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9368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建设单位:儋州市交通运输局评价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二月目 录1 项目概况41.1项目背景41.2工程概况41.3工程建设与规划协调性分析6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9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9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3 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113.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源强分析113.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163.3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其采取的环保措施214 公众参与624.1 信息公示624.2 问卷调查63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654.4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675 环

2、境影响评价结论686、联系方式691 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儋州市中和镇的东坡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通往东坡书院公路条件较差,许多待开发的景观因路不通或道路条件差而导致了其开发程度受到影响,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旅游的安全接待,而且严重制约了本地游客的出行旅游以及外地游客游儋州。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的建成将缓解该区域旅游服务设施的综合配套程度较低的现状,特别是旅游交通环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全长14.841 km,道路等级为级公路,双向二车道,公路红线宽12m。公路起点接省道美洋线(S308)约K32+600处(即濯头村),向西南方向至谢坊村茶兰村北,在环龙村

3、北的水田下穿西环高速铁路,往西南方至萍塘村北,然后跨越北门江,至高第村北,向西南跨域天角潭东干渠,然后至冯家园东北边,绕中和镇外围,向西北至长塘村北,在从西边村和高园村东南边穿过,再次跨越北门江,沿着原有县道X513走向,穿过响村西侧,向北至长村东北面,至小唐屋与美洋线相交,终点相交于美洋线(S308)K41+000处。项目总金额为44000万元(包括拆迁、征地、建设、预备等费用),项目建设总投资全部由儋州市政府配套解决。1.2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项目位于儋州市中和镇。2、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公路起点接省道美洋线(S308)约K32+600处(即濯头村),向西南方向至谢坊村茶兰村北,在环龙村北的

4、水田下穿西环高速铁路,往西南方至萍塘村北,然后跨越北门江,至高第村北,向西南跨域天角潭东干渠,然后至冯家园东北边,绕中和镇外围,向西北至长塘村北,在从西边村和高园村东南边穿过,再次跨越北门江,沿着原有县道X513走向,穿过响村西侧,向北至长村东北面,至小唐屋与美洋线相交,终点相交于美洋线(S308)K41+000处。公路全长14.841 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部分道路沿线征地补偿等工程。4、建设周期工程建设总工期为18个月。5、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44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07万元,占总投资的1.38%。6、工程特性表表1-1 拟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

5、技术指标备 注一、基本指标1公路等级级二级公路2设计速度km/h803占用土地亩855.014拆迁建筑物m21209混凝土房5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管线m124886概算总金额万元43364.56927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2921.9439二、路线1路线长度km14.8412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400极限值2503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04最大纵坡%55最小坡长m2006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4500极限值30007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3000极限值25008竖曲线长度m一般值170极限值70三、路基路面1路基宽度m122行车道数道23行车道宽度m23.754右侧硬路肩宽度m1.55

6、土路肩宽度m0.756桥面宽度m127路基土石方数量7.1挖方m33149657.2填方m37402528平均每公里土石方量千m343.569排水防护工程千m358.99210沥青混凝土路面千m3147.32四、桥梁涵洞1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公路-I级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3桥涵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100大、中桥1/100小桥、涵洞1/504桥梁1)大桥m/座672.08/22)中、小桥m/座138.28/75涵洞道76五、路线交叉1平面交叉处37与公路平交(2)主要工程量道路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表1-2 主要道路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一)路基工程1挖方m33149652填

7、方m37402523排水及防护工程m358992.3004特殊路基处理km9.304.1软土处理km9.30(二)路面工程km14.8411路面m2147320.02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m2147320.036cmAC-20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m2147320.0434cm水泥稳定碎石m2154335.0520cm级配碎石m2154335.0(三)桥梁涵洞1涵洞道762小桥及跨径20m的中桥m/座86.2/53跨径20m的中桥及大桥m/座724.2/103.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m/座52.08/23.2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 m/座672.08/2(四)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1交叉工程(平

