来提高食品安全监控水平。在食品溯源体系中,资料的完整、系统地记录对于实现可追溯特别重要,比如乡土乡亲为农产品的整个生长过程建立的完整地生长履历,详细记录农药、化肥适用以及一些重要农事操作,并真实透明地展现给消费者,改善食品的信息不对称现状,有助于促进食品

12、安全。 但目前我国整体上食品安全追溯技术体系仍然不尽完善,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很难实施有效跟踪与追溯,进行控制和召回,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国外食品溯源体系建设情况食品溯源制度是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现代食品种养殖、生产等环节繁复,食品生产加工程序多、配料多,食品流通进销渠道复杂,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都可能引起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为了严格控制食品质量,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并且在全程监管的基础上实行食品溯源制度。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采用相关系统进行食品溯源,特别是英国、日本、法国、美国、澳大利

13、亚等国,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按照欧盟食品法的规定,食品、饲料、供食品制造用的家畜,以及与食品、饲料制造相关的物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各个阶段必须建立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对各个阶段的主体做了规定,以保证可以确认各种提供物的来源和去向。 2000年起,英国农业联合会和全英4000多家超市合作,建立了食品安全“一条龙”监控机制。目的是对上市销售的所有食品进行追溯,如消费者发现购买食品存在问题,监管人员可以很快通过电脑记录查到来源。对于农产品,不仅可以查出源于哪家农场,甚至连使用的农药剂量都有据可查。 西班牙政府对牲畜的养殖、屠宰、加工等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识别和追踪机制,农场的每头牲畜自出生起便在

14、耳上钉上识别牌,将信息录入电脑,建立档案,牲畜在屠宰时要调查原档案,并进行严格检疫,食品公司、超级市场所进的各种肉类均有产地证明,一旦发现质量等问题,均能迅速追溯其来源。澳大利亚建立了“国家畜禽识别系统”,在2002年给全国1.15亿只羊打上了产地标签,一年一换,当牧场主将羊出售给屠宰场或出口时,必须在申请表上填写标签号码,有关部门一旦发现某种疾病,便可以根据标签号码迅速查出该羊的产地和农场,并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日本在2001年实行了食品溯源制度,已经从牛肉推广到猪肉、鸡肉等肉食产业、牡蛎等水产养殖产业及蔬菜产业。2005年8月,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健康监测服务中心(APHIS)实施了牛及其他种类

15、动物的身份识别系统。篇三: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食品可追溯管理制度 为加强食品质量的可追溯管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护客户和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制定本制度。 一、采购部做好食品原辅材料、添加剂的采购工作,索取供货方资质证明文件及批次检验报告,进货查验的项目要齐全,注明:名称、数量、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供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质量状况、保管人员等。并根据公司产品品种规模、生产条件、销售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 二、供应部负责安排专人做好入库原料的出库工作,并负责安排做好入库原料的进一步查验和检验工作。 三、生产部根据供应部提供的原辅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等进行生产加工并做好生产过程记录及关键点控

16、制记录。生产部负责对生产加工的产品打印生产日期或批次号。 四、质检部按批次号顺序进行检验,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 五、成品库负责对销售的产品按生产批次号填写成品出货记录,销售部负责填写销售记录,注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相关凭证等,方便追溯。 七、本制度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实施,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016年4月12日篇四:食品可追溯管理制度 食品可追溯管理制度 为加强食品质量的可追溯管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护客户和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制定本制度。 一、供应部做好送羊户调查管理工作,对养殖户进行登记编号,并根据养殖户的饲养规模、

17、饲养条件、出栏情况制定收购计划。 二、供应部负责安排专人做好送羊户的登记编号管理工作,检疫员按编号顺序进行宰前检验,并填写宰前检验记录。 三、生产部屠宰车间根据养送羊户编号对准宰的活羊进行编号,便于屠宰时实施同步检验,屠宰完毕,质检员根据活羊编号填写宰后检验记录。 四、生产部负责对生产加工的产品编写批次号,质检部按批次号顺序进行检验,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 五、成品库负责对销售的产品按生产批次号填写成品出货记录,销售部负责填写销售记录,注明:客户名称、地址、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销往的国家或地区、联系方式等。 六、质检部根据宰前检验记录、宰后检验记录、成品出货记录、销售记录填写产品销售追踪记

18、录表,便于进行产品质量追溯。 七、本制度由质检部负责实施,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010年2月6日 河北康远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运输管理制度 为做好产品的运输管理工作,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供应部在购进半成品时,必须使用具备制冷能力的冷藏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保证车厢的温度不得低于-15,不具备此条件的车辆不得使用。 二、销售部发货时,客户要求需要送货上门时,根据客户距离远近和季节选择运输车辆,短途运输使用厢式保温车,长途运输必须使用具有制冷能力的冷藏运输。 三、车辆到达公司在装货前必须由质检部安排专人对车辆进行清理消毒,保证运输车辆清洁卫生。 四、出口产品的运输专门委托运输公司代理,使用国际标准的制冷集装箱,运输产品时要签订运输合同,约定运输条件、到达港口所需时间、途中车厢内的温度记录情况等,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五、对前来公司自行提货的客户,签订运输协议,明确运输途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任。对客户不符合运输条件的车辆,提出更换车辆意见,如果不听从建议,拒绝装车。直到更换符合条件的运输车辆,方可装车发货。同时,销售部做好记录。 六、购进半成品的运输车辆,在卸车前,由质检部人员向司机或随车人员索要产品检疫证明、车辆消毒证明、非疫区证明,并进行查验,证货相符后,通知冷库主管卸车入库。 七、本制度由质检部负责实施,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