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9338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润物细无声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游红国,男,现年46岁,大专文凭(毕业于江西党校函授学院),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村委会工作,现任黎川县荷源乡炉油村村委会主任。1995年1月1998年6月任村委会副主任兼民兵营长,1998年7月至今连任村委会主任。多次获得全县纳税大户,优秀计生专干,民兵预备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烤烟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1984年未读完高中的他由于家庭贫困,当时全家吃饭人口较多,为了全家生活,他毅然放弃学业随从父母耕田种地四年。1988年他面对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只是仅仅解决温饱问题,决心经商贩卖生猪。多年来为全县创税

2、100多万,被评为全县生猪纳税大户,多次受政府表彰,为全乡生猪养殖做出了特大贡献,他成为全村的首富。曾经在抚州日报、江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1995年,当时炉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五千元,农民收入缓慢,迫切需要一个有经济头脑,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带头人。群众强烈要求在本地经商的他进入村委会工作,带领他们走致富之路,从此,炉油村开始谱写了全新的篇章。天灾洪涝毁万物,临危受命建新家1998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给炉油村带来了极大的灾害,将全村一千余亩良田全部浸没冲毁。尤其是武家州村小组,灾情十分严重,房屋后是山体滑坡,房前已经决堤塌方,受灾群众几乎失去了就地生存的条件。他身先士卒,作战在抗洪抢

3、险的第一线。针对全村工作非常紧迫,七月份乡政府任命他担任村委会主任,协同村书记负责全面工作。争资金跑项目,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向水利及土管部门争取到资金108万,第一时间建立武家州防洪堤,使全村人民得到安全保障,并将400多亩的良田得到复耕,利用了两年时间,向上级申请到资金近两百余万,将所有地质灾害点的村民全部规划搬迁安置。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 1999年凭着他多年做木材生意的经验,总结了杉木升值空间较大的结论本地山上土质情况适宜栽种杉木品种,并且在本村何家山小组发现一位“懒农”,用除草剂造林的技术,同样每亩杉木林用传统方法要四年时间,而且要花费很大的人工劳力约九百来元,20年后才

4、能砍伐,但是用现在的“懒农”造林法,只需要两年,花费人民币不到四百元,并且能够腐烂杂物根系及松土,16年就能砍伐。这一技术得到了省林业专家的认可,多次登门调研调查。于是他多次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所有的一万四千亩荒山全部合理分配给村民,并发出号召,“谁造谁有”的原则。之后,他多次与林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三年时间共调进杉木苗200多万株,全部无偿按需分给了村民,使全村一万四千亩荒山全部消灭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一个村。再过五年,按照当前市场行情计算,每亩220棵计20立方米X每立方900元=18000元X14000亩=2.52亿元。他经常安慰村民:“你们的钱就跟存在银行一样。”

5、在林改期间他与林业部门帮助村民认真分清界址,发好林权证,使村民吃上了定心丸。现在已有三个村小组村民全部在县城购房居住,有的林农激动地流泪对他说:“是你们把好的政策好的思路传给了我们村民我们种一辈子的田还不如在山上造几亩林,真是感谢党感谢你们啊。”一马当先搞种植,以身作则引致富他深知,传统的耕作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农民要致富,必须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他认真调查,率先垂范,在炉油村投资帮扶村民种植食用菌一万筒,由于市场信息准确、技术到位,当年获利一万一千元。榜样就是力量,群众看在眼里,心动了,消除顾虑,纷纷向他咨询食用菌种植事项,他毫无保留详细说教,在他示范带动下,如今炉油

6、村的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200多万筒,仅此一项菌农增收二百多万元。烤烟是个新兴产业,在推广种植过程中,他又是炉油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2005年开始,他带领村民合伙种植烤烟60亩,当年仅仅60亩地种植烤烟的收入已经比较可观,正是由于他的示范,让村民又看到一个新的致富希望。次年他大胆为村民凑集资金,大建烤房,09年他向烟草部门争取资金80多万元建立烟水工程,使500多亩良田渠道得到改善,到2011年,烤烟已突破400亩,成为全乡烤烟种植大村。许多群众每次都听到他说:“烤烟政策好,要抓住机遇多挣点钱。”现如今食用菌和烤烟已经成为村民最大收入之一。积极建设新农村,全面树立新风尚新农村建设是改善群众居住

7、环境的“捷径”。为此他主动与上级沟通,协同主要领导共同力争新农村建设点,同时,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点的基础工作。他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走访群众,征求意见,组建理事会,并开展“家庭美德进农家”等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群众美化家庭环境,自觉移风易俗,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新思想、新观念,自觉地参与新农村建设。“阳光操作民心齐”,五年来,炉油村完成六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六改四普及”全部实施到位,初步形成村内村外绿树成荫、院内院外干净整洁的良好生态环境。铺路引水为群众,万里东风吹富来要想群众富,先修致富路。路一直是制约炉油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他心中的痛。由于路况差,乡亲们的农副产品只能靠肩挑手提等

8、原始工具运输,流通不畅。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他与两委班子统一思想,将村公路建设纳为头等大事。他全力跑项目、争资金,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努力,三个村小组三条公路先后上马,施工中他主动请缨,买炸药,请技术人员,样样自己带头干。修路期间总是早出晚归,奋战在工地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苦活累活抢着干,艰苦地冲锋在前。他的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村民,调动了村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工作进展顺利。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他带头捐资3000元,并向在外人士发出倡议书,甘当“讨口子”,争取到5万元援助款,他却连一分钱的开支都未报过账。经过干部群众两余年的不懈努力,三条全长7.1公里的村组水泥路全部建成通车,圆了

9、乡亲们多年来的梦想。农田灌溉和饮水一直是困扰村民的重大问题,能让良田有充足的水源,能喝到干净水是村民迫切期待的愿望。他向农业开发办争取资金300多万,把全村所有的农田灌溉渠道全部得到改造,还兴建900多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一座,为500多亩旱田灌溉问题打好了夯实的基础。向县水利局争取资金60余万,带领村民日夜不休地铺管道建水池,解决了全村6个村小组饮水问题,让村民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德智体美一体化,工作娱乐两手抓盖好了房,铺好了路,解决了饮水问题,人们生活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这并不是他工作的终点。为了让村民从无聊的日常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有质量的享受生活,他向县文广局争取资金50余万,建立了欧派

10、豪华的文化站和村委会办公场所,使村民得到了文化娱乐,也实现了两委班子多年的办公梦想。他的事迹在我们生活中平淡无奇,但他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折射出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在诠释着党员的先进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党组织的肯定,分别在06年和11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黎川县十三届、十四届党代表。十七年来,他能深入群众,特别关心困难户,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向上级争取资金1000多万,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还帮助村民向银行担保贷款60多万,为村民解决收割机及帮助村民发展三元良种生猪繁殖,大户种烤烟等,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无亲朋关系,无私心,连续五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他都是高票当选,群众对他非常信任,非常满意。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游红国同志就是这样,心系农村事业痴情不改,情牵炉油热土无怨无悔,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描绘着自己平淡又充实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