8、面交叉)处372安全设施km14.8413服务设施km14.8414景观绿化km14.8411.3工程建设与规划协调性分析1、项目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目录(2006年本)限制类项目,不违反限制用地目录(2006年本)的相关规定。经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儋州市交通运输局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属于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即“第二十四条 12 农村公路建设”。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2、建设项目选址与区域规划的相符性(1)与规划相符性海南省儋州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及“十二五”省旅游公路建设规划中儋州市道路运输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5

9、0年前后,完全适应儋州市现代化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并且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自动适应体制机制。其现代化的运输能力和运输基础设施供给充足;运输结构合理,运输企业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运输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行为规范,道路运输法制健全,现代化运输科技在全行业实现应用,运输信息化建设完成,道路运输网络完备,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协调顺畅,资源占有利用合理并节约、与生态环境友好,建设成以人为本、与社会和谐,便捷、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化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儋州市公路干线网发展规划,儋州市干线路网总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目前干线公路密度为0.180.1722的全省平均水平。儋州市干线公路网总量仍需增加。美洋线至东坡

10、书院公路已被纳入该计划。本项目建成后,将儋州市百年古镇中和镇与那大、洋浦以及G98 环岛高速公路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使该地域成为琼西重要的生活商住区和物流通道。本项目的建设是开发沿线乡镇和旅游景区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周边乡镇居民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现行的儋州市发展规划。(2)与中和镇规划相符性根据中和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交通规划,“(1)建立镇区外围环路,疏导车辆交通,减少穿越镇区中部解放路的车流量,并充实主干道、次干道之间的支路,形成完善、畅通、安全的网状道路网络。 (2)尽量减少车辆进入历史文化街内部,内部交通以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道路系统相以支路

11、和步行道路为主。(2)尽量减少车辆进入历史文化街内部,内部交通以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道路系统相以支路和步行道路为主。(3)对古城范围内的青石板路进行合理保护,不随便进行拓宽和翻新,尽量保留其原有的石砌路面。”本项目选线从中和镇外围绕过,不经过镇区、建设车辆进入古城内部,符合中和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交通规划的要求。(3)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功能、性质和权属 土地利用现状拟建公路占地855.01亩,0.57km2,水田281.24亩,旱地419.57亩,林地107.83亩,宅基地17.86亩,原公路28.51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性质及权属项目的建设,已获得儋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具的项

12、目选址意见书及儋州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关于美洋线至东坡属于公路用地预审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同意项目选址。复函中提到本项目属于公路用地,用地选址符合儋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符合供地政策,属允许供应用地,项目的建成将促进儋州旅游业的发展。复函还要求项目征收土地补偿要按国家有关法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要求,认真做好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的前期工作,采取措施保证被征收土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收土地而降低,切实维护被征地土地农民的合法利益。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根据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当地二氧

13、化氮、二氧化硫及可吸入颗粒物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一级标准,拟建道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噪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结果,对拟建道路沿线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从监测与统计结果可看出,所有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即昼间55dB,夜间45dB。3、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北门江、天角潭东干渠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水质较好。4、生态环境调查结果表明,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经过的地段,以农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其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其

14、次为林地和居民点植被,分别占评价范围总面积的61.47%、28.73%和6.73%。道路两侧植被类型可分为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两大类,人工植被面积非常大,占植被总面积的93.59%,自然植被仅占植被总面积的6.41%,评价范围内总生物量为25248.2吨,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为42.9吨/公顷。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质较好,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好,生态敏感性一般。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儋州市美洋线至东坡书院公路项目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评价等级,结合以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类比监测的实践经验,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2-1所示。表2-1 评价范

15、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评价区内或边界外附近含有城镇、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故三级评价范围为公路用地界外200m以及取土场、弃渣场、公路施工用地等;水土流失评价以道路施工中产生的填、挖方边坡坡面声环境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道路两侧各200m以内矩形区域。社会环境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以内地区,适当扩大至项目直接影响区。地表水环境跨越河流上游500m、下游200-1000m以内水域。3 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措施及效果3.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源强分析3.1.1 施工期3.1.1.1 噪声施工期间最主要的污染就是噪声污染,大量施工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主要的噪声源

