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9266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术开发 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访谈lNTERVlEW技术开发源头活水访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在中国,提到工程机械行业,有一个名字是肯定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常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林).作为国家大型企业,常林近年来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04年,常林集团进入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行列,位居第317位:2005年,常林集团凭着实现60.8亿元销售收入跻身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2005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100强企业,位居第21位;2006年,作为常林集团核心成员的常林股份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5

2、1295.36万元,实现净利润3413.86万元,同比增长484.10%,其中在公司销售收入中,出口销售收入突破1.8亿元,近年来出口持续保持年均118%以上的高速增长.在中质协建机设备用户委员用户满意度调查中,常林及其主导产品已连续6届18年被评为全国售后服务用户满意单位,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系列装载机被评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批中国名牌产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让常林长期保持着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7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技术开发的重视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近年来,常林不断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实现了主导产品,挖掘机结构件2个10000刘慧彬台/年的生产能力.目前,常林已拥有国家

3、专利技术12项.在产品设计上全面运用CAD,CAPP,三维仿真造型,有限元分析等先进的设计手段,突破了国产zL系列装载机传统设计理论的局限,在关键部件及系统上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产品的技术水平,性能,可靠性,外观造型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产品遍布全国,并远销东南亚,中东,非洲m-II:;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么在常林的发展过程中,成功的技术研发究竞带来怎样的推动作建筑机械200/.04(上半月刊)用7常林又是怎样做到的呢7带着这些问题,建筑机械的记者来到常林技术中心,采访了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廖晓明先生.建筑机械:

4、我们知道,常林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视技术开发的.常林的技术中心早在1997年就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这在行业里面是比较早的.常林为什么会对技术开发这么重视,又是怎样发展到现在的7廖晓明:对技术开发,常林的确是一直比较重视的.特别是自从被列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以后,常林对技术中心的建设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每年投入的资金都会超出国家规定,应该说是确确实实落到了实处.常林之所以一直重视技术开发.这得从常林发展的历史说起.常林的前身为始建于1961年的原林业部常州林业机械厂,主要面向林业系统,市场范围比较窄.常林要发展,只满足内部的需求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开始转向其它工程上的服务.这样,早在计划经

5、济的年代常林的产品就已经开始市场化了.这就要求常林的经营发展方针必须要面向用户,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技术开发也就以此为方向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从这个转型的调整来看,常林是在装载机研发的初期就非常重视技术和市场的接口.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技术开发和创新的问题就更加迫切和重要了.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在这个市场竞争过程中如何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如何更好地发展,在技术上必须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形成差异化,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筑机械:那么常林在技术开发上的特色是什么7廖晓明:常林的技术开发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这方面就是前面所阐述的,

6、已经是我们的传统.第二,是以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目标.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下面我们有一个技术发展子战略,技术的发展我们会以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去推进.第三,就是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比较重视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当中,常林选择了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走这条路是因为常林在技术开发能力上与国际大公司相比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中国目前整个行业的情况,虽然每个企业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我认为整体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差距,自己要实现全面的技术创新的条件还不是很具备.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进行自主创新.另外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的一些先

7、进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然后把一些共同的技术可以移植到其他的产品上去.比如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常林为了提升装载机的竞争力.通过和小松合作,引进他们的2个机型.把其中的一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以后.进行转化,用到了其它的产品上,加快了我们整个产品的升级换代,使我们产品的竞争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跟现代的合作也使我们有很大的收获.建筑机械:我们知道常林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还设立了国家人事部确定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和研发能力在行业中应该说是处于先进水平.在产学研这一块常林是怎样结合如何促进的?廖晓明:在产学研这块我们确实是

8、非常重视的.我们的博士后工作站,主要不是做产品,而是做一些基础研究和创新,这一块每年都有比较大的投入.我们跟包括同济大学,长安大学江苏大学等在内的许多高校都有长期的合作.我们的技术中心有一个特色,就是将市场和技术发展等方面信息的分析,产品的研发设计试验和新产品的售后服务及给用户的培训这些不同阶段的工作,都由技术中心牵头来完成建气札拭2007.04(上半月刊)的.多年来,对我们产品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十五期间在同心多元的产品发展战略指导下,我们完善了压路机的产品系列,开发了挖掘装载机.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中高档,个性化的产品发展方向,从今年开始我们实

9、施新一轮的产品升级计划.我们从部件开始.驱动桥,车架,液压件等等,包括外观我们全部要重新设计,这将是一个实质性的产品升级.十五期间,产学研的结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今后我们会坚持这样走下去.建筑机械:在常林长期大力推进技术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自己独特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廖晓明:我有这样几点体会.第一,我们应围绕工程机械及优势产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这是我们的立足点.第二,应围绕市场需求来确立我们开发目标,就是来源于市场,结果于市场,过去是这样,今后还会是这样.第三,在开发手段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发能力的提高上面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强.只有通过这方面的提高,才能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第四,在技术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激励上我们还要作更多积极的探索.另外对于高层次的人才,学科带头人我们还要加速培养.我们技术中心现在有130多个人,其中有硕士学位的20多个人,专家级的包括享受政府津贴的或获省突出贡献奖的有9人,我们认为还是不够,还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人才梯队.I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