16、。施工机械设备和噪声源强见表3-1。表3-1 施工机械作业噪声源强表序号机械类型型号测点距施工机械距离(m)最大声级Lmax(dB)1轮式装载机ZL40型590ZL50型5902平地机PY160A型5903振动式压路机YZJ10B型5864双轮双振压路机CC21型5815三轮压路机5816轮胎压路机ZL16型5767推土机T140型5868轮胎式液压挖掘机W4-60C型5849摊铺机Fifond311ABGCO582VOGELE58710发电机组(2台)FKV-7519811冲击式钻井机22型18712混凝土搅拌机JZC350型179ParkerLB1000型(英国)288LB30型(西筑)2

17、90LB2.5型(西筑)2843.1.1.2 废气道路施工过程污染源主要为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其中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筑路材料在运输、装卸、堆放过程;沥青烟气主要来源于路面施工阶段的沥青的摊铺过程,主要产生以TFC、TSP和BaP为主的污染物。类比分析,主要环境空气污染源强如下:施工粉尘根据类似工程实际调查资料,目前道路施工灰土搅拌均采用站拌形式,并配有除尘设施,本项目灰土拌合站设置在一空旷地带,距离周围居民点大于200m。根据已建类似工程实际调查资料,灰土拌合站下风向50m处8.90mg/m3;下风向100m处1.65mg/m3;下风向150m处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类标准日均值0.3mg/m

18、3。其它作业环节产生的TSP污染可控制在施工现场50200m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将符合二级标准。道路扬尘施工期施工运输车辆的往来将产生道路二次扬尘污染。根据类似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现场监测结果,灰土运输车辆下风向50m处TSP的浓度为11.625mg/m3;下风向100m处TSP的浓度为9.694mg/m3;下风向150m处TSP的浓度为5.093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鉴于道路两侧分布有居民点,应加强对施工期的环境空气监测和运输道路的车辆管理工作,减轻道路烟尘造成的空气污染。烟气烟气主要产生于路面铺设过程中。项目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的熬制、搅拌、铺洒过程中会产生沥青烟

19、气烃类和苯并芘等有毒有害物质。不同的沥青拌和设备,所产生的烟气对环境的影响不一样。根据其他公路沥青拌和站的沥青烟监测结果,一般沥青拌和设备产生的沥青烟排放浓度范围在12.5-17.0mg/m3。在下风向30m处达0.05mg/Nm3。3.1.1.3 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主要由施工人员的数量决定,全线施工队伍按150人估计。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表3.1.10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生活用水量标准按150L/人d计算,全线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量约为22.5m3,取0.9的排放系数,则生活

20、污水排放量为20.25m3/d。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COD:200mg/L,NH3-N:25mg/L。3.1.1.4 固体垃圾施工期固体垃圾,参照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中的有关规定,生活垃圾排放量标准按1kg/人日计算,则全线施工人员每天生活垃圾排放量为150kg。3.1.2 运营期3.1.2.1 噪声(1)车速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96),交通噪声单车排放源强预测如下:车速计算参考公式如式(C.1.11)和式(C.1.12)所示:vi = k1ui +k2 +1/(k3ui+k4) (C.1.11)ui =vol(i +mi (1i ) (C.1

21、.12)式中:vi第i种车型车辆的预测车速,km/h;当设计车速小于120km/h时,该型车预测车速按比例降低;ui该车型的当量车数;i该车型的车型比;vol单车道车流量,辆/h。mi其他2 种车型的加权系数。k1、k2、k3、k4分别为系数,如表2.10-5所示。表2.10-5 车速计算公式系数车型k1k2k3k4mi小型车-0.061748149.65-0.000023696-0.020991.2102中型车-0.057537149.38-0.000016390-0.012450.8044大型车-0.051900149.39-0.000014202-0.012540.70957说明:车型分

22、为小、中、大三种。车型比应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交通量调查结果确定。适用于设计车速为120km/h,本项目设计车速为80km/h,公式计算平均车速按比例递减。根据可研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交通量小型车占62.5%,中型车占25.5%,大型车占12%,根据可研资料,道路交通出行主要集中在白天,夜间交通量变化相对较小,交通出行高峰在9:0013:00和15:0019:00,高峰持续时间长且较平缓,昼夜比为2:1。按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到本项目各路段运营期平均辐射声级。拟建项目各特征年小时车流量见表2.12-5。各特征年车速见表2.12-6。表2.12-5 拟建项目各特征年小时车流量年份预测交通量(辆

23、/日)车型昼间(辆/h)夜间(辆/h)2014年3737小型车11073中型车4429大型车21142020年8980小型车263176中型车10671大型车51342028年13679小型车401268中型车162108大型车7852表2.12-6 拟建项目各特征年车速(单位:km/h)年份时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14年昼间74.572.858.3夜间63.662.550.02020年昼间64.762.550.0夜间55.353.642.92028年昼间60.558.046.4夜间51.749.839.9(2)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Loi1) 第i 种车型车辆在参照点(7.5m 处)的平均辐射

24、噪声级(dB)Loi 按下式计算:小型车 Los =12.6+34.73lgVS+L 路面(C.1.13)中型车 LoM =8.8+40.48lgVM+L纵坡(C.1.14)大型车 LoL =22.0+36.32lgVL+L纵坡(C.1.15)式中:右下角注S、M、L 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 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2) 源强修正 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源强修正量L纵坡计算按表2.127 取值。表2.127 路面纵坡噪声级修正值纵坡(%)噪声级修正值(dB)3045+167+37+5注:本表仅对小型车修正,大型车和中型车不作修正。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源强修正量L路面取值按表

25、2.128取值。表2.128 常规路面修正值L路面路 面L 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0水泥混凝土路面+12该道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修正值L为0。3)辐射声级Lw,i(dB)小型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辐射声级见表2.129:表2.12-9 拟建项目各特征年分车型单车交通噪声源强 单位:dB(A)年份时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14年昼间76.485.987.7夜间73.982.686.22020年昼间74.282.686.2夜间72.079.884.92028年昼间73.281.285.6夜间71.278.684.43.1.2.2废气在运营期,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是汽车尾气,其中以CO、N

26、O2为代表性污染因子。其次,车辆运行过程中,路面还将卷起一定量的扬尘。汽车尾气产生量与车流量、车型等有关。本项目设计车速为80km/h,在计算车辆尾气源强时,按不同年限(分别为2014年、2020年、2028年)的车辆尾气源强见表3-3。表3-3 不同预测年份的污染物排放源强 单位:mg/ms 预测年份污染物排放源强201420202028NO2昼间0.78571.88512.8771夜间0.52011.26181.9208CO昼间0.24050.57910.8844夜间0.15940.38720.5901THC昼间0.29380.70511.0763夜间0.19450.47200.71853

27、.1.2.3雨水1)路面径流工程营运期对附近水域产生的污染途径主要表现为路面径流,在汽车保养状况不良、发生故障或出现事故等时,泄漏汽油和机油污染路面,在遇降雨后,雨水经道路泄水道口流入附近的水域,造成石油类和COD升高。根据有关实测结果和文献资料,路面污染物浓度见表3-4。表3-4 路面雨污水浓度 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CODcrBOD5SS石油类径流2h内平均值7.4107202217.0雨水径流污染物可能对河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雨水径流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受限于多种因素,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河前期干燥时间都会影响污染物浓度。因此具有

28、很大的不确定性。路面径流污染属于面源污染范畴。晴天时污染物在路面累积,降雨时随着路面径流而排放,具有面源随机性间歇式排放的特征。径流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石油类等,其浓度取决于交通量、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多种因素,由于影响因素变化性大,随机性强,偶然性高,很难得出一般规律和统一的测算方法供采用。3.1.2.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散落的运载物、乘客丢弃的物品及行人丢弃的垃圾,沿道路呈线性分布,所产生的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处理。3.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沿线保护目标详见表3-5。表3-5 沿线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点名称首排距中心线距离(m)首排距红线距离(

29、m)影响户数/人口数环境功能地形图1濯头村106K0+000东北面约100m25/75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2谢坊村86K1+400左侧80m40/120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3茶兰村81K2+200左侧75m55/165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4环龙村256K2+700左侧250m86/258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5萍塘村25

30、6K4+700左侧250m36/108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6高第村126K5+530左侧120m69/207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7东坡书院456K5+530右侧450m-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8冯家园村86K8+100左侧80m49/147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9长塘村206K9+200左侧200m34/415GB3096

31、-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10西边村306K9+700左侧300m40/120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11中和镇326K9+700右侧320m95/285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12高园村196K10+200左侧190m45/135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13响村26K10+200右侧20m10/30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G

32、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14北门江-跨越-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标准-15天角潭东干渠-跨越-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标准-16农田道路沿线两侧-生态-图3-1 项目敏感点分布图3.3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其采取的环保措施3.3.1 施工期3.3.1.1 噪声(1)环境影响及其预测施工噪声可近似看作点声源处理,利用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以估算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式中:Lp距声源r处的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预测值,dB;Lpo距声源r0处的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参考声级,dB。道路工程施工机械作业噪声的污染程度预测结果详见表3-6

33、、3-7所示。表3-6 主要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预测值 单位:dB(A)机械种类距施工机械距离5m10m20m40m60m80m100m150m轮式装载机9084787269666462平地机9084787269666462振动式压路机8680746865626057挖掘机8478726663605855摊铺机8781756966636158推土机8680746865626057表3-7 夜间施工场界预测值 单位:dB(A)限值施工机械声级范围参照距离m作业场界m55轮式装载机905281平地机905281振动式压路机865177挖掘机845141摊铺机875199推土机865177从表3-6、3

34、-7列出的主要施工机械作业噪声预测值,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果:1)白天距离主要施工作业机械40m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将超过4a类标准;2)夜间距离主要施工作业机械150m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将超过4a类标准。距离拟建道路200m范围内有7个敏感点,为濯头村、谢坊村、茶兰村、高第村、冯家园村、高园村和响村居民点。因此施工噪声对响村的居民将造成影响,尤其是夜间。本项目沿线部分区域的施工场地受到实际情况限制而不能远离敏感点,势必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视具体情况采取环保措施。另一方面,施工物料运输车辆行使产生的交通噪声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经验分析,运输车辆行驶噪声将对运输道路沿线两侧各

35、50m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产生比较显著的污染影响。特别是夜间物料运输车辆会干扰居民生活。由于施工过程为短期过程,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将随着施工作业的结束而消失。(2)采取的环保措施1)施工噪声影响属于短期影响,主要是夜间干扰施工沿线居民的休息。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在表1.7-2所列的敏感点附近200m范围内路段应停止施工作业,如难以避免,则需上报儋州市环保部门,通过批准后方可进行非打桩作业等的低噪声夜间施工。昼间施工时也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和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以保证周围居民的声环境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昼间限值为70dB,夜间限值为55 dB;2)对于响村、

36、茶兰村等距道路较近而受施工期噪声影响的敏感点,在敏感点附近路段施工时(必须在昼间施工),如果敏感点监测不能满足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可以采取临时性的降噪措施,如设置临时降噪声屏障等措施来保护敏感目标,鉴于国内道路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还没有较好的经验及方法,因此还是建议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先,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3)目前的施工营地,施工场地、预制场、拌和站等均未确定,要求在下一步设计中,场地的选取需考虑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点,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确定合理的工程施工场界,建议施工场界距离敏感点至少保持200m的距离,受地形所限时,距离可适当缩小,但必须保证避免在施工场界内存在

37、居民生活区和保证施工场界外的噪声限值符合相应的标准;4)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尽量在白天运输。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运输道路两侧居民夜间休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现有道路交通的负荷。在途径村镇、学校,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需新建的便道应尽量远离学校和村镇等敏感目标。距声环境敏感目标100m范围施工便道上禁止车辆夜间运输物料,防止噪声扰民。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缓解拟建项目施工期对沿线敏感点的噪声影响。3.3.1.2大气(1)环境影响及其预测公路在各主要施工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详见下表,其中扬尘和粉尘不仅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比较显著,对敏感目标的环境质量有短

38、期影响。表3-8 各主要施工环节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序号大气污染物主要施工环节1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路基和路面基层填筑、物料堆放和运输2粉尘粉煤灰、石灰、水泥拌和稳定土和稳定碎石作业3沥青烟摊铺作业4汽车尾气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扬尘污染道路扬尘施工便道和未完工路段的路面积尘数量与湿度、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速度、近地面风速是影响道路扬尘污染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风速和风向还直接影响道路扬尘的污染范围。类比以往施工期运输车辆在施工路段上行驶产生道路扬尘的现场监测结果,见表3-9。表3-9 施工现场TSP浓度施工内容起尘因素风速(m/s)距离(m)浓度(mg/m3)土方装卸、运输、现场施工2

39、.45011.710019.71505.0石料运输2.45011.71008.81505.0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施工路段下风向150m处,TSP日平均浓度值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0.12mg/m3。因此施工期道路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将相对严重。堆场扬尘和施工作业扬尘项目施工期较长,为了便于施工,需设置物料堆场,包括石灰、砂等粉状建筑材料。堆场物料的种类、性质及风速与起尘量有很大关系,比重小的物料容易受扰动而起尘,物料中小颗粒比例大时起尘量相应也大。堆场的扬尘包括料堆的风吹扬尘,装卸扬尘和过往车辆引起路面积尘二次扬尘等,这将产生较大的

40、尘污染,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通过洒水可有效地抑制扬尘量,可使扬尘量减少70%。路基填土掺生石灰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影响将是比较显著的,特别是石灰土扬尘将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此外采用粉喷桩或水泥深层搅拌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土填筑和压实、运土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也会产生一定污染影响。灰土和碎石经路面基层混合料拌和场集中拌和后,运输至工地采用人工与机械配合铺筑。因此铺筑路面基层和底基层产生的施工作业扬尘,对沿线敏感目标空气质量也有影响。结合沿线敏感点分布情况,堆场选择应避开村庄敏感点300m以上。废气污染 沥青烟和苯并芘(a)的影响沥青烟产生于沥

41、青敖制工艺和搅拌过程,同时有苯并(a)芘产生,铺路时的热油蒸发也会排出沥青烟和苯并(a)芘。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施工现场敖制沥青,所排放出沥青烟和苯并(a)芘浓度可达14.9mg/m3,位于下风向30 m处的浓度达到0.05 mg/m3,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的4倍。椐交通部公科所对沥青拌和站的实测类比认为:若采用先进的(如意大利MV2A)沥青拌和设备,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其排放浓度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沥青烟浓度150180mg/m3的要求,同时在其下风向100m处测得苯并(a)芘浓度0.00936ug/ m3,其排放浓度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浓度0.01ug/ m3的要求。但因此,沥青的敖制应选择适当的场地,位于居民地下风向,距居民点的距离应大于300m,尽量使用先进设备,以避免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造成不利影响。 CO、NOx的影响施工机械运行中排放的废气主要为CO、NOx,其影响范围小,仅限于施工场地对施工人员的影响。(2)采取的环保措施必须配备足够的洒水车,对施工便道和未完工路面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在敏感路段增铺草垫,抑制道路扬尘污染。石灰、水泥、砂石等物料的运输和堆放,必须采取蓬布遮盖、表面潮湿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